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本文適合新人朋友和寫作經驗短於三年的作者朋友,資深寫手可做交流使用;
注②:本文獨家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徵文約稿小助手(ID:yitiaoyingyugou),原創作者為小洛。除獲得授權外,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複製,一經發現立即做侵權舉報。
賺錢之法人人有,但如何通過寫小說來賺錢呢?
等下就羅列一些最基礎的技巧,給大家開個頭。
我也聽說過關於現在短視頻、直播正處於風口,寫小說沒有前途,要不要換的提法。首先,做直播和短視頻就一定能火嗎?思考一下,全民短視頻時代,入局者只會越來越多,競爭以及門檻正在不斷推高,事實上,直播已經走下坡了。熊貓已倒,字節跳動布局海外,這就在搞海外增量了,國內也將進入存量時代,幾乎可以預見不久後的降溫運動。
任何一個內容行業的興起,其後必然伴隨著洗牌,真正堅持下來,才能沉澱成為立足點。不管是進入哪一個行業,選定後堅持下來才是有所作為的前提,所以需要不眼紅——堅持。
堅持、努力,不斷輸出,等待時間給你驚喜。
下面介紹一些寫作的技巧,也就是練技術,當然了,這些內容需要結合每位作者當下的情況進行加工,切忌生搬硬套,平時也可以看些相關的書籍作為補充,咱們徵文約稿小助手(ID:yitiaoyingyugou)會經常分享一些寫作書籍,歡迎諸位領取。上面把寫作說得好像很難,真正做起來也蠻簡單的。本文適合小說寫作。
首先,小說是有韻律的,它就像一支舞,節奏有激烈、緩柔,全程有高潮、結尾,若一支舞失去了韻律,觀眾就無法欣賞到其中的美,看起來就顯得生硬尷尬。我們的創作也是一樣,掌握韻律很重要。
梗概圖(我們參考概要圖講解):
1、作為你故事的主角,應該包含一些基本因子:
外貌、品格、才幹、志趣、情性、代表特徵、聲望等等,概要圖中給出的一些內容,應當予以考慮。
2、處理方式:
要善於為人物打上特徵標記,關鍵是讓讀者記住你的角色:深入人心即為成功。你可以按各個因子逐次給出,同時把一些突出的內容進行復現,打造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
次要角色是為主人公服務的,要通過次要人物凸顯主人公的某個特質,這個特質也是你想要賦予給他的。有些時候你無法直接給主人公賦予特質,借他人之口反而是一個極佳的方法。比方說,你的主人公很強,但直接寫「某某很強」往往不具備說服力,而通過一次對抗,把一個之前吹上天的BOSS搞定了,讀者自然就明白誰強誰弱了。
1、次要角色的立場:
支持方——主角的親朋好友、前輩、女人等等
中立方——不具備立場的銜接人物
反派——與主角對抗的敵人、妖魔鬼怪
2、基本劃分:
強大的:一般正反雙方都具有這麼一個角色,正方的強大角色大多是主角的引路人、支持者以及背後的支柱;而反方多為大BOSS,前期通常不出現,或出現一次後消失,等待主角前去挑戰。
弱小的:有很多弱小的次要角色存在,這裡的弱小不僅指實力,依照小說類型和寫作的不同,它還可以是地位、財富、長相的美醜、性格好壞等等。
成長的:次要角色中也有成長型,可以預先設定,反方的成長型,正方的成長型,多半跟隨劇情發展而持續存在。
潛伏的:一些不直接描寫的人物,或沒有具體刻畫的形象人物,如某個支持主角的大佬,但該類型與強大的次要角色不同的是這個人物可以永遠不露面,處於潛伏的bug形式。
陪伴的:身邊人,多為愛人、手下大將等,一般公開存在且有所著墨。
3、在故事發展過程中,你要不斷製造矛盾和衝突,使主角和次要人物發生關聯,打破各自原有的穩態,這樣劇情就能自然而然向前推進,達到新的穩態後再反覆這個過程。
一個好的情節設置往往能讓小說十分出彩,概要圖中的三種設置方法各有其優點,這就是橋段的作用。這和配角的設置是要搭配起來的,共同發揮重要作用。
按照三種方式簡單舉三個例子,一一對應。
安排次要角色做反襯:富二代大反派玩弄女性,遊戲人間,四處勾搭美女,包括女主,而主角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雖然不主動但是細心照顧女一,這樣把一個善良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眼前。
不斷堆砌和積蓄某種力度,然後反轉:大力描繪一個強大的敵人形象,多次勝出,裝備精良,最後在敗在一個初出茅廬的人手上,這樣從側面體現了這個初出茅廬的人更為強大。
絕處逢生,將人物置於某個陷阱下,一步步陷落,激發其潛能:敵人用陽謀把主角引入險地,主角積蓄力量,在危機關頭爆發,力挽狂瀾,成功進階或達到某個目標。
