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 新晃康達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明最近很忙,忙得很!忙什麼?忙於出貨,忙於賣豬,清理「庫存」,僅10月上旬他就賣了200多頭生豬,肥豬、種豬都有,均價大約為7、8元(單位每500克,下同),「賣早了,賣虧了」,他疊聲後悔道,「稍微算了算,光這一單又虧了200來萬。」
事出有因。此前一段時間,豬價一直萎靡不振低位徘徊,售價多在6-6.5元上下,而康達牧業的實際生產成本平均要劃上11元左右,足見差價之大,浮虧之巨。「如果多等幾天,就幾天時間,我就可以賣上一個好得多的價錢,哎呀,沒想到沒想到。」曹明長嘆一聲,「我應該多等那麼幾天,就幾天時間,風就來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從10月15日開始豬價便止跌回升,轉頭步入上漲通道,10月20日之後漲幅變得比較可觀,已經攀上9.5元的高位,「我卻沒能當上一回爽爽的接盤俠」。就在9月份,豬價曾跌至4元多,而上半年卻一直在15-18元之間徘徊,跌了幾個月後復又反轉,至10月15日之後回升,如此過山車行情簡直要把人搞出心臟病來,曹明承認自己也著實捉摸不透把握不到,不過「你想得通嗎?今後再也不能用年度來判斷生豬市場行情了」。他說自己從去年6月份就開始出現虧損,今年9、10月份虧得最厲害,具體是9月20日至10月15日之間,「這段時間全國豬市都一樣」。此前他幾乎每月都要虧損200來萬元,所以即便低價,即便虧損,他也只能大量處理存貨,套現減虧。他目前還存欄1500多頭生豬。
「風」來之後曹明亡羊補牢,幾乎每天都大忙特忙,天天都在賣豬,一則因為公司生豬存量太大,二則相對好看的行情不好把握,一旦錯過又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所以必須乘機減少存量,兩個月不到他已經賣出幾千頭豬,「但是清倉是不會清倉的,只是會減產,把這個(生豬)產能減下來」。他跟記者談豬之餘又談及生豬飼料,說年把時間裡豬價跌豬糧漲,「有段時間漲得有些嚇人」,至於生豬「口糧」究竟漲到什麼程度,給他公司經營帶來多大成本壓力,因此造成了多少浮虧,他說「這個帳我還來不及算」,只是肯定「飼料漲價對於養殖環節利潤空間已經形成明顯的擠出效應」。
論及生豬「口糧」行情,毛瑞炎可是有著一肚子苦水要倒。他是芷江湖南六和農牧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後者乃當地生豬養殖行業中的大戶,他說此番豬價起來之前,他們公司已經出欄了2400多頭生豬,每頭要虧400-500元,現在還存欄400來頭,都是50千克一頭的能繁母豬和從一二十千克到四五十千克一頭的保育豬和架子豬,它們要到年底才能出欄,所以「完美地與本輪上漲行情擦肩而過」。說到飼料他介紹,母豬料、小豬料最近都是4000多元一噸,同比去年漲了300多元,進口玉米3700-3800元/噸,國產玉米3000元/噸多一點,而去年的玉米價格多在2500-2600元/噸上下,「足見今年飼料漲價,是個什麼情況」。
一頭生豬從仔豬長成一百二三十千克的肥豬,就要消耗400多千克飼料,而一頭母豬每年要消耗一噸飼料,由此不難想見,今年以來的飼料價格上漲,給六和農牧帶來了多大的經濟損失和成本壓力,「我養了快三十年豬,從來沒有見過飼料像今年這樣漲價的。」毛瑞炎同時也認為,如今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全新的豬市生態,「飼料行情也不好判斷。」
大戶直呼「吃不消」
57歲的中方人楊小明也是養豬的一個老把式、好把式,他的小明生豬養殖場設在鶴城區黃金坳鎮巖衝煤礦,佔地40多畝,有14棟豬舍,每棟面積超過300平米,目前存欄生豬700來頭,今年出欄了幾百頭,最近一筆生豬交易發生在10月18日,單位售價為7.2元,「還算勉強可以吧」。他說這兩年自己虧得慘,一是疫病導致生豬死亡率高,他的豬場因此死亡了30%左右的生豬,二是飼料等成本居高不下,「沒想到豬價一直在跌,飼料一直在漲」。今年以來的疫病讓他已經折損了300多頭生豬,直接經濟損失幾十萬元,他說今年過了年就開始上漲的飼料價格,又給他造成幾十萬元虧損,合計一算,「去年到現在我已經虧損了百把萬元」。他目前仔豬產量上不去,母豬又賣不起價,養殖成本已到8元左右,本來最新一輪生豬價格上漲行情能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彌補虧損,他偏偏又完美錯過,還是沒賺到錢,「不光我沒有賺到錢,蠻多同行都沒賺到錢」。
