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制裁華為,貿易戰?科技戰?信息戰?

2021-02-15 堅持裝深刻

5月15日,川普籤署《保障信息與通訊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行政令,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只要美國商務部認為對美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那麼就可以禁止涉及到美國信息技術和服務的商業交易。

 

次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宣布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要求任何向華為出售產品的美國公司必須獲得許可特批。

 

20日,谷歌遵從指令,暫停支持華為部分業務。懾於美國長臂管轄的威力,英國ARM公司宣布停止與華為的所有有效合同。所有華為的全球供應商、服務對象都面臨選擇。

貿易戰?

川普為什麼要制裁華為?直觀地看來,制裁令在中美貿易談判僵持階段出臺,有人認為這是川普打的另一張貿易戰的牌,藉此向中國政府進一步施壓。

 

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入實體清單依據的是美國《出口管理條例》。其公告明確稱,華為已經收到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發出的13項訴訟,原由是明知並故意直接和間接向伊朗出口貨物和服務。美國商務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決定和川普同日籤署的行政令無關,而是和1月美國檢方向華為提出「違反伊朗制裁令」有關。

 

而如之前一篇的分析(川普憑什麼打貿易戰?),川普發動貿易戰的國內法依據是美國貿易法的301條以及根據這一條美國貿易辦公室2018年出具的調查報告。301調查報告建議是針對的是某個國家的採取措施。

川普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籤署行的政命令,沒有直接針對華為,但和受總統直接領導的商務部的組合拳來看,這次的行政令針對性非常明顯。為了限制一家公司,不惜動用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這種非常手段,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因此,從表面上的法律依據來看,川普政府制裁華為的依據依然還是認為華為違反了有關對伊朗制裁的禁令,與貿易戰和國國家安全都沒有直接聯繫。因此,即使中美之間的貿易戰走向和解,也不必然意味著華為會的制裁會被解除。

雖然兩者在法律依據上沒有直接聯繫,但川普的字典裡,他不認可有既定的遊戲規則,沒有什麼不可交易。他更願意將華為和貿易戰聯繫在一起,捆綁談判。其在5月23日表示:「如果我們能達成協議,我可以想像,華為將以某種形式出現在協議中,或乾脆就是這協議的一部分。」

 

 

技術戰?

 華為是未來5G技術的領導者,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之一,是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有些人認為,川普通過制裁和封殺華為,為美國公司在5G領域的發展爭取時間和空間。

 

美國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對於技術競爭還是保持開放的態度。川普在2019年2月23日的推特上說:「我希望美國儘可能快地發展5G,甚至6G技術,那會比當前的標準更強、更快、更智能。美國公司必須加緊努力,否則就會落後。在那些明顯代表未來的領域,美國沒有被人甩在身後的理由。我希望美國公司能夠通過競爭去獲勝,而不是靠封殺當下更先進的技術。

 

在這條推特發出後不久,川普明確表示過不封殺華為。可見商人出生的川普當然清楚靠打壓某家企業以期待保護國內的產業的招數基本無用,從長期看,是弊大於利的。3個月後,商人出生的川普知道講政治比講經濟更正確,根據需要改變了立場。在其最近的有關5G的講話中,充滿冷戰意味地說:「我們現在落後了,因為別人走在我們的前面了,5G網絡必須安全,必須防範敵人,我們是有敵人的。」

 

就在制裁華為的4天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經過歷時一年的審查,批准了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和第四大運營商Sprint去年宣布將以260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進行合併。條件是T-Mobile將需要在三年內推出佔美國人口97%的低頻段5G和佔美國人口75%的中頻段5G。目前,該交易還要等到美國司法部的最終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FCC批准的合併交易中的T-Mobile的母公司是一家德國公司。而華為最主要的業務——通訊設備的全球份額的座次依次為: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中興。華為佔有28%名列第一,遠超其他企業。這些品牌都不是美國本土品牌,其中只有諾基亞被微軟收購目前可算得上美國公司,但從微軟股價波動來看,制裁華為對其股價沒有顯著的影響。

