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視覺思維工具,幫助你將複雜的故事和場景簡易化,更加有助於理解、總結與辨析。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整理自中信出版社《創意溝通,都是畫出來的!》讀書筆記
簡單的視覺工具就能把長達幾小時的會議、幾千字的材料瞬間變成故事,再複雜的信息都能讓人一眼看懂。利用視覺工具激發創意,創造1+1>2的交流。
這就是視覺思維的精髓!
為什麼我要學習視覺思維表達法?
視覺思維不是一種只有少數幸運兒才能學會的思維模式。
每個人生來都有運用圖像思考的天賦,但只有少部分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真正開發並培養出這種能力。
然而,視覺無疑是我們了解周遭世界最重要的渠道。
大腦將75%的神經細胞用來處理視覺資料,如果不開發自己的繪畫技巧和視覺思維,你就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神經細胞的潛力。
繪製思維導圖,讓人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穿越複雜的文字迷宮,有助於理解、總結、辨析平凡事物的本質。
即使不擅長繪畫的人,也可以通過學習繪製簡單易用的視覺工具和協作技巧,獲得這種闡釋事物的特殊能力。
傳統的企業內部工作模式—層層提交的大量報表、繁雜的規章制度和過於詳細的計劃—已經不適用於目前發展變化的環境。
實際上,它們抑制了人的創造力。
如今,企業發展需要提升速度和敏捷性,並接受新的工作模式與思維,如敏捷協作(agile scrum)、精益創業(lean start-up)和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以此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商務場景。
如何講述自己的視覺故事
我們都知道這句老話——「一圖勝千言」。
它想表明的是,某種複雜的理念只需要用一張圖畫就能表達清楚。
一個圓一條線也是繪畫的一種方式,我們首先應培養敢於動筆畫畫的自信,應該鼓勵人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個性,然後再學習最簡單的視覺工具繪畫方法,激勵並指導人們運用繪畫的形式在商務場景中創造影響力。
要想創造一個能夠引起聽眾共鳴的視覺故事,必須經歷一個特定的過程。
我們稱這個過程為「創意周期」(creative cycle)。
思考路徑可以用下圖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創意周期」圖
思考路徑
想一想你的受眾是誰,你想帶給他們的關鍵信息是什麼。找出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和合作夥伴,他們也許會為你講故事提供幫助。
為你的故事構建出合乎邏輯的基本原理,然後先講給某些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或專家聽,看看你的故事是不是站得住腳。
構思:這是一個生發創意的過程,它能創造你的故事,呈現支持關鍵信息的視覺概念。在這個階段,要緊的是從不同的視角抓住一系列不同的視覺概念。畫出一個故事或者呈現出支持關鍵信息的畫面的方法有很多,所以不妨團隊合作,群策群力。
視覺化:現在你可以把你喜歡的故事畫出來了。你是想通過引人入勝的展示把重要信息告訴觀眾,還是想鼓勵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參與進來,達成不一樣的效果?
分享:視覺故事的優點在於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使他們保持專注,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你隱藏的情緒、假設和想法。所有信息都被清晰地呈現出來,這有助於你的聽眾指出一些要點並及時饋。
反思:我們構建視覺故事的過程總有改進的空間。問問你自己:是否遺漏了什麼?有些事是不是做過頭了?我們可以刪掉什麼?
除此之外,還可以向其他人徵求重要反饋。無論觀眾的關注點是什麼,你都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你也會遇到盲點。
各類場景中的視覺思維運用
明晰目的和願景是確定目標的第一步。
大多數企業都有展望未來的願景宣言,根據願景宣言猜測企業的類型,這會是很有趣的練習。
將某種願景歸納成寥寥數語是一件困難的事,但視覺思維能以令人振奮且全面的方式幫你明晰並確立願景。
黃金圈法則
黃金圈法則由西蒙•西內克(Simon Sinek)創造—是一種簡單的模型,它假定企業或個人做事的三個層次:
做的是什麼事,怎麼做這件事,為什麼做這件事。
對於企業而言,黃金圈法則背後的理念是:
所有企業都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事,但只有少數企業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成功的企業和個人,其交流方式是從內向外的。
他們會先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做某件事,他們的目的是什麼。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能夠激勵周圍的人們採取相應行動。
設想未來不難,但是如果你的願景足夠雄心勃勃,可能需要數年的艱苦奮鬥才能實現它。
正如傑克•韋爾奇所言:優秀的商業領袖創造願景,闡明願景,充滿熱情地擁抱願景,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將它變成現實。
面對這樣的環境,現在很多公司正在轉型成更靈活的企業。然而,靈活並不意味著計劃不重要。
靈活的意思是,保持開放的心態,根據迭代和試驗的結果迅速調整這些計劃。視覺思維是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點的有力工具。
生命樹
這棵樹是將你的商業計劃視覺化的絕佳比喻,這種視覺素材有助於你對自己的計劃進行總結並與其他人交流。
樹木需要水才能生長——你需要投入什麼資源呢?
