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遭華為「兩連擊」後,三星又跟華為「交手」了!
編者按:在與三星公司的「專利大戰」中,華為公司再下一城!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原告三星公司與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以及第三人華為公司、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發明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案,維持華為公司的涉案專利權有效。欲知詳情,請往下讀。
原標題:在與三星公司的專利行政訴訟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華為的一件專利權有效——
巨頭專利大戰,華為再下一城!
在與三星公司的「專利大戰」中(本報於2018年1月17日第9版曾作相關報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公司)再下一城!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原告三星公司與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員會(下稱專利覆審委員會),以及第三人華為公司、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發明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案,維持華為公司的涉案專利權(專利號:ZL201010104157.0)有效。
對於該案結果,大連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在接受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與三星公司的『專利戰』中,華為公司再勝一局,為雙方的專利交叉許可談判增加了重要談判籌碼。今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雙方有可能會暫時息訴議和,但『專利戰』也可能會成為雙方開展市場競爭的常態。」
涉案專利維持有效
華為公司與三星公司的此次糾紛源於一起專利訴訟。2016年6月27日,華為公司以專利侵權為由,將製造、銷售、許諾銷售移動終端產品的三星公司等五被告共同起訴至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泉州中院),請求法院判令三星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8050萬元。
泉州中院一審認定20餘款三星移動終端產品侵犯了涉案專利權,判決三星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華為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8050萬元。隨後,華為公司和三星公司均向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福建高院)提起上訴。福建高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除對停止侵權部分進行部分調整外,其他均維持一審判決。
2016年7月18日,三星公司針對涉案專利向專利覆審委員會提出了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專利覆審委員會經審理後作出審查決定,認為涉案專利符合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二十二條第三款以及第二十六條第四款的相關規定,決定維持涉案專利權有效。三星公司不服,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上訴,其認為被訴決定存在程序違法,且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上存在嚴重錯誤,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被訴決定,並判令專利覆審委員會重新作出決定。
在程序問題方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專利代理條例》和《專利審查指南》中並未限制非專利代理人參加口頭審理。因此,專利覆審委員會允許華為公司的代理人以公民代理的身份參加口頭審理並不構成程序違法。
在涉案專利是否具備新穎性方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1相對於證據3-7,符合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同理,權利要求9也符合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在權利要求1、9具備新穎性的情況下,其從屬權利要求4-6、12-14也具備新穎性。
在涉案專利是否具備創造性方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相對於證據3-2與公知常識的結合或證據3-2與證據3-4的結合具備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權利要求1相對於證據3-9與公知常識的結合具備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的創造性。
綜上所述,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認為,被訴決定審查程序合法,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三星公司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駁回原告三星公司的訴訟請求。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判決後,三星公司、華為公司均不服,並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專利訴訟或成常態
