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不退縮,A股盡揮霍.(被動元件)

2022-01-31 尹經論勢
‍‍

(1)半導體:從5月20號開始咱們說了6次半導體,整個板塊20%上漲,公眾號案例股平均收穫35%漲幅。周五安排的半導體設備,也有4隻案例股盤中漲5個點以上。應大家強烈要求,今天安排「被動元件」。半導體6月份就進入了「傳統旺季」。包括臺積電為蘋果生產的A15處理器,6—7月期間零組件就會開始全面啟動,7—8月陸續進入組裝環節。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決定了配套的伺服器、邊緣計算、基站射頻這些,都需要被動元件。而這次太陽誘電的擴產,也遵循了1.5年的擴產時間周期,最早也得等到明年年底。那這種「有效需求」支撐的擴產在沒落地之前,要麼漲價,要麼國產替代。被動元件,國內的MLCC公司基本也都有另一個業務——電阻。現在除了高端「貼片式電阻」由日本壟斷之外,A股公司都能自主替代。另外電阻器這東西你要買就得買全套,因為「一致性」對質量控制很重要。那如果A股各家能捆綁招標,不就能更快的國產替代嘛?這就是A股公司的機會,文章最後有案例股名單。跟大家說過很多次,網絡課裡的全志、露笑、彤程新材,咱們講完之後都翻了2倍還多。我不知道網絡課學員有多少持倉,但我對得起500位學員朋友們。(2)華為(鴻蒙、AR):這是真猛。反過來想,不是龍頭板塊就不會有被停牌核查的股票,潤和軟體就是個例子。這票咱們沒白講,沒有無緣無故翻3倍的。鴻蒙現在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鴻蒙OS背後有華為作為手機廠商,並不是所有手機品牌都想入圈;鴻蒙佔據了很多手機廠商的盈利空間,現在手機在打價格戰,賺錢還是來自於手機裡的應用商店裡的遊戲,絕大多數的應用商店的遊戲抽成是50%,如果接入了鴻蒙,肯定會有一個應用商店,好在鴻蒙完全開源;鴻蒙1+8+N版圖很大,但需要大量資金,背後的N更是海量的潛能;IOT設備有很多的競爭者,比如rt-thread等等;專利侵權的問題,畢竟是基於AOSP來開發的,但是生態方面還有很多事情要走,要繼續投入很多人力和資金。反過來想,華為投錢的部分,就是A股的投資機會。大家自己看看科藍、超圖、北信源這些案例股,咱們講完之後都有40%以上,公益課案例股名單,大家也可以一一對照。今天晚上8點還有一節網絡課,我繼續給500位學員講講。(3)公益課:有非常多的朋友留言說,6月10號那次的公益課,咱講2021下半年投資機會,但是沒聽夠,總覺得機會不僅僅在鴻蒙、物聯網、人工智慧,想讓我再開一次公益課。行沒問題,大家今天給我留言,我看看有多少朋友想再聽一次,人多的話咱就安排,整!當然了,我跟大家說過,我們網絡課絕對不做出任何收益承諾。別管50%還是60%,只能說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市場給了我們反饋。今天晚上8點網絡課,繼續給大家安排一系列重點跟蹤的行業板塊,以及新一批案例股名單。PPT和課程資料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



今天市場收陽線形態的十字星,整體的漲幅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市場的走勢非常強勢,有賺錢效應,有板塊輪動。1    外圍市場今天全面下跌,上周五的美股平均跌幅1%,今天的亞太市場更是全面收綠,日經225下跌超過3%、韓國KOPSI下跌1%、香港恒生指數下跌超過1.2%,A股今天能夠走出這個走勢,而且盤中沒有跌破上周五的最低價,走勢已經足夠強勢。2    市場沒多大漲幅,但是兩市上漲的個股有2700多隻,上漲個股居多,中小市值明顯強於主板,市場有一定程度的賺錢效應,權重弱勢中小市值強勢,這種走勢進一步驗證市場的風格輪動格局。3    日線級別下方55日均線的支撐非常明顯,三天的低點分別是3507—3503—3504回踩的都是下方的55日均線支撐,60分鐘收盤站穩144均線上方,關註明天能否上證日線收盤站穩3535點上方。

