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那麼多知名電子廠商的臺灣,為何沒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步伐?

2021-02-07 匯桔網


從北京直飛臺北,只要3個小時約2000公裡的距離。但在如此近的距離背後,兩岸卻呈現著千差萬別的網際網路生態——曾經站在PC時代「風口」上的臺灣IT從業者,卻在移動網際網路跑慢了。

「臺灣錯過了整個網際網路時代,怎麼透過更多的連接和資源整合抓住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尾巴?」獵豹移動CEO傅盛問道。


小米創始人雷軍則認為:「大家都喜歡臺灣,但氛圍好像顯得太悠閒了一點,創業有點慢,能不能像北上廣一樣有熱火朝天的創業氛圍呢?」


和大陸熱火朝天的創業團隊與投資人相比,臺灣的情況確實顯得有些冷清。曾經站在PC時代「風口」上的臺灣IT從業者,幾乎錯過了整個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又在移動網際網路跑慢了。


Knowing創始人楊方儒直言:臺灣在手機上「被殖民」了。「一個客觀的事實是,臺灣人使用的前二十大手機APP,沒有一個是臺灣人自己做的。」

而另一位臺灣移動從業者的說法同樣直接:「如果在臺灣你告訴朋友你要去創業,他們會以為你要去開一家咖啡館或是雞排店,而不是創業做移動APP。」



「改變世界,改變臺灣。」這是獵豹移動CEO傅盛在臺灣合作夥伴雪豹科技辦公牆上留下的話。


為什麼把「改變世界」寫在前,「改變臺灣」寫在後?吳德威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因為傅盛覺得臺灣太不容易接受改變了。」


在硬體時代,這裡曾誕生了如宏碁、華碩、聯發科、富士康等影響世界的硬體廠商與代工廠,但到了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臺灣幾乎沒有誕生有影響力的本土公司,出現一個明顯的斷層。

「在美國談惠普、戴爾等硬體公司的時候,臺灣在談鴻海、臺積電,在美國進入谷歌、Facebook時代,臺灣還是在談那幾家公司。」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曾批評道,臺灣的IT企業連番錯過了軟體革命、網絡革命、移動革命,「病了」。


過去15年裡,經歷了在戴爾、惠普、摩託羅拉等硬體巨頭工作的吳德威,既見證了臺灣電子產業在全球最高峰的時代,也體會了惠普考慮放棄PC、摩託羅拉被谷歌收購等硬體巨頭備受網際網路衝擊的窘境。


「網際網路的崛起給所有的行業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尤其是臺灣這種靠硬體為生的島嶼,還有像我們這樣大量在硬體廠商工作的人,其實都遇到很多的問題。」他說。


曾在臺灣孵化器appworks工作、現任臺灣紫牛創業協會社群經理的PhiniYang則認為,臺灣並不缺少IT類的優秀人才,但這類人才遇到的「斷層」問題在於:大量成熟優秀的人才已經被鎖定在硬體、晶片、代工這三類行業的公司中,並沒有流動出來;而年輕人的心不夠大,在個性上的狼性和應對未來商業化等挑戰的能力準備不足。特別是當大學生畢業後,在創業和去大公司之間選擇時,大部分父母一定會說去大公司,千萬不要創業。


「就算他們在學校寫的代碼是冠軍,去了HTC你就是硬體產品旁邊的一個陪襯,你的軟體是為了我硬體服務的。」吳德威說,自己也是從工程師開始幹起,這只是手機旁邊一個幫襯的角色,而且很多國外品牌只有總部才擁有話語權,臺灣工程師連設計自己的用戶體驗的權利都沒有。


以O2O領域為例,由於臺灣線下便利店的豐富程度高,導致了轉型移動網際網路的包袱變重。此外,有臺灣移動從業者指出,相比大陸「全民創業」的氛圍,臺灣對於創業者的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在一些領域限制了網際網路玩家入場。


「臺灣第三方支付的網際網路公司,想跟大陸一樣在線上買保險,這通通都不行。這大幅延緩了開發的速度,至少延緩了十年,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也讓楊方儒感慨的是,臺灣市場有最好的手機與最快的手機上網的速率,可在手機上卻是用最簡單的軟體APP和服務。「就像非洲人的市場,大家都不穿鞋,有人試著賣鞋子。」


