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Google Play入華沒戲

2021-02-23 網易科技

這段時間,傳言Google Play進軍中國市場的消息引起了一些討論。前幾天和幾個一塊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朋友聊天,也提到了Google Play,但大家一致覺得沒什麼戲。

為何筆者會認為Google Play入華沒戲呢?首先,如今國內應用市場格局已經趨於穩定,百度、應用寶和360已經牢牢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用戶已經很熟悉用這幾個應用商店下載App,要改變用戶習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無論是百度還是騰訊,都是國內網際網路領域的巨頭,都有上遊的流量入口給應用商店導流,而開發者是逐利的。Google Play想要在中國單打獨鬥,毫無優勢可言。即使通過和國內手機廠商合作,也難以在短期內有什麼突破。

另外,如果從2015年國內應用商店的一些趨勢和大格局來看,你會發現Google Play入華夢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應用商店從百貨時代向體驗消費時代進化

今年,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手機助手都有重大改版。百度手機助手打的是人氣牌,應用寶和360則幾乎在同一時間喊出了社交分發。從應用商店的這些變化中看出,各家都在尋求差異化。

根據用戶需求的差異,應用下載場景可以分為4類:1,用戶需求非常明確,知道自己需要哪一個App;2,用戶有需求但不明確,知道自己要用App來做什麼,但不知道具體哪個App適用;3,用戶沒有明確需求,也許就是隨手打開應用商店,看某個App有意思就隨手下載了,也有可能閒逛一圈沒有下載就退出了;4,用戶的朋友或身邊的人下載或者推薦了某個App,所以他們也有可能下載。

應用商店摸清了這4種場景中用戶的行為特點,就能用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甚至引導他們的需求。

第1類用戶的需求非常明確,所以,應用商店能做的,除了廣泛、全面地獲取用戶需要的App資源之外(這是應用商店都應該儘量做到的,當然,專注於某一個領域的垂直類分發平臺除外),並讓用戶最快地獲取——搜索或許是最短、最佳途徑。第2類用戶,應用商店通常的方法是分類榜單,儘可能細地分類,但仍然存在推薦不精準的問題。突破應用外殼的應用內搜索或許是一條很好的解決之道。第3類用戶,雖然此刻沒有明確的下載目的,但仍屬於可以引導的潛在客戶,如果應用商店能夠根據他們以往的下載習慣提供足夠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就有可能引導出他們潛在的下載需求;第4類比較特殊,他們的下載需求大部分是來自於社交關係,人們也許會願意嘗試好友使用的App,或者周圍人下載的App。

以前,應用商店就像個大賣場,與用戶只是簡單的買賣關係。現在,用戶已經不滿足於這種單一的形式,更希望從應用商店中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信息和服務。所以說,應用商店正在從「百貨時代」向「體驗消費時代」進化。

進入這個時代後,應用商店將越來越生活化,體驗性功能也將越來越多。目前,一些應用商店已經預判到這個趨勢並開始轉型。比如百度手機助手前段時間發布的6.0人氣版,通過數值和推薦功能能讓用戶及時的了解到哪些App是熱門的,哪些是下載量高的,投票、評論等功能也能讓大家參與其中。這些都像是媒體指數的指標,讓用戶很容易在尋找和下載App中感知到好的產品體驗;再比如Google Play能夠根據天氣、地理位置、時間來推薦自動生成音樂播放列表,這些都是很生活化、個性化的體驗。

未來應用商店將會越來越個性化。個性化,就意味著應用商店上不會再是千篇一律的頁面,而是通過對用戶數據的分析洞察,為不同的用戶呈現具有差異化的頁面和App。更直觀地給用戶展示App的富媒體信息,正式下載前充分了解這款App,這是應用商店未來要做的事情。