伏筆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它是指文學作品前面對後面將要出現的內容預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作者洪深)說:
預示未來,又可以分『預作伏筆』和『製造空氣』兩項。
伏筆如同一個在暗處的殺手,你永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動手,有沒有撤離,他能讓故事產生各種不同的走向,在你沒有注意的時候就那麼發生了。當然,設置這位殺手的過程不能太輕,甚至後面推進劇情時讀者都不知道所以然,也不能完全擺在明面上講,這樣就失去伏筆的出人意料的意義。要把伏筆在讀者心中留下印象,但是比較模糊,當後面故事發生,再勾起這段回憶,那其目的也就達到了。
1、按劇情設置伏筆
伏筆有重要作用,但也要根據你的故事推進情況來設置,沒有伏筆不可取,但數量太多也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從而影響整體的小說質量。
2、服從主旨和中心思想
你的任何安排都是要講清楚你的思想核心的,這是小說的靈魂,作為伏筆,也要把主題考慮進去,使情節更好地表達中心思想。
3、正確運用伏筆
在哪裡埋下楔子,在哪裡引爆炸彈,有一套行事原則,要正確把控時機,讓伏筆的轉化悄無聲息(自然流暢),讓爆發一鳴驚人,關聯你的矛盾衝突,做到正確設伏、出人意料、有力打擊。
4、伏筆要有始有終
任何前面一個劇情,特別是未完的劇情,後面都應當有一個劇情給它畫上句號,不能虎頭蛇尾,更不能爛尾。把伏筆埋設後,要記得引爆它,否則這個伏筆就會使全書失去邏輯性,變得雜亂無章。
1、要有波濤洶湧、起伏結合
學會讓讀者坐過山車,就是要讓情節高低澎湃,一邊急劇加速,製造緊張氛圍,緊接著又變得緩和輕柔,兩種過程交替使用,能收穫驚人的效果。把韻律找好,學會共振。要記住,讀者的心越提得高,放下來的滋味越深沉,對你的小說就欲罷不能。
2、注意節奏
劇情的發展是有章可循的,不是指如同小白文一般,大家都能猜到下一步要做什麼,而是說你的故事是按照邏輯順序來安排的(倒敘也是一種邏輯順序),這個順序的節奏由作者掌握,如果這樣的節奏既符合邏輯,又讓讀者無法看破,那一部佳作就誕生了。
吊胃口是一個常見的手法。平鋪直敘過於平淡,沒有吸引力,讀者可能看一點就看不下去了,我們可以採用這種手法,但不能全是平鋪直敘,要學會欲蓋彌彰,說半句話。
愛情公寓大家都看過,裡面關谷的大師兄的角色深入人心,大師兄的一個特點是總是把話說前面部分,然後停頓老半天再說下面半句話,在停頓的過程中,我們知道話沒說完還有下半截,但是對方又不說,這就形成一個等待的過程,伴隨著焦急、不安,總感覺缺了點什麼,特別想知道結果,這時候讀者的胃口就吊起來了。
1、下餌
讀者的情緒是被你帶著走的,當他們專注投入閱讀時,基本上作者讓讀者哭就能哭,讓讀者笑就能笑,這和半催眠狀態有很大關聯。
而你正確下餌之後,讀者就上鉤了,要一點一點透露出信息,給讀者吃但又不能吃飽,永遠保持半飽狀態,直到你的高潮情節到來。
2、等待拉杆
在下餌過程中,半飽是常態,太餓了讀者不會跟進,吃飽了又沒人會再跟著你走了。所以要一步一步誘使讀者進入你布的局,等待你設置的終情節。揭曉謎底的時候就是你收杆的時候,也是你引動讀者情感爆發的時候,讀者為一部小說而哭而笑,而小心翼翼、不知疲倦,你的小說就收穫了最大的成功。
在音樂中,主題指樂曲中具有特徵的、並處於顯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現一完整或相對完整的音樂思想,為樂曲的核心,亦為其結構與發展的基本要素。小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要緊扣小說的所有旋律中處於顯著地位的旋律,偏離了主要旋律,小說也就偏離道路,就相當於你的英語考試寫了數學答案,對不上了。
在創作過程中,不偏題是一個重要之處,要在你的大綱之內適度發揮,不能漫天跑火車。
這裡提幾個不偏題的辦法:
依從主線,把握主要線索,支線不能反客為主,任何時候都要把你的主線放在心上;
多次呼應。前面的某個鋪陳在後面重現,或反覆升華你的主題,每次往外擴展後,都要記得收歸中央,點明你這次擴展對主題的作用;
學會壯士斷腕。有時候寫著寫著可能就偏了,如果這時候你發現沒法收回來或者收回來的代價太大,就要戰略性放棄這一部分,棄車保帥,主題與核心優先。
有的作家兢兢業業,寫一輩子書,產量豐富,出版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字,但每部作品都稀疏平常,最後只能淪為圖書館廢棄角落的黃紙。而有的作家專注於一部作品,而一個精品就讓他一炮而紅,雖然產量不高卻名垂青史。
