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科技時代下的產物,如今智慧型手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畢竟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不斷發展,將傳統的通信交流模式無情打破,取而代之的則是讓用戶暢遊在網絡的世界當中。當然就現在而言,在全球偌大的手機市場上通常都呈現出iOS和安卓系統兩大陣營,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安卓手機擴充到12GB內存,蘋果卻依舊是4GB?原因很簡單。
想必作為忠實果粉的用戶一定知道,iPhone運行內存最大也只是4GBB,至於安卓手機已經從最剛開始的128M探索到如今的6GBB甚至是12GBB運行內存,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智能機已經可以代替計算機的部分功能,甚至完全可以稱之為微型計算機,畢竟現在的智能機遇臺式機和筆記本有著極為相似的結構,處理器(CPU)、運行內存(RAM)以及機身內存(ROM)等眾多核心原件。
就目前而言,隨著移動APP所需要的內存空間越來越多,內存和快閃記憶體容量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提升,因此在這樣的需求之下,在2017年,手機平均內存開始擴充到了2.7GBB,預計到2021年,手機平均運行內存將提升至4.8GBB。至於安卓手機擴充到12GB內存,蘋果卻依舊是4GB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系統生態環境的不同。大家都知道,蘋果手機搭載的iOS系統屬於密閉生態源,因此軟體開發商想要將軟體上架在App Store中必要通過蘋果的審核,同時在密閉生態優勢的情況下,蘋果手機只需要保證相應的軟體能夠運行就可以,所以在可控性方面,安卓手機是沒辦法與iPhone相比的。至於安卓手機,搭載的是谷歌安卓開放源生態系統,因此在軟體把控力度方面較為薄弱,因此在保證硬體可以順暢運行的同時,安卓手機還需要的保證未知的軟硬體組合,所以在可控環境方面就比蘋果系統遜色得多。
其次,運行機制的不同。iOS系統採用的偽後臺運行方式,因此程序在後臺運行之際並不佔用運存,因此4GBB的運存足夠了。而安卓系統就不一樣了。由於每個後臺運行的呈現都是真後臺,一旦運行程序過多,那麼就會佔滿運存,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終會導致流暢性大大降低,因此手機廠商在進行手機設置之際的初衷要滿足運存的適用性。
雖然谷歌表示,在GBooGBle play商店的大多數應用都進行了優化,這樣一來也能夠保證手機運行流暢,因此原生安卓系統完全只需要4GBB內存的就足夠了。不過由於中國消費則需求量比較大,因此國產手機廠商在進行設計之際都需要以國內消費者的習慣,所以都會在原生系統之上進行深度定製和優化。
不過需要知道的是,事物是利弊同存的,當手機廠商針對原有生態系統進行更加深入定製來符合消費者需求時,也有著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安卓開原性的根深蒂固使得各種APP亂入加重,即便是審核力度加大,但結果也並不是那麼樂觀。
【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猜你喜歡
手機輻射排行榜出來了,第一名輻射最大的手機是它!
程式設計師的椅子火了,網友:一把椅子被你坐成這樣?真是高手
別吐槽移動資費貴了,移動算是全球比較有良心的運營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