「小蜜蜂」殺手?羅德 Rode Wireless go 無線麥克風體驗

2021-02-14 瘋狂製造

大概是手頭上的設備已經足夠我去接一些視頻小私活兒的緣故,以至於這幾年我都很少去關注相關設備有什麼新品,毫無玩味可言的麥克風更是如此。


不過,看到最近各大視頻平臺的內容製作者們近期都開始用上了羅德 Rode Wireless go,出於好奇以及不用錢就能順過來耍一下,我就把 ta 借過來把玩把玩了。



在 Rode Wireless go 之前,大伙兒對於無線麥克風的印象一般都是:一個接收器、一個發射器然後再接上一個形似小蜜蜂的領夾麥克風。無線麥克風「小蜜蜂」的別稱也是因此而得名。


而當我看到 Rode Wireless go 的時候,便覺得 Rode 並不希望在同款設計上與索尼、森海塞爾等老牌廠商直接競爭。

 


發射器和接收器都是一個重約 31g、邊長約 4.5cm 的小方塊。接收器上有一塊顯示簡單信息的小屏幕,而發射器則配有一個 3.5mm 輸入接口和一枚麥克風。


發射器和接收器背面都設計了一個小夾子,夾子內側配有防滑膠墊。這個小夾子的精妙之處,在於 ta 能直接作為冷靴卡在相機的熱靴口上。


要是想法再天馬行空一點的話,其實可以將連著相機的接收器夾在背帶或衣服上,然後將發射器「夾」到熱靴上,這樣就能變成一支強化版機頭麥克風了。

 


根據我之前在各種採訪中所見,用 Rode Wireless go 的各位相當大部分都是套上隨機附送的防風毛毛套,直接用發射器上的內置麥克風進行收音。某程度上也反映了這顆內置麥克風已經基本滿足收音需求。


只是曾經日常被教育「不能露出麥克風」的我仍就覺得,這麼一坨東西放在衣領上甚是礙眼,所以在 Rode Wireless go 拿到手之後,我就想著還是接一個 3.5mm 輸出的領夾麥克風吧!然而……

 


原本覺得,在發射器上外接麥克風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當我陸續嘗試了索尼 UWP-D11 的領夾麥以及借回來時包裡面放著的不知名領夾麥後,發現兩個麥克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電流聲。


考慮到借來的時間較短,且沒有說明書給到我,因此我就先不判斷這到底是個體差異還是我的設置出現錯誤了。


倒是回頭想想,Rode Wireless go 隨機並沒有配備領夾麥,換句話說這件產品在設計時其實更希望用戶使用的是發射器上的內置麥克風。


加上就算是外置領夾麥,體現出來的也只是那個麥克風的收音效果,這只是麥克風系統擴展的加分項而已。因此,接下來額測試我選擇了直接採用發射器上的內置麥克風完成。

 


什麼樣的測試最能反映 Rode Wireless go 的真實水平?我想到的是,在信號較為容易受到幹擾的地方,使用 Rode Wireless go 和索尼 UWP-D11 同時收音。

 

於是乎,測試的地點我選擇了漫展,一是約了小夥伴們去,二是那兒存在著大量信號(手機、閃光燈引閃什麼的),足夠說明 Rode Wireless go 在日常情況下使用是否足夠穩定了。

 


至於拍攝方面,為了能讓兩個無線麥克風同時收音,這次我祭出了索尼 XLR-K2M,利用其兩個卡農口,分別將 Rode Wireless go 和索尼 UWP-D11 接入,讓兩個麥克風左右聲道各自收音,如此一來收音效果便一目了然。

 

所以當天把麥克風都接好之後,把機器拿起來就是這樣……

 


由於預算有限且不用錢的小夥伴又不斷拖片,片子截至發稿前還是出不來,我就直接說說使用感受吧。


無論是實時監聽還是在電腦上回看拍攝素材,Rode Wireless go 的表現與索尼 UWP-D11 相比其實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只要不介意有個發射器出鏡的話,甚至可以放棄為其再配一個能用的領夾麥克風。

 


說到這裡,你們是不是也覺得 Rode Wireless go 彷如一個「小蜜蜂」殺手?我覺得還真有那麼點味兒,但是呢也不是說 ta 完全沒有缺點。


有一個隱憂我覺得大家在選擇 Rode Wireless go 之前必須要注意的,那就是電池。

 

為了壓縮體積,Rode Wireless go 採用了內置電池設計,麥克風可以通過 USB-C 接口充電及供電使用,同時 Rode Wireless go 的續航更長達 7 小時。



這些續航參數看下來,好像沒什麼毛病,但必須認清一點,麥克風不同於智慧型手機,某程度上 ta 仍然是一件耐耗品。


內置電池的設計固然能帶來諸多優點,但作為耐耗品,內置電池的老化問題該如何處理,這會是一大問題。

 

最優的解決方法當然是良好的售後,只是 Rode Wireless go 發布僅一年多的時間,即便是首發入手的用戶,現在也還沒到需要換電池的階段。因為沒經歷過所以也不好說 Rode 在國內的售後到底如何,希望是足夠完善的吧!