小說也是一樣的,一個讓讀者臉紅出汗的好的情節能抵過十個無波無瀾的普通情節,所以我們要學會精心打磨,製造精品。
1、有選擇性:
把你的精力集中放在幾個關鍵環節的創作中,可以選擇性放棄一些普通情節。這裡的放棄不是指不寫,而是要少放一些精力在普通情節上,只進行重點突破。
2、副本要適中:
按照主線推進的程度合理設置副本數量。
3、讓讀者猜不到:
不要用死板的老套路,學會用新花樣讓讀者驚嘆。
不能幹癟地寫你的主人公,要讓他有血有肉,有缺點也有優點,真實可觸及。
故事的深刻性在於,把人類最高層次的精神——人性展示出來。
人性中與生俱來即存在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等衝動。在很多美劇中,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比如《行屍走肉》的前幾季,一個充滿喪屍的環境裡,最為可怕的竟然不是行屍,而是活下來的人,在末日環境中,人性的衝突變得異常尖銳,也讓這部劇有了靈魂。
一部知名的國外小說《失明症漫記》也是講了一個災難發生後,以一個醫生妻子的身份展開的見聞記錄,這部小說獲了大獎,推薦大家去讀讀,對刻畫人性有幫助。
實際上很多作品都是有套路的,去讀一讀諾貝爾文學獎作品,讀一讀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你就會發現,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們的整體架構就高出普通人一個檔次。
而這些架構可能面臨重複的問題,其他很多作品都會不自覺去模仿這樣的經典套路。同中求異就是要告訴我們,可以學習,可以雷同,比方說莫言的《豐乳肥臀》,這樣的作品你也可以寫,但是你要找到你的方向,你要有發展,不然兩部《豐乳肥臀》有什麼意義?
不同人是有不同經歷和人生的,這就註定了兩個人寫不出完全相同的作品,你可以選擇某一個經典套路,然後賦予它屬於你的獨特內涵,此時這套路可能就不是借用了,而是屬於你的專用記號。
由黃渤主演的《殺生》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這是一部和商業片不同的優秀影片,整個場景恢弘,從一個鄉村引出一個時代的故事,整部電影全程結構緊湊,一環扣一環,看似在說一件事,其實把社會、人性全都埋在了精髓裡。
這部電影我覺得最出彩的還是其上下環扣之豐富,在我國電影中不多見,大導演手筆。基本上你看一個20分鐘後就會發現上一個20分鐘裡的伏筆被引出來了,整體格局新穎,看完就感覺是讀了一本經典長篇小說一樣。
我們可以看到,類似的作品中,「新」的感覺是絕對不能少的,成敗與否就是我們看設置小說的創意是否到位了。
創意可分為三種:
你也可以按概要圖中的提法來理解,整體新穎就是要在大框架上下功夫,讓其骨幹成為不一樣的骨幹;局部新穎則為某個關鍵情節設置用新招,主攻局部;細部新穎則是在某處描寫上搞創新。
最最終極的目的,還是契合主旨,新出主旨。
你可以按照逆向思維、分析社會、拓展知識面、閱讀國內外的趣事來激發靈感,產生創意,這是基本方法。
1、廣泛閱讀了解,要手裡有貨,腦裡有見識;
2、不能三心二意,尋找創意時,你要專注於你的這個故事,如果今天寫這一本,明天寫那一本,只會分心或者被幹擾,達不到效果;
3、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放輕鬆;
4、在創作的過程中,儘量不要去想之前的創作或者是想法,以免在死胡同裡出不來;
5、及時捕捉靈感,把你的創意留下來。
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實力,一部好小說不會是你一寫就寫好的,也沒有誰是一次性就能成功,你要放低自己,爭取最大期望值。
多修改,多學習。
遇到問題應該主動積極解決,小說裡哪裡不好,就把它改好,自己對哪種描寫不擅長,就去補齊短板,有人提出意見,虛心接受,這是靠譜的態度。
時代在變化,可能今天受歡迎的作品,明天就過氣了,今天收到好評的寫作手法,明天就爛了大街,所以,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是必須有的,站在時代的潮流上,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結果就能越來越好。
總圖:
最後,祝大家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