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1 Type-C 高速接口設計指南

2021-02-14 EDA365電子論壇

USB Type-C,又稱USB-C,是一種通用串行總線(USB)的硬體接口形式,外觀上最大特點在於其上下端完全一致,與Micro-USB相比這意味著用戶不必再區分USB正反面,兩個方向都可以插入。

相關文章:USB各類接口尺寸及其封裝

談到形式,剛才所說的mini-USB和micro-USB也算是這樣,但這兩個相對於標準USB來說的。而這個標準USB,其實它的名字叫USB Type-A。

這個圖大致解釋了不同形式的USB,可以看到,不同版本(2.0/3.0)對應的這些接口是有差別的,基本上USB 3.0時代都是為了兼容USB 2.0才做成了這樣。

Type-A的USB 3.0和2.0形狀一致,並且設備也可以相互兼容,而Type-B就不同了,2.0版Type-B的接線可以插到3.0版接口上,但是反過來就不行。

USB 3.1分為Gen 1/Gen 2兩種,USB 3.1 Gen1是USB 3.0的改名,也就是說完全沒變化。市面上所有未提及Gen 1/Gen 2區分的,一般都代指USB 3.1 Gen2。

USB 3.1 Gen 2的帶寬為10Gbps,比USB 3.0高了一倍。

影音傳輸(USB AV)帶寬增大,匹及HDMI1.4。

電力輸出可達到100W。

編碼標準變化,從8b/10b升級為128b/132b,極大的降低了編碼損耗率。

雖然歷代USB都有防插反設計,但這並不能防止「大力出奇蹟」後的悲劇……於是乎這次從源頭解決問題,正反插都能用,再也不會遇到插USB時要試一次後才能插進去的尷尬。

如圖所示,typeC有24個引腳,每一邊12個。沒有連接時,兩邊的引腳定義是中心對稱的,所以typeC正反插時都是一個情況。當然這個定義不是一直都這樣的,連接後會根據識別情況發生變化。

支持替代模式(Alternate Mode/Alt Mode)

支持替代模式的前提,是機器已經搭載了支持USB PD協議的晶片,就是剛才提到的那個可以增大功率輸出的玩意。

表 1 和表 2 分別匯總了在 USB Type-C 型插座和插頭上所使用的信號列表。

Type-C接口有多種封裝,最麻煩的(Jacob's Opinion)是帶有EMI接地屏蔽的中置式貼片接口。通過對參考設計和EVM(評估模塊)中總結的一些技巧,幫助PCB設計工程師更快更容易的設計出符合規範的工程。

從Type-C接口供應商處獲取最新的封裝並仔細檢查。在理想情況下,與PCB電路板廠一起驗證接口的使用面積和平面度,為整版布局提供必要的參考。

對type-c接口進行扇孔處理。參照之前的設計文檔可以得知可以使用通孔8/16 mil過孔(沒有盲孔和埋孔)。

就設計規則而言,我們將最小間距設置為3mil(最差情況)並將我們的過孔放置在(頂部/底部)。確保通孔沒有碰到Type-C連接器上的焊盤,以避免「盤中孔」的出現。

在頂層和底層可以看到SSTX / RX這些差分對。由於這些是最重要的信號,因此要把這些差分線做特別處理,比如安全間距要滿足3W走線,蛇形等長,在等長時,為了匹配長度儘可能一樣而採用蛇形等長。而且儘可能確保阻抗計算的正確性。

為了滿足阻抗計算的結果,接下來要對SBU,USB2和CC1 / 2等信號做以下布線處理。

由於Type-C接口最大的載流為5A,所以我們在進行PCB設計時。我們使用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在內層使用相當大的平面來承載高電流。0.5盎司銅需要大約125毫米的銅寬度才能安全地滿足5A。

