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丨如何做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

2021-02-13 經濟日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關注就是力量,「圍觀」並不簡單。要想在紛紜嘈雜的網絡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就要努力做一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對世界、對形勢保持一份整體的、科學的認識,學會比較、鑑別,質疑、求真,不斷涵養自己的媒介素養,提高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

網絡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與那些活躍於網絡世界的名流、大V不同,更多的人在網上只看不說,或者多看少說,成為各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作為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暱稱——「吃瓜群眾」。

以「吃瓜群眾」自喻,表達的是一種事不關己的「圍觀心態」。但在網際網路時代,關注就是力量,「圍觀」並不簡單。要想在紛紜嘈雜的網絡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就要努力做一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

網絡技術方便了新聞傳播,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播格局。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網絡傳播打破了「傳授」與「接受」的邊界。進入到網絡裡來的每個人,都是傳播者,也都是接受者。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又都是別人的聽眾。在這個世界裡,任何事情都可以圍觀,每一個「吃瓜群眾」都可以發言。點讚、轉發、評論等等,都是一種表達手段,都可能在自我表達的同時影響另一個「吃瓜群眾」。網絡是一個龐雜的世界,你喜歡什麼,就能找到什麼,從網絡上看到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反過來也是在給自己描摹一幅「自畫像」。正因為如此,做一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對網絡世界需要多一份理性。

在網際網路時代,獲取信息非常容易,但對信息作出判斷和整合卻不容易。現在,只要打開一部連接網絡的手機,信息就會撲面而來。微信裡面有信息,朋友圈裡也是信息;你關注一個客戶端,每天會收到推送過來的各種信息;還有很多不知道從哪裡發來的廣告信息等。面對眼花繚亂的信息,如何選擇就成為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獲取信息越容易,越需要對信息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斷

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網絡世界,我們會發現:離奇並不一定可信。這裡的羊長了四隻角,那裡的牛會說話等等,稀奇古怪的事情看上去熱鬧,實際上找不到真正的「新聞要素」,沒有時間、地點等一些基本信息;迎合的並不一定可信,你喜歡體育,滿世界都是有關體育的信息湧到你眼前,你喜歡種花,天天都有花卉的消息推送給你,大數據精準了解了你的愛好,也能擋住你認識世界的眼睛。令人激憤的也不一定可信。一些隨意裁減歷史、移花接木拼湊的信息,看上去令人激憤,卻不一定是事情的全貌;有時候,有圖未必是真相。那些只把鏡頭對準違法者胡攪蠻纏,卻不給警察解釋機會的視頻,那些把目光對準慘烈車禍現場,卻不告訴受眾救援情況的錄像,都沒有提供足夠的真相。

網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碎片化的世界,我們已經習慣於利用碎片時間不斷接受碎片化信息。在這種碎片化世界裡,只有堅守一份理性,才能避免瞎子摸象,以零散的、局部的感受取代整體的、科學的認識。世界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無論是國際關係還是國內形勢,都是由不同要素按照有機聯繫組成的。碎片化的信息即使再豐富,也不可能拼湊出對世界整體的認識。有人說過,如果把目光對準災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停屍場。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作為「吃瓜群眾」應該保持一種警醒,越是吸引眼球的奇聞怪論,越要防止被忽悠、被誤導。

所以說,做一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並不簡單,需要我們學會比較、鑑別,質疑、求真,不斷涵養自己的媒介素養,提高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保持對良知與正義的追求,在眾聲喧囂中堅守一份理性。

滾燙的鴨梨水能夠抗癌;驅蚊手機軟體和「聲波驅蚊器」可以驅蚊;能量飲料提神醒腦抗疲勞,隨意飲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每天都會用富有年代感的表情問候「早上好」的老媽信了,還在第一時間把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文章轉發給我,叮囑著一定照做。