所以,即使川普一廂情願地希望在5G領域迅速強大,但事實是美國公司不僅落後於華為,也落後於其他歐洲企業。不管川普願意不願意,美國5G領域的優勢還是在二級晶片供應商——高通、英特爾、博通以及賽靈思這四大晶片企業。

 

制裁華為短期內可能對美國的晶片製造商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反應在股價上,高通跌去了20%。同時,此舉只會逼迫華為大力發展國產作業系統和晶片,反而加劇了競爭。這對美國企業也並不是好事。路透社報援引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一份報告稱,由於制裁華為,美國企業未來5年的出口銷售可能損失高達563億美元。這會對多達7.4萬個工作崗位構成威脅。

 

美國的智囊和高層是非常清楚這些潛在的不利影響的。基於以上考慮在5月20日,川普政府延長90天實施對華為的禁令。

另外,從宣布制裁華為至今,華為手機市場的競爭對手蘋果的股價不升反跌,下降了5%左右。蘋果是跨國公司,對華為的制裁,只會導致供應鏈體系承受巨大壓力,蘋果也將是受害者。更何況從手機廠商來看,華為和蘋果的目標市場並不相同,而且手機市場的競爭者眾多,不可能靠動用國家力量消滅競爭對手贏得發展。

 

綜合來看,美國應該並不介意一家外國公司超過美國企業進入民用通訊領域成為世界第一的供應商。這在3G時代就發生過,愛立信、諾基亞、三星取代摩託羅拉。川普打壓華為,不是因為華為有為,而是因為華為姓華。這有點像黑幫老大可以容忍自己的某個小弟武功比自己強,但不能容忍另一個幫派到自己家裡裝天貓精靈,不光老大自己家不能裝,小弟家也不能裝。

 

信息戰?

 

2019年1月11日,波蘭當局逮捕了華為的一名僱員,指控他們從事間諜活動。此後,波蘭安全服務機構一名發言人向路透社記者表示,間諜指控牽涉個人行為,與華為公司沒有直接關聯。但這加劇了西方對華為公司幫助中國政府機構,並生產用於刺探情報的設備的擔憂。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9年1月23日報導,現任及前任美國安全官員稱,美方認為,華為的結構非常特別,不僅與中國政府密切關係,而且是電信行業的重要硬體供應商,這使得該公司可能成為從事間諜活動的工具,因此構成安全威脅。

 

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禁止美國聯邦政府系統和承包商使用華為、中興技術;聯邦通信委員會2018年4月提議,將購買華為和中興產品的公司排除在特定資助項目之外。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華為作為組織利用軟體後門從事間諜活動,且華為也明確表示願意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籤署無間諜協議。儘管如此,美國情報機構認為華為收到了大量來自中國政府的補貼,任正非也當過兵,而且中國政府如果希望通過華為獲取情報,華為是沒有權利說不的。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中國的迅速崛起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構成了威脅,站在風口浪尖的華為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百口莫辯。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華為參與了間諜活動,但川普政府以伊朗問題作為幌子,時間上安排以籤署《保障信息與通訊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令後一天發布對華為的制裁令,通過這種手法向小弟們發出一個巨大的信號——華為為首的中國通訊和信息技術企業不值得信任。這個時點發出這個信號非常重要。因為,就在未來的一年裡,世界各國都將陸續決定由哪家公司建造其5G網絡。

 

美國在向其小弟組成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相互共享最秘密的情報)不斷施壓。澳大利亞、紐西蘭已禁止華為在本國建造5G網絡。在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決定批准華為參與本國5G網絡建設後,美國官員警告稱,美國可能會因英國在5G網絡的非核心部分使用華為設備的計劃而拒絕繼續向英國提供情報。幫助美國扣押孟女士的加拿大仍在考慮華為參加加拿大5G建設的問題,「但不會被迫做出決定」。老大不爭氣嗓門還挺大,真是難為了這些小弟們。

