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表面的神秘「滴答聲」究竟來自哪裡?

2021-03-04 蝌蚪五線譜

事件回顧


2014年8月,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探測器在67P格拉西門克彗星附近探測到一連串神秘的滴答聲,有點兒像海豚叫聲的頻譜,科學家稱之為彗星在歌唱。

研究進展

最近,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越來越接近這個謎團的答案,根據對比其他彗星周圍收集到的信號轉換成音頻後,也有類似的現象。

因此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發表聲明,認為這是太空巖石表面噴射出帶電粒子流發出的,探測器通過彗星附近時,正好處於彗星的磁場作用區內。

罕見的低吟讓彗星變得更加神秘

地球上的聲波可通過空氣傳播,在真空的太空環境中,沒有大氣介質,聲波是無法傳播的。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探測器所攜帶的等離子磁力儀卻可以收集到特殊的聲波振動,科學家將磁力儀的數據轉換成人類耳朵能夠聽到的音頻信號,就發現了罕見的低吟聲,這個現象讓科學家感到驚訝,如果我們改變了音調,還能夠聽到奇怪的滴答節奏。

歐洲空間局在此前彗星研究中也發現了磁場聲波,比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周圍也有類地的滴答聲。但是哈雷彗星周圍的滴答聲與67P格拉西門克彗星的有所不同,顯示出不同的物理性質作用。

根據羅塞塔探測器的科學家介紹:這些差異表明67P格拉西門克彗星上的滴答聲來自其他物理過程,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體系。2014年11月,「羅塞塔」探測器釋放的菲萊著陸器登陸彗星,下降過程中發現帶電粒子與磁場相互作用引發可引發奇怪的滴答聲。

科學家卡爾·海因茨認為,如果要全面模擬這個物理過程可能有些困難,但我們會因此對等離子體物理有更深的認識,這就像花園軟管中噴出的水流,只不過在彗星表面噴射的是帶電粒子流。

在彗星到達近日點附近時,科學家對67P格拉西門克彗星進行了大量觀測,發現彗星表面的冰凍物質變成了蒸汽噴射出來,對探測器的安全構成了威脅,暗示彗星的活動正在發生變化,而彗星奇怪的滴答聲仍然存在。

