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O (Wafer Level Optics,晶圓級光學元件)準直鏡頭為發射端優質元件,3D sensing發展拉動晶圓需求量提升。晶圓級模造玻璃(WLG)是對整片玻璃晶圓進行加熱壓縮,用半導體工藝批量複製加工鏡頭,多個鏡頭晶圓壓合在一起,然後切割成單顆鏡頭,一次性製造多顆模造鏡片。具有尺寸小、高度低、一致性好等特點。
2019-2020年光學鏡頭放在狀況分析報告
報告價格4000元,有意購買者可以微博及qq(1498052617)聯繫
圖表 95:WLG製造工藝
晶圓級光學元件(WLO)是利用半導體工藝與光學技術生產的鏡頭,WLO結合半導體加工工藝,在 8 寸的白玻璃上批量製成光學鏡頭。晶圓級工藝初始設備投入較大,但一旦上產能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微鏡頭生產。這個流程下來包括 1、將液態聚合物滴在鏡片上用模具塑形;2、UV 照射固化;3、模具與晶片分離;4、反面重複一遍,兩側高精度校對;5、綁定;6、檢測、7 切割。最後再在 PCB 板上進行整合發光器件。
圖表 96:WLO 製造工藝
準直鏡頭為 3D Sensing 發射端 Vcsel 雷射源的必備配件,但結構較為雜。不同於傳統準直鏡頭光學元件生產方法,WLO 準直鏡頭採用半導體批量複製的方式生產,優化光束質量和晶圓一致性的同時有效縮減體積空間,該特點符合消費電子設備小型化、可攜式的發展趨勢。受 3D 感知市場發展推動,未來晶圓市場也將有較快發展速度,根據 Yole 預測,2019-2022 年全球晶圓級鏡頭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 59.11%。
圖表 109:2017-2022年全球晶圓(Wafer)級鏡頭市場規模及預測
正文目錄
1.、手機攝像頭產業鏈
1.1、產業鏈
1.2、CIS市場
1.3、攝像頭模組
1.4、手機鏡頭最終發展方向是挑戰單反
1.4.1、低光下照明效果的強化:大光圈/可變光圈
1.4.2、更高倍光學變焦:雙攝、三攝、潛望式鏡頭
1.4.3、模組小型化:MOB、MOC、CMP 技術
2、光學產業應用發展
2.1、光學鏡頭產業鏈壁壘
2.1.1、光學設計
2.1.2、模具技術
2.1.3、模具製造
2.1.4、成形技術
2.1.5、量測技術
2.2、手機鏡頭不斷創新升級
2.3、三攝、多攝加速滲透
2.4、TOF&結構光:開啟深度信息的新未來
2.5、光學將在AR、VR 的發展中持續發力
2.6、ADAS系統為車載攝像頭帶來新的增量需求
2.6、屏下指紋識別:開啟全面屏下新的解鎖方式
2.7、潛望式鏡頭開啟光學變焦新革命
3、手機鏡頭持續升級,7P逐漸增加玻塑混合登上舞臺
3.1、不同鏡頭特點
3.2、3D成像五大核心模塊
3.2、模造玻璃技術能夠生產高解析度、高穩定性且成本較低鏡頭
3.3、晶圓級模造玻璃(WLG)工藝分析
3.4、手機搭載3D sensing 成趨勢,暢銷機型均有配置
3.5、華為Mate 30生物識別推廣全面加速
3.6、蘋果iPhone11 Pro光學應用
3.7、3D感知市場擴容推升窄帶濾光片及晶圓級鏡頭需求
4、2019年鏡頭廠商經營狀況
4.1、主要廠商手機鏡頭出貨量
4.2、舜宇光學月度手機鏡頭出貨量
4.3、大立光經營狀況
4.4、玉晶光經營狀況
4.4、水晶光電經營狀況
4.5、瑞聲經營狀況
5、產業風險
圖表目錄
圖表 1:手機攝像頭的發展歷程
圖表2:攝像頭模組產業鏈
圖表3:手機攝像頭模組組成
圖表4:手機鏡頭產業鏈主要供應商
圖表5:手機攝像頭模組組成
圖表6:手機鏡頭產業鏈主要供應商
圖表7:CIS 市場份額
圖表8:2016 年攝像頭模組市場份額
圖表9:2017 年攝像頭模組市場份額
圖表10:2017-2018年前三大模組廠商不斷擴產(單位kk)
圖表11:2015-2020年前三大模組廠商雙攝、三攝份額不斷增加
圖表12:前五大鏡頭廠商產能(單位kk)
圖表13:2016-2020年蘋果鏡頭供應商份額
圖表14:2016-2020年國內安卓鏡頭供應商份額
圖表15:三星 S9的兩種光圈模式
圖表16:潛望式鏡頭將長焦鏡頭橫置
圖表17:MOB、MOC 技術
圖表18:光學鏡頭位於光電產業鏈中上遊,具備較強技術比例
圖表19:2018年全球光學鏡頭各領域出貨量佔比
圖表20:2018年全球手機鏡頭廠商市場份額情況
圖表21:6P手機鏡頭結構
圖表22:手機鏡頭不斷創新升級
圖表23:光學在各個領域的發展路徑
圖表24:2014-2019年全球手機攝像頭模組消費量(億顆)
圖表25:2016-2019智慧型手機雙攝滲透率
圖表26:2017 年品牌雙攝手機佔其總銷量情況
圖表27:2015-2020年中國手機廠商像素不斷升級
圖表28:6P 鏡頭滲透率
圖表29:雙攝三攝對比
圖表30:2019-221年三攝滲透率
圖表31:2016-2019智慧型手機雙攝滲透率
圖表32:2019年主流品牌三攝滲透率預估
圖表33:高端和中端機型的三攝方案
