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新手入門指南

2021-02-19 全棧開發者中心

  最近在逛各大網站,論壇,以及像SegmentFault等編程問答社區,發現Vue.js異常火爆,重複性的提問和內容也很多,樓主自己也趁著這個大前端的熱潮,著手學習了一段時間的Vue.js,目前用它正在做自己的結業項目。

  在做的過程中也對Vue.js的官方文檔以及其各種特性有了許多認識。作為一個之前以PHP+模版引擎為主的開發,從一個從未接觸過除HTML+CSS+JavaScript+JQuery以外的前端技術的人到現在可以獨立使用Vue.js以及各種附屬的UI庫來開發項目,我總結了一些知識和經驗想與大家分享。

  下面我就以問答的形式來分享吧。這裡假設你僅僅只掌握了HTML+CSS+JavaScript,如果你對JQuery這個前端庫,以及各種後端模版語言比如說PHP,JSP還有所了解並且使用過的話那就太好了。

 1.Vue.js是什麼?

Vue.js(讀音 /vjuː/, 類似於 view) 是一套構建用戶界面的 漸進式框架。與其他重量級框架不同的是,Vue 採用自底向上增量開發的設計。Vue 的核心庫只關注視圖層,並且非常容易學習,非常容易與其它庫或已有項目整合。另一方面,Vue 完全有能力驅動採用單文件組件和 Vue 生態系統支持的庫開發的複雜單頁應用。

Vue.js 的目標是通過儘可能簡單的 API 實現響應的數據綁定和組合的視圖組件。

如果你是有經驗的前端開發者,想知道 Vue.js 與其它庫/框架的區別,查看對比其它框架。

  這是官網的介紹,是不是覺得非常的抽象非常的官方?看完之後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是很懂這個框架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什麼是「漸進式框架」?什麼是「自底向上增量開發」?什麼是「視圖層」?什麼是「單文件組件」?什麼是「複雜的單頁應用?」第二段話裡面「響應的數據綁定和組合的視圖組件」這又是個啥?還有最後一段話,「Vue.js 與其它庫/框架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不要擔心,如果你慢慢看完這裡面的所有問答,一定會對前面那些可能你從未聽說過的專業術語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2.Vue.js到底是什麼?

  想必現在能看到我這篇文章的人,都是用著APP或者網頁版知乎在閱讀把。Vue.js就是一個用於搭建類似於網頁版知乎這種表單項繁多,且內容需要根據用戶的操作進行修改的網頁版應用。

 3.單頁應用程式(SPA)

  顧名思義,單頁應用一般指的就是一個頁面就是應用,當然也可以是一個子應用,比如說知乎的一個頁面就可以視為一個子應用。單頁應用程式中一般交互處理非常多,而且頁面中的內容需要根據用戶的操作動態變化。

 4.你前面說的網頁版知乎我也可以用JQuery寫啊,為什麼要用Vue.js呢?

  講到JQuery,就不得不說到JavaScript的DOM操作了。如果你用JQuery來開發一個知乎,那麼你就需要用JQuery中的各種DOM操作方法去操作HTML的DOM結構了。

  現在我們把一個網頁應用抽象一下,那麼HTML中的DOM其實就是視圖,一個網頁就是通過DOM的組合與嵌套,形成了最基本的視圖結構,再通過CSS的修飾,在基本的視圖結構上「化妝」讓他們看起來更加美觀。最後涉及到交互部分,就需要用到JavaScript來接受用戶的交互請求,並且通過事件機制來響應用戶的交互操作,並且在事件的處理函數中進行各種數據的修改,比如說修改某個DOM中的innerHTML或者innerText部分。

  我們把HTML中的DOM就可以與其他的部分獨立開來劃分出一個層次,這個層次就叫做視圖層

Vue 的核心庫只關注視圖層

  我們為什麼要把視圖層抽取出來並且單獨去關注它呢?

  因為在像知乎這種頁面元素非常多,結構很龐大的網頁中,數據和視圖如果全部混雜在一起,像傳統開發一樣全部混合在HTML中,那麼要對它們進行處理會十分的費勁,並且如果其中有幾個結構之間存在藕斷絲連的關係,那麼會導致代碼上出現更大的問題,這什麼問題呢?