 


Rode Wireless go 和「小蜜蜂」該如何選擇?這或許是很多人都在糾結的事。


假如你只是想要個人採錄能夠清晰收音,那麼輕便的 Rode Wireless go 顯然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跟「小蜜蜂」這種「龐然大物」比起來,兩者收納後的狀態壓根兒就不是一回事兒。

 


相比之下,「小蜜蜂」僅存的優勢在於,ta 不僅能夠使用領夾麥,只要多淘一支手持麥克風,一開一關便能自由切換。



當然了,可能大家也注意的 Rode 給 Wireless go 推出了一個名為 Rode Interview GO 的手持棒配件。

 


就是 200 多買個「膠鏟」……


反正我心裡是過不去的……

 


 

以上。

相關焦點

  • 羅德Wireless GO無線麥克風深度解析
    羅德Wireless GO系列無線麥克風的爆火既有著短視頻、直播興起的外部環境原因,也有其自身產品設計、功能性能、使用體驗等方面因素。而此次,我愛音頻網便來詳細與大家討論一下這款產品爆火的原因~ GO無線麥克風」,就找到了許多百萬級的博主分享了他們使用羅德小蜜蜂的體驗。
  • 革命性產品-羅德 Rode WirelessGO - 世界上最小的無線麥克風開始預售,價格真便宜
    澳大利亞專業音頻品牌羅德麥克風,在今年nab展會推出多功能無線麥克風系統——RØDE Wireless Go 開始預售, - 世界上最小的無線麥克風羅德
  • ​Rode(羅德)發布迄今為止最小的無線麥克風系統 Wireless GO
    讓你的相機也能用上小型無線麥克風​​Rode VideoMicro
  • 別用手機自帶麥克風這三種方法幫你改善vlog聲音質量
    槍式麥克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麥克風不會出現在視頻畫面當中,對於被拍攝主體不會形成畫面幹擾。槍式麥克風的缺點就是會增加手機的體積,需要通過裝置固定在手機上,在拍攝視頻前需要進行安裝。小蜜蜂麥克風小蜜蜂麥克風小蜜蜂麥克風也叫無線麥克風,或者領夾式麥克風,一般夾在被拍攝者領口的位置。小蜜蜂麥克風的優點是離發聲位置最近,收聲效果也是同類型產品中最好的。
  • 奉科 G2無線小蜜蜂麥克風上手!
    小蜜蜂應該是目前大家選用最多的麥克風之一了,主打小巧,便攜,易於隱藏,不會因為在拍攝Vlog或小情景劇時看到麥克風而跳戲或被吸引注意力,而這款全新小蜜蜂麥克風還有一些期待的優點,這次我們就先把優點列在前面了,方便大家查看。
  • 無線領夾麥克風火爆全網,這10款你值得了解
    ,可以想像到,無線領夾麥克風的功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高度。我愛音頻網之前分析過無線領夾麥克風火爆出圈的原因,這裡不再贅述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抖音帶火的這款無線領夾麥克風,央視主持人都在用》。下面我愛音頻網小編選擇京東上銷量最火爆的10款無線領夾麥克風,從多方面性能上跟大家分享。
  • 單評 | 羅德 VideoMic Me-L手機麥克風
    其實記錄生活用手機也可以實現,現在手機的視頻錄製基本上都可以達到4K60P,搭配自拍杆或穩定器,可以拍出精美的畫面,但是收音方面對於Vlogger來說並不容易,手機的麥克風實際上是為通話設計,收音效果並不好,任何雜音都會吸納進去。給手機加裝麥克風很有必要。羅德在很早以前推出VideoMic Me,使用3.5mm音頻接口。
  • 「現貨到店」羅德RODE NT-USB Mini,一款高質量緊湊型麥克風
    RØDE NT-USB Mini 麥克風,一個緊湊的桌面USB麥克風,特地為播客,遊戲玩家和視頻內容創造者。
  • 視頻收音如何選合適麥克風
    尼康ME-1 對於那些音頻設備廠商而言,機頂麥克風可是兵家必爭之地。羅德的機頂麥克風從低端的VideoMic到高端的VideoMic Pro+,足足有7款之多。小編我自己的機頂麥克風就是用的VideoMic Pro+,使用體驗良好。而老牌錄音設備廠商TASCAM的DR-10SG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二、立體聲麥克風,錄音筆的天下 相對於麥克風而言,可能我們影像新勢力的網友們更熟悉錄音筆一點,因為錄音筆同時還可以當作音頻播放器使用,使用場景要比單純的麥克風要多上許多。
