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懂!解構 5G頻譜與NR頻段,附5G導圖

2021-12-27 眾視DVBCN

本期眾視Tech小編整理了5G思維導圖、四大運營商的頻譜分配、NR頻段對應、以及5G自13年至今的發展歷程。

通過閱覽可以發現,700M 5G網絡的頻段優勢正在逐步顯現,中國廣電也正在借力中國移動完成未來至少十年的商用布局。此外,自2013年至今,5G的發展速度也是尤為迅猛。

首先,眾視Tech小編為大家附上最新整理的5G思維導圖,

包括從概念定義、應用場景、關鍵技術、標準研究、性能指標、應用領域、5G NR、網絡架構、產業鏈八大方面,如下圖所示(圖片更新於21年11月17日):

(眾視Tech註:信息來自網絡,如有疑問,歡迎指出)

眾所周知,無線通信業務傳輸離不開無線頻譜,它是信息傳輸的載體,5G三大應用場景的實現,需要較以往更多的頻譜資源。由於頻譜資源有限,5G當中分配了兩個區域的頻譜資源FR1和FR2。

FR1: 作為5G的主頻段,此頻段低於6GHz,稱為Sub6G。頻率範圍從450MHz到6000MHz,頻率低,穿透能力強,覆蓋效果更好,這個頻段是無線通信的黃金頻段。

FR2: 是5G的擴展頻段,因為這個頻段的頻率高可達到28GHz,波長達到毫米級別,稱為毫米波。

其頻率範圍從24250MHz到52600MHz,這個頻段頻譜豐富,可實現超大帶寬,頻譜也較為乾淨,幹擾小。

以下是NR頻段與各頻率對照表:

(眾視Tech註:信息來自網絡,如有疑問,歡迎指出)

聯通電信所使用的是目前全球很多國家的5G廣泛採用的n78 3.5GHz頻段,有其產業鏈條較為成熟,因此,電信聯通可以使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去部署5G網絡;移動使用的n41頻段和n79頻段不管從晶片或者設備上來說,不如n78成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推動這個頻段的產業鏈的發展;廣電擁有700MHz的頻譜資源,可謂是黃金中的黃金頻譜。

3.5GHz頻段(3400MHz-3500MHz)

在2.6GHz頻段上擁有2515-2675MHz的160M帶寬,其中2515~2615MHz(100MHz)用於部署5G,2615-2675MHz(60MHz)將用於部署4G。

3.5GHz頻段(3500MHz-3600MHz)

4.9GHz頻段(4900MHz-5000MHz)

700MHz頻段(703MHz-733MHz   758MHz-788MHz)

此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共同使用3.3GHz頻段(3300MHz-3400MHz)

中國移動除了2.6GHz頻段,還獲得了4.9GHz頻段實驗建設部署,即N79頻段,這是中國移動相對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另一個獨家頻段。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籤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共享5G頻率資源,5G核心網各自建設。

工信部宣布批准中國廣播申請的4.9GHz頻段5G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同意其在北京等16個城市部署5G網絡。中國廣電拿下4.9GHz頻段對國內的5G建設來說意義重大,可以說為之後「共建共享」打下了基礎。

工信部確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三家企業共同在全國範圍使用3300~3400MHz頻段頻率用於5G室內覆蓋。

工信部發布了《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並明確將700MHz頻段調整用於FDD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加上此前工信部發布的《關於做好700M頻段頻率臺站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中,已準許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使用703~733/758~788MHz頻段。

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籤訂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共建共享700MHz、共享2.6GHz頻段5G無線網絡,在保持各自品牌和運營獨立的基礎上,共同探索產品、運營等方面的模式創新,開展內容、平臺、渠道、客戶服務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國家廣電總局正式發布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的公告。

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籤署了《5G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建共享5G 700MHz網絡。

工信部發布《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將702-798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調整用於移動通信系統,並將703-743/758-798MHz頻段規劃用於頻分雙工(FDD)工作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

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訂立《5G網絡共建共享補充協議》。明確5G 700M建站的錢由中國移動先付;中國移動優先享有5G 700M無線側這的資產;雙方都有使用權。

工信部發布《通知》明確將24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藍牙、點對點傳輸等無線電通信系統;將51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等無線電通信系統,僅限於室內(不包括汽車內)使用;將58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點對點傳輸、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等無線電通信系統。F類和G類通用微功率設備分別可以使用2400MHz和5800MHz頻段。

