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 這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說,他成功的關鍵是中午前只吃水果(雙語)

2021-02-13 時文英語Studio

This self-made millionaire says the key to his success is eating only fruit until noon

By Jade Scipioni,CNBC, Oct. 5th, 2019

作者:傑徳-斯皮戈昂尼,CNBC,發布於2019年10月5日

 

Credit: Jesse Itzler 圖為傑西-伊茨勒

At 51, Jesse Itzler has already had a string of successes.

現年51歲的傑西·伊茨勒已取得了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成功。

When he was in his 20s, he was a successful rapper, who appeared frequently on MTV. (His first single, 「Shake It Like A White Girl,」 reached the Billboard Hot 100 chart in 1991.)

20多歲時,他是一個成功的說唱歌手,經常出現在MTV上。1991年,他的第一首單曲《像個白人女孩一樣搖擺》(Shake It Like A White Girl)登上了Billboard榜單熱門歌曲的前100(彼時他的藝名叫Jesse Jaymes-譯註)。

In his 30s, he became an entrepreneur and helped build Marquis Jets, one of the largest private jet leasing companies in the world, which he later sold to a unit of Warren Buffett’s Berkshire Hathaway for an undisclosed amount. Itzler was also a partner in Zico Coconut Water, which was acquired by Coca-Cola in 2013 for an undisclosed sum.

30多歲時,他成為一名企業家,幫助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飛機租賃公司之一的侯爵噴氣式飛機公司(Marquis Jets),後來他以未披露的價格將其出售給了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個部門。伊茨勒也是濟科椰子水公司的合伙人,該公司於2013年被可口可樂收購,收購金額未披露。

In 2008, he married Spanx founder and billionaire Sara Blakely and by 2015, the couple became co-owners of the NBA’s Atlanta Hawks. They also have four children together.

2008年,他與Spanx創始人、億萬富翁薩拉·布萊克利結婚,到2015年,這對夫婦成為NBA亞特蘭大老鷹隊的共同老闆。他們共育有四個孩子。

Sara Blakely, founder of Spanx, and her husband Jesse Itzler attend the Allen & Company Sun Valley Conference on July 9, 2015 in Sun Valley, Idaho.Scott Olson | Getty Images News | Getty Images圖為Spanx創始人薩拉·布萊克利和她的丈夫傑西·伊茨勒於2015年7月9日在愛達荷州太陽穀出席艾倫公司太陽穀會議。

But Itzler says none of those successes would have happened without the strict diet and wellness routine that he has been doing for 30 years.

但伊茨勒說,如果沒有他30年來嚴格的飲食和健康習慣,這些成功都不會發生。

「For me, the No. 1 thing that has changed my life — and I know this sounds crazy — but I only eat fruit until noon every day,」 Itzler tells CNBC Make It.

「對我來說,改變我人生的第一件事——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狂——但的確是我每天在中午前都只吃水果,」伊茨勒告訴CNBC Make It。

Itzler says when he was 21, broke and living on his friends』 couches, he read a book called 「Fit for Life」 by Harvey Diamond.

伊茨勒說,21歲時,他破產了,靠在朋友的沙發上過夜而苟且生活,他讀了一本哈維·戴蒙德寫的書《一生健康》。

「I was about to run my first marathon and I wasn’t a runner, so I looking for anything that would give me an edge,」 he says.

「我當時正要參加我的第一次馬拉松比賽,但我不是一個長於奔跑的人,所以我想找到任何能給我帶來優勢的東西,」他說。

Itzler says the book challenges the reader to only eat fruit until noon for 10 days and then on day 11 go back to your regular breakfast.

伊茨勒說,這本書要求讀者連續10天在中午前都只吃水果,然後在第11天回到你的常規早餐。

「So I did it, and on day 11, after 10 days of fruit, I went back to my regular breakfast, which was things like oatmeal, eggs, bagel and bacon and I felt terrible and that was it. I never went back,」 Itzler says.

「我就這樣做了,在第11天,吃了10天水果後,我又吃了我的普通早餐,像燕麥片、雞蛋、百吉餅和培根,我的感覺很糟糕,就是這樣。我再也沒有回到過往飲食習慣中,」伊茨勒說。

In 「Fit for Life,」 which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85 and re-released in 2010, Diamond promotes a diet based on raw fruits and vegetables, with fruits to be only consumed on an empty stomach in the morning. The book also says animal protein should not be combined with complex carbohydrates such as beans or whole grains.

