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50元紅包是清流?但孝敬長輩,全國出手最闊綽的還是廣東人

2022-01-04 河源之窗

近日,「全國紅包地圖」的發布機構,針對全國各地過年期間發給長輩的紅包數額,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這次廣東絕地反擊,以3500元的水平登上榜首!

在這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上,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

「聯想到其50元的壓歲錢水平,廣東地域文化可謂獨樹一幟」,該機構發布數據時稱。

為了讓紅包與「反向紅包」的數額對比更加明顯,小編特意製作了上面的數據圖表。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廣東人過年紅包與「反向紅包」的數額差值最大。

廣東人:雖然春節收的錢少,可是我給得多!

有記者隨機採訪幾位廣東人,他們都表示有給自己的父母包紅包的做法。同時,一些年輕人也會有按月給家裡交生活費的習慣。

而對於網絡熱議的廣東人「反向壓歲錢」平均數額,記者採訪的幾位廣東人都覺得並不意外,甚至表示可能實際數額會更高。

"以前每個月住在家裡,都會給爸媽交家用,雖然不多每次只有1000多元,但自己工作後一直是這麼做的。"

家住天河區的廣州市民王小姐透露,自己現在獨立成立小家庭後就變成春節期間包一個大紅包給爸媽。對於狗年春節給父母的紅包數額,王小姐表示自己今年包的是五位數以上。

小編搜集資料時發現,除了正處於家庭「頂梁柱」階段的70後、80後,初入職場的廣東90後們,孝敬長輩起來也不含糊。

在一則關於「90後過年花銷」的報導中,家鄉在廣東潮州的season表示,回家過年一趟得花13000元左右,其中給父母長輩等的紅包就達12000元,「直接破產」。

season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在廣州工作,每月工資約10000元。season的春節帳單裡,往返交通費、朋友聚餐費和個人消費僅佔10%,其餘12000元是為父母、侄子侄女、親人長輩準備的過年紅包。

 「倒不會因為過年花很多錢而心疼,都是親人」,season覺得春節紅包開銷既值得,也不可避免,攢錢的重任應該落在平時的工作中。

除了紅包,還有禮物和旅遊

在該則報導的評論區,也有不少廣東90後紛紛曬出自己的春節帳單。同樣地,孝敬長輩的數額佔了相當一部分比例。

網友「文小胖」:
工作一年,給家人長輩的紅包共一萬多元。


網友「不,完美」:
工作半年,給長輩紅包數百元。


網友「冰敏」:
存款轉父母,春節給媽媽買衣服鞋子。

當「旅遊過年」逐漸成為新民俗,網友「梁戈」則表示,春節期間,為了孝敬長輩,自己拿出了一半以上存款讓長輩旅遊。

雖然紅包的平均數額只有50元,但是「反向紅包」數額高達3500元,再次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有網友就直言同輩之間發紅包不攀比,但是長輩包紅包不含糊的廣東做法值得學習。

在廣州工作的蘇州女孩彭小姐表示,自己家鄉一般不會直接包紅包給父母,但是給祖輩的紅包卻是必須的,同樣無論是休假還是春節回家也會捎帶一些禮物回家。

「錢多錢少是一回事兒,心意要到的。」彭小姐表示自己還是非常讚賞廣東人「反向紅包」的做法,她認為可以以此表示孝心。

其他角度看紅包大boss

爺爺奶奶「水平更高」

調查機構發現,過年紅包支出水平最高的是50後。數據顯示,50後給出的單個紅包的平均金額為1120元,70後、80後則分別為860元和920元。

女性更大方

有意思的是,數據顯示,記帳人群中女性用戶發出的單個平均紅包金額明顯高於男性,而在發出的紅包數量上,由女性發出的紅包數量也佔到了60%的比例。

不同聲音

地域標籤不可取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表達愛與關懷的途徑有很多種,沒有必要對於紅包的金額做過多的攀比,甚至打上「地域標籤」造成刻板印象。

網友「愛在歸途」就表示,給父母包春節紅包是物質上的關懷,更呼籲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多給老人一些陪伴與心理上的安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錢多錢少都是情

