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桌遊||《阿克萊特》———萬惡資本主義之源

2021-02-26 PLG有料爆

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往往被聯繫在一起。因為代表商人的資產階級掌權了,他們才能推動國家去擴張市場規

Arkwright 阿克萊特

大家好啊,我是小p。很久沒有更新過桌遊雜談這個欄目了。這次抽空介紹下這個遊戲《阿克萊特》(Arkwright),與其說是遊戲,《阿克萊特》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模擬金融商戰沙盤。

  介紹遊戲前,先介紹阿克萊特(1732—1792)(全名理察·阿克萊特)(Richard Arkwright),出身貧窮,原是理髮師 遊戲也是以他名字來命名。

18世紀早期,工業革命的火種已在英國出現。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的資產階級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在政治上為工業革命掃清了道路。在國內,資產階級通過「圈地運動」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進入手工工廠成為廉價勞動力;在國外,他們通過海外貿易的擴張,積累資本,搶奪海外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蓬勃發展的工廠手工業仍無法滿足不斷擴張的市場需要,生產手段的革新迫在眉睫。變革首先發生在工廠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中。

相信大家對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綿紡織業的珍妮機都極為熟悉(教科書重點),而後續的水力紡紗機發明者便是本次的主人公阿克萊特,用機器進行生產同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獨創的管理制度———工廠流水線。生產空間的高度集中和有機整合:龐大的僱傭工人群體在巨大的集中式空間工作。工作車間直接引入了水車帶來的機械動力,每組工人根據分工不同佔據整個生產鏈條的其中一個位置,進行單一重複的勞動。經理以指揮家的姿態協調各個模塊的合作。

農民們發現進廠做工人,比在家裡面幹農活更賺錢。同時迅速出現了資本主義式的剝削,萬惡的資本主義也由此誕生。

  人們普遍認為,阿克萊特可以被稱為「現代工廠體制的創立人」。在1961年出版的《18世紀的工業革命》一書中,作者保羅·曼多盛讚阿克賴特「體現出了一個新型的大製造業者,既不是一個工程師,又不只是一個商人,而是把兩者的主要特點加在一起,即有他自己特有的風格:一個大企業的創造者、生產的組織者和人群的領導者的風格。

回到遊戲,遊戲中有四種工廠(食品廠、服裝廠、餐具廠和燈具廠),每種工廠會生產不同的商品,各種工廠的產能、品質和開廠費用都不相同。

而我們就是18世紀的資本家,置身於這樣一個工業化崛起的年代裡,我們會在遊戲中開辦工廠、招攬工人、引進機器,為了在市場中有一席之地,更需要增強品控,宣傳造勢,甚至開啟血腥的價格戰,所有的運營策略都需要應時而變。從各個維度折算成價格,用資本宣告勝利。

遊戲分為兩種模式,珍妮機模式(簡單版)和水利紡織機模式(困難版)。

《阿克萊特》是我玩過眾多經濟遊戲中對勞工和供求關係最還原的,雖然價格的定價系統雖然抽象但也能將各維度折算到桌面上體現出來。

玩家人數2~4人遊戲(最佳4人)

  時間2~4小時,珍妮機模式比較簡單2小時左右能有個愉快的遊戲體驗;水利織布機模式重度玩家推薦,學規則時間大概1小時左右,完全版難度為9級(最高10級)