另外,從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搜索和社交對應用商店是具有流量拉動能力的。尤其是搜索,能夠較好地滿足上述第1類、第2類用戶的需求——這兩類用戶是需求最明確、下載目標性最強、需求轉化率最高的用戶群。社交雖然與用戶下載的關聯性不是最強,但對於有社交優勢的平臺——比如騰訊應用寶,也是有必要做的,但對本身不具備社交基因的360來說,社交分發就顯得有點雞肋,目前來看發展空間並不大。

應用內容搜索(也稱「破殼檢索」)是不是未來的方向,不好說。一方面,應用商店需要花時間培養用戶使用應用內搜索的習慣,畢竟很長一段時間應用商店被用戶當成了下載工具,而非搜尋引擎;另外,應用內搜索需要開發者提供API接口,實施起來也有一定的複雜度,所以應用搜索與應用商店之間的融合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不可否認,應用內容搜索確實能解決一部分中長尾應用分發難的問題,這也是Google一度重推應用內搜索的原因。百度和豌豆莢也把應用內搜索當作未來的重要探索,百度本身就有搜索基因,所以能看到過去一年來百度一直在提「雙核分發」,因為這是百度分發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別人學不來抄不了。豌豆莢做應用內搜索的轉型有點無奈,有點背水一戰的感覺,畢竟在BT3的夾縫中求生相當不易。至於豌豆莢的發展前景,後續再談。

比拼給開發者提供「保姆式服務」

應用商店比拼的核心競爭力有兩個方面:一是上遊的流量入口是否強大、可持續;二是誰能最終構建一個繁榮的生態,這其中的關鍵是哪家應用商店和開發者捆綁得更緊密,也就是給開發者提供充足的流量、技術、資源以及能力。

在生態體系中,用戶是基礎,開發者是核心。所以,應用商店不僅要發揮分發渠道的功能,更要提供足夠全面、貼心的服務,幫開發者擺脫App的研發、推廣、分發、變現過程中遇到的資金、技術、資源、渠道等等難題的束縛,用這種「保姆式服務」緊緊地黏住開發者。蘋果和谷歌,擁有全球第一、第二大應用商店的兩家公司,也早已看到了開發者生態的重要性。這次Google Play釋放入華信息,首要一步就是在開發者註冊地中增加了「中國」選項,足見開發者對應用商店的重要性。

在國內,各家應用商店也都在做生態,但論成功的可能性,騰訊和百度最高;動作上,百度最大。具體來說,百度搭建生態的宗旨是扶持開發者,從資源、渠道、技術等各個方面來扶持他們,提升App分發效率,之前的「開發者孵化計劃」和現在的「金熊掌」獎評選,都是他們扶持計劃的落地,這對小微開發者和團隊尤其有益;騰訊的分發生態是基於社交來建立的,應用寶像是個聚合平臺,真正具備分發能力的是手Q和微信,如果能夠繼續整合渠道的力量,生態價值會越來越明顯;360在移動轉型進展不大,生態的搭建有點滯後,前不久推出的蒲公英計劃雖然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明星的加盟更像是個噱頭,沒看出實際意義,另外就是所謂的扶持更偏融資計劃,360本來在技術上就薄弱,很難為開發者提供其他的扶持服務。

2015年分發行業格局:應用寶很可能超越360

綜合易觀、第一象限等第三方機構的市場數據,以及我們身邊這些App在各個商店的下載量來看,國內應用商店的市場格局已經穩定。未來開發者選擇合作的,主要還是百度、360、騰訊3家,小平臺會慢慢消亡,比如安智、木螞蟻這些小的應用商店,其中也包括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的豌豆莢。