圖表34:不同手機拍照對比
圖表35:2019 年發布的主要三攝手機機型
圖表36:2019年10月華為發布四攝的 mate 30系列手機
圖表37:3Dsensing 三種成像方案對比
圖表38:支付寶「蜻蜓」人臉識別設備
圖表39:3D sensing應用場景
圖表40:各行業人臉識別應用場景介紹
圖表41:2016-2021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
圖表42:2016-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
圖表43:2016-2022年全球 3D 感知/成像市場規模
圖表44:三種 3D傳感方案比較
圖表45:3Dsensing供應鏈
圖表46:2018-2020年全球虛擬實境市場預測
圖表47:2019-2023年全球 AR/VR 終端出貨量預測
圖表48:中國虛擬實境市場規模預測
圖表49:中國虛擬實境市場軟體硬體收入
圖表50:2015-2020年中國虛擬實境市場用戶人數
圖表51:VR 布局&投資
圖表52:AR 布局&投資
圖表53:Hololens攝像頭布局
圖表54:Hololens拆解
圖表55:LCOS 原理
圖表56:Hololens成像原理
圖表57:2016-2022年全球 AR 軟體用 MAUs、嵌入式 AR 應用、獨立式 AR 應用情況(個)
圖表58:ADAS系統中車載攝像頭功能鍵
圖表59:ADAS 的實現需要結合多個傳感器和攝像頭
圖表60:ADAS 的多個配套系統均需傳感器和攝像頭
圖表61:2015-2025年全球 ADAS市場規模預測(億歐元)
圖表62:2016-2021年全球車載鏡頭模組出貨量(千件)
圖表63:2016-2021年全球車載鏡頭市場規模(百萬美元)
圖表64:2015-2020年中國 ADAS市場規模預期(億元)
圖表65:2016-2025年我國車聯網規模
圖表66:生物識別技術比較
圖表67:2018-2021年光學指紋和電容指紋出貨量
圖表68: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原理圖
圖表69:2018-2021年光學模組出貨量預測
圖表70:2018-2021年光學式屏下指紋模組出貨量預期(百萬顆)
圖表71:光學式指紋識別方案產業鏈
圖表72:2018年屏下指紋識別手機
圖表73:三星屏下指紋識別專利
圖表74:主流光學變焦手機鏡頭參數
圖表75:16mm 超廣角+160mm長焦
圖表76:接棒式實現10 倍混合變焦
圖表77:P30Pro 各變焦倍數對比
圖表78:HUAWEIP30 和P30 Pro 超長曝光成像圖
圖表 79:華為 P30pro潛望式鏡頭
圖表80:華為mate30pro 搭載搭載的TOF鏡頭
圖表81:2020 年TOF 鏡頭出貨量佔比
圖表82:2020年潛望式鏡頭市場(億美元)
圖表83:球面鏡頭和非球面鏡頭
圖表84:手機鏡頭的複雜結構
圖表85:不同鏡頭工藝區別
圖表86:舜宇光學的6P手機鏡頭
圖表87:塑料手機鏡頭結構
圖表88:塑料鏡片成型加工流程
圖表89:手機的像素升級趨勢明顯
圖表90:小米首發1 億像素億像素相機
圖表91:玻塑混合鏡頭結構示意圖
圖表92:玻塑混合鏡頭
圖表93:三大光源性能對比
圖表94:傳統玻璃加工工藝與模造玻璃加工工藝對比
圖表95:WLG製造工藝
圖表96:WLO 製造工藝
圖表97:高端機型優先搭載3D Sensing
圖表98:華為P30 Pro後置三攝像頭配
圖表99:2019 年年 4-5月中國 4000元以上暢銷機型銷量
圖表100:華為Mate 30後置採用超感光徠卡影像
圖表101:華為Mate 30支持AI隔空操作
圖表102:蘋果推出新一代iPhone 11
圖表103:前置、後置攝像頭
圖表104:iPhone11 和 11Pro Max 攝像頭情況匯總摘要
圖表105:iPhoneX3D 人臉識別模組拆解
圖表106:窄帶濾光片效果示意圖
圖表107:結構光與模組基本配件
圖表108:WLO準直鏡頭模組
圖表109:2017-2022年全球晶圓(Wafer)級鏡頭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表110:2024-2018年主要廠商手機鏡頭出貨量
圖表111:2012-2019年舜宇及大立光鏡頭產品線比較
圖表112:主要鏡頭廠商技術發展路徑
圖表113:2008-2018年舜宇光學研發費用
圖表114:2016-2019年10月舜宇光學月度手機鏡頭出貨量
圖表115:2017年1月-2019年7月大立光月度營收(百萬新臺幣)
圖表116:2018年1月-2019年10月舜宇光學、大立光同比增速
圖表117:2017-2019年玉晶光月度營收(百萬新臺幣)
圖表118:2013-2019年舜宇光學、大立光、玉晶光淨利潤率對比
圖表119:2013-2019年舜宇光學、大立光、玉晶光毛利率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