起初沒太上心的我,在翻看了和老媽的微信聊天記錄之後,才驚呼「大事不妙」。因為類似「緊急通知!……」「很多人都忽視……」「太傷身體了……」的文章,時不時就會出現,即便是已經被闢謠的內容,之後也不忘綴上一句「這是某某阿姨發過來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看來,這是老媽和她的老夥伴們溝通交流的主要內容之一。而日前發布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絡調查報告》顯示,中老年網民群體遭遇比例最高的網絡風險是網絡謠言,佔比66.2%。那麼,這些聳人聽聞、博人眼球的網絡謠言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確認了眼神,認定我老媽和她的老夥伴就是對的人呢?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是否信謠傳謠,與人的知識和閱歷有很大關係。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對信息的甄別能力,媒介素養比不上年輕人,容易掉入網絡謠言的陷阱,的確是他們被「選中」的原因之一,卻又不是最戳中要害的那一個。最戳中要害的那一個,在心理。

《報告》顯示,中老年人上網行為帶有明顯的家人和熟人社交屬性,期待通過網際網路加固情感聯繫。只是當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與子女分居兩地,他們之間的情感聯繫是疏離的,子女的情感陪護更是跟不上的,不少中老年人轉而向朋友圈尋找存在感和認同感,期待藉助他人力量化解生活中的不便。此時,開篇就噓寒問暖、鼓吹傳統家庭社會秩序、充滿「情感引誘」元素的「謠言帖」,特別容易贏得中老年人的心理好感。如果再伴有「央視報導」「人民日報」等截圖,相信媒體權威的中老年人更會深信不疑,立刻轉給子女看看,卻不知是著了「有圖未必有真相」的道,成了謠言的無意識傳播者,被「移花接木」的權威媒體也順帶做起了「背鍋俠」。

既然查明了病因,接下來就要對症開藥。一方面,中老年人自身要對從網絡中了解到的內容抱有適度懷疑,哪怕再順理成章,也不妨多加查證,提高辨別能力,做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同時,還要爭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個耳聰目明的「輿論領袖」,對老夥伴們給予積極正面的影響。另一方面,心病還須心藥醫,作為子女的我們,與其嘮叨埋怨,不如從關心父母長輩的角度入手,多一些電話問候,多回家看看,多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用正面信息替代各類謠言,讓他們感受到真實的親情的溫度,幫助他們耳聰目明起來。

總之,「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不能只停留在年輕人傳閱甚廣的「雞湯軟文」裡,必須落實在與父母長輩的聯繫溝通中。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在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規避掉可能存在的風險。

一起來談談你當「吃瓜群眾」的經歷和感受吧。

☞外交部回應美發動貿易戰:典型的貿易霸凌主義,中方將作出必要反制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地上海,電動車市場這次真要變了

☞向海而行,航海新時代來了!

☞商務部就美方公布擬對我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清單表態

編輯 / 徐曉燕

來源 / 經濟日報(記者魏永剛、牛瑾)