  你是否還記得你當初寫JQuery的時候,有寫過$('#xxx').parent().parent().parent()這種代碼呢?當你第一次寫的時候,你覺得頁面元素不多,不就是找這個元素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嗎,我大不了在注釋裡面寫清楚這個元素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不就好了。但是萬一過幾天之後你的項目組長或者你的產品經理突然對你做的網頁提出修改要求,這個修改要求將會影響頁面的結構,也就是DOM的關聯與嵌套層次要發生改變,那麼$('#xxx').parent().parent().parent()可能就會變成$('#xxx').parent().parent().parent().parent().parent()了。

  這還不算什麼,等以後產品迭代越來越快,修改越來越多,而且頁面中類似的關聯和嵌套DOM元素不止一個,那麼修改起來將非常費勁。而且JQuery選擇器查找頁面元素以及DOM操作本身也是有性能損失的,可能到時候打開這個頁面,會變得越來越卡,而你卻無從下手。

  當你在編寫項目的時候遇到了這種問題,你一定會抱怨,為什麼世上會有HTML這種像盜夢空間一樣的需要無數div嵌套才能做出頁面的語言,為什麼當初學JQuery看中的是它簡潔的DOM操作,現在卻一點也不覺得它有多簡潔,難道我學的是假的JQuery?為什麼寫個代碼這麼難,你想砸電腦,你想一鍵盤拍在產品狗的腦袋上,責怪他天天改需求才讓你原本花清香茶清味的代碼變得如此又臭又長。

  這個時候如果你學過Vue.js,那麼這些抱怨將不復存在。

 5.Vue.js為什麼能讓基於網頁的前端應用程式開發起來這麼方便?

  因為Vue.js有聲明式,響應式的數據綁定,與組件化的開發,並且還使用了Virtual DOM這個看名字就覺得高大上的技術。

  可是這些名詞都是啥?

 6.響應式的數據綁定

  這裡的響應式不是@media 媒體查詢中的響應式布局,而是指vue.js會自動對頁面中某些數據的變化做出響應。至於是如何響應的,大家可以先把下面這段代碼隨便粘貼到一個擴展名為html的文件然後用瀏覽器打開,隨便在文本框裡面輸入一些文字,觀察一下頁面變化。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vue.js測試 - 代碼之美專欄</title> <!-- author:昌維 代碼之美 https://zhuanlan.zhihu.com/codes -->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dist/vue.js"></script></head><body> <div id="app"> <input type="text" name="" value="" placeholder="在這裡輸入文字,下面會跟著變化" v-model="message"> <hr> <p>{{ message }}</p>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script></body></html>

  是不是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文本框裡面輸入的文字和後面的p標籤中的內容一起變化?

  換句話說,p標籤裡面通過{{ message }}這個寫法與input標籤中的value綁定在了一起,其中變化,另外一個和它綁定的數據就跟著變化。

  結合標題來說,就是vue.js會自動響應數據的變化情況,並且根據用戶在代碼中預先寫好的綁定關係,對所有綁定在一起的數據和視圖內容都進行修改。而這種綁定關係,在圖上是以input 標籤的v-model屬性來聲明的,因此你在別的地方可能也會看到有人粗略的稱vue.js為聲明式渲染的模版引擎。

 7.組件化開發

  還記得在傳統前端開發的時候,我們都是每個人做一個頁面,然後最後套入各種後端模版引擎,比如說PHP的Smarty或者Java的JSP等等。

  但是現在我們做單頁應用,頁面交互和結構十分複雜,一個頁面上就有許許多多的模塊需要編寫,而且往往一個模塊的代碼量和工作量就非常龐大,如果還按照原先的方法來開發,那麼會累死人。而且遇到以後的產品需求變更,修改起來也非常麻煩,生怕動了其中一個div之後,其他div跟著雪崩,整個頁面全部亂套,或者由於JavaScript的事件冒泡機制,導致修改一些內層的DOM事件處理函數之後,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詭異BUG。

  在面向對象編程中,我們可以使用面向對象的思想將各種模塊打包成類或者把一個大的業務模塊拆分成更多更小的幾個類。在面向過程編程中,我們也可以把一些大功能拆分成許多函數,然後分配給不同的人來開發。

