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於中國的企業家來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年。
這一年,中央首次高規格發文肯定了企業家的價值和地位,不遺余力為企業家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動力,保護企業家精神。
中國企業家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機遇期。
這一年,馬雲一邊主業掙著錢,一邊副業演著電影、唱著歌,一個人對抗大半個中國網際網路圈而毫不畏懼;劉強東發出第四次零售革命宣言——無界零售,推動零售成本、效率、體驗的升級;許家印成為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和胡潤百富榜的「雙料首富」,資產平均每天增加6億元;董明珠的格力不僅創造了銷售利潤的增長,還步入了智能、多元化時代;郭廣昌海內外收購不停歇,復星成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
2018年,進入新時代,他們又將有哪些新作為?
視覺中國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北京報導
編輯:蔣莉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1期)
2017年的聖誕節對賈躍亭來說,再次上演了一出24小時的連續劇。
聖誕節當天中午,賈躍亭刷存在感,在社交網絡上向法拉第未來(簡稱「FF」)的員工發出聖誕祝福;
下午,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稱,在洛杉磯見到賈躍亭與甘薇夫婦,然後秒刪信息;
傍晚,媒體曝出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稱未對FF做出任何投資行為;
晚間,北京市證監局下發通告,責令賈躍亭於2017年12月31日前回國,配合解決公司問題,穩妥處置公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自2017年7月4日開始,賈躍亭前往洛杉磯,稱忙於FF融資事務,此後一直未歸。「下周回國賈躍亭」已經成為網友調侃的段子。
2017年這一年,這位號稱「All in」的企業家,不僅僅是蒙眼狂奔,還拉了無數的人為他的夢想買單。
他把別人都變成了背鍋俠
「他把錢拿走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我們同意他拿走的。當然,老賈承諾沒有做到,這是信用受到了損害。」賈躍亭重要合作夥伴、樂視現任董事長孫宏斌這樣評價。
2017年11月,許多樂視致新等樂視系公司核心高層離開公司時,被融創方面告知,他們此前所享有的賈躍亭給予的公司股權已經被「清零」。
股權,曾是很多樂視員工最後的寄託。「幾年白幹兩手空空」讓很多至今仍然追隨樂視的員工欲哭無淚。
2017年12月22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掛出一則民事裁定書。根據裁定書,飛毛腿電子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樂視移動、樂視控股名下的銀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相應價值的財產,限額1.67億元。
樂視移動為樂視手機業務的運營主體。2016年11月樂視爆發資金鍊危機,導火索就是手機業務欠下供應商巨款。
2017年12月15日,據媒體報導,因一筆40億元的借款,樂視體育CEO雷振劍、董事長高飛等人被股東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受理了此案。
從員工到高管,再到實體公司,如果說賈躍亭還剩下一個造車的夢,那麼對於樂視系公司的核心高管及員工而言,連做夢的權利都沒有了。
北京證監局三次「隔空喊話」
如今,賈躍亭的信任破產已經不僅停留在債主和員工層面,法律層面他也已經是「失信執行人」。
從2017年12月11日、12月15日再到12月25日,賈躍亭3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即俗稱的「老賴」。
北京證監局連續3次對賈躍亭「隔空喊話」。即使最終賈躍亭未能按期回國,作為監管部門,北京證監局還是盡到了監管層面的努力,最後一次通告措辭也展現了少有的強勢。
通告稱,賈躍亭以投資汽車業務及融資為由滯留境外,其控制的相關公司對上市公司存在巨額欠款,至今尚未歸還,相關行為嚴重侵害了上市公司的合法權益及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賈躍亭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被列為被執行人的案子就有9起,其中最高的負債達14億元,9起案件僅執行費就逾600萬元。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賈躍亭欠款超過4.79億元。這意味著,其在申請銀行貸款、乘坐飛機、軟臥、高消費等方面都已受到限制。
2018賈躍亭會回來嗎
儘管賈躍亭承諾「會承擔全部責任,會盡責到底」,但是這意味著,賈躍亭需要拿出主動還清欠款的態度,重新獲得信用。
據媒體報導,賈躍亭已償還190億元欠款,目前還剩餘200多億元。因此,如果FF如期完成量產並上市,賈躍亭將挽回絕大部分信任。但短期內重新凝聚團隊,完成供應鏈、生產製造、銷售及服務等多個體系的重建,挑戰非常巨大。
目前,FF汽車被賈躍亭視為翻身的最後一根稻草,獲得融資就顯得十分重要。
從2017年底開始,不斷有消息透露賈躍亭融到10億美元,FF在北美的工廠即將改造完成,其中包括印度塔塔汽車將為FF投資9億美元,以換取FF 10%的股份。
更有消息稱,賈躍亭通過律師團隊與來自香港的投資機構籤署協議,根據協議,FF可獲得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交易完成後,賈躍亭將推動FF生產基地儘快開工,以兌現他2019年上市銷售的諾言。
但由於樂視汽車和FF始終沒有進一步的官方行動,最後這些消息都像風一樣吹走了。
2017年12月22日冬至,賈躍亭在社交網絡上稱:「為變革汽車行業與創造用戶價值堅定前行。冬至,春不遠,無怨無悔。」
回想2016年末賈躍亭說,要麼偉大,要麼死亡;2017年,「信用破產」的賈躍亭活成了段子。
《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17期(5月1日)《多面樂視》
————————————————————————————————————————
2018年第1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