來源:騰訊科技



宇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權威 | 有趣 | 生活

微信號:kedo2011


相關焦點

  • 地球的水來自哪裡?
    那麼,地球上的水,究竟是自身就有的,還是來自於太空之中呢?地球之水天上來!    有關於地球上水的來源,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大致分為以下2個觀點:    第一,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地球內部,這個觀點被稱作「內源說」,認為地球誕生後,地球內部就已經有液態水了,後來當地球在冥古宙末期,遭遇過隕石、彗星等狂轟亂炸後,導致地球內部的水湧入地表,也就變成了原始海洋。
  • 生命來自水,水從哪裡來?科學家對水來自彗星理論表示懷疑【BBC英語】
    科學家對水來自彗星理論表示懷疑 Scientists have cast
  • 彗星從何而來?探索奧爾特雲
    【博科園-科學科普】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真是一大景觀。它是由氣體、塵埃、巖石和有機物組成的,而且自從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以來,彗星的存在基本沒有變化。時不時地一些引力作用將一顆彗星踢進軌道,使它更接近太陽。由於輻射的增加,彗星的揮發性氣體和塵埃升華了表面,留下了一個長尾冰。這就是人類如何發現彗星的方法。
  • 地球生命的起源來自哪裡?科學家給出的解釋,你可能想不到!
    生命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奧秘,人類探索生命的奧秘已經持續了很多年,經過科學家不懈的努力,對生命的奧秘也有了一些看法,在地球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
  • 月球表面為什麼會有漩渦?
    布朗大學科學家提供證據證明月球漩渦——月球上零落分布的小型明亮區域——是由一億年前的數次彗星撞擊造成的。在舒爾茨教授和他的學生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它們用最新的計算機模型模擬了彗星撞擊月球表面土壤的動力學現象,模擬結果顯示彗星撞擊可以解釋月球漩渦的很多特徵。     數十年來,月球漩渦一直是科學家們的爭論焦點。
  • 星際來客奧陌陌,神秘面紗的背後,是一座巨大的氫冰山?
    接著於2020年4月,一對研究者公布了另一份關於確認奧陌陌「系外彗星」身份的研究報告。在報告中,他們認為奧陌來自於一塊太陽系外較大的母體,並且其運行軌道為由其所屬恆星系向太陽系移動,當靠近其恆星系內的恆星或經過洛希極限時受潮汐力影響而致其於母體分離。目前,關於這個首位星際探訪者,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起源說。
  • 月球表面現神秘洞穴:溫度恆定沒有輻射
    北京時間8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月球表面有著星羅棋布的神秘洞穴,而現在我們可以使用先進的攝像技術來探索這些洞穴。通過從上空觀測那些頂部已經坍塌的洞穴,科學家們相信人類可以更好地認識月球表面下的世界。
  • 太陽表面究竟什麼樣?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太陽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人類很難獲取太陽表面真實圖像,因為太陽每秒都要燃燒約500萬噸氫燃料。將鏡頭直接對準這樣一個表面溫度為6000攝氏度的星體,物鏡聚光後,會聚光到目鏡組裡。超高的溫度可以在瞬時內將金屬都融化,所以需要強大的太陽望遠鏡才能進行檢測研究。
  • 【禪商之道】賈伯斯的神秘創造力究竟來自哪裡?(三)
    最後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歌曲在哪裡呢?賈伯斯和五大唱片公司談,可以在iTune商店上售賣單曲,價格最多只能是0.99美元,唱片公司幾經猶豫最後還是同意了。總結一下,硬碟、電池、拇指轉盤和單曲銷售這幾大關鍵條件全部具備後,iPod銷售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顛覆了整個音樂行業。
  • 地球生命或來自另一個星系
    儘管人們還不知道它究竟屬於小行星、彗星還是外星飛船,但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類似「奧陌陌」這樣的「天外飛仙」或許並不特別。而且,地球上生命的構成元素可能源於其他恆星系,它們搭乘「奧陌陌」這類星際訪客的便車到達地球。2017年,神秘天體Oumuamua闖入太陽系外星細菌「搭車」而來?
  • 第一個進入彗星軌道的探測器有了這8個發現!
    從發射至今的12年間,它創造了許多第一次,也為人類揭開彗星、地球和宇宙的奧秘提供了許多寶貴的信息。那麼,宇宙深處的它,究竟創造了那些激動人心的成就呢? 羅塞塔號謝幕之前不到一個月時,其高清攝像機發現「失蹤的」菲萊號著陸器卡在彗星67P上的一個黑暗裂縫裡。
  • 哈佛著名教授堅持神秘天體Oumuamua或來自外星人
    2017年,在太陽系中發現了一個神秘雪茄形物體,一名傑出的哈佛大學教授至今仍堅持認為,這個物體可能來自另一個外星文明,這可能是一艘外星宇宙飛船飛越木星軌道
  • 月球表面「生鏽了」,而參與反應的氧氣和水來自哪裡呢?
    火星表面上的鐵,再加上古代曾經存在過的水和氧氣,賦予了火星紅色的外表。但是,科學家最近驚訝地發現,有證據表明表面沒有空氣的月球也「生鏽」了。論文的主要作者、來自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的李帥(音譯,Shuai Li)研究後發現,月船一號上的月球礦物質測繪儀(Moon Mineralogy Mapper,M3)的數據中,存在著大量水的跡象。月球礦物質測繪儀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位於南加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所建造。
  • 「羅塞塔」為什麼要去探彗星?
    北京時間2014年8月6日17時06分,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探測器進入了環繞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以下簡稱「楚-格」彗星)的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環繞彗星運行的探測器,「羅塞塔」在twitter上甚至躍升熱門話題榜首位。
  • 彗星、原始湯、黏土……地球生命究竟從哪兒誕生?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並提出了包括「原始湯」起源說、海底熱液起源說、黏土起源說等在內的眾多假說,其中有一種假說認為組成地球生命的一些簡單有機分子是彗星帶來的。而最近歐洲「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又為這種假說提供了新的支持證據,它發現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存在胺基酸等物質,這些物質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彗星給地球帶來了生命?
  • 水是生命之源,你知道地球上的水到底來自哪裡嗎?
    妊神星的運行角度正好能讓他目睹遠處這活動,繪製它的表面能讓布朗確認妊星星的組成,這很重要,因為柯伊伯帶的天體是沒有形成行星的剩餘物質,了解他們的組成或許能讓科學家首度窺見組成太陽系的最原始元素。我們目前看到的天體與45億年前完全不同,但如果能找到在宇宙冰封45億年的物質,就能看見宇宙過去的樣貌。
  • 人類居然不是來自地球!到底來自哪裡?科學家的解釋讓人無法平靜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很多人都想知道人類究竟來自於哪裡,地球生命最早誕生於哪?
  • 答:彗星撞上木星會發生什麼?
    由於木星具有強大的引力,它能將太陽系內一些小行星吸引到它的周圍,同時「彈開」一些來自遙遠奧爾特雲的長周期彗星,降低這類彗星闖入太陽系內部的概率,減少小行星和彗星們撞擊地球的威脅,因此木星也被稱為太陽系內的「清道夫」。但這同時也增加了木星自身被撞擊的風險,穩定圍繞木星運轉的小行星或是彗星在行星攝動的作用下很容易改變自身穩定運行的軌道,一不小心就會投入木星的懷抱,來一次「親密之吻」。
  • 彗星撞地球
    公元213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有三顆彗星將在3年後與地球相撞。其中兩顆彗星的直徑分別是110米和650米,它們不會對地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不需要幹預,而另外一顆的直徑為11千米,它比造成恐龍滅絕的彗星直徑還寬1千米,如果撞上地球,地球會面臨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需要對這顆彗星的軌跡進行幹預,改變其現行軌道,防止對地球造成傷害。
  • 人類首個彗星登陸器或徹底失聯
    「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作為歷史上首個成功著陸彗星表面的人造登陸器,歐洲航天局「菲萊」號或許到了和地球說再見的時候了。 上周天,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科學家向「菲萊」號彗星登陸器再次發送喚醒指令,希望能夠啟動其調速輪並清除其表面塵埃,幫助「菲萊」號重新定位。然而,科學家未能收到「菲萊」號任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