  在前端應用,我們是否也可以像編程一樣把模塊封裝呢?這就引入了組件化開發的思想。

  Vue.js通過組件,把一個單頁應用中的各種模塊拆分到一個一個單獨的組件(component)中,我們只要先在父級應用中寫好各種組件標籤(佔坑),並且在組件標籤中寫好要傳入組件的參數(就像給函數傳入參數一樣,這個參數叫做組件的屬性),然後再分別寫好各種組件的實現(填坑),然後整個應用就算做完了。

 8.Virtual DOM

  現在的網速越來越快了,很多人家裡都是幾十甚至上百M的光纖,手機也是4G起步了,按道理一個網頁才幾百K,而且瀏覽器本身還會緩存很多資源文件,那麼幾十M的光纖為什麼打開一個之前已經打開過,已經有緩存的頁面還是感覺很慢呢?這就是因為瀏覽器本身處理DOM也是有性能瓶頸的,尤其是在傳統開發中,用JQuery或者原生的JavaScript DOM操作函數對DOM進行頻繁操作的時候,瀏覽器要不停的渲染新的DOM樹,導致頁面看起來非常卡頓。

  而Virtual DOM則是虛擬DOM的英文,簡單來說,他就是一種可以預先通過JavaScript進行各種計算,把最終的DOM操作計算出來並優化,由於這個DOM操作屬於預處理操作,並沒有真實的操作DOM,所以叫做虛擬DOM。最後在計算完畢才真正將DOM操作提交,將DOM操作變化反映到DOM樹上。

  對於vue.js的Virtual DOM,目前業界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認為Vue.js作為一個輕量級框架,引入Virtual DOM會加大Vue.js本身的代碼尺寸,也會消耗更多CPU(手機上會更耗電)(注意:消耗更多的CPU並不意味著會更卡,因為JavaScript計算是後臺計算,他的計算量還不至於讓DOM操作變得卡頓),並且在操作單個DOM元素的時候,反而多了一道計算工序,會更慢。但也有人認為基本上會用Vue.js開發的都是頁面中內容很多的元素,肯定操作的DOM量級普遍較大,平均一下還是比較划算的。

 9.我到底該怎麼用Vue.js做單頁應用開發?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知道怎麼用它做出一個像知乎那樣的頁面啊,到底怎麼學它呢?

  前面我們看了一個響應式的數據綁定案例,那只是一個DEMO,而且也看不出有什麼實際意義,離真正的單頁應用程式還差得遠,到底怎麼用它開發真實的項目呢?

  我的建議是,先把介紹 - vue.js官方文檔的基礎部分硬著頭皮看一遍。除了組件這個小節涉及到了很多晦澀難懂的名詞以外,前面幾章完全就是把Vue.js當作一個模版引擎來用。

  然後開始學習ECMAScript6,Webpack,NPM以及Vue-Cli的基本用法,最好對Node.js也要有所了解。

  最後組件部分先大致看一遍,了解組件裡面都有哪些概念之後,開始看網上各種實戰視頻以及文章還有別人開源的原始碼。

 10.在前面你提到過好幾次ECMAScript,這是啥?

  ECMAScript聽名字好像和JavaScript很像,難不成他們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

  沒錯你猜對了,他們之間還真有著很深的聯繫。

  引用阮一峰老師的話:(ECMAScript 6入門)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回顧歷史。1996年11月,JavaScript 的創造者 Netscape 公司,決定將 JavaScript 提交給國際標準化組織ECMA,希望這種語言能夠成為國際標準。次年,ECMA 發布262號標準文件(ECMA-262)的第一版,規定了瀏覽器腳本語言的標準,並將這種語言稱為 ECMAScript,這個版本就是1.0版。

該標準從一開始就是針對 JavaScript 語言制定的,但是之所以不叫 JavaScript,有兩個原因。一是商標,Java 是 Sun 公司的商標,根據授權協議,只有 Netscape 公司可以合法地使用 JavaScript 這個名字,且 JavaScript 本身也已經被 Netscape 公司註冊為商標。二是想體現這門語言的制定者是 ECMA,不是 Netscape,這樣有利於保證這門語言的開放性和中立性。

因此,ECMAScript 和 JavaScript 的關係是,前者是後者的規格,後者是前者的一種實現(另外的 ECMAScript 方言還有 Jscript 和 ActionScript)。日常場合,這兩個詞是可以互換的。

  而ECMAScript6就是新一代的JavaScript語言。

  這裡也強烈推薦大家學習ECMAScript6的時候參考這本書ECMAScript 6入門

 11.我在學習Vue.js的時候老是聽到Webpack,這是啥?

