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的摺疊屏手機市場相當熱鬧,前有OPPO Find N橫空出世,預售首日,10萬臺的貨量一掃而光;後有華為 P50 Pocket驚豔亮相,展現了摺疊屏手機的別樣美感。
除這兩款已經發布的機型外,榮耀也宣布首部摺疊屏手機將於近期發布,整個摺疊屏市場開始步入到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熱鬧的背後,是手機廠商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安卓廠商加緊布局摺疊屏市場的當下,不禁要問:蘋果呢?還坐得住嗎?
其實關於摺疊屏iPhone的爆料,很早就有了,彭博社就曾多次透露過摺疊屏iPhone的進展,原型機的製作也已經在路上了;而最近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再爆料,蘋果將於2023年發布內屏為8英寸的摺疊屏iPhone。倘若傳聞屬實,蘋果能做出比安卓更好的摺疊屏手機嗎?
摺疊屏手機市場在2021年迎來大爆發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回到摺疊屏手機市場上來。據IDC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97.43萬部,其中最主要的參與廠商是三星和華為;而2021年,這個數字預計會暴漲5倍,達到1000萬部,參與廠商也不再只有三星和華為,小米和OPPO在2021年都相繼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摺疊屏手機。
急速增長的數字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摺疊屏手機正在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各級供應鏈廠商當中,與摺疊屏手機相關技術的日臻完善,這也是摺疊屏手機爆發的一個基礎。鉸鏈技術的不斷進步,讓消費者體會到了摺疊屏手機豐富多彩的可玩性。
|圖源:數碼博主Eva的科技生活
這一切蘋果都看在眼裡,當然也會注意到1000萬這個數字,但蘋果也會看得到另外一個數字,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為13.5億臺(IDC數據),而摺疊屏手機佔比不到1%。
對於蘋果而言,這個數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1. 正向角度,摺疊屏手機發展迅猛,但還有超級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當摺疊屏手機越來越便宜的時候,這個市場就會變得相當可觀;
2. 反向角度,摺疊屏手機並不是智慧型手機的未來,其自身設計上的缺陷,如重量問題、耐用性問題都會讓有意向購買的人望而卻步。
蘋果會進入摺疊屏市場嗎?
搞清楚摺疊屏手機市場的現狀之後,我們再來看看蘋果的一些動作,更準確說是一些關於摺疊屏iPhone的傳聞。雖然並不都可信,但我們仍能從蘋果官方行為當中發現一些端倪。
比如:
蘋果2020年發布了新款iPad Air,側邊指紋第一次出現在蘋果移動端產品之上;
過去4年,蘋果向康寧投資達4.5億美元,致力於研發新技術,其中包括可彎曲玻璃;
蘋果多項摺疊屏技術專利曝光;
……
|摺疊屏iPhone渲染圖
這些動作似乎都在告訴用戶:以蘋果現有的技術水準,做一臺摺疊屏iPhone並不難,但阻礙蘋果做摺疊屏iPhone的因素是什麼?咱們好好分析一下。
摺疊屏手機在現階段廣為人知的三個缺點分別是:價格貴、重量大、耐用性差。
價格因素很直接,以官方定價為例,現在主流廠商當中,最便宜的摺疊屏手機是三星 Galaxy Z Flip3,128GB版本起售價為7599元,最貴的摺疊屏手機是華為 Mate X2 典藏版,12GB+512GB的價格為18999元。而這個區間恰好就是我們印象當中的高端手機市場,iPhone 13 Pro系列也在這個區間內,蘋果似乎並不需要通過做一臺更貴的摺疊屏iPhone來彰顯自己在高端市場的統治地位。
重量因素更多體現在內外摺疊形態的機型之上,不算三星Z Flip系列和華為 P50 Pocket上下摺疊的這種機型,其他的重量普遍偏大,最輕的 OPPO Find N也有275克,約等於一臺貼膜帶套的iPhone 13 Pro Max。蘋果的旗艦機型(特指歷代Pro系列)重量維持得都不好,如果蘋果真的做摺疊屏,想要控制好重量問題,坦白說:相當難。
耐用性因素反映在鉸鏈的壽命上,現在流行的水滴型鉸鏈(代表機型:OPPO Find N)經過業內技術整合之後,在摺痕和使用壽命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要做到完全消除摺痕幾乎不可能。
分析完摺疊屏手機現在面臨的三個最棘手的問題,我們能發現:這與蘋果的產品哲學是背道而馳的,為了Face ID,蘋果一直未使用技術相當成熟的屏下指紋,而摺疊屏手機與Face ID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合拍。不過,摺疊屏iPhone的願景也並沒有這麼糟糕!
蘋果會怎樣做摺疊屏iPhone?
在郭明錤的爆料當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表述:摺疊屏手機將成為所有主要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必備品。如果這個條件成立的話,我們又看到了安卓廠商對iPhone的一次反向推動。
|摺疊屏iPhone渲染圖
而從應用場景這個角度講,摺疊屏手機與iPad mini是有很大的重合之處的;首先,iPad mini的屏幕尺寸與摺疊屏手機的內屏是差不多大,都在8英寸左右;其次,在分屏、多任務等場景下,摺疊屏手機與iPad mini在操作邏輯上也是近似的,而且他們也同樣使用側邊指紋。
對於之前沒講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生態問題,安卓這邊是發布了專門適用於大屏設備(如安卓平板、摺疊屏手機)的安卓 12L,蘋果則在2019年發布了iPad OS。以蘋果對自身生態的把控,在內外屏協同、大屏應用適配等問題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摺疊屏手機的軟體層面,蘋果能做得更好。
從這個邏輯上看,一臺基於iPad mini的摺疊屏iPhone似乎成為了蘋果入局摺疊屏手機市場的最佳答案。更好的相機組合,支持LTPO動態刷新率的內屏,搭配效果不錯的鉸鏈,再加上一塊素質極佳的外屏,全球第一臺摺疊屏iPhone在向你招手了!
寫在最後
回到現實,摺疊屏手機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同樣火爆,各家廠商紛紛入局,把摺疊屏手機市場的熱度完全帶了起來。這不是巧合,也不是偶然,儘管現階段摺疊屏手機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儘管蘋果有一萬個理由不做摺疊屏iPhone,但只要有「摺疊屏手機將成為所有主要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必備品」這樣一個理由,似乎就可以好好期待一下!
而蘋果在應用生態上的優勢將會在摺疊屏手機上凸顯,倘若未來摺疊屏行業當中的一些硬體上的難題得到解決,價格越來越低,蘋果在摺疊屏手機的分類上能否比安卓做得更好已經不重要了。在一個新生的細分領域,共同成長成為摺疊屏手機們的第一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