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1 系列發布已近一周時間,昨天下午首批拿到產品的外媒已放出了評測,那麼對於新一代 iPhone,外媒們有怎樣的評價呢?(以下內容匯總自 The Verge、Engadget、CNET 等外媒)
iPhone 11
在外觀方面,iPhone 11 相較前代 iPhone XR 的改變並不大,依舊是鋁合金中框以及光滑的玻璃背板,相同的前面板,攝像頭模組以及機身配色的變化是為數不多能讓你意識到這是一部新機的點,CNET 認為新的綠色和紫色款式顯得更為柔和——相對被取代的藍色和珊瑚色而言;Engadget 和 WIRED 兩家媒體也對新配色給予了積極評價。
(圖片來源:TechRadar)
屏幕仍舊是那塊 1792 × 828 解析度的 Liquid Retina 屏幕,所以和 iPhone XS 或 iPhone 11 系列所用的 OLED 屏幕相比仍有落差,The Verge 表示,由於沒有辦法做到 OLED 屏幕那樣的純黑顯色,iOS 13 的深色模式在 iPhone 11 上觀感不如 iPhone 11 Pro;WIRED 也表示,如果你是從 OLED 屏幕的手機換到 iPhone 11,那麼 LCD 屏的顯示效果是會遜色一些;CNET 和 Engadget 兩家則表示,大多數時候屏幕的差距其實難以被覺察。
(圖片來源:The Verge)
Face ID 的體驗方面,iPhone 11 這代機型解鎖速度更快了,並支持更大的解鎖角度(根據 The Verge、WIRED),這主要得益於 A13 晶片在神經引擎方面的提升。
(圖片來源:The Verge)
揚聲器外放表現也值得一提,今年蘋果在 iPhone 11 上加入了 Spatial Audio(空間音頻)功能,支持 5.1 和 7.1 環繞聲,外放音效會更具空間感,Engadget 直截了當地稱 iPhone 11 的外放聽起來更響亮、聲場更寬廣。
相機是今年 iPhone 11 重要的升級點之一,相較 iPhone XR 它增加了一顆超廣角鏡頭,在拍攝視野較廣的風景照時有一定的作用。
(圖片來源:Engadget)
從外媒拍攝的樣張來看,超廣角鏡頭成像的色彩和白平衡表現與主攝保持得較為一致。
(圖片來源:TechRadar)
(圖片來源:CNET)
同時超廣角鏡頭的加入也讓 iPhone 11 可以不再僅依賴算法進行人像摳圖,帶來了更好的人像模式以及豐富的人像光效。
(圖片來源:TechRadar)
不過由於光圈值(f/2.4)較小,Engadget 表示超廣角鏡頭在低光照環境下表現並不理想,解析力也自然不如主攝細緻。下面一組樣張也可以看出,iPhone 11 的超廣角鏡頭在紫邊控制上並不理想。
(圖片來源:Engadget)
另一大升級便是夜間模式了,夜間模式在 iPhone 11 上是通過自動識別光線條件來觸發的,基於多幀合成的原理讓它的成像時間會比常規拍攝稍長一些,根據環境光線條件的不同合成時間一般在 2 到 5 秒之間,當手機固定不動時,拍攝時長甚至可以延長至 30 秒(來自 TechRadar),這一功能讓 iPhone 11 的夜景表現較前代提升明顯,並終於達到了與 Pixel 3 相當的水平。
iPhone 11、Pixel 3 XL 夜景對比(圖片來源:Engadget)
性能方面,根據 Engadget 的測試,搭載 A13 晶片的 iPhone 11 在 Geekbench 5 上獲得了單核 1334、多核 3449 分的成績,大幅領先搭載驍龍 855 的 Galaxy Note 10 和搭載麒麟 980 的 P30 Pro,只是相對搭載 A12 的機型來說,這種提升在日常使用中能感受到的差異並不大;A13 還增強了神經網絡引擎的處理能力,在運行 Ikea Place、Angry Birds AR 這類增強現實應用時有更為流暢的表現。
(圖片來源:Engadget)
對了,iPhone 11 系列三款機型全系標配 4GB 運行內存,並沒有之前所傳聞的 6GB。
續航方面,蘋果官方標稱 iPhone 11 較 iPhone XR 續航時間增加 1 小時,TechRadar 表示低強度使用堅持了 27 小時;WIRED 則稱從第一天滿電狀態下以正常的使用習慣用到第二天晚餐前,剩餘 20%,總之 iPhone 11 和它的前作一樣,續航還是很夠用,只是它可能已不是今年續航最強的 iPhone 了。