「臺灣人如果沒有辦法扭轉這個趨勢,未來兩三年將是更可怕的一個狀況。」楊方儒判斷。


而與移動網際網路「慢跑」對應,投資環境也稱不上理想。

早年雅虎曾投資了不少臺灣本土網際網路公司,但這件事的另一面是,臺灣大企業不喜歡投資網際網路。


吳德威坦言,要支持青年創業,不應該只是雪豹這種體量的公司在喊,而應是更大規模的企業,但這麼多年下來,絕大部分的臺灣的創投跟老派的企業主仍然喜歡投資的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比如工廠、硬體,而像網際網路這種其實是賣商業模式、用戶體驗以及用戶價值的產品,他們看不到就不喜歡投。儘管這幾年有一些改善,但是整體來講,跟大陸還是有差距。


年輕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沒有放眼全球的視野,投資者又不願意投網際網路,「這看起來有點互為因果,我投也投不進去。」吳德威說。



在兩岸之間千差萬別的移動生態背後,現在的臺灣創業者如何抓住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尾巴?


積極的一面是,兩岸已經開始尋找「連結」的機會:聯動臺灣人才資源與大陸強大的管道資源;吸收前沿的美國技術與輸出崛起的中國模式。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全球化浪潮下,意味著必須通過資源運作跨越地域和文化,運用一體化槓桿來實現裂變式的擴張。


例如,馬雲曾在去年12月在臺北演講時表示,將通過設立基金等形式來幫助臺灣青年創業,甚至是到內地創業。而獵豹移動除了通過和雪豹科技合作展開臺灣業務之外,今年3月份,獵豹移動還聯合雪豹科技,在臺啟動紫牛戰隊,扶持臺灣青年進行網際網路創業。


曾有臺灣應用開發者對本報記者表示,臺灣團隊的起步融資多在5萬~10萬美元,創業基金、選拔等形式或將在臺灣的移動創業上起到「點火」的作用。


傅盛則把臺灣當作企業國際化的橋頭堡。他認為,如果去美國建立全球化團隊,會發現文化有隔閡,團隊融合需要很長時間;而臺灣網際網路行業無論是在語言技能、人文底蘊、文化習慣上都更深地融入了全球網際網路,可以作為大陸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佳跳板,是中國網際網路的橋頭堡。


例如,獵豹曾把手機毒霸的主要團隊移到臺灣,讓他們帶領雪豹的團隊一起做國際版本開發,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獵豹安全大師(CMSecurity)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億的用戶。而眼下,傅盛交給吳德威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去美國市場,幫助獵豹挖掘本地的人才,把美國的獵豹做起來。


而小米創始人雷軍也在此前一次臺灣的演講中提到,臺灣擁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硬體生態背景,而本土創業團隊卻往往缺乏資金和正確的創業輔導。臺灣已經缺席了軟體向網際網路轉型的陣營,但依舊有機會抓住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家居這兩大趨勢。


例如目前楊方儒在做的app Knowing,類似於臺灣的「今日頭條」,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為不同的興趣和不同個性化的用戶做新聞的推送、推薦。


他告訴記者,臺灣沒有太多同樣類型的團隊,也沒有太多的創業者在針對新聞這件事做投入和創業。Knowing7月底在安卓上線,9月在IOS上線以來,目前有4萬多的下載規模,4000多個五星的評論。


而一個在臺灣移動創業圈引起不小震動的應用,則是在今年衝上AppStore免費榜第一,並且受到爭議的圖片+視頻直播社交APP17。


就在不久前,17所在的母公司麻吉波波剛剛獲得A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來自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和日本創投InfinityVenturePartners。


「這大概是臺灣有史以來新創團隊拿到的最大的一筆金額跟最高的估值。」楊方儒說,從前臺灣一直沒有好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可以走向全球,但17做到了從小市場出發,走到做成一個全世界用戶都在使用的APP。

「這其實對臺灣來說,還是很有希望的。」楊方儒說。


文章源自:第一財經日報(有刪改)