半導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集成電路、功率元器件、被動元器件。多數投資者都知道的晶片、顯卡、內存、硬碟這些都是集成電路的部分。能夠執行資料運算、處理的元件。包括各式各樣的晶片,例如半導體元件中的有源晶體、積體電路、影像管和顯示器等都屬於主動元件。

今天要關注的是被動元器件,被動元件又稱為無源器件,是指不影響信號基本特徵,僅令訊號通過而未加以更改的電路元件。具體的包括電阻、電容、電感、陶振、晶振、變壓器等。為什麼要關注被動元器件,首先科技板塊的整體上漲,前期反覆提示的很多集成電路和半導體設備的公司股價已經漲幅偏大,半導體板塊開始向下遊蔓延,被動元器件是半導體中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相對估值較低。

其次,全球被動元器件頭號大廠太陽誘電要擴大產能,產能要擴大一倍以上,資金投入超過100億,建廠周期1年半,這麼大的資金投入要收回本金這就代表這未來5年內被動元器件都在高景氣水位。

最後,被動器件下遊主要應用領域有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工業電源照明等領域,其中消費電子和汽車是佔比最大的部分,下遊的景氣度這麼高。被動元器件主要是日本控制,國產化代替非常迫切。

電阻是我們關注的第一個部分,也是國產化代替非常迫切的部分,特別是在消費電子的高端片式電阻。能在電路中起限制電流通過作用的二端電子元件稱為電阻,在電路中以R表示。電阻器通常分為固定電阻、可變電阻、特種電阻。在電子產品中固定電阻應用最多。電阻器主要用來調節和穩定電流與電壓,可作為分流器和分壓器,也可作電路匹配負載。還可用於放大電路的負反饋或正反饋、電壓—電流轉換、輸入過載時的電壓或電流保護元件,作為主要的電子元件之一,產量約佔整個電子元件的40%。片式電阻佔電阻總產量的90%。國內電阻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期,高端電阻的市場空間值得關注。

電容。對比電阻多數人的不熟悉,電容投資者相對熟悉,MLCC、超級電容都是A股已經有的相關板塊,而且股價最近一年也給出了很好的漲幅,風華高科 火炬電子等上市公司股價都漲幅超過一倍。電容直觀的理解就是儲存電荷的容器。兩片金屬中間被物質(固體、氣體或液體)所隔開,就構成了電容器。充電電容器就有了儲能的作用。兩端的電壓越高儲能就越大。如果超過絕緣介質的耐電強度就會出現擊穿電廠電容短路。作為主要的電子元件之一,電容產量約佔整個電子元件的 40%。隨著信息技術和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電容器2021年全球市場空間26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空間1300 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30%以上。電容器產品可分為陶瓷電容器、鋁電容器、鉭電容器和薄膜電容器等。陶瓷電容器的體積小、價格低、高頻特性佔據超過50%的市場份額,其中的核心是MLCC(獨石電容器)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已成為全球MLCC 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產銷量位居全球前列。000636風華高科          300408三環集團300285國瓷材料          002859潔美科技002138順絡電子          300114中航電測300256星星科技          300319麥捷科技

今天晚上8點還有網絡課,繼續給大家安排一系列2021下半年重點行業板塊的案例股。PPT和課程資料我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

現在做股票,行業必須細分到這種程度才能掙錢,我正好擅長。6月了,新的啟航。


(文章中資訊及圖片來自通達信、騰訊財經、百度)