若有3~4個喜歡經濟學的朋友,還有一個下午的休閒時光,《阿克萊特》這款遊戲將會還你們一個深刻的回憶。永遠想不到這一盒裡居然藏這如此精妙的沙盤。

圖源來自網絡,若有侵犯請聯繫本人

相關焦點

  • 緩存是萬惡之源
    在緩存未命中的情況下,只有一個幸運的請求能夠成功添加租約並與真實源交互,而其他請求將被降級為輪詢租約,直到幸運的請求將其計算出來的值填充完緩存為止。這種機制還可以保護我們免受上述競爭狀況的影響。當記錄系統發生突變,並且讀操作從真實源中獲取數據並將其放入緩存的過程中產生了緩存無效,就會發生緩存中毒。
  • RRU:基站輻射的「萬惡之源」
    來源:無線深海 一  一體化基站的落幕RRU,也就是遠端射頻單元,是現代基站的兩大核心(BBU和RRU)之一,又被稱作輻射的萬惡之源。即使這樣,源源不斷散發的熱量還是在機房狹小的空間內難以擴散,必須輔之以空調降溫,又帶來了更多的功耗和噪音。4、難以滿足4G時代的需求。在4G時代,為了支持MIMO,4個發射埠的基站成為主流,TD-LTE甚至大規模使用了8個埠。
  • 思維標籤,政治極化和grcb——萬惡之源竟然是鑽木取火和結繩記事?二
    思維標籤,政治極化和grcb——萬惡之源竟然是鑽木取火和結繩記事?然而現代科技的影響遠不止此。個人的影響在社會中互相聯結,推動了更大的波瀾。  身份標籤這些現象在古代早已有之,但由於個人接受信息量的不同,程度和當代不可同日而語。例如北宋變法期間曾經存在的元豐、元祐黨爭,雖然在政壇上造成了一定惡劣影響,但兩派的鬥爭大致保持一定底線——不暗殺、不處決、不誅連。
  • 世界知名桌遊你知道幾款 桌遊移植遊戲盤點
    但是除了《狼人殺》這些知名的桌遊之外,你知道多少款世界知名的桌遊呢?又是否知道其實這些桌遊都曾被改編成手遊呢?所以借著這波東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一下曾風靡一時的桌遊改編的手遊!相比桌遊,手遊中獨有教程模式,幫助新手玩家準群、快速地了解遊戲規則。其次是萬智牌自由的牌組構築模式。由於遊戲中的卡片達到近千張之多,自由構築卡牌組的系統給玩家帶來了無限可能,相比其他卡牌對戰類遊戲,更能體現出玩家的策略思路。卡坦島
  • 【桌遊視頻】森之靈,規則教學,唯美,電子桌遊,Spirits of Forest
    412、奧地利大飯店,華爾茲擴展,Grand Austria Hotel Waltz411、幽港迷城,瘟疫先知,Gloomhaven410、應用逃脫,EXIT THE APP409、傑克先生,Mr360、桌遊學院三老師開箱,太空競賽,Space Race359、葉子牌,牌九358、工業革命伯明罕,Brass Birmingham357、人類崛起,Rise of Humanity
  • 【桌遊測評】璀璨寶石
    這是款2-4人桌遊,遊戲時間30分鐘左右,適合10歲以上的玩家玩耍,重度則是1.8,也是非常有名的毛線桌遊了。BGG評分圖片來源:BGG集石評分高級的發展卡總是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需要很多輪行動才能購買他,不如把這些行動用在購入低級的發展卡,快速完成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達到白嫖高級資源的目的。小鄭:不一定要盯著貴族的需求來行動,永遠選擇最具性價比的行動,快速拿發展卡才是關鍵,不知不覺貴族卡就到你手裡了。猶豫就是敗北,想要的卡就直接抓進手裡。
  • KPI是萬惡之源,下個十年小米要做感動人心的新國貨
    6年前我就堅持去KPI,我覺得KPI也是萬惡之源。利潤營業額都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是這個東西能不能感動我。小米未來怎麼走,我覺得就是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做感動人心的新國貨。本文系2016年4月23日雷軍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綠公司年會上的主題演講實錄。大家早晨好,感謝劉總(劉永好)剛才的介紹。的確劉總剛才把我們小米6年的創業歷程給總結了一下。
