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眾視Tech小編整理了5G思維導圖、四大運營商的頻譜分配、NR頻段對應、以及5G自13年至今的發展歷程。
通過閱覽可以發現,700M 5G網絡的頻段優勢正在逐步顯現,中國廣電也正在借力中國移動完成未來至少十年的商用布局。此外,自2013年至今,5G的發展速度也是尤為迅猛。
首先,眾視Tech小編為大家附上最新整理的5G思維導圖,
包括從概念定義、應用場景、關鍵技術、標準研究、性能指標、應用領域、5G NR、網絡架構、產業鏈八大方面,如下圖所示(圖片更新於21年11月17日):
(眾視Tech註:信息來自網絡,如有疑問,歡迎指出)
眾所周知,無線通信業務傳輸離不開無線頻譜,它是信息傳輸的載體,5G三大應用場景的實現,需要較以往更多的頻譜資源。由於頻譜資源有限,5G當中分配了兩個區域的頻譜資源FR1和FR2。
FR1: 作為5G的主頻段,此頻段低於6GHz,稱為Sub6G。頻率範圍從450MHz到6000MHz,頻率低,穿透能力強,覆蓋效果更好,這個頻段是無線通信的黃金頻段。
FR2: 是5G的擴展頻段,因為這個頻段的頻率高可達到28GHz,波長達到毫米級別,稱為毫米波。
其頻率範圍從24250MHz到52600MHz,這個頻段頻譜豐富,可實現超大帶寬,頻譜也較為乾淨,幹擾小。
以下是NR頻段與各頻率對照表:
(眾視Tech註:信息來自網絡,如有疑問,歡迎指出)
聯通電信所使用的是目前全球很多國家的5G廣泛採用的n78 3.5GHz頻段,有其產業鏈條較為成熟,因此,電信聯通可以使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去部署5G網絡;移動使用的n41頻段和n79頻段不管從晶片或者設備上來說,不如n78成熟,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推動這個頻段的產業鏈的發展;廣電擁有700MHz的頻譜資源,可謂是黃金中的黃金頻譜。
3.5GHz頻段(3400MHz-3500MHz)
在2.6GHz頻段上擁有2515-2675MHz的160M帶寬,其中2515~2615MHz(100MHz)用於部署5G,2615-2675MHz(60MHz)將用於部署4G。
3.5GHz頻段(3500MHz-3600MHz)
4.9GHz頻段(4900MHz-5000MHz)
700MHz頻段(703MHz-733MHz 758MHz-788MHz)
此外,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共同使用3.3GHz頻段(3300MHz-3400MHz)
中國移動除了2.6GHz頻段,還獲得了4.9GHz頻段實驗建設部署,即N79頻段,這是中國移動相對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另一個獨家頻段。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籤署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共享5G頻率資源,5G核心網各自建設。
工信部宣布批准中國廣播申請的4.9GHz頻段5G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同意其在北京等16個城市部署5G網絡。中國廣電拿下4.9GHz頻段對國內的5G建設來說意義重大,可以說為之後「共建共享」打下了基礎。
工信部確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三家企業共同在全國範圍使用3300~3400MHz頻段頻率用於5G室內覆蓋。
工信部發布了《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並明確將700MHz頻段調整用於FDD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加上此前工信部發布的《關於做好700M頻段頻率臺站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中,已準許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使用703~733/758~788MHz頻段。
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籤訂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共建共享700MHz、共享2.6GHz頻段5G無線網絡,在保持各自品牌和運營獨立的基礎上,共同探索產品、運營等方面的模式創新,開展內容、平臺、渠道、客戶服務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國家廣電總局正式發布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的公告。
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籤署了《5G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共建共享5G 700MHz網絡。
工信部發布《關於調整700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的通知》,將702-798MHz頻段頻率使用規劃調整用於移動通信系統,並將703-743/758-798MHz頻段規劃用於頻分雙工(FDD)工作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
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訂立《5G網絡共建共享補充協議》。明確5G 700M建站的錢由中國移動先付;中國移動優先享有5G 700M無線側這的資產;雙方都有使用權。
工信部發布《通知》明確將24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藍牙、點對點傳輸等無線電通信系統;將51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等無線電通信系統,僅限於室內(不包括汽車內)使用;將5800MHz頻段規劃用於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區域網/WiFi)、點對點傳輸、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等無線電通信系統。F類和G類通用微功率設備分別可以使用2400MHz和5800MHz頻段。
自2013年至今,5G發展迅速並取得多次突破性進展,本期小編也整理了5G相關的重要事件,以時間為節點,為大家呈現:
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準 。
工信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作為5G推進工作的平臺,推進組旨在組織國內各方力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推動5G國際標準發展。
IMT-2020(5G)推進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日本電信營運商NTT DoCoMo正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家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超越現有4G網絡1000倍網絡承載能力的高速5G網絡,傳輸速度可望提升至10Gbps。
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並期望於2020年開始運作 。
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正式啟動,於2016-2018年進行實施,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
第一屆全球5G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的5個5G推進組織聯合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詞。苗圩指出,發展5G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戰略共識。5G將大幅提升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業務體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海量需求,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的重大飛躍,帶動晶片、軟體等快速發展,並將與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新業態。