 

當然除了這5家,也有挺身而出的。在美國將華為正式限制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不會針對華為,也不會發動任何形式的技術衝突。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局長霍曼說:「我們的立場是,包括華為在內的任何網絡設備供應商都不應被特別排除在外。」

 

目前,明確抵制華為5G產品的有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但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華為仍拿下了全球23個5G商用訂單,佔總量的一半左右。這些國家來自歐洲、中東、亞洲、非洲。畢竟純粹從商業考慮,在價格方面,華為要比諾基亞、索愛以及三星的要便宜許多,而且速度更快,技術更好。華為產品對發展中國家有很強的吸引力。

 

但在華為問題上,不光是每一個國家要算經濟帳,還要算政治帳。同時每一家上下遊的企業都面臨抉擇。例如,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暫停與華為業務。與此同時,德國英飛凌否認暫停向華為供貨,而華為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也站出來澄清否認所謂的「斷供華為」。

 

綜合來看,與制裁中信一樣,川普政府制裁華為也是藉以華為違反美國貿易法與伊朗交易為理由發動的。但與制裁中興的目的不同,其此次行動的根本目的還是擔心中國政府通過華為對全球5G網絡的滲透打間諜戰,雖然,目前來看這是莫須有的罪名。制裁還有一箭三雕的其他目的:打擊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限制中國企業在通訊領域的迅速崛起;同時期望貿易戰中能撈得好處。

 

川普的算盤打得很精。幾個月前,中興也被美國商務部以違反伊朗制裁為理由而被敲打。那麼,華為的結局會不會和中興一樣,乖乖接受罰款和定製的合規檢查?應該不會。首先,華為是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5G技術之牛耳,且具有國際競爭力,比中興更有底氣;其次,華為比中興背負了更多民族情感,容易獲得更多的國內支持;再次,華為的技術儲備更深,有一些備選方案。而華為最近的表態也是要硬抗到底。硬抗可能是華為唯一可以選擇的姿勢。

 