  Webpack是一個前端打包和構建工具。如果你之前一直是手寫HTML,CSS,JavaScript,並且通過link標籤將CSS引入你的HTML文件,以及通過Script標籤的src屬性引入外部的JS腳本,那麼你肯定會對這個工具感到陌生。不要緊,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要用Webpack,然後帶著原因去學習就好了。

 12.為什麼要用Webpack

  前面說了,做一個單頁應用程式本身就相當複雜,而且在做的時候肯定會使用到很多素材和別的第三方庫,我們該如何去管理這些東西呢?

  還有前面講到了Webpack是一個前端打包工具,前端代碼為什麼要打包呢?因為單頁應用程式中用到很多素材,如果每一個素材都通過在HTML中以src屬性或者link來引入,那麼請求一個頁面的時候,可能瀏覽器就要發起十多次請求,往往請求的這些資源都是一些腳本代碼或者很小的圖片,這些資源本身才幾k,下載連1秒都不需要,但是由於HTTP是應用層協議,它的下層是TCP這個運輸層協議,TCP的握手和揮手過程消耗的時間可能比下載資源本身還要長,所以需要把這些小文件全部打包成一個文件,這樣只要一次TCP握手和揮手的過程,就把多個資源給下載下來了,並且多個資源由於都是共享一個HTTP請求,所以head等部分也是共享的,相當於形成了規模效應,讓網頁展現更快,用戶體驗更好。

  前面說到Webpack還有構建的功能,這就不得不提到了ECMAScript6這個新版本的JavaScript,但是現在國內外還有很多人用著老版本的瀏覽器,這些瀏覽器並不支持ECMAScript6,那麼我們的前端項目如何在這種瀏覽器上運行呢?這就需要Webpack的Loader自動載入一個轉換器來將我們寫的ECMAScript6轉換成瀏覽器能支持的老版本JavaScript語言,這個轉換器的名字叫做babel,如果你以後聽到或者看到了這個單詞,應該要知道它就是一個ECMAScript6 to 老版本JavaScript的轉換器了。這也是Webpack的構建功能。當然對前端有更深入的同學還會知道Sass,Less,stylus之類的CSS預處理器,我們也可以通過在Loader中編寫特定的規則來實現自動將這些CSS預處理語言轉換成普通瀏覽器能識別的CSS代碼。

  開頭的介紹提到了vue.js可以使用單文件組件開發項目,其實也是通過Webpack將單文件組件中的模版,樣式以及JS轉換到主頁面中

  當然Webpack不止這點功能,它還可以通過安裝各種插件來擴展,比如說熱加載技術,就是解放鍵盤的F5鍵。讓我們修改代碼,並且按Ctrl+S保存之後,瀏覽器頁面自動刷新變化,不需要我們去手動刷新,還有一些插件可以自動添加注釋,自動給CSS代碼加上一些瀏覽器內核對CSS3兼容前綴,就像webkit-xxx之類的一樣。

 13.NPM和Node.js又是什麼?它們是什麼關係?

  首先講講Node.js。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JavaScript的運行環境都是瀏覽器,因此JavaScript的能力也就局限於瀏覽器能賦予它的權限了。比如說讀寫本地系統文件這種操作,一般情況下運行在瀏覽器中的JavaScript代碼是沒有這個操作權限的。如果我們想用JavaScript寫出一些能夠運行在作業系統上的,能夠具有像PHP,JAVA之類的程式語言具有的功能的程序該怎麼辦呢?Node.js就解決了這個問題。Node.js是一個服務端的JavaScript運行環境,通過Node.js可以實現用JavaScript寫獨立程序。像我們之前提到的Webpack就是Node.js寫的,所以作為一個前端開發,即使你不用Node.js寫獨立程序,也得配一個Node.js運行環境,畢竟很多前端工具都是使用它寫的。