此外也有人認為,紅包也好,利是也罷,都是心意,所謂的壓歲錢地圖也只是娛樂,按照所謂紅包地圖發壓歲錢其實未必可取。

「因為對照著壓歲錢地圖發紅包而鬧尷尬,確實是彼此都沒想到的」,今年過年期間,吳先生一位北方朋友前來廣東探望拜年,按照習俗雙方互相給對方孩子壓歲錢。

吳先生表示,自己的朋友特意參考了廣東人「發利是」的做法,兌換了一堆新的零鈔。吳先生本人則是參考了北方人紅包的平均數額,最後吳先生派出去幾百元的紅包,而自己的孩子收到了廣東人的平均數。

「後來這位朋友不斷致歉,說自己很不好意思。」吳先生表示,雙方關係良好因此只把此事當成了一個小笑話。「紅包也好,利是也罷,都是心意,同樣所謂的壓歲錢地圖也只是娛樂」,吳先生認為按照所謂紅包地圖發壓歲錢其實未必可取,也並不能算真的入鄉隨俗。

相關焦點

  •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又亮了!
    2月28日,該機構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以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該機構解釋:「反向壓歲錢」指的是小輩們給長輩包的紅包。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聯想到其50元的壓歲錢水平,地域文化可謂獨樹一幟了。
  • 「趣聞」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再次排第一
    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廣東人孝敬長輩捨得花錢年前出品了「全國壓歲錢地圖」的某理財平臺最近又發布了一份同樣引發熱議的「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聯想到此前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廣東人平均壓歲錢50元的水平,廣東人的「反哺」能力受到很多網友的點讚。到底何為「反向壓歲錢」?機構方面解釋「反向壓歲錢」指的是小輩們給長輩包的紅包。
  •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又雙叒亮了……
    春節前,網絡流行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網友熱議廣東因為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廣東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
  • 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贏了!出手最大方人群竟是…
    近日,「全國紅包地圖」的發布機構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以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孝敬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
  • 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贏了!出手最大方人群竟是…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春節前,網絡流行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網友熱議廣東因為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
  • 這個榜單讓廣東人逆襲了!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你發了多少
    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為何廣東人壓歲錢平均水平僅有50元,但是「反向壓歲錢」卻給起來並不手軟?記者隨機採訪的幾位廣東人都表示,有給自己的父母包紅包的做法。同時,一些年輕人也會有按月給家裡交生活費的習慣。而對於網絡熱議的廣東人「反向壓歲錢」平均數額,很多廣東人都覺得並不意外,甚至表示可能實際數額會更高。
  • 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青海人給多少?出手最大方人群竟是…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
  •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火了,陝西人給多少?出手最大方人群竟是這裡
    春節前,網絡流行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網友熱議廣東因為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近日,「全國紅包地圖」的發布機構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以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
  • 春節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再次排第一!在這件事上,可以「財大氣粗」!