相關焦點

  • 跟上了美光,就跟上了DRAM、NAND的步伐
    從2D到3D,從64層、96層、128層、144層到176層,從MLC、TLC到QLC,NAND製程工藝和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產品技術的不斷變化,如何才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美光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先生有關「美光 2021 前沿科技分享與市場研判」的主題演講,從美光戰略發展的高度,為我們提供了管中窺豹的機會。
  • 備考 | 面試:行動支付要讓老人跟上步伐~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讓老人們跟上時代步伐、共享科技紅利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模擬試題在行動支付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的群體可能容易被忽略。一項在7個省份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有17.6%的受訪者表示未使用過電子支付工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老年人。
  • 臺灣品牌手機為何在大陸邊緣化 巨人迷失?
    ,這似乎都說明了微型計算機時代,以臺灣電子製造業為中心的地域分布規律。然而一年一度的Computex作為桌面時代的盛會,卻始終沒有引起移動通信產業的興趣,要知道,目前最受關注的智慧型手機供應商,其前身都是電腦公司。那麼,在臺灣這塊沃土上誕生的大型製造商,為何在大陸的策略上完全不同,不如一起來分析一下。
  • 為何臺灣同胞總眼紅大陸的網際網路
    用李開復的話來說,「在美國談惠普、戴爾等硬體公司的時候,臺灣在談鴻海、臺積電,在美國進入谷歌、Facebook時代,臺灣還是在談那幾家公司。」  而硬體時代宏碁、華碩、聯發科、富士康等影響世界的硬體廠商與代工廠帶來的光環已經沒有那麼閃亮。特別是和以高速狀態蓬勃發展的大陸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相比,臺灣地區在移動革命時代的失落更加明顯。  臺灣地區在「智能化」方面已經開始落後。
  • 臺灣的網際網路世界有啥不一樣?
    2014 年 12 月底時,有調研顯示,臺灣 12 歲以上的民眾中,擁有行動裝置的用戶已經達到 1432 萬人,普及率接近70%。在臺北,數字很有可能高於 70%。1、大屏手機2、手機廠商陌陌在大陸很熱,但在我接觸到的臺灣人裡,聽過陌陌的不多——據說在臺灣約女生並沒那麼難啦。(PS:臺灣女生真心好正!
  • 為何臺灣再花8年也普及不了行動支付?
    大陸人的工作、生活、生意沒受任何影響,一切運轉得有條不紊,而臺灣人,早已餓死在房子裡了。」臺當局金融管理部門以「安全性考量」為由,對電商、電子支付、行動支付限制重重。淘寶的支付寶服務2003年就已上路,而臺灣2015年才實施《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同年臺灣金管會頒發出6張電子支付機構許可證,臺灣才終於有了自己的電子支付。
  • 一潭死水,臺灣在網際網路時代為何如此落後?
    寶島臺灣,作為中華民族版圖上一個閃閃發光的點,在經歷了「亞洲四小龍」昔日輝煌,當硬體、晶片、代工等三大產業的優勢逐步喪失以後,臺灣經濟上再也沒找到新的支點。特別是中國大陸正在經歷網際網路熱和全民創業大潮時候,臺灣網際網路行業卻是「一潭死水」,大家都不想改變,也懶得改變,臺灣地區在移動革命時代的失落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開始認識到這一點。
  • 臺灣便利店為何人氣那麼高?
    臺灣便利店最有魅力之處在於真正做到了「便利」——可以隨時隨地找到便利店並買到需要的產品與服務。據說,凡是到過臺灣的人有很大概率會喜歡上臺灣的便利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臺灣便利店為何人氣那麼高吧!以前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臺灣的便利店真便利!」。在沒有去過臺灣之前,我對這句話還是將信將疑的,通過實地考察親身經歷之後,我深深體會到臺灣便利店的便利。
  • 好緊張……與臺灣知名電信企業技術男聊「華為5G」
    26日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下文簡稱「巴展」)進入第二天,各家廠商使出渾身解數迎來送往,華為和三星的摺疊屏手機展臺前的參觀者依然摩肩接踵,媒體口中的美方「遊說代表團」若隱若現……在這個無人不談5G的大Party上,來自臺灣的中華電信的展廳引起了環環(ID:huanqiu-com)的注意,畢竟在蔡英文當局棄島內發展大計於不顧,極力迎合美國的情勢下
  • CMGS兩岸移動遊戲對接峰會:棋牌博弈類遊戲成臺灣本土廠商突破口