  NPM是一個node.js的包管理器。我們在傳統開發的時候,JQuery.js大多都是百度搜索,然後去官網下載,或者直接引入CDN資源,這種方法太過於麻煩。如果以後遇到其他的包,這個包的代碼本身可能還調用了其他的包(也稱這個包和其他的那幾個包存在依賴關係),那麼我們要在自己的項目中引入一個包將變得十分困難。現在我們有了NPM這個包管理器,直接可以通過

npm install xxx包名稱

  的方式引入它,比如說

npm install vue

  就自動在當前項目文件夾下導入了這個包,並且npm自動下載好了vue這個包依賴的其他包。

  至於有的人在按照網上的npm教程配置的時候踩坑了,發現下載速度很慢或者完全下載不了,那是因為我國有著眾所周知的原因,網上也有各種解決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多善用搜尋引擎。

  前面提到了Webpack可以安裝各種插件來擴展功能,其實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擴展。

  如果你學過PHP的話,NPM就和PHP裡面的Composer差不多。也和CentOS下的yum和Ubuntu下的apt-get差不多。

 14.Vue-CLi又是啥?

  它是一個vue.js的腳手架工具。說白了就是一個自動幫你生成好項目目錄,配置好Webpack,以及各種依賴包的工具,它可以通過

npm install vue-cli -g

  的方式安裝,後面的-g表示全局安裝的意思,意味著你可以打開命令行之後直接通過vue命令調用它。

 15.我該不該學Vue.js?

  現在Vue.js無論是發展勢頭還是作者支持還是很好的,而且它本身中文資料就比較多,教程也很多,現在隨隨便便打開幾個和前端開發有關的知乎專欄,基本上都能見到相關文章,社區也很活躍。

  至於你該不該學,取決於你自己,如果你當前只是做做以內容展示為主的項目,或者就是成天用各種CMS建站仿站,並且以後都不打算更換更好的工作,那麼可以暫時不用學。如果你開發的項目交互非常多,而且前後端開發都對前後端分離有很清楚的認識,那麼可以大膽的學習,並且在實際項目中運用。

 16.Vue.js怎麼火起來的?

  關於這個問題,網上說法很多,我自己認為主要還是前些年大前端變革太快,而最近一年開始Vue.js+Webpack這個組合開始逐漸穩定下來了,而且已經有了很多中文資料。

  對比它的競爭對手AngularJS,新舊版本項目無法平滑升級,變革太大讓用戶感覺不安穩。

  而React本身主流推薦用的是JSX,需要額外學習一門語法(什麼?學Vue.js還要學ECMAScript6?現在ECMAScript6是趨勢,並不是因為Vue.js才要學的),並且React本身用的是render寫法編寫模版代碼,這讓很多用習慣了Smarty等後端模版引擎得人來使用感覺很不適應,現在看來React本身在中國一些論壇社區的火爆程度還是沒有Vue.js高。

  當然也並不是說除了Vue.js以外其他框架都很差。像知乎新版也是用React開發的,他還是有各自優秀的地方大家可以深入學習之後做出自己的判斷。

 17.我在很多地方還看到Vuex和Vue-route,它們又是什麼?

  Vuex是vue的一個狀態管理器。用於集中管理一個單頁應用程式中的各種狀態。

  Vue-route是vue的一個前端路由器,這個路由器不是我們上網用的路由器,而是一個管理請求入口和頁面映射關係的東西。它可以實現對頁面局部進行無刷新的替換,讓用戶感覺就像切換到了網頁一樣。

  要講清楚這兩個東西,又得花費大量篇幅,所以這裡只是簡單提一下,先學好vue.js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18.我還在一些地方看到過Vue-resource和Axios,它們又是什麼?

  我們在傳統的前後端不分離的開發中,後端直接把數據通過模版引擎拼接進了返回的HTML中。而現在做單頁應用程式屬於前後端分離開發,那麼這個單頁應用程式中的數據就得通過ajax的方式獲取,也要通過ajax的方式提交到後端。

  在傳統開發中我們都是通過xmlhttprequest手動操作,或者通過JQuery的ajax方法來進行數據提交獲取。

  vue.js本身沒有封裝ajax操作庫,所以我們要通過Vue-resource和Axios來進行ajax操作,而因為種種原因,現在vue.js2.0已經將axios作為官方推薦的ajax庫了。

 19.我該學Vue.js2.0還是1.0呢?

  現在很多框架和語言都是學新不學舊(Python慢慢也變得如此),因此如果不是為了維護老舊項目,肯定推薦學Vue.js2.0。而且學會了Vue.js2.0,再去學習Vue.js1.0也不是什麼難事。

 20.寫Vue.js用什麼開發工具和電腦呢?