    春節前,網絡流行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引發網友熱議,廣東因為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2月28日,該機構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以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
  • 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廣東人贏了!女性更大方!
    廣東因為平均50元的壓歲錢水平,被稱為紅包界的一股清流。廣東以3500元,同上海一起並列榜首,廣東人「反哺」長輩的能力再獲網友點讚!  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
  • 孝敬長輩紅包地圖出爐,你今年包了多少?
    近日,「全國紅包地圖」的發布機構,再度發布一張「全國反向壓歲錢地圖」廣東和上海以3500元,並列榜首在這張地圖中,廣東人與上海人今年春節發給長輩的紅包支出高達3500元,另外,北京、浙江排到了第二梯隊,人均紅包總支出3000元;名列前茅的還有江蘇、福建、湖南,都在2500元這一檔位。重慶處於2000元這個中檔位。
  • 湖南人榮登紅包手速王,邵陽人最大方人均發紅包687.2元!
    數據顯示,在50後、60後與80後、90後的春節紅包互動中,年輕人給老年人發的支付寶紅包平均金額為518.2元,比長輩發給晚輩的支付寶紅包平均金額要大出不少,後者為382.7元。在參與人群的年齡分布上,微信紅包用戶顯示,90後是發紅包主力,共發送25.88億次。
  • 全國哪個省的人最有梗?被黑慘的人有話說…
    不過,雖然已經講究到這種程度了但人生在世還是免不了時不時有個頭疼腦熱的而在廣東,你之所以會身體不舒服通常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上!火!了!廣東人除了在飲食上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相比東北三省的出手闊綽廣按照這個數量,如果人人都是一張毛爺爺那可能得家裡有礦才會這麼幹而且廣東人發的紅包不叫「紅包」,叫「利是」主要是為了圖個好彩頭放在裡面錢也就是意思意思罷了數額自然也不會大到哪裡去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年三十以來,關於紅包話題就一路走紅,前有「北方人紅包1000」,後邊又冒出個「廣東人沒紅包」,場面一度很熱鬧。
  • 過年微信紅包吉利數
    2021年過年發紅包的吉利數字解析到了新年,我們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很多溫馨、熱鬧的畫面,最開心的還是一些春節必須的元素,其中,紅包應該是很多人都非常心動的傳統習俗之一了吧,但是在新年的時候你真的會包紅包嗎
  • 為什麼廣東人最愛捐錢?
    不光巨商大賈,廣東地區公民在捐贈方面同樣表現踴躍。截至2019年9月2日,騰訊公益平臺已有超2.47億人次捐出56億元善款。4個月前,騰訊公益平臺曾披露過一次區域捐贈數據:在地域捐款排名上,廣東名列第一,超過北京市、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 為什麼廣東人最愛捐贈、搞慈善?
  • 廣東人做雞,天下第一!
    ,不管是做雞還是吃雞,廣東人天下第一。根據2017年國雞消費調研報告,廣東人一年要吃掉20多億隻雞。每位廣東人一個月內平均吃三隻雞。如果把雞骨頭連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廣東人愛雞,還滲透到了語言文化裡:慌慌張張叫「騰雞」,錯過機會叫「走雞」,安靜是「靜雞雞」,一塊錢叫「一蚊雞」,沒有牌照叫「野雞」······廣東人民對雞的喜愛應該是與生俱來的,連地圖都是一隻雞腿的形狀。無論廣東有多少種拿得出手的美食,只有雞,才能夠稱霸廣東人的餐桌。
  • 廣東移動、電信10G/聯通每天1G流量免費領!還有珠海暖心券、消費券、紅包...
    廣東移動、電信用戶可領10GB廣東聯通用戶可每天領1GB還有暖心券、消費券、紅包...一起來看看如何領?每人發放春節「暖心券」200元,由1張100元和2張50元電子券組合而成。微信公眾號「智遊廣東」平臺於2月11日除夕晚上8點準點派出20218封景區免費門票紅包,寓意2021年國富民豐、吉祥如意。除夕晚未能成功搶到紅包的市民初一至初八早上10點仍可繼續參加活動。
  • 過年7天,廣州人的錢都花在這些地方了……
    321億次是春節期間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廣東是最喜歡發紅包的省份,江蘇和浙江緊隨其後。而最喜歡發紅包的前三個城市是北京、深圳和廣州,可見廣州人在除夕夜期間沒少捧著手機看微信。 有趣的是,最喜歡通過支付寶發紅包的卻不是北上廣深任何一個城市,是來自福建的莆田和漳州兩地的民眾,而在支付寶搶紅包最得力卻又是是廣東人,共搶得7337萬元。江蘇(6932萬)和山東(5900萬)兩省緊隨其後。
  • 為什麼廣東人愛炒魷魚?
    儘管在廣東人眼裡「炒魷魚」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奇就奇在每到逢年過節,很多人依然喜歡在餐桌上見到「炒魷魚」這道菜。不管是「西蘭花炒魷魚」還是「蘭豆炒魷魚」都是有極高出鏡率的,尤其在春節時期,「芹菜炒土魷」更是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