第二種方法是使用頂部/底部層來承載大部分電流(放置走線/從數據路徑傾瀉而出)約65mil的0.5盎司銅和鋪銅(0.5盎司)才能容易滿足5A。

一旦電源接近Type-C接口,就會在內層上兩次轉換,以使連接器下方的VBUS過孔並使用一組過孔將它們縫合到頂部/底部來進行鋪銅處理。

GND鋪銅。通過一些新打的過孔,把整個板子上出現的空白區域都可以用添加回流GND過孔,並且把整個模塊進行鋪銅處理。

以上6點內容同樣可以應用於其他Type-C接口的PCB設計中,把握好設計技巧後可以減少在Type-C系統上進行布局的時間。

除了這些規範外,我們考慮到EMC的問題,所以會在接口處添加相應的ESD器件來保護接口。

相關焦點

  • usb2.0、usb3.0、usb3.1、type-c 接口含義與區別
    >三種接口標準: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及Type-C先介紹兩種技術標準:      ·  usb3.1 gen1:技術標準基本與usb3.0相同,沒有很大提升(可以當做就是3.0)      ·  usb3.1 gen2:才是真正的usb3.1。
  • USB TYPE C接口拆解及定義、USB3.1標準說明
    TYPE-C母座引腳排列圖TYPE-C公頭排列圖  TYPE-C USB3.1標準三種工作模式: 1:DRP,(主HOST/DEVICE可自由轉換,類似電腦或MACBOOK)usb type c DRP工作模式示意圖
  • USB 3.1 TYPE-C 規範標準(版本:1.4)及USB3.1規範詳解
    ,內有TYPE-C音頻適配器標準,我們截取翻譯解讀了部分目錄,協會的規範是是各種開發、參考設計的必備手冊,如需要USB 3.1 TYPE-C 規範標準(版本:1.4),請文末留言郵箱地址,我們將整理後統一發送協會最新的規範!
  • type-c接口和USB接口 了解一些
    type-c接口和Micro-B接口哪個好?type-c接口和Micro-B接口有啥區別?Type-C是什麼?Type-C接口的亮點在於更加纖薄的設計、更快的傳輸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強悍的電力傳輸(最高100W)。Type-C雙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接口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
  • Oppo手機為什麼不選擇用type-C接口?
    有人說,type-c本身不貴,oppo不至於為了省這麼點兒錢。對,type-c是不貴,但將type-c加入手機設計,由於type-c的加入,導致手機結構設計變化,裝配變化,其成本並不只是type-c本身的成本所能夠描述的。
  • TYPE C連接器接口基礎介紹
    Type c接口定義(24腳)標準的USB3.1線材,其內部線芯共有21芯,比USB2.0多了16條線芯,從而滿足了USB3.1的的高速傳輸標準以及100W輸出功率,其最大傳輸速率10Gbits/S,最大輸出功率100W,最大電流5A,使用USB 3.1需要連接兩組TX+/-,兩組RX+/-,用於高速數據傳輸.
  • USB type-c接口的優點​
    1、USB type-c接口,簡稱USB-C,位於智慧型手機的底部,大多數時候用於充電、數據傳輸等用途。 2、type-c是USB接口的一種連接介面,不分正反兩面均可插入,大小約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樣支持USB標準的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等功能。
  • 怎麼知道Android手機type-c接口是否支持擴展塢功能(手機變電腦
    仔細研究,發現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好多都配TYPE-C接口,但還是有區別的,好多type-c接口是被閹割過的,雖然同是TYPEC接口,但是分為二種,一種是只有數據和充電功能,第二種是TYPEC全功能接口手機,支持音視頻、快充、數據。有的廠商在低端機裡為了提高賣點,讓用戶覺得更值就加入了type-c接口,但低端機要降低成本啊!
  • 蘋果是Type-C標準幕後推手?
    1. 2012年,蘋果發布iPhone的同時發布了lightning接口,與此同時按照慣例,相關研發團隊開始著手設計下一代的產品接口,相對於lightning (E75), 內部稱新的接口為E85,也既是後來的 USB type C.2. 蘋果當時的數據接口主要是用於iPhone/iPad上的lightning跟用於mac上的thunderbolt。
  • USB Type-C數據線,全新Type-C接口充電線