筆者認為,明年的應用分發格局會有一個變數。除了百度系(百度手機助手、91助手、安卓市場)的市場地位短期內不會被撼動,360和應用寶的位置可能會互換。從易觀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百度系Q1和Q2的市場份額始終在40%以上,並保持一定速度增長,在市場和平臺上百度頭名地位比較穩定。從產品創新上來看,百度手機助手的演進思路很快,提出人氣的品牌概念有助於討好年輕用戶;再有就是百度分發平臺展示出來對開發者生態建設的決心,前瞻意識也很強;騰訊應用寶近一年成長是超預期的,利用微信和手Q帶動應用寶的策略很成功,從Q1到Q2應用寶市場份額增長了4%,對於市場穩定的分發行業來說,這個增長不容易。現如今騰訊內部統一了分發入口,應用寶的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擴大,這對360是極大的威脅。360市場份額已經出現萎縮跡象,Q2相比Q1下降了近3%,這個數字還是很可怕的,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應用寶明年的市場份額或將超越360。

另外,手機硬體廠商的商店也值得關注。手機品牌的滲透給他們帶來了一批忠實粉絲,比如小米,使用小米應用商店的都是發燒友,用戶質量高,這是他們的優勢。不過,硬體廠商做應用商店的出發點有點不一樣,對他們來說,應用商店只算是增值服務,目前來看還沒有作為戰略重點來發展,這個從各家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更新迭代速度就可以看出來。

還有不得不說的是,現在90後和00後已經成長起來,90後已經成為消費的主力。所以,這些年輕人的潮流文化就代表了現在和未來的主流文化。應用商店應該開始走向這些年輕人,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擁躉,從年輕用戶中去積攢「人氣」。另外,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的用戶也將迎來高速增長,他們對應用商店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應用商店該採取市場下沉的方式去迎合這塊市場的需求。