在此前的專利訴訟中,三星公司不僅有20餘款智能終端產品被禁售,還面臨高額賠償,而在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訴訟中,三星公司再失一局,其對三星公司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布局帶來哪些影響?
廣西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院長、重慶市協同創新智慧財產權中心主任齊愛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星公司在與華為公司的這一系列專利糾紛中暫時落敗,其市場布局必將受到影響,一是其在智慧型手機高端市場的份額將會縮減,在法院作出產品禁售的判決後,三星公司的多款高端產品均無法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繼續生產、銷售;二是三星公司品牌價值受損,三星公司接連在專利訴訟中敗訴使得用戶對三星手機品牌的印象或將不如從前,這也給其市場份額帶來一定影響。」
該案判決結果不僅有可能影響三星公司在中國的市場布局,還可能給其與華為公司的談判帶來一定影響。「華為公司在專利訴訟和行政訴訟中接連告捷,為其與三星公司的專利交叉許可談判增加了重要籌碼;此外,再加上三星手機電池故障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雙方在專利交叉許可談判中已經出現此消彼長的態勢。」陶鑫良表示。
「雙方一直未能籤署專利交叉許可協議的一個原因是,三星公司向華為公司收取過高且不合理的專利許可費用,違反了公平、合理、無歧視(FRAND)原則。華為公司在這一系列糾紛中勝訴,有利於其與三星公司繼續談判,並迫使三星公司作出一定讓步。三星公司若不讓步,雙方有可能會在專利訴訟中繼續交手。」齊愛民分析。
該案判決後,華為公司與三星公司均已提起上訴,糾紛仍在繼續。對此,齊愛民表示,不管是華為公司還是三星公司,雙方互訴的最終目的並非是為了追求賠償數額,而是在於壓制對方的市場份額。華為公司與三星公司的「專利戰」在特定的條件下,可能會暫時握手言和,也可能會重燃戰火。
「專利訴訟是雙方商業競爭的延伸,華為公司與三星公司都是智慧型手機領域的行業巨頭,也是專利巨頭,雙方的『專利戰』有可能會出現暫時的息訴議和,但在更多時候,雙方為了爭奪市場利益,『專利戰』可能會成為常態。」陶鑫良表示。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2.蘋果又被起訴了:涉及Apple Watch心率傳感器專利
新浪手機訊 4月7日下午消息,蘋果公司正面臨一覺名為Omni MedSci公司的起訴,該公司稱Apple Watch心率傳感器專利侵犯了其專利技術。
這家公司向美國德州東區聯邦法院提起了訴訟,列舉了其在測量、監測生理屬性的幾項專利,並描述了通過LED傳感器測量人體多想血液參數的方案。Omni MedSci聲稱從2014年到2016年都曾與蘋果公司會面,但有關合作討論沒有進行下去。因此他們在德克薩斯州提起訴訟,要求對蘋果公司相關產品下達禁售令,並要求其賠償損失。
這種專利訴訟在美國很常見,Omni MedSci這家公司由穆罕默德-伊斯蘭(Mohammed Islam)所有,此人擁有六家公司,在光學和雷射技術方面擁有多項相關專利,他的專利控股公司Cheetah Omni對包括富士通、阿爾卡特-朗訊、華為、諾基亞和西門子在內的公司都提起過訴訟。該公司在2015年被底特律一家新聞網站描述為「典型專利公司」。
蘋果公司在2015年正式推出Apple Watch,自面世以來,就有內置的心率感應器,並將之作為自己產品的重要賣點,它可以用來檢測健康問題的很多早期心率症狀,如心房顫、糖尿病早期症狀、高血壓等。Omni MedSci的所有者Islam還表示自己在2015年曾在打造一款通過雷射技術監測血糖的可穿戴設備,並與蘋果進行過商討。新浪科技
3.蘋果深耕手勢識別,同時進軍聲學檢測觸控
蘋果積極深耕手勢識別技術,關鍵零組件準備就緒,未來可應用在筆記型電腦,互動式遊戲也可讓手勢識別大展身手,此外還要掌握聲學檢測應用。
一、蘋果手勢識別 關鍵零組件就定位
在手勢識別關鍵零組件發展上,外媒先前報導,蘋果合作夥伴菲尼薩(Finisar)生產提供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CSEL)元件,VCSEL元件不僅可應用在iPhone X的臉部識別Face ID領域,未來也可應用在自動駕駛車、手勢識別等。
二、手勢識別 操作筆電也可以
在應用上,國外科技網站Patently Apple報導,蘋果專利內容顯示,在筆記型電腦上方裝設特殊型照相鏡頭,可以追蹤用戶操作筆電的手勢移動。
外媒分析,這代表蘋果正在研發不僅可以追蹤、也可以解讀用戶手勢移動的特殊型照相鏡頭。
在另一項專利內容也顯示,蘋果深耕可檢測用戶手勢的3D繪圖技術,未來可應用在電腦互動介面的手勢識別應用。
三、手勢遙控輸入 互動遊戲也能玩
Patently Apple先前報導,蘋果以目前的TrueDepth相機感測技術為基礎,衍生研發下一代手勢遙控識別技術。
用戶可以透過手指隔空移動、控制屏幕上的字母選項,就可以造出英文字彙,形成指令輸入,相關應用稱為遙控輸入(remote input)。用戶可透過手勢或手指遙控輸入的方式,讓屏幕中的照片或整個屏幕介面縮小或放大,未來也可應用在遊戲機、互動電視、行動手機和電腦產品。
四、不僅攻手勢識別 蘋果也要聲學檢測
除了手勢識別外,蘋果也進軍聲學檢測觸控。Patently Apple日前報導,蘋果布局聲學觸控檢波(acoustic touch detection)技術,結合飛時測距(time-of-flight)3D感測,以及聲學影像重建技術,可以應用在手指觸控或觸控筆等領域。
科技資深自由作家凱利(Gordon Kelly)去年9月引述國外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報導指出,蘋果正在開發聲學成像系統(acoustic imaging systems)動態感測技術。這個技術可以透過超聲波檢測,讀取指紋認證相關數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