  前端開發基本上不需要太高端的電腦都能勝任,現在這個時代是臺電腦,裝個編輯器都可以做前端開發的。

  Vue.js的組件文件本質上還是普通的代碼文件,所以各種編輯器配合一些語法檢查插件就足夠了。我自己用的是sublime text 3,安裝一些插件之後可以實現.vue單文件組件高亮代碼以及各種自動完成。Webstorm中也有類似插件,大家可以在網上各種教學文章的指導下配置好環境。

  我用的主題是Monokai,這個主題在大部分顯示器下長時間觀看眼睛不會很疼。我使用的顯示器是LG IPS236,部分顯示器有亮度色標調節,我這款顯示器調到2.0左右會比較舒適,過低會導致底部的茶色背景變黑,反差較大更加疲勞,過高會導致對比度不足,畫面泛白影響調色。

 結語:

  可能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在看到Vue.js那神奇的雙向綁定優雅寫法都會有一種非常驚豔,而看到中文文檔發布之後有種想立馬學習的衝動。可惜大前端終究是大前端,如果一個對於前端各個方面沒有深入認識就想著能一步登天,肯定對不起大前端的「大」字。原本看著只想學一個Vue.js,沒想到順帶把ECMAScript6,Webpack配置,ESLint配置,bable配置,npm使用,node.js語法,以後vue全家桶中的vuex,vue-route等等等等都學了一遍。前段時間網上也流傳出了一個職位叫做Webpack配置工程師,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弄懂前端這個大雜燴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昌維

