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4-6月),三星再度取代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
根據IC insights公布的數據,最新一期全球半導體廠商十強排名分別是,三星、英特爾、臺積電、SK 海力士、美光、高通、英偉達、博通、聯發科和德州儀器。
十大廠商當中,有六家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兩家企業總部位於韓國,還有兩家企業總部位於中國臺灣,大陸企業無緣十強。
整體數據來看,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第二季度合計營收為955億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長超過10%,同期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增長率為8%,頭部企業的競爭力還是更強的。
從排名變化上看,三星反超英特爾衝到第一的位置,英偉達反超博通,聯發科和 TI 第9、第10互換位置,十大廠商排名沒有幅度過大的變化,各家企業發展都較為穩定。
1、三星
三星、英特爾各季度營收對比圖 來源:IC insights
在2017/2018年期間,三星憑藉著當時的內存暴漲大周期,多個季度連續壓制英特爾,佔據著全球半導體廠商第一的寶座。隨著內存行情不再,三星2019/2020年也拱手讓出第一的位置,英特爾憑藉本身龐大的框架,再次登頂。
而今年第二季度,又一波DRAM、NAND快閃記憶體行情到來,需求及報價都在拉升。今年第二季度,三星的營收季增19%,達到203億美元。三星上次營收超過200億美元,還是2018年。
隨著傳統旺季的到來,三星的銷售額預計在第三季度再增長10% 至 223 億美元,進一步擴大其對英特爾的領先優勢。但近期有關於內存降價的需求傳出,也許不久,三星又要把第一的位置還給英特爾了。
2、英特爾
內存行情周期以來,英特爾無論如何都擋不住三星的。第二季度,英特爾以193億美元的營收暫居第二。
2021年的上半年,英特爾一點都沒閒著,換了新CEO後,英特爾不僅重新投入晶圓代工領域,而且動作不斷。除了美國本土投資建廠外,英特爾積極到歐洲遊走,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英特爾還憑藉自身的影響力,已經和數百家企業溝通過晶圓代工業務。而且英特爾還果斷改革,把祖傳的先進工藝製程命名徹底革命,誓要和臺積電、三星在先進位程領域一較高下。
3、臺積電
臺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常年超過50%的市佔率在這一次全球缺芯潮中賺得盆滿缽滿。臺積電在騰訊的讓位之下,近日也登頂亞洲市值第一。
第二季度,臺積電總營收為3721.45億新臺幣(約合133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8%。
全球範圍內,臺積電掌握了先進工藝絕大部分產能,目前僅三星在7nm、5nm有一戰之力,但三星產能、良率、晶片性能等方面明顯不如臺積電。如今手機、汽車等晶片,越來越多的都使用先進工藝進行生產,臺積電未來數年先進工藝仍將是供不應求的狀況。
成熟製程上,臺積電宣布投資28.87億美元,在南京擴產28nm成熟製程產能,預計將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2023年中完成單月4萬片產能的建設。
4、SK海力士
同樣得益於內存需求和價格的增長,SK海力士第二季度銷售額達到92.13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增長了21%,是榜單中漲幅最高的,三星季增19%排在第二。
SK海力士表示,PC、圖像處理、消費級存儲器需求大幅增加,伺服器用存儲器需求也得到恢復,從而帶動了業績的改善。另外,第二代(1y)和第三代(1z)10納米級DRAM、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等尖端工藝產品銷售的好轉,促使公司的成本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由此,銷售額和營業利潤較前一季度相比各增加了22%和103%。
5、美光
同是存儲巨頭,三星、SK海力士漲,美光沒有理由不漲。IC insights公布榜單數據顯示,美光第二季度營收76.81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增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