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安裝vmware、Xshell、Xftp
2. 創建vmware虛擬機
3. 配置虛擬機鏡像文件
4. 配置虛擬機網絡
5. 用Xshell連接虛擬機
1.安裝vmware、Xshell、Xftp現在vmware用的最多的兩個版本是12和15:
這兩個版本,根據系統的不同來安裝,建議windows7安裝vmware12.5.6,windows10安裝vmware15.1.0(本文所有軟體可聯繫博主獲取軟體)。
Xftp和Xshell可以方便在windows平臺上操作虛擬機:
Xshell用於連接本地和遠程的虛擬機,Xftp可以方便在windows和vmware之間傳輸文件。安裝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家庭/教育版安裝,不要選擇商業版。
安裝軟體時直接點下一步即可!
2. 創建vmware虛擬機(1)啟動vmware軟體,點擊「創建新的虛擬機」,或者右上角」文件「新建虛擬機。
(2)選擇「自定義」,點擊「下一步」
(3)選擇「WorkStation12.x」硬體兼容性,該版本兼容的產品最多。
(4)選擇「稍後安裝作業系統」,點擊下一步。
(5)在客戶機作業系統中選擇「Linux」,「版本」建議選擇為CentOS 6 64位,點擊下一步。
(6)填寫「虛擬機名稱」,選擇「位置」,「位置」是將新建的虛擬機文件安裝到哪個目錄,建議選擇安裝在大一點的磁碟目錄,路徑不要出現中文和空格(注意創建二級目錄)。
(7)選擇「處理器數據」和「每個處理器的內核數量」,如果你的處理器有8核,可以把每個處理器的內核數量設置為2,一般的電腦處理器為4核,建議兩個都設置為1。
(8)虛擬機的內存建議設置為1024MB,如果你的電腦內存很大(超過16GB),可設置為2048MB。
(9)網絡類型選擇「使用網絡地址轉換(NAT)」,關於vmware的三種模式,可以參考VMware的三種網絡模式 — NAT模式、橋接模式、僅主機模式。
(10)I/O控制器類型,選擇默認值"LSI Logic(L)",點擊下一步。
(11)虛擬磁碟類型也選擇默認值「SCSI」,點擊下一步。
(12)選擇默認選項「創建新虛擬磁碟」,點擊下一步。
(13)磁碟容量可以設置為20GB,選擇「將虛擬磁碟存儲為單個文件」以提高性能,這裡不要勾選「立即分配所有磁碟空間」,否則會立即分配20GB空間,不勾選意味著所佔空間會隨著虛擬機中的文件增多而逐漸增大。
(14)虛擬機磁碟文件的命名默認即可。
(15)這一步會顯示新建虛擬機的信息,直接點擊完成。
3. 配置虛擬機鏡像文件(1)點擊「編輯虛擬機設置」
(2)選中「CD/DVD(IDE)」,選擇右側的「使用ISO映像文件」,點擊「瀏覽」,選擇自己的ISO文件(我的為CentOS-6.5),點擊「確定」。
(3)點擊「開啟虛擬機」
(4)把滑鼠點進去,使用「↑」、「↓」鍵移動,這裡選擇默認的「In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裝鏡像文件。
(5)使用「←」、「→」鍵選擇「Skip」跳過磁碟檢查,按回車鍵。
(6)直接點擊回車。
(7)在CentOS圖形安裝界面,點擊右下角的「Next」。
(8)選擇「English",不要選擇中文。
(9)選擇"U.S.English"美式英語,點擊」Next"。
(10)選擇磁碟的類型,這裡選擇默認值「Basic Storage Devices」。
(11)第一次使用,在磁碟分區時不需要保留磁碟上的數據,所以點擊「Yes, discard any data」。
(12)這裡配置作業系統主機名和網絡,直接默認即可(默認主機名localhost,網絡為localdomain),點擊「Next」。
(13)時區選擇「Asia/Shanghai」,點擊右下角「Next」。
(14)設置密碼,直接填123456即可,點擊「Next"會提示密碼太簡單,再點擊「Use Anyway」。
(15)這裡選擇磁碟分區方式,選擇最後一個」Create Custom Layout「,自定義磁碟分區,然後點擊右下角」Next「。
(16)創建標準分區,選擇第一個「Standard Partition」,然後再點擊右下角「Create」。
(17)選擇掛載點「/boot」,文件類型「ext4」,大小設置為200MB,選擇「Fixed Size」(確定大小),點擊右下角「OK」創建第一個分區。
(18)繼續點擊Create,選擇「Standard Partition」,設置swap分區(交換分區),大小設置為2048MB,選擇「Fixed Size」(確定大小),點擊右下角「OK」創建第二個分區。