自2013年至今,5G發展迅速並取得多次突破性進展,本期小編也整理了5G相關的重要事件,以時間為節點,為大家呈現:

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準 。

工信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作為5G推進工作的平臺,推進組旨在組織國內各方力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推動5G國際標準發展。 

IMT-2020(5G)推進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日本電信營運商NTT 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家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超越現有4G網絡1000倍網絡承載能力的高速5G網絡,傳輸速度可望提升至10Gbps。

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

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正式啟動,於2016-2018年進行實施,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

第一屆全球5G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的5個5G推進組織聯合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詞。苗圩指出,發展5G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戰略共識。5G將大幅提升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業務體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海量需求,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的重大飛躍,帶動晶片、軟體等快速發展,並將與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新業態。

工信部發布《關於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確定5G中頻頻譜,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並力爭於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

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

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於500個。

華為在MWC2018大展上發布了首款3GPP標準5G商用晶片巴龍5G01和5G商用終端,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3GPP 5G NR標準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並發布,這標誌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項目申報正式開始。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IMT-2020(5G)推進組主辦。

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第一批應用5G服務的地區為首爾、首都圈和韓國六大廣域市的市中心,以後將陸續擴大範圍。按照計劃,韓國智慧型手機用戶2019年3月份左右可以使用5G服務,預計2020年下半年可以實現5G全覆蓋。

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意味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得到保障,向產業界發出了明確信號,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在第十七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已具備商用的產業基礎。 

韓國電信公司(KT)、SK電訊株式會社以及LG U+三大韓國電信運營商正式向普通民眾開啟第五代移動通信(5G)入網服務。 

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宣布,即日起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城市核心地區部署「5G超寬帶網絡」。 

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5G基站正式獲得了工信部入網批准。工信部頒發了國內首個5G無線電通信設備進網許可證,標誌著5G基站設備將正式接入公用電信商用網絡。

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 

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特別提出支持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時說,2020年以來5G建設加快了速度,雖然疫情發生後,1-3月份發展受到影響,但各企業正在加大力度,爭取把時間趕回來,中國每周增加1萬多個5G基站。4月份,5G客戶增加了700多萬戶,累計超過3600萬戶。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行的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中國5G用戶已超過6000萬,2020年將推動5G大規模商用。

在此前試驗頻率基礎上,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頒發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同時許可部分現有4G頻率資源重耕後用於5G,加快推動5G網絡規模部署。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出席2021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在大會數字領導者閉門會議上,劉烈宏表示,5G賦能產業數位化發展,是5G成功商用的關鍵。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大步向前,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5G垂直應用的場景將進一步拓展。

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我國已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行動網路。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的主旨演講中表示,「十四五」是我國5G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

要加強規劃引領,系統化推進5G應用發展;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網絡供給能力,自此新進網5G終端將默認開啟5G獨立組網(SA)功能;要豐富融合應用,拓展重點行業應用,提煉典型應用場景。優化生態環境,打造5G高水平開放體系,培育全球化開放合作新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要實現5G在大型工業企業滲透率達到35%;每重點行業5G示範應用標杆數達到100個;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均增長率達到200%三大指標。

大力推動5G全面協同發展,深入推進5G賦能千行百業,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發展模式,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級,推動5G應用「揚帆遠航」局面逐步形成。

全國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在廣東深圳、東莞召開。會議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參觀工廠、港口、電站,現場感受5G應用場景,觀看成果展示,以多種形式展示5G+智能工廠、5G+智能電網、5G+智慧港口等一系列融合創新應用,凸顯了5G加速助力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抓手,把5G建設好、發展好、應用好,全力推動5G行業應用創新,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需求導向,樹立一批高水平應用標杆,形成一批成熟的應用解決方案,建設一批行業特色應用集群。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晶片、模組等關鍵產業環節的供給能力,提升5G網絡的支撐能力,加強應用安全保障能力。堅持成果導向,加快5G應用複製推廣,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合作,加快建立產品共同創新、價值共同創造、利益共同分享的市場化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在實踐中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打造5G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說,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5G基站、終端連接數全球佔比分別超過70%和80%。5G產業加快發展,5G手機產品加速滲透。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1.68億部,同比增長80%。

