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宣布參選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誰來接掌轉型中的富士康?

2022-01-23 中國企業家雜誌

儘管郭臺銘此前對外保證未來五年不會退休,但現在宣布參選,他就必須「移交」富士康-鴻海這艘「航空母艦」,誰來接替他在集團的位置,或許將很快揭曉。但能否一切順利,恐怕就連郭臺銘本人也不會信心滿滿。

 

綜編 | 任穎文

頭圖攝影 | 鄧攀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參選。

 

4月16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2019印太安全對話研討會上稱,近兩天會考慮是否參選2020年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這)要去問關公、問媽祖」。

 

第二天,郭臺銘就真的去問了。17號上午,郭臺銘來到中國臺灣板橋慈惠宮參拜,致詞時表示,媽祖這幾天前有跟他託夢,要他用媽祖精神,為受苦受難老百姓要做好事,也要給少年人希望。「我一定會照媽祖指示」。

來源:視頻截圖

話音未落,當天下午,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宣布參加2020年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郭臺銘從政的消息早有流傳,前兩天,路透社報導稱郭臺銘計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辭去鴻海集團董事長一職。但當這消息被爆出不到一小時,郭臺銘特助胡國輝就向彭博社澄清,郭臺銘未來幾個月內不會辭任鴻海集團董事長一職。此前,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郭臺銘曾向小股東承諾:「未來五年不考慮退休事宜,會持續培育優秀的接班梯隊與人才。」

 

現在看來,這更像是障眼法。因為國民黨「立委」許毓仁曾爆料,其實郭臺銘已經準備好幾個月。

 

整個中國臺灣地區早就猜想郭臺銘參選是鐵板釘釘,就看他怎麼「演」而已。

白手起家成中國臺灣首富

 

欲進須先退。

 

4月15日,郭臺銘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未來基本朝著退休的方向走,我已經忙了45年,是時候交班給年輕一代。」

 

中國臺灣各界猜測郭臺銘從政是真的了。對於郭臺銘的參選可能,中國臺灣地區政界迅速反應。

可能人們只記住了富士康「血汗工廠」的標籤,對郭臺銘的印象不深,但在中國臺灣地區,郭臺銘成功企業家的身份深入人心,發家神話廣為流傳。

 

郭臺銘祖籍山西晉城。1949年,其父攜家帶口來到中國臺灣。作為第一代外省人,郭家生活過得頗為艱難。郭臺銘兄妹四個,一家六口全靠當警察的父親的薪水維持。

 

1974年,24歲的郭臺銘從部隊服役歸來。他一個熟悉外貿公司的同學打聽到有一筆塑料零件訂單,正在找公司承接。於是,郭臺銘就和幾個朋友一起註冊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接了這筆訂單。

 

然而公司早期經營非常困難,第二年合夥的朋友紛紛撤資。郭臺銘頂著壓力向嶽父借了17.5萬元,硬是把公司撐了起來。

 

1977年,郭臺銘通過塑料成品加工賺了50萬元。因苦於鴻海生產零件用的模具大都是「委外」,他打算用這筆錢投資模具機器,蓋一間屬於自己的模具廠。

 

此時的郭臺銘還面臨另外兩個賺錢機會的誘惑。一是中國臺灣經濟開始起飛,土地價格猛漲;另外製造業也開始起飛,原料也很缺貨。但最終,他沒有選擇買地或囤原料,而是堅持買最先進的日本模具機器,開始發展精良的技術實力。好在設備和研發並沒有浪費,進入80年代,PC工業起飛,黑白電視衰退。擁有模具技術的鴻具駕輕就熟,很快切進個人電腦連接器領域,從此建立起連接器霸主地位。

 

但真正讓郭臺銘從眾多中國臺灣電子廠商中脫穎而出的,是他很早就來內地投資。1988年,鴻海開始在深圳地區投資建廠,這是鴻海(富士康母公司)跨入成長快車道的開始。鴻海自此後在大陸華南、華東、華北、中部多有布局。

 

受益於PC工業的發展,從1980年代直至1995年,世界級PC大廠康柏、英特爾、戴爾等均成為富士康重要客戶。

 

2005年2月3日,FIH(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主要是手機代工業務。同年,富士康集團總營業額突破新臺幣兆元,超越新加坡的偉創力(Flextronic)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廠。成為蘋果手機的代工商後,富士康集團的業務持續倍增,2010年鴻海營收破千億美元,成為中國臺灣第一家規模突破千億美元的企業。

 

雖然在用工問題上,富士康工廠曾被廣為詬病,但它一直是世界電子行業不容小覷的企業。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旗下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富聯)在A股上市,即使按照發行價13.77元計算,工業富聯上市後的市值也將達到2712億元,上市當天工業富聯上漲了44.01%。

 