然後,The Verge、TechRadar 和 CNET 都對 iPhone 11 不標配 18W 充電器感到不爽。
總的來說,由於加量不加價,外媒對於 iPhone 11 的評價是比較積極的:
The Verge 推薦使用 iPhone XR 以前機型並正在尋求換機的用戶購買,他們認為儘管會有用戶因為屏幕或長焦鏡頭選擇 Pro,但大多數用戶會對 iPhone 11 感到滿意。
Engadget 認為 iPhone 11 在功能上相比 Pro 版本並沒有差很多,儘管 Pro 系列仍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某種程度上並沒有 300 美元的價差那麼多。
CNET 也推薦大部分需要升級換代的用戶選擇 iPhone 11,當然如果換機需求並不十分迫切他們更推薦等明年的 5G 機型。
TechRadar 給出的推薦理由是:續航、相機(指相對前代的升級)、性價比
WIRED 評價稱,iPhone 11 不是一部具有未來感的手機,但並不妨礙它是非常好的產品,更快的處理器、升級的相機以及更長的續航足以影響有意換機的人群的選擇。
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
多數媒體拿到的 iPhone 11 Pro 或 iPhone 11 Pro Max 是暗夜綠配色,看得出來蘋果也是把這款作為今年的主打配色進行力推,而它看起來也確實很有質感。
(圖片來源:The Verge)
前面板沒什麼好說,與去年的 iPhone XS 系列保持一致。
(圖片來源:The Verge)
背面或許是為了與入門級的 iPhone 11 做出差異,Pro 系列採用了霧面玻璃的設計(圓角矩形的相機模組部分則是光滑的處理),相比前代 iPhone XS 系列的光滑玻璃機身,這種霧面處理使得機身不易沾染指紋和油汙,但會變得更滑溜。同時蘋果也升級了玻璃的抗摔性,Engadget 稱雖然沒有進行特意測試,但在幾次意外跌落中玻璃背板都保持完好。當然對於如此嬌貴的產品,戴套貼膜還是必要保護措施。
(圖片來源:TechRadar)
最引人注目和引起爭議的當然是背面攝像頭的排布了,Engadget 認為呈三角形排列的鏡頭置於方形的模組之中,這種排布在多攝手機中堪稱「奇異」,The Verge 直言它「又大又傻」,WIRED 稱其像是從外星飛船裡掏出來的,總之這是一個需要你去適應的設計。
今年 iPhone 11 Pro 的屏幕升級為了「Super Retina XDR」的級別,戶外峰值亮度達到 800 尼特,顯示 HDR 內容時局部亮度可達到 1200 尼特,不過日常使用時你大概很難感覺到它與前代 XS 系列的差別,只有在播放杜比視界影片時其高動態範圍的威力才能顯露出來;與 iPhone 11 一樣,Spatial Audio 讓 iPhone 11 Pro 的揚聲器外放聽起來比前代更好。
(圖片來源:TechRadar)
The Verge 還提到蘋果調整了 iPhone 11 Pro 系列上的 True Tone(原彩顯示)系統,現在基於五通道光傳感器,相比 XS 系列少了白色通道,這讓 iPhone 11 Pro 屏幕在 True Tone 模式下看起來會比 XS 偏暖。
以及 3D Touch 在 iPhone 11 Pro 系列上被取消,以前的所有操作現在通過 Haptic Touch 完成,在 iOS 13 更新後,已有了長按圖標呼出快捷菜單的功能,並且通過加入重新排列圖標的選項讓以前排列圖標的操作與長按呼出快捷菜單互不衝突。
相機部分是 iPhone 11 Pro 的重頭戲,相比前代它新增了 1200 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同時較 iPhone 11 則保留了 1200 萬像素長焦鏡頭,焦段的選擇更加豐富。Engadget 表示來回拖動虛擬變焦環時 iPhone 11 Pro 取景界面的過渡十分順滑,沒有切換鏡頭時的卡頓感。在使用主攝或長焦時你還可以預覽到超廣角鏡頭的取景畫面,以幫助你更好地判斷當前場景應選擇哪個鏡頭。
(圖片來源:Engadget)