相關焦點

  • 吃瓜群眾是什麼意思?
    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吃瓜群體」即草根群眾,「吃瓜群眾」喜歡的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吃瓜群眾」而骨子裡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吃瓜群眾」群體,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只要你在中國做網際網路,就必須重點關注。「吃瓜群眾」人群喜歡的,等於「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 吃瓜群眾們,知道瓜瓤為啥紅嗎?
    那麼,吃瓜群眾現在吃的西瓜為什麼是紅瓤的呢?有沒有多種瓤色的西瓜呢?科學家找到了答案。4月23日,《植物生理學》在線發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許勇團隊的最新成果。他們闡明了西瓜紅瓤控制基因——番茄紅素環化酶Cl LCYB的作用方式及調控機制,發現該基因中特定胺基酸位點的變化導致蛋白積累水平下降,這是馴化過程中產生紅瓤西瓜的直接原因。
  • 吃瓜群眾的口味,牛啥牛,蘋果有本事把微信封了?
    小刀馬雖然小馬哥稱,無意和蘋果「爭霸」,但是吃瓜群眾顯然並不是這樣認為的。眾所周知,微信小程序「對標」的雖然是APP,其實何嘗不是和蘋果APP Store的一次暗中較勁。不過騰訊管理層不這樣認為,騰訊表示,騰訊與蘋果之爭,實際是一場誤會。
  • 吃瓜群眾怎麼說?| 吃瓜學英文系列
    別人吃瓜,我學英語。歡迎來到吃瓜學英語系列。流量怎麼說?traffic:the messages or signals transmitted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打記者的真相來了:誰是吃瓜群眾?誰是「死者家屬」?
    【1】今天有網友稱,惡意罵人者,有人引導也。這些「吃瓜群眾」都是誰,還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嘛。《關於原陽縣盛和府建築工地「4·18」 壓埋窒息事故情況說明》稱,被圍毆的記者拍下的視頻中9名人員均系原興辦事處工作人員,他們按照統一工作安排成立了三個專班,其工作職責是幫助家屬料理後事,並持續對三個家庭進行幫扶,同時協助心理疏導師對家屬進行心理安撫。
  • 吃瓜群眾三大困惑解讀
    吃瓜群眾的困惑之一美國FAKE NEWS為何如此低劣?竟敢毫無底線的串改發言,捏造故事。沒有人限制他們嗎?答案是以前有,現在沒人有能力管了。很久很久以前在美國新聞界串改發言、故意刪減發言、捏造故事以製造假新聞不但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而且很容易吃上官司,賠了夫人又折兵。
  • 吃瓜解讀CRISPR/Cas9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吃瓜解讀CRISPR/Cas9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啥?什麼叫吃瓜解讀?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解讀給吃瓜群眾裝*用的,呵呵。子曾經曰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在弄清楚什麼是CRISPR/Cas9之前,咱先得搞清楚這個名字究竟是怎麼回事。
  • 作為吃瓜群眾,就想了解一下奕帆這個公司到底什麼來頭?
    之前在江湖上一直流傳我們奕帆有個新媒體流量商學院,引起了熱議,也遭來了一些人的反駁,甚至是質疑它的專業度和可信度。但是今天,這個事情算是「實名認證」了,也給了曾經那些質疑過我們的人狠狠的打臉了。小紅蟻剛上線不久,我們的心情還沒平復。今天這把火給我們奕帆又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讓我們在2019年即將結束的時刻劃上了一個更加圓滿的句號。
  • 臥槽睡不著 豈止是當事人,更是吃瓜群眾和公眾號段子手們吶
    好吧,面對滿屏的公眾號深入解讀王寶強離婚事件裡的故事線,箇中細節總有日漸清晰的一天,多方當事人應該還會有跟多後續猛料爆出,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且吃且八著吧。除了吃瓜和操心明星生活,逼姐好奇的是,為什麼這樣一則明星負面新聞可以挑動所有人的神經?