    產品描述: 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與原來的Micro USB規格一樣小,約為8.3mm*2.5mm;可承受1萬次反覆插拔; 支持正反兩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類似蘋果lightning接口)纖薄設計;最大數據傳輸速度可達
  • 華為MateBook與MacBook Type-C接口體驗
    Matebook 的發布為國內 type-c 接口從業者帶來了極大的鼓舞。畢竟,這一匠心之作,將會成為國內典範,後續整個產業就可以快步增長了,包括 10月份,預計華為還會推出type-c接口的MatePhone,支持pd充電已經是確定的了,但是能否支持DP輸出,這個還不清楚。在這方面,華為和國內的手機廠商都面臨一個難題。假如手機支持DP輸出,那麼,輸什麼東西出來?
  • USB-C:新一代USB接口
    參考連結:http://www.cnet.com/news/usb-type-c-one-cable-to-connect-them-all/
  • Silicon Labs發布USB Type-C參考設計
    SiliconLabs USB Type-C參考設計使開發人員快速上手-完整的USB Type-C™解決方案包括軟體協議棧、原理圖、工具、以及由USB-IF認證的具有USB電力傳輸特性的矽晶片- 中國,北京-2016年6月1日-芯科科技(SiliconLabs)推出了旨在降低基於
  • Type-C/superMHL應用漸行漸近,高速接口標準改由移動領軍
    Thunderbolt 3跟風 Type-C制霸介面市場看準高速傳輸介面接口規格邁向大一統的趨勢,英特爾在今年臺北國際電腦展上,亦宣布其新一代Thunderbolt 3介面將支援Type-C連接器,足見該接口已廣獲各傳輸介面標準陣營青睞。
  • 【高清視頻】帶你走進colorii深圳SMT工廠, 學習USB Type-C Hub生產過程!
    總結說來USB Type-C具有以下特點:1.最大數據傳輸速度達到10Gbit/秒,也是USB 3.1的標準;2.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約為8.3mm×2.5mm纖薄設計;3.支持從正反兩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萬次反覆插拔;4.配備Type-C連接器的標準規格連接線可通過3A電流,同時還支持超出現有
  • 【原創】遵循統一標準:USB Type-C增加HDMI(二)
    八個TX/RX管腳在USB模式和HDMI模式下傳輸高速數據:USB 3.1通道用於USB操作,三個TMDS通道以及時鐘用戶HDMI可選模式下的操作。TI推出的TUSB1046集成了可選模式多路復用器和可重驅動,其中的線性可重驅動支持Alt Mode模式下每個通道高達8.1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足以滿足HDMI 1.4規範的3.4Gbps的需求。儘管TUSB1046最初是為DisplayPort應用而設計的,但是它與協議無關,圖8顯示的是DisplayPort四通道設置,這種配置可以適配三個HDMI TMDS通道和TMDS時鐘。
  • USB Type C 接口電腦的福利!必買的Type C配件就是它?
    type-c 接口,區區一個接口,就將數據傳輸、充電和視頻輸出功能集於一身,能為用戶帶來很多好處。當然,大多數人沒有那麼高大上的需求,在日常使用時,type-c接口的外形,不分正反讓你可以拿起來就盲插,不論你有一個兩個或者四個接口,隨便插入哪一個都能充電,這種體驗我相信是大家之前使用電腦從未所有過的。
  • 簡要介紹USB2.0、USB3.0、USB3.1、Type-C接口含義與區別
    簡單說:USB3.0 比2.0的傳輸速率快,充電快,能向下兼容2.0USB3.1 通常是指 USB3.1 Gen2,比3.0的傳輸速率更快、充電更快,同時向下兼容Type-c 通常是指 USB3.1的一種接口形狀,總共三大類,c就是第三大類先看下USB2.0接口USB2.0USB3.0USB3.0內部
  • 2018年度編輯選擇獎:閃迪至尊高速TYPE-C USB 3.1雙接口OTG快閃記憶體盤
    其中,這款閃迪至尊高速TYPE-C USB 3.1雙接口OTG快閃記憶體盤憑藉出色的表現,在《微型計算機》2018年度硬派大盤點活動中獲得了讀者與編輯的一致認可,為此我們也特別為它頒發《微型計算機》2018年度編輯選擇獎。
  • 【原創】遵循統一標準:USB Type-C增加HDMI(一)
    但單個連接器中實現USB和其他高速接口格式的轉換給設計人員提出了挑戰,包括管腳功能間的切換,提供電磁保護比如ESD,維護信號質量。USB Type-C通過定義備選模式(Alt Mode)來滿足這些需求,這種方法能夠動態的更改管腳的功能,從而支持非USB的數據傳輸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