在1985年首次出版並於2010年重新發行的《一生健康》中,戴蒙德提倡以生水果和蔬菜為基礎的飲食,水果只能在早上空腹食用。這本書還說,動物蛋白不應與豆類或全穀類等複雜碳水化合物結合。

There has been controversy over Diamond’s Fit for Life diet, especially around the idea of food combining and eating food on an empty stomach. In a study published in the April 2000 issue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in Switzerland found that having a low-calorie diet with a mix of food is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eating foods in certain combinations.

關於戴蒙德的《一生健康》中提到的飲食方式人們一直存在爭議,特別是關於食物搭配和空腹進食的觀點。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0年4月出版的《國際肥胖症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低熱量飲食加上吃混合食物的效果比某些食物的混合更有效。

And Erin FitzGerald, RD and assistant clinical nutrition manager at Lenox Hill Hospital in New York City tells CNBC Make It that while it’s generally not harmful to only eat fruit until noon, she doesn’t recommend it.

紐約市萊諾克斯山醫院的臨床營養助理經理、研發人員艾琳·菲茨傑拉德告訴CNBC Make It,雖然通常中午前只吃水果並無害處,但她並不推薦。

「I would never recommend that my patients eat only fruit until noon. If anything, we need to 『break』 our overnight fast with protein and/or healthy fat. Fruit can be a healthy part of our mornings, but eating a lot of fruit in the morning can potentially harm some individuals — in particular, those who have diabetes or who are at risk for diabetes,」 FitzGerald says.

「我從不建議我的病人在中午之前只吃水果。如果有什麼相似點的話,我們需要用蛋白質和/或健康脂肪來「打破」我們的整夜未進食的空腹感。水果可能是我們早晨健康營養的一部分,但早上吃很多水果可能會對一些人造成潛在傷害,特別是那些有糖尿病或有患糖尿病風險的人,」菲茨傑拉德說。

Still, Itzler says for him, when he eats only fruit until noon he experiences higher energy levels and thinks more clearly, because according to him it gives his digestive system a break. But there is no scientific research to back up what Itlzer says.

不過,伊茨勒說,對他來說,當他中午前只吃水果時,他會體驗到更高的精力水平,思維更清晰,因為據他說,這會讓他的消化系統得到休息。但是沒有科學研究來支持伊茨勒的說法。

After 12 p.m, Itzler says he eats super clean meals that are 80% raw. But he does treat himself to an occasional pizza or sushi roll while eating with his wife and four kids.

晚上12點以後,伊茨勒說他吃的是80%都是生食的超乾淨食物。但當他和妻子及四個孩子一起吃飯時,他偶爾也會款待自己吃吃披薩或壽司卷。

Itzler isn’t the only entrepreneur, who has experimented with fruit-related diet.

伊茨勒並不是唯一一個嘗試過水果型飲食的企業家。

Apple co-founder Steve Jobs』 was at times a frutarian, eating mostly fruit as well as some nuts, seeds and grains. Jobs』 was inspired to do a fruit-based diet after reading the book 「Mucusless Diet Healing System」 by Arnold Ehret in college, according to Walter Isaacson’s 2011 biography 「Steve Jobs.」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有時很節儉,大多數時候他除了吃堅果、種子類和穀物外,也主要吃水果。根據沃爾特•艾薩克森2011年的傳記《史蒂夫•賈伯斯傳》,賈伯斯在大學時讀了阿諾德•埃赫雷特的《無黏液飲食治療體系》(Mususless Diet Healing System)一書,受此啟發,開始了以水果為基礎的飲食。

Credit: Jesse Itzler圖為傑西-伊茨勒

In addition to eating only fruit in the mornings, Itzler says another key to success is taking at least three hours a day for himself.

伊茨勒說,除了早上只吃水果外,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每天至少有三個小時留給自己。

「Everyone’s knee-jerk reaction is that they could never do that, but I think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take 10% of the day for yourself because I find that it makes me super present.」

「每個人的下意識反應是他們永遠沒法做到這一點,但我認為為自己爭取一天至少有10%的自我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發現這使得我超級能把握當下。」

Sunni後記:這對驚人的成功夫妻的事業、愛情、生活小花絮

        先從妻子--最年輕最低調的女億萬富翁沙拉-布雷克裡(Sara Blakely)說起。她靠賣內衣成為億萬富翁,其塑身內衣Spanx目前已成為諸如金-卡戴珊、奧普拉等名媛大碗、超級女星們不能說的秘密,可撫平你的小腹、提升你的臀部線條、瞬間讓你凹凸有致、性感撩人。2012年41歲的沙拉-布雷克裡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成為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