    會場擠滿兩岸三地遊戲企業,主辦單位更邀請到兩岸知名專業人士分享影遊聯動、VR/AR產業如何搶得先機和棋牌博弈類遊戲運營等議題,幫助兩個的遊戲企業實現商務對接。今年的CMGS會議以移動遊戲為核心,並展開多場專題演講、圓桌會議、業界交流、遊戲展示等活動內容。
  • 臺灣那邊的網際網路世界有啥不一樣?
    但隔著一道80米深的海峽,臺灣卻呈現出與大陸完全不同的網際網路生態。即使只在臺北匆匆待了四天,也能感受到這種差異。這座有2300萬人口的島嶼,曾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備受矚目,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卻只做了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網際網路環境像是大陸二三線城市的翻版,還在尋求突圍。
  • 臺灣手機廠商為何集體衰落了?
    而華碩進軍印度市場的時候,小米、聯想、OPPO及vivo等廠商早已先發制人,早早已經在印度市場深耕並建構起銷售網絡與渠道,當前印度市場競爭激烈,留給華碩的機會也不多了,可以說,華碩又一次錯失印度市場。宏基原本是全球第二大PC生產商,早在2008年,宏碁收購臺灣知名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倚天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從而正式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不過長期以來,儘管宏基在手機領域採取WP系統和安卓系統手機雙向發展策略,但始終沒有攪出大的聲響。
  • 關注丨中國臺灣面板廠商難復當年之勇
    隨著兩大面板企業在業績上的進一步下滑,我國臺灣企業在液晶面板領域的佔比將再次縮減。技術乏力讓中國臺灣面板處境尷尬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網際網路研究部總監彭顯東表示,從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液晶面板產業正在經歷一個轉移的階段。
  • FBI:成都嘉石一杯咖啡偷走臺灣砷化鎵關鍵技術;2017全球電子製造代工廠Top50;MWC 2018各大廠商這次有什麼大動作
    這一年,美國開始調查,中興通訊息把美國禁止出售的通信設備賣給伊朗電信,根據美國司法部調查,為了繞過美國禁運的禁令,中興還特別組成一支十三個人的小組美化財報,所有和伊朗案有關的電子郵件,每天都會自動被系統刪除。中興為何如此戒慎恐懼?
  • 臺灣電子科技代工轉型求生,搜羅臺灣地區電子代工產業目前最新現狀!
    臺灣在半導體、手機和電腦領域,開創出一個個響噹噹的品牌,卻在移動網際網路,尤其是人工智慧時代,遭遇了國際競爭力的急劇下滑。站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節點回望,臺灣的科技產業究竟為我們呈現了一條怎樣的弧線?據統計,在臺灣地區1850家上市公司中,將近5成企業與電子產業相關,電子信息儼然成為臺灣地區的經濟命脈。
  • 智能電視市場為何仍是海信、海爾、TCL等製造巨頭佔前排?
    網際網路電視擁有一些智慧型手機廠商常用三板斧:「低價腰斬市場利潤空間」、「造酷炫聽不懂的概念」、「懟友商刷存在」,但是這些在憑實力說話的電視圈根本行不通。 樂視超級電視如今實際上是開發商用來包裝的產品,如果你購買了融創精裝修房子裡面的配置的電視可能是樂視電視。暴風電視在馮鑫2019年9月被帶走,高管已經全部離職、做鳥獸散,其品牌價值已經被掏空。
  • 以Apple Pay改變中國行動支付格局?沒那麼容易
    因為NFC支付是需要能夠讀取NFC晶片的POS機配合,改造老舊刷卡POS機是一項浩大工程,蘋果既然一開始就擁有這麼多合作者,可見蘋果在商戶合作談判方面下足了功夫,才能在臺上風風光光把這麼多合作夥伴列舉出來。Apple Pay還可以用於線上支付,只不過不必通過NFC,直接通過驗證指紋刷信用卡。
  • 臺灣不是網際網路沙漠 卻難逃「邊緣人」形象
    編者按:騰訊科技先後發布的《上海網際網路為何沉淪?》、《深圳網際網路為何能快速崛起?》
  • POS廠商的網際網路轉型之路
    廠商一直處於支付產業的後端,然而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POS廠商也開始衝向前端,直接提供服務,POS行業的網際網路轉型成為了熱門話題。然而在回顧與總結中,POS廠商的網際網路轉型並沒那麼順利。,在當時,銀行卡晶片遷移還沒完成之時,磁條卡仍然是主流。
  • MLCC市場,日系廠商為何擁有絕對優勢?
    而其中MLCC更是由於其一系列諸如體積小、電容量大、高頻使用時損失率低、適合大量生產、價格低廉及穩定性高等特性,在各類電子整機的振蕩、耦合、濾波等電路中應用廣泛,在全球陶瓷電容市場中佔比93%。相比鋁電解電容和片式鉭電容,早期MLCC的缺陷主要在於電容量較小。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MLCC電容小的缺陷被逐漸改善,電容量達400μF以上的高容MLCC不斷出現,對其他電容器的替代作用日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