縱橫實業和資本,郭臺銘本人更是蟬聯中國臺灣地區首富多年。

郭董暮年,壯心不已

 

據環球網報導,臺媒16日公布一項島內最新民調顯示,郭臺銘的支持率甚至比蔡英文和賴清德分別高出去9個和3個百分點。

 

這是郭臺銘從政的底氣之一。

 

但從商業角度來看,現在卻未必是郭臺銘可以放心交班富士康的時候。

 

從1974年創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為起點算起,郭臺銘用45年時間,把鴻海從最早註冊資本僅為7.5萬元的小公司,做成了擁有超100萬員工的全球「代工之王」。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2018第四季度淨利潤626億臺幣(約合人民幣136億元)。2018年全年淨利潤1291億臺幣(約合人民幣281億元)。

 

如果說鴻海過去三十年的輝煌是由代工成就,那隨著國內勞動力紅利的逐漸消失以及代工行業微薄的利潤率,郭臺銘是要為鴻海下一個三十年規劃出路。他選擇的方向是收購產業鏈上下遊切入最終電子消費品以及做工業網際網路。

 

2016年,富士康收購了夏普66%的股權。當年5月18日,富士康子公司富智康聯合芬蘭HMD以3.5億美元價格從微軟手裡收購諾基亞功能手機業務。2018年6月,富士康在夏普的幫助下,終於成功收購了東芝筆記本電腦業務。富士康集團不再僅是代工,而是手裡握著夏普、諾基亞兩個手機品牌以及東芝筆記本業務。

 

此外,富士康還向高端製造業的轉型,2017年郭臺銘將公司進行拆分,單獨打造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富聯在A股上市。在招股說明書中,工業富聯將自己描述成「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郭臺銘希望將工業富聯打造成為中國的Predix。Predix是GE(美國通用電氣)推出的針對整個工業領域的基礎性系統平臺,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可以應用在工業製造、能源等領域。

 

但轉型之路並不順利。

 

據工業富聯2018年報顯示,工業富聯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53.78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169.02億元,但其中毛利率只有8.64%,淨利潤率僅為4.07%。無論招股書如何粉飾,財務數據都給出了真相:這仍是一家附加值較低的代加工廠。

 

所以,如此慘澹的業績逼得郭臺銘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表下決心,他在未來5年內不會退休,因為集團轉型未來5年是關鍵。

 

而除了轉型迫在眉睫,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也是郭臺銘在過去數年遲遲無法「退位」的原因。

誰是千億王國的接班人?

郭臺銘。攝影:鄧攀

這個問題困擾了郭臺銘十幾年。

 

早在2002年,郭臺銘就開始考慮六年接班計劃。當時最被外界看好的接班熱門人選是三弟郭臺成。郭臺成年紀相差郭臺銘11歲,外型、長相與郭臺銘頗為相似,他長年跟在郭臺銘身邊歷練,為人親和,處事謙虛低調,深得同儕喜愛。經過郭臺銘有計劃地栽培,早就是鴻海集團內呼聲最高的接班人選。

 

但後來郭臺成因白血病於2007年逝世,郭臺銘痛失三弟,第一次交班計劃也隨之流產。

 

過了一年,郭臺銘便將日常營運重任分化交給九大事業群總經理,試圖通過建立聯邦制組織架構從中選擇接班人。也是在這一年,郭臺銘對外首次提出接班人三大要求:50歲以下;有能力運營年收入3000億元大公司,每年30%增長率;要有國際運作經驗。

 

同時,鴻海內部近年開始推動「三用人才群英會」(用對位置、用對性格、用對產業),由各事業群挑選具有創意的年輕員工,向郭董等高階主管進行報告,讓郭董從中挑選具有潛力的人才,安排到自己或副總裁身邊歷練。上述人才經過三年一線鍛鍊之後,將有機會進入集團接班人梯隊。郭臺銘曾表示:「我的位置絕對屬於年輕人,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實體經濟的接班人和領軍人才。」

 

然而育才計劃實施多年,未有亮眼人才橫空出世。外界把更多目光投向了鴻海老臣,譬如目前最被看好的接班熱門人選——鴻騰精密的主席盧松青。盧松青主掌的鴻騰精密,前身是鴻海集團旗下的網絡連接產品事業群(NWInG)。值得注意的是,郭臺銘於1974年成立的鴻海,當初就是以連接器起家。

 

除了盧松青,郭臺銘的愛將還有鴻海賴以起家的模具技術的負責人徐牧基,跟隨郭臺銘開疆闢土的老臣、消費電子產品事業群負責人戴正吳,以及跟隨郭臺銘幾十年、把控經濟大權的黃秋蓮。這三位雖然位高權重,深得郭臺銘信任,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年過六十歲。

 

郭臺銘去年在接受鳳凰衛視表示:」被我罵的越兇,越有可能是接班人,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群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