  • 學術圈六大蠱王吃瓜匯總
    45個爆料中竟湧出35個匿名爆料,有稱是黃秋原女士學生被她搶過一作的,有抨擊其學術水平的,更有聲稱有權色交易石錘的。黃秋原女士與其教授的關係,據說在華人圈中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人本科學歷,本身風評不佳,卻達成了很多人無法達成的成就。再加上一個美女的噱頭。無論廣大吃瓜群眾是酸還是卻有其事,總之這學術圈蠱王的名頭是跑不了了。
  • 優步(UBER)國際版LOGO圖標悄然大變,吃瓜群眾表示心亂
    即便是中國用戶也在吐槽這個logo不明所以,首先它一點都看不出來和uber有關,而且它所謂的和中國有關的元素看起來更像是和中國銀行有關的元素,怎麼看都是個銀行客戶端。Uber在國內依然在使用的Logo對於這種圖標的變化,國內網友絲毫沒有察覺,但是Uber在國外的用戶就對此變得非常好奇,如果說之前的圖標像是一個銀行的客戶端的話,那麼Uber國際版新圖標就讓吃瓜群眾完全看不懂起來
  • 吃瓜群眾表示,論營銷,還是支付寶會玩兒
    就在昨晚,作為一名吃瓜群眾,小瓜還被朋友問及芝麻信用是多少?只有六百多的我被已經有七百多的她們嫌棄,小瓜內心委屈地想,明明已經淘寶到月初剁手,月末吃土的地步,竟然還沒有人家高。但是看到這張圖片,小瓜的心裡是凌亂的,經小瓜鑑定,這位磚家一定是芝麻信用的託,鑑定完畢,微笑臉.
  • 銳龍AMD Ryzen預售追蹤:PC吃瓜群眾重燃裝機熱情了
    AMD嘔心瀝血研發多年的銳龍Ryzen處理器已經發布,這一次還真正走入了人民群眾生活之中——2月23日零點就開始接受預定了,PC眾多年來對升級換代沒多大興趣了
  • 尹國明:看了淘寶總裁夫人手撕淘寶超級網紅,讓吃瓜群眾瑟瑟發抖的是啥?
    一些大資本一旦掌握太大話語權究竟可以任性到什麼程度?
  • 吃瓜群眾特供版Chrome插件英雄榜!
    🌈穀粒-Chrome插件英雄榜, 為優秀的Chrome插件寫一本中文說明書, 讓Chrome插件英雄們造福人類~Chrome插件這種東西,雖然極客們用的比較多,我希望吃瓜群眾也可以從中找到樂趣,於是在Chrome插件英雄榜滿70個的時候,我精選了30個吃瓜群眾喜歡用的Chrome插件
  • 科普:B站av號改成bv號是什麼意思,會不會對吃瓜群眾造成影響?
    就比如官方宣布要把B站的av號改成bv號,很多UP主和粉絲們都產生了激烈的討論,但也有許多小夥伴不明所以,所以此章文文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B站av號改成bv號到底是什麼意思,究竟會不會對吃瓜群眾們造成影響呢?首先跟大家說說B站av號與bv號是什麼意思?
  • 吃瓜群眾八卦本性暴露
    吃瓜群眾們趕快捧好手中的瓜,系好安全帶,帶你一起去盤點過去一年內引爆全球輿論的熱門事件,看看加拿大人的八卦心思都放在了哪些事件上。加拿大人雖然關心疫情,但對於如何應對疫情反而顯得興趣不高。相比之下,這些八卦的好奇寶寶們更願去搜索泰勒·斯威夫特為什麼要重錄她的歌曲,或者菲利普親王為什麼不是國王這種吃瓜問題……How to get a vaccine passportHow to buy DogecoinHow to make money
  • 比起數據洩漏,美國吃瓜群眾似乎更關心FB老大的屁股……
    然而,在長達幾天數十個小時的問詢過程中,圍觀吃瓜看戲的美國群眾們,最關心的,並不是數據洩漏的問題,而是——那麼,為什麼會有馬克扎科伯格是機器人這個梗火起來呢?馬克扎格伯格在聽證會上做的筆記曝光人類要喝水,對,這很自然
  • IBC 2019丨愛圖仕600d說來就來,這瓜怎麼吃?
    最近的「瓜」應接不暇,有點吃不過來。摸摸自己的腎,還好可以再等等!愛圖仕9月13-17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參加歐洲最大的影視器材展IBC 2019,到底是什麼樣的新品,讓遠在國內的朋友異常激動?!小愛沒忍住,提前給大家放料了...
  • 吃瓜的樂趣遠大於遊戲本體!吃瓜合集奉上!
    「今天吃新瓜了嗎?」這句話,最近成為了手遊圈裡出現評率最高的一句話,而這一切都源於《戰雙帕彌什》。這款遊戲自從公測就產瓜不斷,是玩家每天必刷的快樂源泉。這款遊戲就像以花邊新聞頻頻上熱搜的明星一樣,以特別的方式在手遊圈裡大火。不管你玩不玩,瓜是一定要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