樹幹是樹木生長的基礎——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樹木的枝椏表明了它的生長方向——你的戰術和目標是什麼?
蘋果是果實——你想獲得的收益是什麼?
建議:制訂目標時遵守 S.M.A.R.T.原則,並用該原則檢查各項計劃表。
許多企業會僅僅為了共享信息而組織一場會議。
站立會議(Stand-up)是一種相對較新的信息共享形式,也是一種應用更廣的新型管理方式「敏捷協作」的一部分。
站立會議構建了一種商務場景,它讓團隊成員聚集在一起,對共同的目標達成共識在站立會議中,團隊成員會更新工作進度,並提高對未來計劃活動的關注度。
這時候常常會利用會議室的看板,我們可以在匯報工作進度中利用以下兩種方法。
莫斯科法
莫斯科法
莫斯科法(MoSCoW)是一種排列優先級的方法,用來決定哪些用戶故事最應該受到關注。
其縮略詞代表的是:must have(必須有),should have(應該有),could have(可以有),would have(將會有)。
利用莫斯科法,你和你的團隊可以將用戶故事按照對客戶的重要性排列次序,也非常適合將工作模塊化。它有助於你和你的團隊發掘出真正的重點,增加一個工作周期內交付最簡可行性產品或服務的概率。
一定要確保你的看板上有足夠多的「應該有」和「可以有」的項目,這有助於提高靈活性,並保證你們可以在既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工作。
燃盡圖
燃盡圖
燃盡圖是一種簡單的視覺工具,用於跟蹤團隊在固定的時間範圍內完成工作還需投入的精力。
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更直觀的互動會加強團隊成員與工作任務的聯結感。橫軸代表工作天數(例如10天),縱軸表示還需要付出的努力(叫作「任務」或「故事點」)。
用兩條線分別代表計劃進展和實際進展。在每次站立會議後,清點看板上轉移到「已完成」的任務或故事點的數量,更新燃盡圖。
人們每天都在做決策。有些選擇能夠改變人生,而另一些選擇只不過就像從菜單裡挑選自己中意的湯。某些選擇甚至已經開始由機器人為我們做了。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這只是商業和政治決策者需要做出決策的案例之一。對於自己的事業而言,你肯定不想做出錯誤的決策,錯過盈利的機會。
將信息進行視覺化和結構化處理的方式,會對決策的結果產生顯著的影響。因此,學會運用視覺素材是一個改進決策過程的好機會。
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 )是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提出的一個概念。
在決策過程中,這種方法要求你去說服每個人都按照特定的順序從同一頂帽子出發看問題。
這樣做能避免陷入混亂的「義大利麵思維」。
六頂思考帽
比如某個人做出情緒化的反應(紅色帽子),另一個人提出了創意想法(綠色帽子),又有一個人正在客觀地對待事實(白色帽子),等等。
你還可以把帽子分配給團隊成員,讓辯論從多個角度展開(例如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
你可以利用真實的彩色帽子,為團隊討論增添一些有趣的元素。
當人們習慣「帽子思維」時,他們的參與度就會提升。
該框架提供了一種通用語言,並且能夠刺激成員產生更多的想法。它還會消除成員個體的自負情緒,減少對抗。
如今,許多公司都在把自己轉變為目標引導型和聚焦客戶型的企業,以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從本質上說,它們正在試圖將自己的客戶轉變為粉絲。那麼,要想將客戶變成粉絲,必須了解客戶需要什麼。
視覺思維及視覺工具可以幫助你探索市場、洞察客戶。
客戶旅程地圖
客戶旅程地圖:基於E.K.Strong的AIDA模型並在21世紀得到推廣普及—講述了顧客體驗的故事。
它是對客戶所做、所說、所感和所想的視覺化呈現。
與商業過程不同,客戶旅程往往始於一家公司真正與客戶互動之前,結束於客戶得到產品或服務之後的使用。
客戶旅程地圖包括多個環節,每一場客戶旅程都始於某個角色,還要列出客戶體驗的關鍵階段。你可以列出客戶的所有環節及其與你們企業的互動。
然後你畫出感情旅程,捕捉客戶的興奮點和痛點。最後描述客戶在這場旅程中的所說和所想,挖掘改進客戶體驗的機會。
創意產生和設計研討會對於企業創新來說非常重要。
每個好的創意都始於一項挑戰。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滿足變化中的客戶需求,實現商業上的成功。
你可以革新現有用戶的體驗,或者關注尚未覆蓋的新客戶群體。
為了建立這種創新,你需要用新想法擴大當前的思考範圍。但是如何醞釀和設計這些新想法呢?如何讓視覺工具助你一臂之力?