  • 【桌遊介紹】哈利波特:霍格沃茲之戰
    桌遊名稱是Harry Potter: Hogwarts Battle,哈利波特:霍格沃茲之戰,由USAopoly出品。這是一款合作類桌遊,核心機制是牌庫構建(Deck-Building),支持2-4人,建議年齡為11+;BGG網站給出的建議年齡為8+,遊戲時間為30-60分鐘,複雜度為1.83(簡單),評分為7.9(好玩並願意向他人推薦),暫排名2662位。
  • 馬克龍,也開始懷疑資本主義了!
    ,表示「現代資本主義行不通了!」 》》詳細信息查看早前文章《西方之疑》 同年5月,甚至有美國抗議者表示要推翻資本主義。 ▲抗議者「推翻資本主義」 視頻截圖更早前的,比如2017年10月22日,英國《衛報》曾發表題為《英國政商界領袖對資本主義現狀提出批評》的報導。
  • 【桌遊測評】花磚物語:琉璃之光
    今天要介紹的的桌遊名叫 花磚物語:琉璃之光。
  • 2018埃森桌遊展 | 桌遊介紹之三:這幾款排隊也玩不上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藉機在此聲明:我的目的是將桌遊作為一種很好的親子媒介介紹給中國的家庭,所以關注點必然是兒童桌遊和家庭桌遊。這些遊戲在桌遊極客眼裡想必都是「毛線」級別的。而極客們喜歡的、想看的遊戲,肯定被我無視掉了。極客們可以轉而關注一刻館、智研家、雪梨桌遊等等——想必你們也早已經關注了。
  • 資本主義,你不了解的真相
    這也導致一種他們看待人與事的令人困惑的雙重標準或者雙重視角:他們觀察一位鞋匠,容易得出他為了謀生而工作;但作為政治經濟學家,根據部落假設他們將之陳述為他的目的(或義務)是為社會供應鞋子。他們觀察一個沿街乞丐者,將之定義為懶漢;在政治經濟學領域,他變成了「至高無上的消費者」。
  • 以前叫人家「馬爸爸」,現在有人叫「萬惡之源」,為何馬雲轉變這麼大
    以前叫做馬爸爸,現在稱呼為萬惡之源
  • 玩具三天熱度變垃圾,咱還是玩桌遊吧!
    我和娃,尤其是老大,能通過玩桌遊,在「萬惡」的網課之促進一下親子關係,順便活躍下大腦。嗯,這款數獨桌遊,叫MoaiPuzzle(奇石迷陣)。第一次拿到這款桌遊,打開包裝,解開盒子,我和娃都驚呆了,設計真的很精美呢!充滿神秘感的圖案和大小錯落的木樁,拿在手中,滿滿分量感!
  • 熊宇:《桌遊模擬器》,或只是桌遊
    桌遊對電子遊戲的影響當然很深遠,從40年前一直到如今,人們都不難從電子遊戲中窺見桌遊的痕跡。
  • 三國殺火了,但國內桌遊市場沒火
    這個問題上我想我應該有些發言權的,09年-13年做了4年的桌遊門戶,剛接觸到桌遊的時候,曾經一度認為桌遊主打的「綠色、健康、社交」能夠讓桌遊在我們這個神奇的國度能生根發芽。所以09年開始服務於這個行業,當時想過開桌遊吧,做設計者,最終還是選擇把賭押在服務於這個行業上,當時玩家還只能泡在論壇社區交流桌遊心得的時候,我做了桌遊門戶-愛桌遊(兄弟們看到應該知道我是誰了..嘻嘻..一個曾經夢想綠色桌遊紅遍大江南北的小屌絲,還為桌遊奉獻了幾年的青春)。
  • 《末日松茸》:從小小的松茸窺見資本主義運作方式
    項飆與此同時,另一本帶有人類學視角的新書,《把自己作為方法》也上市了,這本書由人類學家項飆與單讀主編吳琦的長談組成,是一本在對話中交織的「思考之書」,書中的項飆一如既往的坦誠,從個人經驗出發,回應了一個個時代主題,包括
  • 亞洲首款提前為人生打通關桌遊:《人類木馬程序桌遊》
    李欣頻在臺灣以誠品書店文案天后身份被人們所熟知,而在獲得個人事業成功的同時,她也一直關注著大眾的幸福快樂,所以也出版了一系列探討生命主題的書籍,例如關成功主題的事誠心想、討論情感的愛情覺醒地圖……等一系列書籍,後來發現這些可能有一些幫助,但更核心的關鍵卻不止如此,就在這時候,欣頻老師靈光一閃(根據老師的說法,其實是向宇宙下載了資料),發現這個更核心的部份是人們內在錯誤的信念導致的,外在世界的結果其實更根本之源來自內在信念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