        他們2008年在佛羅裡達博卡-格蘭德結婚,育有4個孩子。在她與傑西·伊茨勒婚禮前幾周,布雷克裡拉著伊茨勒,坐在兩人最喜歡的一家上西區餐廳,告訴他一個之前只有直系親屬才知道的秘密:她其實是多麼有錢。「她對我說, 我不確定你清楚地知道Spanx ——以及我本人——到底有多麼成功。」布雷克裡告訴他,該公司當時的年收入已不再是幾百萬美元,而是好幾億美元。結果伊茨勒哭了出來:「我太為她高興了。」

  當然伊茨勒自己也不是窮光蛋。他1968年出生於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發明家,母親是羅斯林教育委員會主席。年紀輕輕成為著名的白人說唱歌手,也是一名熱愛創業的企業家。2010年,他將Marquis NetJets賣給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巴菲特旗下公司),賣價未披露。伊茨勒創建了100 Mile Group;持有流行椰子汁品牌Zico、低卡路裡伏特加品牌Voli及以「速溶於口」為賣點的咖啡因能量含片品牌Sheets,這些項目的投資者包括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和超級名模吉賽爾·邦辰。Zico於2013年被可口可樂收購。2015年伊茨勒和妻子成為NBA亞特蘭大老鷹隊的老闆之一。伊茨勒和妻子一樣熱衷創業,喜愛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他曾參加2006年的美國超級馬拉松賽、在24小時之內完成了100英裡(約160公裡)跑。一位記者在報導中這樣描述他:「當我在他位於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與他見面時,他頭纏著束帶匆匆跑下樓梯,一頭金色捲髮還滴著汗。他剛剛與一位海豹突擊隊員一起做了高強度有氧運動——他僱了這位大兵跟他和布雷克裡一起住一個月。(他過去經常從辦公室租車回家,可每每又忍不住要搶過方向盤自己開上一路,結果司機反成了倒收錢的座客。請個全能的海豹突擊隊員顯得更為划算。)

  讓我們還是回到妻子這裡來為本文收尾,沙拉-布雷克裡對個人財富的觀點非常獨特。「我覺得財富能加強你本身已有的特質。」 「金錢之下,如果你原來是個混蛋,你會越來越混蛋;如果你本來就很美,你會越來越美。賺錢很快樂,花錢很快樂,當然捐錢也很快樂。」作為十億美金聚樂部的成員她低調的讓人驚嘆。她數年來一直開著被公司員工吐槽無數次的白色豐田小貨車接送兒子去做義工,她認為人的自知和控制管理自己能力很重要。布雷克裡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誰,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她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她知道自己創造的財富應該花在什麼地方。