相關焦點

  • 制裁中興、調查華為,貿易戰迎來了升級版 | 小巴問大頭
    丁一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這不是一般的商業摩擦而是貿易戰的升級版中興、華為是中國5G這是貿易戰的升級版,不是偶然,是一步一步來的。美國對中興的制裁屬於單方制裁,就像把嶽飛處死一樣,莫須有,沒有什麼道理。如果美國要制裁華為,可能比制裁中興要難一點。美國唯一能制裁華為的方式還是禁售,因為華為也有一些零部件是從美國進口的,有可能會不允許美國企業對華為出售這些產品。
  • 華為在貿易戰下的勝算
    。又因為 6 比 5 大,所以 6G 比 5G 好所以,我們只要計算一下上遊高科技企業出售給華為在其 total pipeline 的佔比,就可以大概估算出,高科技部件禁售華為,對上遊科技企業的影響。我們以 Google 的安卓為例。安卓從 2018 年開始,在部分地區收取 license 費用。安卓平臺大約 17%是華為手機。
  • 中美科技戰 韓臺發大財
    中美科技戰殺得難分軒輊,卻爆出意外受益的「第三者」韓國與臺灣,在美國再出手制裁華為之際,臺灣的聯發科、韓國的三星電子營收都飆升,原因是華為受到制裁後,無能力再生產旗下海思「麒麟」晶片,而美國高通也不能賣晶片給華為,華為因此轉向聯發科、三星等公司購買晶片,不僅使兩家公司水漲船高,也帶動臺灣和韓國的經濟增長。中國瞄準換道超車,研發以碳基半導體取代矽基半導體。
  • 川普的陰謀與陽謀
    川普的貿易戰已經全面升級成為科技戰川普總統的貿易戰打到今天,大家總算看明白了,他的目的才不是加徵鋼鐵和大豆關稅來多收幾百億美元,而是在科技行業。在中國,很多非常知名的科技企業,也都是像中興通訊這樣的「二道販子」,它們從美國的公司購買核心部件,然後再加工生產,像小米、OPPO、聯想等等,以及不計其數的ODM企業,其實都是如此,而這些只是龐大的科技行業的冰山一角。在中國,能夠像華為這樣,有能力通過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創造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的公司數量非常少。更重要的是,在晶片等關鍵領域,能夠跟美國對抗的能力幾乎沒有。
  • 【交鋒】川普宣布對華加徵500億關稅,商務部回應美301調查;百思買停售華為手機 安全擔憂蔓延至他國;美中貿易戰臺灣將受三衝擊
    2.華為回應美國百思買停售手機:尊重其選擇,細節不便透露鳳凰網科技訊 (作者/劉正偉)3月22日消息,繼AT&T宣布停止和華為合作之後,華為手機在美國市場再遭打擊。鳳凰網科技3.貿易戰來勢洶洶 川普宣布對華加徵500億關稅川普周四(22日)籤署"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之後,宣布對一系列中國貨物徵收進口稅,每年稅額高達600億美元。
  • 獨家 | 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谷歌AIvs百度AI勝負難定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13日報導稱,「川普的貿易戰已經到達矽谷」。川普政府正在擬定並推動一系列新規則,限制中國公司收購美國科技公司,並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強化」出口控制,以阻止相關技術轉移到中國。甚至,川普還考慮對來自中國的網絡設備徵稅。
  • Lifexperience:臺灣主持人點評中興事件,讓很多大陸人汗顏/川普貿易戰的六大軟肋
    ,它只要解決它的貿易逆差問題,你看它最後一連串的,包含對中興通訊,或者對華為,進一步的這些制裁,這些其實已經不單純是貿易戰,而是包括未來整個經濟產業競爭的一些戰略的步數,而且這個步數老實說並沒有那麼光明正大,你以為美國人的價值都是這樣嗎?
  • 川普籤絕殺令,華為如何應對生死劫
    2019年5月15日,美國將中國華為公司及其 70 多家關聯公司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在沒有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向華為出口任何的技術和產品。不過華為並沒有像當初美國制裁中興時那樣的「立即休克」,反而通過全面啟用「備胎」以及之前對於關鍵器件的大量備貨,抗住了美國方面的制裁。
  • 中美科技戰的少數受益者:以色列半導體
    隨著中國和美國陷入為技術優勢而戰,以色列的半導體產業可能成為華盛頓肩上的下一個「晶片」。
  • 郭臺銘示警貿易戰恐全面開打,鴻海再度陷入市值保衛戰
    郭臺銘憂心指出,目前貿易戰的變化,已經從科技戰,極有可能變成是全面開打,甚至根據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不排除可能演變成實際的戰爭。郭臺銘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對大陸發動的貿易戰,從今年第1季美國進口統計來看,並沒有改變美國入超的狀況,而是僅有大陸對美出口減少,但是包括韓國、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國,對美國的出口都呈現明顯的增加,也讓美國開始對印度及墨西哥啟動關稅及取消優惠等措施,顯示貿易戰有蔓延的趨勢。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中國6G上馬,不再需要基站:主導者不是華為,但網友卻更加振奮