  • 越貴越好這條鐵律,怎麼到麥克風這兒就失效了?
    麥克風是記錄聲音的工具,好的聲音能還原音符中的情緒、視頻中的故事、以及創作者在某一瞬間的思想。因此,一支好的麥克風至關重要,而麥克風又有多個類型,怎樣才能選到自己最適合的麥克風呢?電容麥主要通過聲波引起金屬薄膜振動產生不同電容來產生聲音信號,但它需要48V幻相供電。
  • 真廣電級音質——科嘜 BoomX - D2無線小蜜蜂上手評
    前言:本次上手的是科嘜BoomX - D2無線小蜜蜂。我做視頻今年第三個年頭,從用相機機頂麥,到自購楓笛入門級的無線小蜜蜂,再到試用諸多國產麥。老實說,到目前為止,收音一直是我視頻的短板。以Sony、森海塞爾、Rode等為代表的品牌麥,動輒兩三千,並且這還是單發射單接收的價格,想要錄採訪,雙發單收,那價格真的讓人感動。
  • 羅德Wireless GO II發布,令人期待的新功能!
    RØDE宣布了其小型無線麥克的新產品Wireless GO II,這是在2019年4月發布的革命性創新產品Wireless Go
  • 2.4G無線+AI降噪麥克風!ROG風行go無線耳機3月20破空來襲!
    有人會說希望它重量輕且便攜,有人會說希望它音質過硬,有人會說希望它有降噪功能,也有人會說希望它在無線的同時仍然具備超低的延遲。於是,這樣一款集萬千優勢於一身的耳機就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ROG風行go——首款搭配AI降噪麥克風的2.4G無線遊戲耳機。
  • 【眾測】這款599元拍攝抖音採訪的迷你麥克風,超值!---影視工業網第29期慢門5G眾測活動
    測評人:南京攝像單兵張文顯(影視工業網99VIP設備社群會員)本次測評產品是慢門MAMEN WMIC-5G可攜式無線領夾麥克風聲音很實,和羅德那款無線麥橫向對比,其實我聽不出來什麼差別,監聽時候會有一丟丟電流聲,但是素材裡完全沒有,可以放心使用。|戶外採訪在南京南站旁邊做的街採,風挺大的。表現良好,聲音可用。
  • beats studio3 wireless錄音師三代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比studio2.0 wireless全面升級
    同時又是吳亦凡代言,完全是如虎添翼,目前錄音師三代beats studio3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已是出街爆光率最高的頭戴式耳機,火爆程度一路飆升。關於錄音師二代藍牙beats studio2.0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樣耳機的評測貼,在公眾號「mengzhilanhaixin"裡回復」錄音師藍牙「一。
  • 越來越簡單的無線麥克?跑男新神器 EleMent Wave
    雖然 USB 話筒即插即用的設計對很多手機和平板用戶已經非常友好,但是考慮到很多的視頻創作者需要經常外出拍攝一些運動場景,有一款高音質的無線麥或者領夾麥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對標羅德的」小蜜蜂「 Wireless Go,現在 RunningMan 也推出了一款無線領夾麥:「EleMent Wave」系列和傳統的無線麥類似的就是,它也包含了一個發射器和接收器的系統,很明智地採用了 2.4 Ghz 的頻段,這一頻段可以很好的避免配對產生的信號幹擾,能夠更快更迅速地進行配對。
  • 傳聲者N1迷你麥克風體驗:平價無線麥克風首選
    傳聲者N1迷你麥克風體驗:平價無線麥克風首選  HELLO,大家好,我是鄒航,歡迎大家收看全新一期科技範。
  • 最好的機頭麥克風!羅德VideoMic Pro +!
    VideoMic Pro +VideoMic Pro+在VideoMic Pro基礎上做了一些革新,適應範圍更廣,並擁有更加出色的拾音性能,它將為廣大視頻拍攝愛好者、及專業電影製作人帶來影視拾音方面的全新升級體驗
  • 羅德 VideoMic Pro+怎麼樣?看了就知道
    VideoMic系列的熱靴槍式麥克風在消費級和專業級音頻市場上樹立了名聲。羅德的每代產品都在不斷改進,VideoMic Pro+也不例外,它更新了很多多功能、更易用的新特性,能面對更多使用場景。毫無疑問地說,這就是羅德最好的麥克之一,所有視頻製作者都喜聞樂見的一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