 

而上述老臣全都年歲已高,顯然與郭臺銘的要求相距甚遠。

 

中國臺灣《商業周刊》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郭臺銘接班人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已不是如何開疆闢土,而是如何維持鴻海事業群負責人之間的恐怖平衡。

 

而這樣一個人絕不會在郭臺銘子女中出現。與許多創一代企業家不同,郭臺銘早早放棄「子承父業」的傳統交班模式,2014年對外宣布長子郭守正和侄子、侄女「絕對不會接事業」,「這些年輕人都有共通的毛病」。

 

目前郭臺銘對鴻海集團如何傳承的設想,是將原來的事業群升級為12個次集團後,在每一個次集團中,都將誕生一位總裁。同時,財務、專利等部分仍將由集團母公司控制。「每個集團有個老大,是母集團副總裁,有能力的推舉上去做母集團總裁。」

 

儘管郭臺銘對外保證未來五年不會退休,但現在宣布參選,他就必須「移交」富士康-鴻海這艘「航空母艦」,誰來接替他在集團的位置,或許將很快揭曉。

 

但能否一切順利,恐怕就連郭臺銘本人也不會信心滿滿。

 

參考資料:

《郭臺銘與富士康》,徐明天著
《郭臺銘霸業》,楊艾俐著

《為何郭臺銘與任正非都選擇了"聯合接棒"?》,新浪創事記

《郭臺銘談接班人:被我罵得最兇的最有機會》,觀察者網

《「代工之王」郭臺銘若隱退富士康將無「新王」》,時代周報

《郭臺銘的12匹頭馬》,商界

《富士康艱難轉型》,中國企業家

。END

製作:肖麗  圖編:高婧婧  審校:任穎文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相關焦點

  • 郭臺銘宣布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概念股集體暴漲,富士康或迎來重大變化
    4月17日午間,中新網援引臺灣媒體報導,對於是否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4月17日到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參拜時,向公眾表示,前幾天媽祖託夢給他,要他一定要「出來」為臺灣做事。媒體分析,這等同於郭臺銘宣布參選。
  • 郭臺銘宣布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鴻海接班人會是誰?
    4月17日,據人民日報最新消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受此消息影響,昨日多隻富士康概念股票拉升,A股工業富聯(601138)午後股價直線拉升,後封漲停。
  • 郭臺銘參選!鎖定臺灣地區領導人
    這位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老闆,剛出來競選,就直接放了一個「傳統」式大招,表露出勢在必得之態。受此影響,鴻海在兩岸的股價都迎來了大漲,「郭臺銘」概念股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以郭老闆在臺灣的知名度,全島根本不存在競爭對手,他唯一的對手和麻煩,就是他自己。因為,他和他的鴻海,過去一年卻陷入了巨大漩渦之中。鴻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最大的生意就是給蘋果做代工,說白了,就像給馬雲當跑腿的四通一達,蘋果和阿里的效益會直接反應到他們的身上。
  • 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宣布參選2020:媽祖託夢要我為臺灣做事
    來源 / 中國新聞網企鵝號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據人民日報消息,今日,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
  • 歷史進程中的郭臺銘
    文/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在稍早前一段時間,鴻海集團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是否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幾乎成為了一個玄學問題,不過現在,這隻高高抬起的靴子終於落地了。
  • 分析 | 郭臺銘投入臺灣2020年大選勝算幾何
    如今,在民調中領跑的韓國瑜是否正式投入初選,或將成為郭臺銘選情後勢的決定性因素(本文共3590字,戳連結看全文)68歲的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宣布投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國民黨初選,對島內輿論和政界來說雖然震撼,但也已經早現端倪。
  • 突發 || 昨夜,郭臺銘突然宣布棄選!今日,概念股集體大跌,最高暴跌超20%
    據媒體報導,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16日深夜宣布,決定不參與明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受消息影響,今日富士康概念股集體下挫,其中,富智康集團(02038.HK)開盤大跌21.6%,工業富聯(601138)跌3%。截至中午收盤,富智康集團跌幅為18.40%,工業富聯跌2.96%。昨日深夜郭臺銘突然宣布棄選郭臺銘,不參選了!
  • 郭臺銘宣布棄選,國民黨回應來了!概念股暴跌,這些A股也受影響!
    昨晚深夜,郭臺銘宣布不參與明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今日,富士康概念股集體大跌。
  • 郭臺銘正式交權!接掌全球最大工廠的「廠長」,為什麼是他?