文中所有觀點僅供參考學習,如果涉及個股案例也僅作為教學分析,不作為買賣推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被動元件大廠失火
    此處為廣告,與本文內容無關被動元件又稱為無源器件,是指不影響信號基本特徵,僅令訊號通過而未加以更改的電路元件。最常見的有電阻、電容、電感、陶振、晶振、變壓器等。從工作特點來看,被動元件具備自身不消耗電能,或把電能轉變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同時只需輸入信號,不需要外加電源就能正常工作等特性。
  • 被動元件產能轉移路線清晰
    隨著5G、汽車電子化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被動元器件將向著高性能、小型化、高穩定性、高附加值發展,部分低端產能逐漸向中國大陸遷移,大陸廠商緊跟需求端,提升技術實力,在高端應用場景逐步提高競爭力,國產替代正在加速。
  • ​被動元件供不應求,漲價在即?
    2021 年被動元件市況可期,法人估明年全球被動元件產值可望年成長約
  • 號外:國巨再發漲價公告,瘋狂的被動元件!
    由於近期MLCC需求持續旺盛,敝司全體上下員工已盡全力服務客戶但仍供不應求,不得已之下,敝司將自第三季起針對一些特定品相延長交期並調漲價格,交期視目前供應缺口大小由原標準交期1.5個月延長至6個月;價格調漲幅度約15%-30%或甚至更高,視實際品項而定,敝司業務團隊會與貴司聯絡以說明具體方案,造成貴司不便,敬請諒解!
  • 被動元件全線漲價,2018不好過
    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在2017年接連大幅調升了電容報價,近期又調升了電阻報價,電感廠奇力新也調漲了報價,三大主要產品都漲價,也確立了今年被動元件將不會有淡季。推升被動元件報價持續走揚的關鍵,主要有供需兩部分,其中供給部分,因為日本廠商將產能轉向利基型產品,而相較之下,臺灣被動元件廠的主力產品一般大宗型商品,也陸續接獲轉單。至於需求部分,則是以智慧型手機為主力,因為走向輕薄多工,使得被動元件尺寸必須要越做越小,越小的產品因為生產難度提升,也耗用更多產能。
  • 被動元件漲價潮開始了?大毅率先提價
    人們日常所熟知的晶片,屬於主動元件。所謂的被動元件,是指內部不需要電源驅動的器件。被動元件本身不消耗電能,只需輸入信號就可正常地工作。被動元件是電子產業基礎性產品,就像人類離不開空氣和水一樣,任何電路都需要用到被動元件,電路被動元件數量也在逐步提升。
  • 被動元件供應鏈淺析,為何日本一家獨大?
    被動元件及市場概覽半導體產業本不含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s),不過,在電路中半導體器件需要被動元件的密切配合才能發揮良好效用,二者合稱電子元器件。被動元件也稱無源器件,在電路中的數量更多,是對電阻、電容、電感、晶體及射頻等電子元件的習慣叫法,因其價值低而很容易被輕視甚至忽略。
  • 被動元件蟄伏中,Q3旺季或可走出低潮!
    不過,有些電子元件並不會對通過的電流訊號進行任何運算,只是將其訊號強度放大,或是單純地讓電流訊號通過,這類便歸為被動元件。供需不對稱 2016~2018年缺貨潮隨著產品功能的複雜化及多元化,耗電量也將隨之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被動元件來進行穩壓、穩流、過濾雜訊等,藉以維持終端裝置正常運作。
  • 被動元件供給吃緊,三環集團領漲15%!
    據工商時報報導,被動元件產業漲價第一槍鳴起,由全球晶片電阻上遊材料氧化鋁陶瓷基板龍頭陸商潮州三環集團領頭漲價,漲幅15%起跳
  •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2.4.1 電阻市場競爭格局電阻(Resistors)是一種在電路中起到限制電流大小作用的被動電子元件。市場上電阻種類較多,其中片式電阻市場需求量最大,市場份額高達90%。其次分別為日資的興亞、羅姆和松下以及美國的威世,佔比均不達10%。美日企業技術領先,臺廠規模優勢明顯,大陸廠商市場份額小。技術上,美日企業在高精度化方面,完全走薄膜工藝路線,如美國威世一直是超高精度電阻的最大製造商,而日本廠家的0201、0402高精度片阻的產業化程度最高,是目前全球唯一實現01005規格片阻產業化生產的國家。