對於生豬養殖戶來說,主要的養殖成本除了生豬「口糧」外還包括獸藥,楊小明認為飼料價格漲到目前這個樣子,應該已經差不多了,幾乎已經見頂,但獸藥包括消毒、防控的藥劑等上漲壓力依然存在,比如消毒劑(片鹼即燒鹼)自9月底10月初以來又啟動了新一輪漲價行情,此前70元/包(25千克)的這種消耗品單價已經漲到150元,翻了一倍多,「這個東西用量比較大,價格漲得太高,讓人著實有些吃不消」。
為了維持養豬場正常運轉,起初楊小明請了3名工人,後來見養殖產能上不去,盈利前景不盡明了,有2名工人相繼閃人,如今只留下一名工人和幾名他的親戚在幫忙。楊小明說,他的一位老同行已經養了四五年豬,「虧了一屁股帳」如今還在舉步維艱勉力堅守,如果不是因為要還債,他早就想退出養豬江湖了,「像他這種情況的還有不少」,他說不少養豬大戶對於市場前景已經漸漸失去信心。在他看來,不少上市公司攜大資本進入養豬行業,同樣是個虧損,他們虧得起,「反正虧的是股民的錢」,自己這種靠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的養豬戶卻虧不起,因為沒人給你兜底,「他們虧了不心痛,我們虧了很心痛」。2018年非洲豬瘟暴發時,楊小明存欄有2000多頭生豬,上面不準賣,他只好統統關在豬欄裡聽天由命,後來可以出售了,豬價又從高峰時的8-10元回調至5元左右,「我無可奈何,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賺那個錢的命」。
飼料漲幅最高過半
生豬「口糧」市況明顯變異的情形,引起了職能部門的關注與重視。國家統計局懷化調查隊綜合與執法監督科科長周樂林介紹,前不久,為了解全市生豬飼料價格上漲情況,他們隨機抽取了漵浦、會同、芷江等縣部分養殖場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生豬飼料自配料及全價料價格均不同程度上漲,一度「豬價下行」加持「飼料上漲」的雙向擠壓,使得廣大養殖場戶的盈利空間一再被壓縮,他們的養殖成本因此逐步提高,利潤空間縮窄,部分出現虧損。
上述調查表明,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一度持續低迷,在豬肉消費提振不明顯的背景下,出欄價格降至傳統生豬養殖盈利臨界點以下,養殖戶普遍虧損。然而與生豬價格相反,玉米、豆粕等各類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進一步加劇了成本擴張。從調查了解到的結果來看,會同縣源生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前期所用通遼玉米的單價在7月底已上漲至3.44元,同比去年的2.06元上漲了67%;豆粕單價8元,同比漲幅翻倍;米糠1.2元,同比漲幅翻番,而所養殖的巴氏香豬需要餵養一年左右,飼料成本達到1500-1600元/頭/年,按照26元/千克的價格出售,每頭虧損500元;漵浦縣凱鴻養殖有限公司所用的正邦全價料中,母豬料、乳豬料分別為170元、230元/40公斤/袋,奶粉600元/20千克,較去年同期均上漲50%。這是一種需求拉升型漲價生態。
談到生豬飼料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專業人士分析指,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直接帶動了飼料需求增加,相關價格自然攀升。數據表明,懷化市2020年生豬出欄307.48萬頭,已恢復至正常年份2017年的82.45%;2020年生豬年末存欄258.06萬頭,相比2017年生豬年末存欄226.43萬頭,同比上升13.97%。2021年二季度末,全市生豬存欄245.03萬頭,同比上漲15.75%,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3.68萬頭,同比上漲23.20%;生豬出欄209.91萬頭,同比上漲24.05%;豬肉產量15.30萬噸,同比上漲21.14%。產能增加「口糧」漲價,自然不過。
相關原料價格的直線飆升,順理成章地推升了整體飼料成本。生豬飼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由於懷化自給能力相對不足,供給形勢相對緊張,尤其隨著2021年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今年的飼料需求更是進一步上漲,供應缺口進一步擴大,飼料需求的大幅提升,直接導致了飼料原料供應的緊張程度加劇,而飼料企業為保障產品質量,也不得不紛紛上調價格。此乃典型的成本推動型漲價。