    而華為,便是我國在5G領域發展的引領者。因為華為攜5G技術勢如破竹的崛起,使得美國非常不安,認為對自己主導的信息優勢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此,美國甚至發布制裁的禁令,加大對華為的打壓力度。另一方面,美國還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力求反超華為,重新奪得自己在國際上的信息優勢。
  • 貿易戰下,崛起的越南電子業
    而貿易戰一開打,「網通這一塊會被課到稅,就移過來了,譬如思科這個客戶,」熟知鴻海的人士指出。加上網通產品性質較敏感,撤出中國的速度較快,北寧的鴻海廠已隱然成為鴻海集團輸美網通產品的製造中心。鴻海在北越已有自己的機構廠,較複雜的模具也可從龍華走陸路運送到北寧廠內,或同在北寧做機構件的神基子公司漢達精密,也支援出貨給鴻海製造網通產品。
  • 終極制裁,改寫世界秩序的一仗
    蛋總前天的文章說過《中國突圍——反華聲音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從貿易戰的角度,美國看似來勢洶洶;但是從大國崛起的角度,對美國來說中國才是真正的來者不善。 2018年3月,美國發起了貿易戰,KO了中興,但是給華為敲響了警鐘。2018年4月,華為退出了美國市場,加快速度籌備各種備胎。 2019年5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對華為大打出手。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又給了華為甚至中國的集成電路領域爭取了一年時間。 也就是說,其實川普整整給華為給中國爭取了兩年寶貴的黃金備戰期。
  • 2018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科技品牌,看完就知道川普為什麼要制裁中國科技企業了
    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和華為進入十強行列,顯示了中國科技品牌的強勁實力。中國上榜品牌總價值2494億美元,佔榜單品牌總價值的17%。共有18個中國(含臺灣)科技品牌上榜,依次是:7、阿里巴巴、8、騰訊、9、華為、13、微信、15、百度、16、京東、22、網易、38、臺積電(臺灣) 、41、美的、52、海爾、60、海康威視、64、聯想、66、格力、68、小米、74、攜程、76、中興、84、微博、95、360。
  • 「貿易恐怖主義」救不了美國
    全球化發展到今天,任何一個懂得市場規律、明了世界大勢的大國領導人,都不可能做出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關上大門的荒唐行為,更何況在商海沉浮數十年、深懂「交易藝術」的川普總統。所以,在白宮貌似失去理性的聲明背後,其實是遭到中方強硬反擊後的惱羞成怒、面對美國股市因貿易戰下跌的恐慌、備戰中期選舉的焦慮,以及無法啃下中國「硬骨頭」而難以推進全球貿易戰的氣急敗壞。
  • 中美貿易戰下鴻海集團市值蒸發3000億
    中美貿易戰  鴻海集團市值蒸發三千億元川普對陸關稅制裁火力全開,貿易戰最大利空提前引爆,跨國布局的集團股普遍遭拖累,兼具蘋果代工及大陸製造特色的鴻海集團更是首當其衝,相關個股股價頻頻探底,自今年4月以來市值大減逾3,000億元,成為兩強角力下的最大苦主。
  • 美光恢復對華為供貨,晶片科技股嗨翻了!
    美國最大的電腦存儲晶片生產商美光科技25日確認,已經在兩周前恢復向華為供貨。英國廣播公司(BBC)26日稱,除了美光,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行業領導者都已經恢復向華為供貨。美光的股價也在隔夜應聲大漲13%,而在之前的5月,因為中美貿易戰形勢惡化以及對華為制裁的關係,美光的股價在一個月內下跌超過20%。
  • 中興被制裁,科技圈已炸鍋!馬雲、任正非紛紛表態
    由於與A股多家上市公司均有業務往來,中興通訊被制裁一事對A股上市公司將產生何種影響,也引起了行業人士的關注。 中興通訊被制裁後,科技圈完全炸了鍋,意識到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各位商業大佬也是紛紛表態! 一、華為任正非 7年前任正非的預言變成了今天中興的噩夢。早在2012年的9月,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任正非就要求作業系統和核心晶片要自主研發。
  • 中美貿易戰下,臺系電子代工廠加速「逃離」大陸
    5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其推特上表示,美國時間周五(5月10日)起,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原來的的10%增加至25%。
  • 全球FPC業等供應商與華為開啟「備胎」戰
    隨後,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 宣布將華為公司及其 70 家子公司納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名單在今天開始生效。遮遮掩掩之後,華為終於還是走上了與去年中興通訊類似的道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離全面禁運停擺,只剩最後一步。一旦進入「實體清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