  • TDK:被動元件銷售季減一成
    被動元件方面,出現減收減益。感測器應用產品也由於車用市場的銷售低迷,同樣有減收減益的現象。被動元件銷售額年減 12.8% 至 983 億日圓,營益年減 26.4% 至 103 億日圓。感測器應用產品銷售額年減 4.2% 至 181 億日圓,出現 70 億日圓的營業損失。磁性應用產品銷售額年減 21.3% 至 555 億日圓,營益年減 5.7% 至 33 億日圓。
  • 鴻海大幅加單被動元件,行業景氣再獲驗證 這些A股公司機遇顯現
    資料顯示,鴻海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產品涵蓋手機、PC、遊戲機等各類3C產品,國巨則為全球被動元件頭部企業之一。此前9月底,鴻海已與國巨籤署策略聯盟協議,「國巨專案計劃」則意味著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化。具體來說,鴻海集團所有業務,都將由國巨、奇力新、凱美供應被動元件相關元件。
  • 簡單研報--需求暴增10倍,被動元件方興未艾?
    被動元件產業鏈在這周特別火熱,去年電子行業的新財富第一廣發電子許興軍團隊在周日晚發布了關於被動元件產業鏈的深度研報,聚焦被動元件產業鏈。重點推薦的火炬電子本周走勢是下面這樣的,單周漲了25%。我在去年12月在電子板塊走的比較強時,作為補漲標的曾經推薦過的被動元件產業鏈的潔美科技走勢是下面這樣的,自推薦後漲幅已經超過50%。
  • 【ICNET每日芯資訊】四大因素導致明年Q2被動元件看漲
    1.四大因素導致明年Q2被動元件看漲2.
  • 被動元件漲價風波又起,村田再起雲嵐
    但自2月份以來,村田便一直處於開工不足、產能利用率不高狀態。而從3月份開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的疫情的蔓延,導致村田在菲律賓、日本地區的工廠停產停工。同時,另一家MLCC龍頭企業國巨已於3月底對渠道進行一輪漲價,個別品種價格漲幅達30%至50%。隨著村田在日本國內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暫停,引發業界對MLCC器件是否會產生新一輪漲價潮的擔心。
  • 被動元件廠商獲利逐漸上升!
    ★保護元件廠獲利逐漸上升被動元件類中的保護元件廠過去兩年,雖未出現如MLCC般滔天巨浪的漲勢
  • 華新科產能滿載,宣布提前擴產被動元件!
    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副董事長兼副執行長顧立荊昨(14)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在家上班、遠距教學風潮,對筆電、平板等裝置需求增加,近期5G基地臺、
  • 被動元件大廠停工十天
    傳美國被動元件大廠AVX的馬來西亞檳城廠因疫情影響,將自2月1日起至2月10日停工十天。該廠是AVX旗下最大、最先進的MLCC工廠,主要生產車用MLCC,月產能達數十億顆,在車用產能緊繃之際,業界預期國巨旗下基美(KEMET)可望獲轉單效應。
  • 電子被動元件企業策略研究 -- 臺灣國巨Yageo
    目前,國巨是全球第四大被動元件企業,也是電阻器全球第一大企業,在MLCC上也排名高居全球第三,產品主要包括電容、電阻、電感、磁性材料等。國巨的高效使其迅速壯大,但陳泰銘很清楚,「被動元件產業技術門檻不高,勢必要把經濟規模變成門檻」。從此之後,國巨開始追求產能的擴充與產品線的拓展,而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併購。
  • 國巨晉升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
    投審會表示,國巨在本案實行後將100%持股並成為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可望攬下在晶片電阻、鉭質電容市佔第一,MLCC(陶瓷電容)市佔第三的地位,有助於擴大美歐市場能見度,使國巨順利進入高規格導向的日本市場,並通過與基美互補特性,強化高端、利基型市場完整布局,利於降低產業景氣循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