工信部發布《關於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確定5G中頻頻譜,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並力爭於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
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
發改委發布《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於500個。
華為在MWC2018大展上發布了首款3GPP標準5G商用晶片巴龍5G01和5G商用終端,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3GPP 5G NR標準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會正式完成並發布,這標誌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項目申報正式開始。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IMT-2020(5G)推進組主辦。
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 U+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第一批應用5G服務的地區為首爾、首都圈和韓國六大廣域市的市中心,以後將陸續擴大範圍。按照計劃,韓國智慧型手機用戶2019年3月份左右可以使用5G服務,預計2020年下半年可以實現5G全覆蓋。
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意味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得到保障,向產業界發出了明確信號,進一步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在第十七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已具備商用的產業基礎。
韓國電信公司(KT)、SK電訊株式會社以及LG U+三大韓國電信運營商正式向普通民眾開啟第五代移動通信(5G)入網服務。
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宣布,即日起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的城市核心地區部署「5G超寬帶網絡」。
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5G基站正式獲得了工信部入網批准。工信部頒發了國內首個5G無線電通信設備進網許可證,標誌著5G基站設備將正式接入公用電信商用網絡。
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
工信部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全力推進5G網絡建設、應用推廣、技術發展和安全保障,特別提出支持基礎電信企業以5G獨立組網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網絡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覆蓋。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時說,2020年以來5G建設加快了速度,雖然疫情發生後,1-3月份發展受到影響,但各企業正在加大力度,爭取把時間趕回來,中國每周增加1萬多個5G基站。4月份,5G客戶增加了700多萬戶,累計超過3600萬戶。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行的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中國5G用戶已超過6000萬,2020年將推動5G大規模商用。
在此前試驗頻率基礎上,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頒發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同時許可部分現有4G頻率資源重耕後用於5G,加快推動5G網絡規模部署。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出席2021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在大會數字領導者閉門會議上,劉烈宏表示,5G賦能產業數位化發展,是5G成功商用的關鍵。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大步向前,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5G垂直應用的場景將進一步拓展。
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我國已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行動網路。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的主旨演講中表示,「十四五」是我國5G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
要加強規劃引領,系統化推進5G應用發展;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網絡供給能力,自此新進網5G終端將默認開啟5G獨立組網(SA)功能;要豐富融合應用,拓展重點行業應用,提煉典型應用場景。優化生態環境,打造5G高水平開放體系,培育全球化開放合作新生態。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要實現5G在大型工業企業滲透率達到35%;每重點行業5G示範應用標杆數達到100個;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均增長率達到200%三大指標。
大力推動5G全面協同發展,深入推進5G賦能千行百業,促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發展模式,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升級,推動5G應用「揚帆遠航」局面逐步形成。
全國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在廣東深圳、東莞召開。會議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參觀工廠、港口、電站,現場感受5G應用場景,觀看成果展示,以多種形式展示5G+智能工廠、5G+智能電網、5G+智慧港口等一系列融合創新應用,凸顯了5G加速助力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抓手,把5G建設好、發展好、應用好,全力推動5G行業應用創新,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需求導向,樹立一批高水平應用標杆,形成一批成熟的應用解決方案,建設一批行業特色應用集群。堅持問題導向,增強晶片、模組等關鍵產業環節的供給能力,提升5G網絡的支撐能力,加強應用安全保障能力。堅持成果導向,加快5G應用複製推廣,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合作,加快建立產品共同創新、價值共同創造、利益共同分享的市場化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在實踐中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打造5G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說,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5G基站、終端連接數全球佔比分別超過70%和80%。5G產業加快發展,5G手機產品加速滲透。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1.68億部,同比增長80%。
截至2021年9月底,北京市已建成5G基站4.7萬個,基本實現全市5G網絡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