via:https://zhuanlan.zhihu.com/p/25659025

相關焦點

  • 【新手向】Vue.js + Node.js(koa) 合體指南
    但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配置項又多又複雜,隨便拿出某一個配置項(例如 rules, plugins, devtool等等)都夠寫上一篇文章來說明它的 N 種用法,對新手造成極大的困擾。Vue.js(以下簡稱 Vue)絕大部分情況使用 webpack 進行構建,間接地把這個問題丟給了 Vue 的新手們。
  • 前端知識 | Vue.js 的基礎與入門
    當然本人也是入門小白一個,關於高深層次的技術性東西自己也不是參悟的很透徹。不過倒是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踩坑以及關於 Vue 必學的一些最基礎方面的知識。Vue 作為目前前端開發中三大框架之一,是一套用於構建用戶界面的漸進式框架。與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設計為可以自底向上逐層應用。Vue 的核心庫只關注視圖層,不僅易於上手,還便於與第三方庫或既有項目整合。
  • Vue.js2.0從入門到放棄---入門實例(三)
    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以下內容:➤模擬服務端返回數據➤用vue-resource向伺服器請求數據我們用vue-cli創建的項目中,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模擬伺服器端返回數據的地方和接口。如下圖所示,在項目目錄的build目錄下,有一個dev-server.js,在這個文件中,我們就可以來做一些模擬數據的工作。
  • Vue.js 入門教程
    Vue.js 官網下載地址:http://vuejs.org/guide/installation.html我們可以在官網上直接下載生產版本應用在我們項目中。雙向數據綁定接下來我們創建一個 view 層 HTML 文件:vueapp.htm,以及 model 層文件:vueapp.js,然後通過 vue.js(使用v-model這個指令)完成中間的底層邏輯,實現綁定的效果。
  • Vue.js2.0從入門到放棄---入門實例(一)
    最近,vue.js越來越火。
  • 「vue基礎」Vue Router 使用指南下篇
    大家好,在上一篇系列文章裡《「vue基礎」Vue Router 使用指南上篇》,我們一起學習了路由的基本配置,如何創建路由和傳參,
  • 【Vue.js入門到實戰教程】12-在 Laravel 項目中編寫單文件 Vue 組件
    我們在《【Vue.js入門到實戰教程】11-Vue Loader(下)| 編寫一個單文件 Vue 組件》中演示了如何在 Vue CLI 原型項目中編寫單文件
  • 2020,Vue 開發最佳指南!
    目前,官方出品了 Vue 編碼風格指南!(可點擊查看)同樣,Vue是一個用於構建Web用戶界面的JavaScript框架。Nuxt.js如果你想要構建一個高性能的Vue應用程式,同時還要基於路由、服務端呈現、代碼分離和其他前沿特性,同時還需要一些更高級的功能,例如:SEO標記等。您可以使用Nuxt.js框架。Nuxt.js框架通過其豐富的社區插件提供了所有這些開箱即用的特性,以及更多的特性,如PWA等。
  • Vue入門(一)
    本文主要參考官網教程:https://cn.vuejs.org/v2/guide/1 入門示例下面是官網的入門示例,可以直接複製演示,也可以按照官網一步步來,看一下vue的效果。<!/npm/vue/dist/vue.js"></script><script src="https://unpkg.com/axios/dist/axios.min.js"></script><script> var vm=new Vue({ el: "#div", data(){
  • Vue.js:60分鐘組件快速入門(上篇)
    本文的Demo和原始碼已放到GitHub(請訪問https://github.com/keepfool/vue-tutorials查看示例匯總)由於組件的篇幅較大,我將會把組件的入門知識分為兩篇來講解,這樣也便於各位看官們快速消化。
  • Vue.js 60 分鐘快速入門
    --這是我們的View-->        <div id="app">            {{ message }}        </div>    </body>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 Vue入門 | 使用Vue-cli新建Vue項目
    1、全局安裝vue-clinpm install --global vue-cli全局安裝vue-cli2、運行以下命令來創建一個新項目:vue create hello-worldvue create 命令有一些可選項,你可以通過運行以下命令進行探索:選項:  -
  • Vue.js最佳實踐(五招讓你成為Vue.js大師)
    如果有人需要Vue.js入門系列的文章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有空就給你們寫。對大部分人來說,掌握Vue.js基本的幾個API後就已經能夠正常地開發前端網站。但如果你想更加高效地使用Vue來開發,成為Vue.js大師,那下面我要傳授的這五招你一定得認真學習一下了。
  • Vue.js輪播庫熱門精選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Vue.js的一些輪播圖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並讓我們拿回一些寶貴的時間。vue-easy-slidervue-easy-slider[1] 是一個簡單的Vue滑塊組件,可與滑鼠和觸控螢幕一起使用。它是可自定義的,並帶有動畫效果。
  • 【Python學習】Django+vue.js使用指南
    我回來了話不多說開始分享今天的內容是Django+vue.js安裝nodejsnodejs的官網:https://nodejs.org/en/安裝成功後,使用npm安裝vue-cli 腳手架工具, npm install -g vue-cli vue init webpack xxxxx   (xxxxx是你創建的項目名)然後進入創建的vuedemo2目錄,敲擊指令cnpm install
  • Vue SSR入門實戰
    思路Vue 提供了一個官方 Demo,該 Demo 優點是功能大而全,缺點是對新手不友好,容易讓人看蒙。因此,今天我們來寫一個更加容易上手的 Demo。總共分三步走,循序漸進。/dist/web.js"></script> <!--這是 app.js 打包出來的 JS 文件 --></body>// app.js,也是 webpack 打包入口import Vue from 'vue';import App from '.
  • 【Vue.js 入門到實戰教程】01-Vue.js 數據綁定的基本實現和代碼分析
    ,探索 Vue.js 框架的使用。數據綁定的基本實現我們新建一個 vue_learning 項目,在該項目下新建一個 basic 目錄用於存放 Vue 基本語法的演示代碼。引入 Vue.js 框架下面,我們就引入 Vue.js 來實現這種數據同步,修改上述代碼實現如下:<!
  • 【vue2.0進階】vue-router10分鐘快速入門
    又一周過去了,時間過得很快,更新不能落下,繼續我們的vue2.0進階教程。今天前端君來跟大家一起快速入門vue-router。
  • 《Vue.js小書》發布,尤雨溪作序推薦
    不少小夥伴期待已久的一本電子書今天發布了——《Vue.js小書》,適合新手入門,這是作者劉傳君的第3本電子書了,本書得到了Vue.js作者尤雨溪的推薦
  • 【項目推薦】Vue.js
    作者是尤雨溪,寫下這篇文章時 vue.js版本為 1.0.7 。我推薦使用 sublime text 作為編輯器,關於這個編輯器可以看我這篇文章。 </div> </div> </div></body></html>當然你也可以在 github 上 clone 最新的版本並作為單文件引入,或者使用 CDN:http://cdn.jsdelivr.net/vue/1.0.7/vue.min.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