    這不僅讓外界感到突然,也出乎很多鴻海內部人士的意料。誰能接郭臺銘的班,這個問題外界關注已久,郭臺銘自己也一定是操心已久,但直到今年四月,郭臺銘突然「媽祖」託夢,這才真正變成了當務之急。上世紀90年代中,劉揚偉把自己的公司賣給了郭臺銘。2003年,當劉揚偉回到臺灣時,郭臺銘有意邀請他繼續管理曾經賣給自己的公司。但因緣際會中,劉揚偉加入了同學的公司幫忙。得知郭臺銘陷入困難後,劉揚偉毅然決然加入了鴻海。在離開同學的公司時,他說:我現在要回去還一個人情。
  • 晉商首富郭臺銘正式卸任董事長,120萬員工的富士康巨輪新舵手是他?
    鑑於以上原因,CV智識在此前的預測中,認為誰能帶領鴻海新業務增長和AI轉型,誰就能夠在鴻海的內部競爭中勝出,由此分別對應鴻海S次集團負責人劉揚偉和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從劉揚偉任新董事長、李傑任副董事長的結果來看,我們的預測全中。但無論是搞晶片的劉揚偉,還是搞工業網際網路的李傑,在郭臺銘離場後都面臨更大的挑戰。
  • 富士康郭臺銘的30年
    文| 陳蘭來源| 鹿鳴財經哪裡有肉,哪裡就有猛獸,哪裡有花,哪裡就有蜜蜂,哪裡有機會,哪裡就有郭臺銘。今年68歲的臺灣首富郭臺銘曾因富士康「血汗工廠」而被人熟知,在惡名逐步淡化後,郭臺銘一直在尋求轉型。而富士康什麼時候才能重塑靈魂?
  • 郭臺銘正式卸任臺灣鴻海董事長,接任者會是誰?
    本文字數:986,閱讀時長大約1.5分鐘導讀:臺灣鴻海集團股東會21日登場,董事長郭臺銘當天最後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將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據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股東會21日登場,董事長郭臺銘當天最後一次以董事長的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並將於董事會後正式退位。他表示,深信團隊一定可以成功接班,未來鴻海將在五年之內投資百億元(新臺幣,下同),要在全球陸續成立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應用實驗室、機器人研究院等,全力發展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應用。
  • 郭臺銘最新消息!
    鑑於以上原因,CV智識在此前的預測中,認為誰能帶領鴻海新業務增長和AI轉型,誰就能夠在鴻海的內部競爭中勝出,由此分別對應鴻海S次集團負責人劉揚偉和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從劉揚偉任新董事長、李傑任副董事長的結果來看,我們的預測全中。但無論是搞晶片的劉揚偉,還是搞工業網際網路的李傑,在郭臺銘離場後都面臨更大的挑戰。
  • 郭臺銘財富往事:辦血汗工廠身家522億,稱罵誰最狠就找誰接班
    據悉,郭臺銘參選2020年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內初選一事爆出之後,富士康概念股相繼暴漲。
  • 縱橫商海,欲入政壇——起底鴻海商業帝國的掌門人郭臺銘
    富士康與深圳合作設立的生態實驗室中,未來8K的網際網路電視系統都會將由富士康自己經營,而這樣的產業轉型也會帶動富士康整體的轉型升級。而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投資也是郭臺銘夯實面板布局的一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消息一出,引發各地「富士康概念」股票波動。而在17日當晚,對於郭臺銘「辭任董事長」的市場傳聞,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317.TW)發布公告稱,本公司各事業群獨立運作,日常運營都由專業經理人負責。「有關董事長個人生涯規劃,若有具體信息將依規定辦理。」
  • 誰能打敗蔡英文?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民黨的電視政見發表會定在6月25日、29日和7月3日分別在臺灣南、中、北三地舉行,7月5日至15日舉行民調,7月16日公布民調結果,7月17日提報國民黨中常會,7月28日國民黨全代會通過提名人選。到底由誰來代表國民黨出戰,屆時將有結果。
  • 郭臺銘正式宣布卸任鴻海集團董事長 全力衝刺2020
    鴻海集團21日上午在新北市鴻海土城總部舉行股東會,郭臺銘正式宣布卸任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股東會後致詞表示,他不後悔放下鴻海,他要把過去40年累積的所有資源,在未來4年全部貢獻給臺灣,「我要轉換跑道了,我轉換跑道將是臺灣起飛的新航道!」同時,鴻海董事會選舉劉揚偉為新董事會主席,李傑為副主席。
  • 郭臺銘 簡介!
    郭臺銘郭臺銘,1950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祖籍山西晉城,企業家,臺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 郭臺銘:媽祖讓我做一些事,我聽媽祖的.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今天(17日)下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郭臺銘在儀式上宣布:願意參加初選,如果選上,代表國民黨參加2020選舉。
  • 郭臺銘將卸任鴻海董事長?!
    導讀:中新網5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集團內部高層接班態勢漸明朗,有消息稱郭臺銘將退居第二線仍位居集團總裁,鴻海新任董事長規劃由財務重臣黃秋蓮擔任,總經理另由專業經理人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