————傲嬌的分割線————

相關焦點

  • 谷歌入華已板上釘釘,Google play與Android wear或將正式發布
    除了Google play的上線,讓我們更加相信谷歌即將入華的證據,莫過於近期motorola在上海發布的moto 360二代手錶,這是國內第一款搭載 Andriod Wear 作業系統的智能手錶。眾所周知,由於谷歌在2010年退出了中國大陸,將伺服器也遷移了出去。所以在此之前,這款面向可穿戴設備的作業系統在中國根本無法使用。
  • 谷歌入華已板上釘釘,Google play與Android wear或將正式發布!
    除了Google play的上線,讓我們更加相信谷歌即將入華的證據,莫過於近期motorola在上海發布的moto 360二代手錶,這是國內第一款搭載 Andriod Wear 作業系統的智能手錶。眾所周知,由於谷歌在2010年退出了中國大陸,將伺服器也遷移了出去。所以在此之前,這款面向可穿戴設備的作業系統在中國根本無法使用。
  • Google Play或即將入華:部分地區可直連
    本文來源:IT之家 作者:仲平從部分國產手機廠商在系統更新當中的動作來看,谷歌官方商店Google Play入華只是遲早的事情,日前該消息被另外兩條證據所佐證
  • 再傳Google Play應用商店入華!已增加中國區
    9月2日,Google安卓應用商店play.google.com,在中國部分地區已可訪問打開,但連接不穩定。
  • Google Play 即將返華?
    相信今天大家又看到 Google Play 要返華的消息了,最初來源
  • Google Play借道網易入華?中國開發者們是這樣想的
    ,不論是誰,入華的核心都離不開「應用市場」四個字。從去年底在北京舉辦開發者大會,到谷歌開發者中國網站(developers.google.cn)正式上線,谷歌一系列的動作都劍指中國開發者。在開發者大會上,Google閉口不談搜索業務,而是反覆強調「中國開發者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谷歌高管在公開場合頻頻對中國市場表達認可,「Google Play要進入中國的消息」也從去年9月一直傳到了現在。
  • 網易搭臺,Google Play或將入華:中國開發者如何面對
    關於谷歌入華的傳聞層出不窮,輿論也樂此不疲地推測誰會是谷歌的中國夥伴,從搜狗到360,再到今日傳聞中的網易,不論是誰,入華的核心都離不開「應用市場」四個字。從去年底在北京舉辦開發者大會,到谷歌開發者中國網站(developers.google.cn)正式上線,谷歌一系列的動作都劍指中國開發者。
  • Google Play向中國開發者開放,入華的第一步?
    4 小時前,谷歌在其中國區官方博客「谷歌黑板報」(架設於 Blogspot,需翻牆)上 宣布 ,中國開發者從今天起可以註冊成為
  • 為什麼在Google Play入華傳聞中的合作夥伴會是網易?
    今日最熱鬧的恐怕就是Google Play借道網易入華的傳聞了。
  • Google Play商店入華 已錯過最佳時期
    自從2015年下半年科技博客網站Information爆出離開中國市場5年的谷歌將重返中國大陸市場, 並欲推出大陸定製版的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消息後,未曾見過有人懷疑此消息的虛假,行業內更多的則是關於GooglePlay商店入華未來的探討。而時至今日已經過去半年時間,Google Play商店入華的探討仍在不斷發酵,關於Google重返中國大陸市場的消息也有了新的跟進。
  • Google想讓大陸廠商預裝Play商店?沒戲!
    3、中國政府未必歡迎Google Play商店入華,個人認為這會是Google Play的一廂情願,2014年11月20日,Google宣布中國開發者可以直接在Google Play應用商店向全球130個國家發布付費或應用內收費應用,並通過大陸銀行帳號結算美元收入,可是據白鯨社區的眾多開發者反饋
  • Google入華前教你如何玩轉Google Play
    近期,關於谷歌重新入華的消息在不斷發酵。
  • 未雨綢繆,在Google入華前教你如何玩轉Google Play(收藏版)
    近期,關於谷歌重新入華的消息在不斷發酵。
  • Google 今秋入華?這些細節可不是捕風捉影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準備與發酵,「Google 入華」的傳聞似乎正在慢慢坐實。而在這短短的一個月內,Google 也通過迅速的反應與調整一步步拆掉那些原本尷尬的「牆」。昨日,http://www.google.cn/ 被發現可以在未「翻牆」的情況下進行正常訪問,而截止至發稿時間,這一久違的連結仍處於「正常」狀態。
  • 返華再進一步 Google Play部分地區解鎖
    9月2日,Google安卓應用商店play.google.com,在中國部分地區已可訪問打開,但連接不穩定。
  • Google Play歸來已不遠 部分地區解除封鎖入華再進一步
    9月2日上方網消息,相信今天有網友會發現Play.google.com居然可以正常訪問了,由於此前也曾有過這種情況,已經不能明確判斷是解封還只是錯覺
  • 揭秘支付寶為什麼被Google Play下架!
    主要是因為現在GP還未入華,支付寶所以才不會太關心是否會被GP下架,如果IOS下架,估計才會捉急跳牆。網易新聞最新反饋,支付寶官方回應被下架的原因是醬的。那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結合過去支付寶在GP上被下架的情況,用戶的舉報和支付寶目前的產品形態強行開扒!由上圖來看,左圖是淘寶app的一個push。當用戶點擊這個push消息時,後臺就會自動下載支付寶的apk。如右圖。
  • Google Play部分地區解除封鎖 國內安卓市場將迎來變革
    近日,Google安卓應用商店play.google.com,在中國部分地區已可訪問打開,但連接不穩定。
  • 美版Google play開發者帳號如何註冊?
    鑑於多次有客戶問是否可以搞Google play開發者帳號,或者是否有支持註冊Google play開發帳號的國外信用卡或美國號碼時,我都婉拒了。說實話,不是有錢不賺,我沒那麼高尚,畢竟也要吃飯。但自己確實沒去實踐過。因此,覺得無法提供可靠、安全的服務,導致最後無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那就不好了。
  • Google於上海自貿區註冊獨資公司,離Google Play入華又近一步
    Google Play入華的腳步又近了。Google已經在上海自貿區註冊一家名為澎集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獨資公司。借著上海自貿區優惠的政策條件,或許能加快Google Play入華的速度。Google或許期望能在上海自貿區享受「境內關外」的政策,把上海自貿區作為Google Play入華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