卡片繪圖
利用時間壓力迫使人們不帶偏見地思考(例如,在5分鐘內繪製8張創意卡片)。
卡片繪圖
你可以把便利貼粘在牆上,或者將卡片擺在桌子上。
將創意卡分門別類,並通過投票的方式確定優先級(例如,計點投票表決,給每個人3張便利貼,用來粘在他們最喜歡的創意卡上)。
在接下來的迭代過程中,優先選出的創意被一步步地詳細闡述並再次篩選。在這裡,你可以使用視覺卡片模板,例如亞歷山大•奧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發明的價值主張畫布( ValueProposition Canvas)和商業模型畫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穿插能夠注入靈感的簡短時刻(例如,安排一場富於啟發性的演講,演講者可以闡述來自公司不同部門的案例,或者彼此分享想法)。
世界正在快速變化。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升級,經濟、政治和監管不斷發展,你所處的商務場景也絕不會一成不變。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裡,如果企業和個人想要適應環境並生存下來,掌握高效解決問題的技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因果圖
因果圖
在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前,因果圖表有助於理解可能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
我們可以用便利貼記下這些原因,在必要時把它們重新組織起來。
先將所有想法放到一邊,不考慮它們的關聯,稍後再組織!
然後,對某些特定的原因進行深入發掘,并迭代幾次,使其結構化。強化創意過程,儘可能找出所有原因。
許多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新服務時已經從傳統的瀑布式轉變為精益創業、設計思維和敏捷協作等模式。
與逐步推出完美版本的新產品這種傳統方法不同,這些新穎的「構建—評估—學習」(Build-Measure-Learn)式方法全都是基於失敗經驗。
它們利用快速原型和試驗最大限度地了解產品。
開發最簡可行性產品,在現實環境下快速測驗,收集客戶反饋,利用這些信息做出更好的產品。然後重複這個過程,不斷地創造出客戶真正喜愛的東西。
事件畫布
事件畫布作為一種視覺工具,可以讓你的團隊實現對有效事件的系統化設計。
它功能強大,可以將各類利益相關者的事件潛力(改變行為的潛力)進行視覺化,並且能直觀地呈現出這種潛力如何幫助他們完成工作、做出權衡。
團隊過程讓參與事件的每個人都通過視覺思維的方法保持同步。在設計過程中你需要:
首先對行為從事件開始到結束的「變化」做出定義。
然後,通過添加所有限制性條件(例如成本或收益、約定時間和期望回報),完成對事件的「構架」。
最後,團隊開發出真實事件的體驗旅程和教學設計的多個可迭代「原型」。
團隊是朝著某個目標共同努力的一群人,高效團隊就是以此目標為基礎的。
成員彼此之間相互信任和尊重,並承諾實現目標。他們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彼此頻繁地溝通,直接、公開地交流反饋。
高績效團隊常常由靈活的個人組成,他們思維方式不同,掌握的技能各異,能夠積極主動地處理問題並對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
小案例
例如,出品《玩具總動員》《超人特工隊》和《怪物公司》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就以其高績效團隊文化聞名。
他們意識到,在這個以網絡溝通為主流的世界裡,真正的面對面交流正在消失。
皮克斯強調,團隊成員必須坐在一起,了解彼此,要對人際關係進行投資,面對面地互動以激發創意。
他們堅信,創意不會產生在即時通訊軟體、社交媒體平臺或者電子郵件中。
DISC性格測試
有許多方法可以了解團隊成員的性格,有一種常用的D I S C 性格測試(由威廉•馬斯頓提出,並由沃爾特•克拉克進一步發展),可以很好地理解團隊成員及其行為。
DISC性格測試將每個團隊成員的性格劃分為四個因子(支配型、影響型、穩健型和謹慎型)。
通過標繪每個團隊成員的測試結果,你可以從宏觀上把握團隊成員的多樣性,並基於這張團隊圖表與成員進行對話,討論如何提升團隊績效。
快把新發現的視覺思維和視覺工具融入你的每日工作中吧,所有偉大的事情都是從小事開始的。
當你埋下一顆新的視覺思維的種子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實踐,磨鍊技巧,你能看出自己的成長。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整理自中信出版社《創意溝通,都是畫出來的!》讀書筆記 整理人:浮燈
圖書作者:威廉明• 布蘭德 荷蘭著名工業設計師,視覺溝通革命的引領者
近期熱文: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越會提問?
思維格局,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
5步,讓你告別多文型PPT排版之痛
兩個月培養60名內訓師,他們怎麼做到的?
喜歡本文,就給我一個「好看」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