截至2021年9月底,北京市已建成5G基站4.7萬個,基本實現全市5G網絡覆蓋。 

相關焦點

  • 一張思維導圖看懂5G ! 一文看懂5G頻譜分配情況
    一文看懂5G頻譜分配情況. P1 |1 ~& L8 r1 g& x$ O來源:5G產業圈' V2 D$ q/ n0 D5 u9 w1 b9 U2 ^5 U2019年6月6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正式獲得5G商用牌照,5G發牌一年時間,各大運營商已經在多個城市完成重點區域5G覆蓋。; _8 ?
  • 一張思維導圖看懂5G ! 一文看懂5G頻譜分配情況
    各運營商所分配的5G頻譜不同,是否會存在信號覆蓋、強度的差異呢?現在一起來看看國內四大運營商5G頻譜分配情況:Sub6G頻段,也就是我們說的低頻頻段,是5G的主用頻段;其中3GHz以下的頻率我們稱之為sub3G,其餘頻段稱為C-band。FR1的優點是頻率低,繞射能力強,覆蓋效果好,是當前5G的主用頻譜。
  • 5G NR和4G LTE共存 – 動態頻譜共享 (DSS)
    這種部署場景又稱為非獨立組網 (NSA) 模式,需要使用 LTE 錨點來交換控制和信令信息。除了 LTE 信令外,這個錨點還需要能夠配置、添加、修改和釋放與 5G NR 無線接入網 (RAN) 間的連接。在這種設置中,LTE 基站 (eNB) 承擔了主小區組 (MCG) 的作用,而 5G 基站 (gNB) 則成為輔小區組。兩種 RAN 都會連接到現有的 LTE 核心網(演進的分組核心網,EPC)。
  • 5G NR詳解,看完秒變大神
    全新頻譜寬頻支持大帶寬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頻譜是無線通信技術的基礎資源。未來全球5G先發頻段是C-band(頻譜範圍為3.3GHz-4.2GHz, 4.4GHz-5.0GHz)和毫米波頻段26GHz/28GHz/39GHz。
  • 全球5G頻譜許可發展報告(附各國拍賣時間表)
    已知71個國家正在積極考慮適合5G發展的頻譜(這一數字不包括主要用於提供3G或4G服務頻譜方面的主動舉措)。報告顯示,C頻段已經在歐洲、亞太、中東和非洲等地成為全球5G商用許可的主流頻段之一,部分國家正在進行C頻段的拍賣、諮詢、試驗、計劃、共享/本地許可等。
  • 5G頻段和頻譜大全,只看這一篇就夠了
    5G的兩個頻段區域FR1和FR2在目前3GPP定義的頻率範圍分為FR1和FR2。>n26127500 MHz - 28350  MHzTDD上面就是目前最新的5G標準規範規定可以使用的頻段,在中國,3.5GHz頻譜範圍是肯定會使用,至於傳聞中的 2.6GHz 頻譜,是否分配給中國移動,還需要等待工信部的正式發文。
  • 帶你了解5G NR的頻段劃分和頻點計算
    3GPP協議定義了從Sub6G(FR1)到毫米波(FR2)的5G目標頻譜。其中FR1是5G的核心頻段,以3.5G(又稱C波段)附近的頻譜資源作為5G部署的黃金頻段。FR2由於頻譜高,衰減快,則作為5G的輔助頻段,用於熱點區域速率提升。3GPP 協議定義的5G頻譜FR1如下,相比於4G LTE的頻段做了部分合併、拆分與添加。
  • 什麼叫5G動態頻譜共享?
    靜態頻譜共享,指在同一頻段內為不同制式的技術(比如4G和5G)分別提供專用的載波。這種方式「簡單透明」,但頻譜利用率較低。動態頻譜共享,指在同一頻段內為不同制式的技術動態、靈活的分配頻譜資源。這種方式可提升頻譜效率,且利於4G和5G之間平滑演進。為什麼需要動態頻譜共享?
  • 中國推動:6GHz頻段列入5G及未來6G頻譜劃分成為WRC-23議題
    5G的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的頻譜資源,還需要高、中、低頻協同工作。2019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9)就5G毫米波頻段達成全球共識,以滿足5G系統超大容量、高速率傳輸的業務需求。與此同時,為了解決5G系統廣域和深度覆蓋問題,以及在在網絡容量和覆蓋範圍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世界各國將目光聚焦於中、低頻段新增連續5G頻譜。
  • 2.1GHz頻段5G NR與現有系統兼容性分析完成
