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還評論,鮑裡斯賭的就是未來幾天數據比預期好,證實Omicron沒有Delta那麼嚴重;但如果他「不走運」,等到清晰數據出爐的時候,NHS可能已經被拖垮,屆時即便進行長時間的封鎖也來不及讓它恢復。
東英吉利大學 (UEA) 醫學教授保羅·亨特 (PaulHunter) 今天表示,英國此前快速增長的新冠浪潮似乎正在放緩, Omicron及總感染數可能已經趨於平穩甚至達到頂峰,如果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可能是周三的數據),則無需封鎖。
聖誕「保住了」?12月28日存在封鎖可能性!外界擔心屆時來不及!昨天,英國公布了最新一項數據:12月15日(相關數據能獲得的最新一天)當天政府新冠檢測實驗室收集到的陽性檢測樣本數量為102297份,是疫情爆發以來陽性檢測樣本數首次超過10萬份!倫敦住院率在三周內翻了一番,上周上漲37%。根據《泰晤士報》引述《衛生服務期刊》(Health Service Journal)所揭露的一份NHS內部報告,倫敦各NHS信託機構負責人擔心下轄醫院和救護車服務會在接下來2-3周內被拖垮!過去一周,倫敦住院人數上升了37%,讓中央政府和NHS感到震驚,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首都的情況。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住院治療的是兩周前感染的人數,當時Omicron佔感染人數的1%左右,而現在超過60%」——也就是說幾乎可以肯定,感染人數在兩周後會進一步大幅上升。
倫敦每10萬人中有2.2人因新冠住院,遠遠領先其他地區。NHS地方聯盟「NHS Providers」理事長克裡斯·霍普森表示,倫敦在五天內上升了1/3,在過去24小時上升10%,讓人極度擔憂。他表示,儘管倫敦住院人數還是比今年1月份高峰期要低不少,但增長速度讓人擔心。
倫敦的巴特NHS地區信託表示他們旗下醫院可能需要取消1月份的一些手術,這是因為Omicron帶來的醫護短缺造成。該信託組織(一個信託組織管轄多個NHS醫院)是英國最大的信託基金之一,在倫敦金融城和東倫敦運營5家醫院。蘇格蘭全國臨床主任傑森·萊奇教授表示蘇格蘭遠遠沒有到Omicron帶來的這波疫情的峰值,在接下來幾天可能翻一番甚至兩番,他們掌握的模型顯示峰值可能在1月底或者2月初出現。不過他表示蘇格蘭並非「無能為力」,可以盡力在減少或推遲峰值。
《每日郵報》表示,英國再成「歐洲棄兒」(pariah of Europe,也可以說歐洲的「賤民國家」)!該報表示,預計更多國家將效仿法國和德國,對英國實施旅行禁令。義大利、葡萄牙、愛爾蘭和希臘被認為會進一步限制歐盟外的遊客入境。不過,《郵報》表示,英國不必覺得問題都在己——和大多數歐洲國家相比,英國開展更多病毒檢測,更重要的是,英國對病毒樣本的基因測序力度更大,更容易找出Omicron感染人數。
該報舉例表示,英國周日(12月19日)確診8.3萬例新冠感染病例,12月15日(最新一天)進行了130萬次新冠病毒檢測;而德國在12月19日確診了4.3萬例,在12月12日(該國能獲取數據的最新一天)只進行了25萬次病毒檢測,而德國人口比英國多20%以上。衛生部科學顧問團Nervtag成員拉維·古普塔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Omicorn改變了感染細胞的方式,讓它和Delta略微不同,因此不像Delta一樣導致重感冒的症狀。但他強調,科學家還在不斷了解這種病毒,他無法得出這種變異會導致病毒變得無害的結論,在未知面前要保持敬畏。
一、聖誕節前應該不會封鎖!但不排除12月28日封鎖!經過昨天兩個小時內閣緊急會議,期間據悉大臣爭論激烈,最終首相鮑裡斯宣布會等到相關數據更清晰後之後才會採取進一步行動,英媒一致研判聖誕節前不大可能將B計劃升級,媒體更高呼:「聖誕保住了!」不過,鮑裡斯強調,「如果必須保護公眾」,他不會排除任何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他們正在研究每個小時更新的數據。
BBC表示昨天,在內閣會議中,儘管出席的科學顧問強烈建議立即實施限制性措施,但首相還是決定我行我素,被認為不聽科學建議。一位前內閣大臣向《衛報》表示,鮑裡斯似乎受到內閣的掣肘。他表示:「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不立即採取行動?這個做法在科學上站得住腳嗎?」他形容首相擔心過于謹慎得不到保守黨黨內和部分公眾的理解——「雖然,一般來說,為了NHS,寧可安全也不要後悔」,但首相昨天選擇的,是「賭一把」。但也有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沒有進一步將B計劃升級,是因為「沒有數據證明這麼做是合理的」。儘管專家認為哪怕不需要本土準確數據,也應該採取「斷路器式封鎖」以保護NHS,但內閣最終主流意見還是認為要「有根據才行動」。
BBC分析,首相實際上寄希望「以自主封鎖換無需封鎖」。這是什麼意思呢?首相昨天談話就提到,在政府倡導下,最近不少大型活動都取消了,加上人們自覺減少外出,這種「謹慎」有助於病毒減少擴散。「這樣做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在接下來幾天和幾周看看我們是否能夠控制住病毒擴散」,鮑裡斯表示。《泰晤士報》認為,鮑裡斯是進行一種「賭博」:如果未來幾天數據比預期好,那麼他就走運;