成本為王,規避養殖風險
靖州畜牧水產事務中心畜牧發展部負責人黃少永,今年以來一直密切關注著生豬市況。他發現,10月22日本輪豬價開始啟動,當天恢復到7元多,第二天上漲至8.15元,10月25日,150千克大肥豬升至9元多高位,價格反彈明顯。與此同時,今年截至10月底,靖州全縣存欄生豬27萬多頭,出欄25.3萬頭,平均售價為6元多一點,10月底開漲緊接著漲勢明顯,他「估計還會漲」,解釋稱下半年各地炕臘肉、灌香腸、辦好事等,對大肥豬需求量大增,會直接導致肥豬價格居高不下,而至少在靖州本地,大豬已無多少存欄,市場呈現供不應求格局,所以價格要漲。通常說來,每年夏季市場對120-125千克的生豬比較偏好,這種豬好賣,到了冬天,就是135-140千克以上的肥豬引領市場行情,「這種豬最好賣」。
據黃少永觀察,2021年以來,生豬飼料價格已經漲了3、4輪,一波接著一波,一輪接著一輪,其中玉米、豆粕、麩皮等總體漲幅都在200元/噸以上,漲勢比較明顯,甚至有點生猛。同時,與生豬養殖有關的獸藥、保健品成本也有明顯拉升,大體推算,養豬戶的養殖成本普遍上漲了12-15%左右,有些更高。削弱、化解漲價因素,靖州自有良策,當地坐擁溫氏、佳和、正邦等養殖龍頭,全縣9成以上養殖戶可以仰仗它們,靠給其代養即養殖所謂「合同豬」來平衡養殖收益,規避價格風險。剩餘散養戶數量已經不多,養殖規模普遍不大,飼料成本變異對其養殖行為難有太大影響。「靖州可以靠比較優勢規避漲價風險,其它地方的情況不大清楚」。
曹明認為,如今生豬行情周期性太強,變異過於頻繁,上遊環節轉行轉產而來的新生力量的加盟,產能階段性過剩疊加非洲豬瘟等豬病影響,使得相關後續走勢已經不大好判斷,不過市場消費能力漸漸下降也許是個大勢所趨。一方面,消費終端食品來源多元化,使得喜歡吃豬肉的人數在減少,市場也在老化,年輕人不如前輩們那樣愛吃豬肉,更多喜歡追捧牛排、龍蝦等替代性肉食品,豬肉消費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至於生豬「口糧」後市,他認為主要看接下來豬價怎麼走,養殖產能如何變化。
周樂林預測了生豬飼料價格走勢。他說,農業是政策性行業,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風向。玉米的走勢不僅與玉米的產量、進口玉米的成本及數量相關聯,同時也與養殖業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近期以來,東北產區玉米陸續上市,國內玉米市場供應持續增加,且在當前生豬養殖持續虧損的情況下,部分養殖戶只能通過減產來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無論是養殖戶還是飼料企業,對玉米的需求將會有所下降,對玉米後續價格恐也難有較大支撐,有望回落。他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形勢研判,結合生豬生產、進出口貿易等相關數據信息,科學研判當前生豬市場供需形勢,了解飼料價格波動情況,準確把握未來其發展動向,同時做好宏觀調控,強化對生豬產能的保護與調節,穩定生豬市場秩序,制定完善的調控政策,做到早研判早介入早應對,努力防止生豬價格和生產大起大落從而影響飼料市場。
眾多業內人士表示,對養殖環節而言,一方面,在豬價下行周期中,順勢出欄就是最佳選擇,建議大家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準確把握出欄節奏,避免過度壓欄或集中拋售;另一方面,要做好養殖成本管控,在低盈利期注重成本為王,因為只有管控好養殖成本才能更好地規避養殖風險,增強自身對風險的防禦能力。
來源:懷化新聞網
相關閱讀:
養豬業90後崛起!楊士葶:90後董事長的「科技助農」之路
嚴懲!190頭非瘟仔豬引發雲南永勝「非瘟疫情」!宣判!
被傳「要爆雷 」,牧原緊急回應:強烈譴責!發生了什麼?
最後1個月,豬價如何?
「營養、中藥、抗生素」別亂加?這些影響要知道!
大變革!相關每個養豬人!不漏一村、一場、一戶!影響深遠!
聲明:轉載內容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及時更正、刪除。豬易官微聯繫及商務合作微信號3068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