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遊戲業似乎突然之間受到了全球各地監管部門的「特殊照顧」: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表決將「遊戲障礙」首次列為精神類疾病,而遊戲公司常用的開箱子付費體系也在全球各國飽受監管部門的爭議,在國內,主管部門對於遊戲業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美國議員Josh Hawley也在上個月初提出了「保護孩子遠離濫用型遊戲法案」,旨在避免孩子們接觸到牽涉開箱賭博的內容。「開箱法」法案在近期已經得到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同支持,如果立法通過,相關開發商和發行商可能要面臨著罰款。
為了讓商店內容符合監管的需要,並更適合兒童用戶,Google Play也開始要求開發者提供抽卡概率了。外媒The Verge報導提及,9月1日前,所有App必須整改至符合新規定,公布遊戲中的抽卡概率。此外,Google Play實施這一政策是為了規範遊戲中的抽卡玩法,因為批評家認為抽卡玩法讓兒童容易在遊戲中上癮。
於此同時,谷歌對賭博遊戲添加了更多限制,原本可以用作獎勵的「現金和其他有價值的物品」現在被嚴格限制為「現金和其他具備現實價值的物品」。
不過畢竟「開箱法」還沒有正式立案,所以商店目前並沒有打算移除這些遊戲,但在其他國家裡,有些遊戲光是含有開箱要素,就會被當做違禁遊戲。比利時之前就宣布過《FIFA》和《守望先鋒》違法,而任天堂也在最近將《火紋:英雄》和《動森:口袋營地》從比利時區下架。
除了開箱子,更新之後的Google Play家庭計劃要求,「所有開發者都必須完成新的Google Play Console目標用戶群和內容部分的評級填表」。
Google Play審核團隊也會對申請內容和遊戲進行再次審核,並且會根據開發者提供的填表信息以及審核團隊的結論把所有應用和遊戲的目標用戶群劃分為兒童、兒童與成年和成年用戶(older users)三個類別。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應用或者遊戲裡的廣告也必須符合對目標用戶群的審核要求,而且使用的廣告網絡必須完成了Google Play家庭政策的認證。
Google 還要求開發者為自己的App設置一個目標用戶,而以兒童為目標用戶(無論是兒童專用,還是全年齡向)的App都必須遵守Google Play對家庭用戶的政策,如限制廣告種類、在AR體驗時加入安全警告、以及明確App搜集信息的種類等。而兒童專用的App必須遵循更嚴格的規則。同時,Google Play還禁止開發者通過App銷售大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