(19)再次繼續點擊Create,選擇「Standard Partition」,設置最後一個分區,將新分區掛載到「/」(根分區),文件類型設置為「ext4」,選擇「Fill to maximum allowable size」(充滿磁碟剩餘總容量),點擊右下角「OK」。
(20)三個分區創建完畢後,點擊右下角「Next」。
(21)點擊「Format」格式化磁碟分區。
(22)點擊「Write changes to disk」進行格式化
(23)這裡按照默認配置在/dev/sda設備安裝boot loader,用於啟動/dev/sda3上的CentOS系統,直接點擊右下角"Next"即可。
(24)現在開始安裝系統,一共205個包需要安裝。
(25)最後點擊reboot重啟虛擬機
(26)重啟虛擬機後,輸入用戶名root,按回車鍵,再輸入密碼(123456),再點擊回車進入系統。
4. 配置虛擬機網絡(1)使用vi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設置計算機的名稱
(2)按小寫的i進入編輯模式,修改HOSTNAME為自己設置的主機如,如HOSTNAME=layne,第一行不變,修改完之後,按ESC鍵退出編輯模式,輸入:wq保存並退出。
出現下面的提示就表示保存成功了:
這裡補充幾個vi的常用命令,後面會經常用到。
更多vi命令,可參考Linux——vi命令詳解。
(3)輸入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編輯網絡配置文件,在輸入過程中可以按Tab鍵提示和補全。
上圖中:
DEVICE表示硬體的名稱,eth0表示第一塊有線網卡TYPE表示該網卡的類型,Ethernet指乙太網UUID表示該網卡設備的編號,作業系統中每個設備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BOOTPROTO表示網卡連接網絡的類型,默認是dhcp的為了配置IP位址、子網掩碼、網關、DNS,我們需要首先查看vmware的網絡編輯器。
(4)在vmware中選擇「編輯」,點擊「虛擬網絡編輯器」
(5)在虛擬網絡編輯器中,點擊「更改設置」。
(6)選中「NAT模式」,查看子網IP和子網掩碼。
上圖中,我的子網IP是192.168.218.0,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也可以點擊上圖右側的」NAT設置「查看詳情。
上圖中,可以看到子網IP、子網掩碼、網關IP(不要更改),所以在虛擬機中可配置:
在上圖中,我做的操作是:
BOOTPROTO修改為static,表示靜態IP位址配置配置IP位址IPADDR=192.168.218.50(前三位是自己的網絡號,後一位可以自己設置)配置子網掩碼NETMASK=255.255.255.0配置網關GATEWAY=192.168.218.2配置首選DNS解析地址DNS1=192.168.218.2配置備選DNS解析地址DNS2=11.114.114.114然後,按ESC鍵退出編輯模式,按:wq保存退出。
(7)輸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啟網絡,然後輸入ping www.baidu.com看看網絡是否配置成功。需要注意的是,Linux中的ping默認不會停止,可以使用Ctrl+C停止該命令的執行。
(8)輸入vi /etc/hosts編輯CentOS的hosts文件,添加本地解析條目。下圖192.168.218.50是剛剛設置的IP位址,layne是之前配置的主機名。
保存退出後,輸入ping layne,可以看到,layne被解析為了192.168.218.50
5. 用Xshell連接虛擬機(1)打開安裝的Xshell軟體,輸入ssh root@192.168.218.50回車。
(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密碼123456,點擊「確定」登陸成功。
注意,此時用戶名為root,如下圖所示:
(3)登錄成功後,輸入reboot重啟虛擬機,也可以輸入init 6重啟虛擬機(init 0是關閉虛擬機)。
(4)重啟後再次輸入ssh root@192.168.218.50,此時用戶名為layne。
(5)輸入ifconfig查看網絡配置,下圖可以看到,配置生效
再ping百度試一下:
OK,大功告成了。
end我是雷恩Layne,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共享成長!
長按圖片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