    會上對「無線電頻率使用率評價方法(5個部分)」國家標準項目草案以及「2.1GHz頻段5G NR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分析研究」「5G NR V2X直連通信系統頻率需求研究」「1.8GHz頻段5G NR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分析研究」三個研究課題項目進行了討論,與會代表還就ITU-R SG5 WP5D國際會議進展進行了交流,並討論了四項立項建議。
  • 用頻譜分析儀測量5G NR(原載於《微波雜誌》21年11/12月號)
    為了滿足這一市場需求,EXFO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模塊化的RF測試解決方案,可隨著網絡的發展進行調整。EXFO的5GPro頻譜分析儀是業界首款針對現場進行技術優化、可升級的射頻頻譜分析儀,可提供準確的射頻空中(OTA)測量。它是唯一能夠分析LTE和5G NR環境的模塊化射頻測試解決方案,能夠使用一個緊湊的、可現場升級的儀器來分析亞6GHz(FR1)和毫米波(FR2)頻段。
  • 中國首份5G頻譜白皮書
    我們特別注意到,中國首份5G頻譜白皮書中所建議的可用於5G移動通信的頻段是:(1)低於6 GHz的頻段:建議把3.3-3.6GHz、4.4-4.5GHz、4.8-4.99GHz用於5G;(2)高於6 GHz的頻段
  • 5G NR 小區搜索過程詳細介紹(包括視頻、中文譯文和英文原文)
    -5g-nr-1577445354545.html。上圖中黃色部分顯示程序會通過一個循環嘗試所有336種可能性,並識別具有最大相關性的SSS。RACH前導碼有兩種可能的長度:長前導碼等於839比特,短前導碼等於139比特。長前導碼用於覆蓋範圍大的小區,因為傳播延遲更大。
  • 5G將用到哪些頻段?就這一篇給你全部說清楚!
    方案一:n7+n38  (FDD+TDD方式,FDD 上下行各70M頻譜,TDD 共50M)方案二:n41 (TDD方式,共195M頻譜,怎麼分配各國自己定義)如果中國移動獲得2.6G頻譜分配,應該是方案二,2496MHz~2690MHz。
  • 頻譜劃分又有新變化!中國電信再獲800MHz頻段資源
    △工信部頒發頻率許可證眾所周知,800MHz信號覆蓋廣、穿透力強、組網成本低,被業界譽為「黃金頻段」。中國電信新增的1MHz黃金頻段,無疑將為其低頻網絡部署加持。早在2017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就計劃完成全國LTE 800MHz網絡部署,並建成國內領先的全球首個全覆蓋的新一代物聯網(NB-IoT)商用網絡。
  • 《5G全球競賽》(二)
    3.2 標準化進程和終端正如前文提及,3GPP正在定義5G規範。通過組織和聯合全球行業範圍內多個區域通信標準化開發機構,並基於各成員機構的努力,3GPP推出了一系列行動網路標準化報告和規範(包括GSM, UMTS, LTE, 和5G)28 。5G演進第一階段標準規範是3GPP發布的Release 15規範(見下圖R15)。
  • 華為定義5.5G:重構Sub100G頻譜使用模式 帶寬提升10倍
    重構Sub100G頻譜使用模式,最大化頻譜價值頻譜是無線產業最重要的資源。要達成產業願景,5.5G需要在Sub100GHz內使用更多的頻譜。不同類型頻譜的特點不同,譬如FDD對稱頻譜具備低時延特徵,TDD頻譜有大帶寬特徵,而毫米波則可以實現超大帶寬和低時延。如何綜合發揮各個頻段的優勢,是未來關鍵的方向。
  • 6GHz以下頻段陸續釋出 5G頻譜規劃啟動
    在WRC-15和3GPP R13標準會議後,各國陸續釋出6GHz以下頻段,供行動寬帶作使用,目前聚焦的主要頻段包括
  • 「5G學習」關於5G的頻譜
    學習5G「空口」(5G NR),必須先了解5G所使用的頻譜。因為任何無線通信技術,都是基於電磁波,都有屬於自己的頻譜(工作)範圍。而頻譜(工作)範圍,基本決定了這個無線技術的特性。那麼,5G工作在哪些頻譜範圍呢?
  • 全球5G毫米波頻段頻率規劃與許可進展
    毫米波在助力5G能力拓展和應用落地主要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毫米波頻譜資源充足,能夠緩解全球中低頻段頻譜資源枯竭的困境;二是毫米波連續大帶寬能夠達到5G的最優性能,滿足目標應用場景對容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三是毫米波具有天線體積小、設備輕量化等特點,更易於網絡部署;四是毫米波波束窄、方向性好,能夠提升定位精度。國際統一頻段是5G移動通信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