不過,如果他不走運,等到清晰數據出爐的時候,NHS可能已經被拖垮,屆時即便進行長時期封鎖也來不及讓它恢復。《泰晤士報》還分析,內閣對SAGE「受夠了」。他們認為數據還不明朗情況下不能剝奪人們自由。保守黨內不少人指責政府科學顧問團SAGE的建模只考慮最悲觀的結果。對於外界的批評,SAGE建模小組SPI-M的負責任格雷漢姆·梅德利教授否認他們只會對最壞的結果進行建模,批評政府只期待科學家給他們想要的結果,一旦期待落空,就會指責科學家。他們實際上考慮了疾病嚴重性等關鍵參數。
昨天,我們提到內閣大臣們分為支持「斷路器封鎖」和反對封鎖的兩派,媒體今天透露反封派在「等待無可爭議的數據」才封鎖。據悉昨天在會議上,支持封鎖衛生大臣薩義德·賈維德雖然支持封鎖,強調NHS的壓力,但懊惱SAGE無法給他提供有關Omicron是否更輕微的數據,讓他面對公眾「缺乏底氣」。據悉他已經找來SAGE外的專家對於SAGE的建模進行「驗證」。反對封鎖的代表、下議院領袖雅各布·裡斯-莫格則表示「政府要相信民眾而不是科學家」,即相信民眾自己的判斷。
對於政府不願意聖誕節前封鎖的決定,專家們紛紛表示如果出現明確數據才封鎖會太晚,讓NHS不堪重負。SAGE成員安德魯·海伍德警告,限制措施推出得越晚,就必須越嚴厲,今年冬天可能會有數千萬人感染新冠。倫敦大學學院(UCL)臨床學家克裡斯蒂娜·帕格爾教授表示,等待「更確切證據」可能導致NHS不堪重負,要避免危機可能為時已晚。她敦促政府遵循SAGE的建議,起碼限制不同住處的家庭混聚。
東英格利亞大學教授保羅·亨特悲觀表示,不管有沒有限制性限制性措施,峰值都可能在今天內到來,但實施控制性措施能夠減緩峰值。前SAGE成員傑瑞米·法拉爾爵士預告今天會有一份科學報告出爐,如果這份報告顯示病毒傳播性繼續上升,倫敦住院率繼續上升,那政府就必須實施嚴格措施。
如果數據進一步上升,政府在那時候才推出限制性措施,到時候的措施就要更嚴厲——兩個時間點之間不過是幾天,已經天差地別。他建議最多等24-36個小時,這是英國「最困難、最不確定的時期」,如果屆時住院人數繼續上升,那就必須實施嚴格措施。《泰晤士報》透露,內閣套路了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在聖誕節結束後的12月28日採取斷路器式封鎖。天空新聞政治記者塔馬拉·柯恩也爆料封鎖政策仍屬於政府備用方案。今天,內閣辦公室大臣史蒂夫·巴克萊表示,目前還不到召回議員討論限制性措施的時候,政府仍在研究數據,權衡經濟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不過,巴克萊表示他本人改變了聖誕節慶祝計劃,僅要求嶽父嶽母參加。他表示人們要繼續過聖誕,但要謹慎行事。
據悉,衛生大臣賈維德正在全力推動改革目前未接種兩劑疫苗者密接確診者必須自我隔離10天的規定,如果每天做抗原側流快篩病毒檢測、且在第六天和第七天檢測結果陰性就可以自由,預計這樣可以緩解勞動力短缺,讓數萬人聖誕節不會被困在家中。早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建模權威尼爾·弗格森教授支持這麼做。他表示不是簡單將10天減到7天,而是充分利用快篩檢測的手段,將自我隔離和檢測結合起來。新冠感染和自我隔離造成各個行業缺人,最新情況蔓延到鐵路運輸。不少鐵路取消班次、減少車險數量,甚至臨時取消或更改。London North Eastern鐵路公司已經取消了聖誕節前16趟倫敦、林肯和利茲之間的列車,他們警告如果更多司機和職工缺勤,更多服務會被削減。Avanti West Coast、Cross-Country、Great Western Railway和Southern在內的8家長途鐵路公司都要報告稱班次被取消。Northern、Greater Anglia和Tranennine Express都警告,由於員工缺勤,可能造成服務混亂。
由於民眾「自主封鎖」,導致餐飲業12月利潤下滑40%,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今天宣布將投入10億英鎊專項基金支持酒店休閒業,每家酒吧餐館最高可申請 6,000 英鎊的現金補助,並額外撥款 3000 萬英鎊來幫助劇院和博物館。政府還將幫助一些公司支付員工因感染請病假的成本。今天英國人繼續「用腳投票」,「自主隔離」,不少人貫徹在家辦公。倫敦最繁忙的車站之一Waterloo今天一早被拍到空空蕩蕩。
由於倫敦疫情嚴重,倫敦市長取消了特拉法加廣場跨年慶典,活動原定有6500人參加。如今活動將改為一場現場直播的慶典節目將會取代活動,在BBC一臺播出薩迪克市長敦促人們在家觀看。
歡迎關注更懂英國的微信號
「英國大家談」(ukdajiatan)
— The End —
文/科斯莫, 編輯/Yugi,
文章參考 The Times, Daily Mail
The Sun, Guardian, Sky News, BBC, Metro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推薦一個放心的海淘商城:
熊貓優選館
👇點擊「閱讀原文」,任意輸入關鍵詞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種英國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