蘋果聲稱 iPhone 11 系列支持新一代智能 HDR,它會在你按下快門前就開始捕捉取景畫面中亮、暗不同的幾幀並在你按下快門後進行合成。不過從 The Verge 拍攝的這組逆光人像樣張看,iPhone 11 Pro 似乎只是把曝光策略調整為照顧人物面部的曝光亮度,天空部分仍然過曝了,並沒有帶來 Note 10 這樣出色的寬容度。
前文提到了 iPhone 11 的夜間模式,在 iPhone 11 Pro 上基本類似,通過自動識別光線條件觸發(也可手動關閉),手持夜景成像 3-5 秒,有腳架固定可延長至 30 秒。
從下面 The Verge 的樣張對比來看,iPhone 11 Pro 在夜間模式的細節還原上可以說完勝 Pixel 3。
iPhone 11 Pro(上)對比 Pixel 3 夜景(The Verge)
視頻錄製方面,現在 iPhone 11 Pro 的三個鏡頭都可以錄製 4K 60 幀畫面並擁有近乎無縫的切換效果,功能似乎也在為拍視頻讓路,比如原來長按快門連拍的功能在新 iPhone 上變成了長按拍攝短片。The Verge 評價稱,原本 iPhone 的視頻拍攝能力與其它手機就已經拉開了一定差距,而在 iPhone 11 Pro 之後,這個差距進一步拉大。
U1 晶片可能是 iPhone 11 系列的一個被關注的升級點,主要用於設備的精確定位,不過當前的 iOS 版本還不支持,所以體驗也無從談起。
最後,續航應該是不少人關心的升級點,蘋果官方標稱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 相比前代續航時間分別提升 4 小時和 5 小時,Engadget 的體驗是:去年測 XS 時,滿電大概可連續用 9 到 9.5 小時,今年 iPhone 11 Pro 提升到接近 12 小時,而 iPhone 11 Pro Max 更是能達到 13 至 14 小時,The Verge 的體驗基本也與之接近;tom's guide 則對比了 iPhone 與 Android 陣營手機的續航,堅持了 11 小時 44 分的 iPhone 11 Pro Max 比三星 Note 10+ 11 小時 09 分的表現更突出。
(圖片來源:TechRadar)
配備了 18W 充電器後,經 tom's guide 測試,iPhone 11 Pro Max 可在 30 分鐘內充入 55% 的電量。
如何評價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 呢?
The Verge 認為 Pro 版本是為那些對屏幕顯示效果和拍照能力有挑剔要求的人準備的。
Engadget 認為 iPhone 11 Pro 系列的提升主要在電池和相機兩方面,如果你對這兩點敏感度不是很高,那麼它們與 XS 系列相比用起來並無差別。
TechRadar 給出的推薦理由是:iPhone 中最高的規格、觀影效果以及續航,但假如你預算不充足、用不到那麼多 Pro 的功能亦或是追求 5G、反向充電之類的,則不推薦入手。
tom's guide 抱怨 64GB 的起步規格太少,並且 iPhone 11 Pro Max 有些重,除此之外它仍是最接近完美的蘋果手機。
信號
據悉,今年 iPhone 11 系列全系採用英特爾 XMM 7660 基帶,iPhone 11 為 2 × 2 MIMO,iPhone 11 Pro 及 Pro Max 為 4 × 4 MIMO。
閱讀評測文章時發現,國外幾乎沒有數碼媒體提到手機信號的體驗,也許去年國內被重點吐槽的信號問題在國外並沒有表現得那麼嚴重,因此具體的信號體驗還有待觀察。不過去年測出 iPhone 射頻性能有缺陷的 Wiwavelength 實驗室仍在第一時間給出了 iPhone 11 系列的射頻增益強度測試。
結論是 iPhone 11 Pro Max 的上行發射天線及中頻發射性能有明顯改善,但全頻段仍存在負增益的情況;iPhone 11 Pro 的射頻表現稍弱於 iPhone 11 Pro Max,表現在中頻和邊緣頻段強度較弱,不過仍強於去年的 iPhone XS Max;而 iPhone 11 相比 iPhone XR 的上行增益似乎還有所削弱。
好看的人都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