相關焦點

  •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和普通人的10點不同之處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白手起家而最終成就億萬富翁的夢想,而有些人雖然很努力但還是無法取得什麼大的成就呢?他們勇於直面種種問題和挑戰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都遇到過看似邁不過去的坎,但他們的確都邁過去了。甚至連他們自己都無法想像自己能克服這麼多困難。軟體開發諮詢公司 Pansophic 的創始人 Joe Piscopo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分手後,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誕生!(厲害)
    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誕生。 2月11日,美版陌陌Bumble登陸納斯達克。
  • 全球80後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 原來是他們……
    如今說到80後,有不少人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但是也有一些80後仍在生活中掙扎和迷茫,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全球白手起家的80後億萬富翁
  • 億萬富翁是怎麼成為億萬富翁的?丨雙語閱讀
    英國《金融時報》約翰•桑希爾:美國前十大億萬富翁大多是創新者,而歐洲許多最富有的億萬富翁則是繼承者,但是美國似乎正在變得更加歐洲化。
  • 億萬富豪的「騙局」,一夜暴富是童話.
    誤解四:億萬富翁都是一夜暴富似乎總有些人在創建公司後,能夠憑藉爆品快速進入大眾視野,但實際上,更多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是通過多年專業投資、長期致力於某個市場後才取得巨大成功的。超過50%的調查對象18歲前就開始第一份工作;大約75%的調查對象30歲之前就創建了第一家企業。
  • 全球80後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
    如今說到80後,有不少人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但是也有一些80後仍在生活中掙扎和迷茫,下面盤點全球白手起家的80後億萬富翁,希望能給80後的你一些鼓勵
  • 時尚女魔頭離婚後,白手起家培育出三個億萬富翁!
    全球最富有人之一、科技大拿、NASA依賴的夥伴.據悉鋼鐵俠就是以他為原型塑造的。然而他的母親——梅依·馬斯克(Maye Musk),是同樣不可小覷的驚豔人物。72歲的她從事時尚模特50年之久,也是一位營養師。經常出現在《時代》雜誌健康版,《婦女節》和《時尚》等雜誌的封面上。
  • 北京取代紐約成世界億萬富翁之都,居住百名超級富豪
    CBS MONEYWATCH|北京取代紐約成世界億萬富翁之都,住著百名超級富豪昨天(2月2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雖然已經捐贈了1100億元,60歲的比爾蓋茨仍舊無懸念的憑藉
  • 這位福州人比肩扎克伯格!名列全球前10!
    據最新公布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全球白手起家年輕富豪榜前十名中有4名中國人
  • 2021福布斯和胡潤榜出爐,德國新晉億萬富翁都有誰?
    其中日內瓦有19位億萬富翁,蘇黎世有14位。 俄羅斯排名下降了6位排到第七。富翁仍然大多聚集在能源、金屬與礦業行業。現居美國47歲的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成為了俄羅斯首富。 法國上升至第八位,其五個最富有的家族都是靠奢侈品致富。
  • 別管百萬富翁,要聽就聽億萬富翁的建議
    > 菲律賓《商業世界》Barry Ritholtz專欄文章摘譯:我在與億萬富翁的對話中獲取了他們成功的建議,並通過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但請注意,我並不以研究億萬富翁謀生,也不建議大家像他們那樣投資。儘管上述億萬富翁的成功之路不盡相同,但他們都很樂意傳遞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同時在他們身上還存在一些共性,他們所傳遞的內容如下所述: 1. 以現實為基礎:瑞·達利歐在2011年出版的《原則》一書中明確寫下了這一點。與我對話的所有億萬富翁都談及了那些被他人錯過或誤解的現實的重要性。
  • 億萬富翁推動加密貨幣:墨西哥第三大富豪改變推特簡歷!
    今年1月,這位身價超過130億美元的億萬富翁上周末修改了自己的推特個人簡介,加入了比特幣(Bitcoin)的話題標籤。加密推特薩利納斯擁有超過84萬的粉絲中,他們在周六注意到了他推特的變化,大約在這個時候,加密資產的價格23天來首次飆升至4萬美元以上。
  • 11位億萬富翁給予的人生忠告【中英雙語】
    ================================11位億萬富翁給予的人生忠告Rule No.1: Never lose money. Rule No.2: Never forget rule No.1.  規則一:永遠別輸錢。
  • 全球前10大白手起家年輕富豪,中國大陸佔4席超越美國3名
    根據最新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的數據顯示,全球前10位最富有的40歲以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中就有「6位」來自亞太地區,其中有4位是中國人、2位是澳洲人,而美國僅佔3人。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大中華區科技、媒體及電信負責人表示,「過去的五年中,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的發展是突飛猛進的。
  • 這位億萬富豪花了大把錢幫助退伍老兵,可為什麼有人生他的氣?
    前僱員說,公司管理層曾讓員工優先考慮更健康的病人而不是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雙方早已出現隔閡。但關閉的決定非常突然,前治療師表示,一些病人非常失望。 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私有化成為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爭議焦點。科氏兄弟和肯·朗格尼等保守派億萬富翁希望退伍軍人儘可能去看私人醫生,而傳統的退伍軍人組織希望政府繼續負責醫療系統。 科恩網絡已成為雙方的測試案例。
  • 新「造富」時代下的億萬富翁成長之路
    從百萬富翁,到成為億萬富翁,仍然需要時間的磨礪和「獎勵」。那麼,實現這一跨越,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哪些行業,哪些國家最容易催生億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學歷與其財富有無必然聯繫?……Betway根據福布斯2018全球前100位富豪榜數據做出分析,並提供了一些答案。
  • 人物 | 她曾是流水線女工,如今卻逆襲成為億萬富翁!
    48歲的周群飛以615億元財富位居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榜首,財富比去年上漲45%。▲周群飛回顧這位女首富的前半生,跌宕起伏卻又無比勵志: 出生前父親自製炸藥導致雙目失明兩根手指被炸掉,5歲時母親去世,家庭貧困潦倒。
  • 福布斯2021全球富豪榜,帶你悉數新加坡的億萬富翁
    新加坡擁有32位億萬富翁,比2020年增加了6位。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繼續蟬聯首富,其資產規模為310億新元(230億美元),而他的妻子舒萍也位居新加坡億萬富翁排行榜的第9名,其淨資產增至74億新元(55億美元)。
  • 宜家創始人辭世:5歲賣火柴17歲創業,他曾是最「吝嗇」的億萬富翁
    該公司名字的前兩個字母,便取自於他個人名字。Kamprad創立宜家時年僅17歲,他開創了可組裝家具的概念。作為宜家家居公司的開山人,Kamprad掌舵這一公司超過了70年。現如今的宜家已然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歡迎的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