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新時代被開啟了。你感受到了嗎?關於共享經濟的一場消費革命正在悄悄進行。在共享經濟來勢洶洶之際,你是否對它有足夠的了解?12月13號21:55《對話》將帶你深入了解「共享經濟」到底是什麼?三句話教你讀懂,看完受益匪淺!
說到「共享經濟」不得不提的一定是《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一書的作者羅賓·蔡斯提出的共享經濟的公式:
產能過剩+共享平臺+人人參與
通俗的解釋,共享經濟就是利用別人暫時不用的、閒置的資源加共享平臺加上人人參與。看過公式後了解「共享經濟」要從「共享經濟」的三段金句開始……
「沒有一個房間也可以開酒店,沒有一輛車也可以開租車公司,沒有一件商品也可以開商場。」
大家可以一起開腦洞,看完這三句話,你們還能想到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在北京,越來越多的人不坐計程車開始用Uber、滴滴出行,不住酒店,通過Airbnb住在當地人家裡,不去餐館而是選擇私廚。這是為什麼?難到這就是共享經濟?我們一起看看在《對話》現場嘉賓會分享哪些「共享經濟」項目?
《對話》「共享經濟」講訴人:
毛大慶 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
優客工場共享的是「辦公空間」,為創業公司、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成立不到一年估值已超過20億人民幣,改變近兩千名創業者、190家企業的辦公生態。
毛大慶:我們並沒有完全離開地產行業,共享的還是地產行業的一些物料。共享了各種辦公資源,遠遠不只是一個空間的問題。從優客工場成立到現在的估值近20億人民幣,我們影響了190家企業,將近2000人的工作方式。
張榮耀 e袋洗創始人兼董事長
小e管家共享的是人的「專業技能」,為用戶提供取送、做飯、接送孩子等上門服務。目前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城市。
張榮耀:我洗衣服其實洗了二十五年的時間了,我們現在一天十萬件衣服的取送,全部是通過鄰裡之間的阿姨們去取送衣服的,就是我們過去25年取送的衣服攢到一起都不到今天取送衣服的數量。
姚勁波 58趕集集團CEO
58趕集集團旗下58到家共享的是人的「專業技能」,為用戶提供家庭保潔、上門美甲、搬家速運等到家服務。目前估值達10億美金。
姚勁波:一年前我們推出一個新的服務叫58到家,58到家是把人的時間來共享,你不再需要一個擁有的專門保姆或者專門的司機,我們讓一個人彈性地就業,彈性的為你服務,這個服務推出一年時間,我們就從零做到十億美金的估值。
田溯寧 寬帶資本董事長
寬帶資本參與投資了目前全球估值第一和第二的創業公司優步(Uber)和空中食宿(Airbnb),它們也被業內看作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共享經濟公司。
田溯寧:我這一段時間一直對共享經濟是一個信奉者,像早期國外的Airbnb,我有幸是這個公司的投資者。你看Airbnb,我們需要每天住的房子都不一樣,而過去所有的旅館都差不多,Airbnb現在最熱的一個產品叫「驚喜」,你到舊金山之後,不僅僅住他的房子,當地人能幫你一起去旅遊,幫助你發現那些你從來沒有發現的,像當地人一樣去享受生活。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你知道這句話怎麼翻譯嗎?「Need just word, word has word.」其實正確的翻譯就是上圖中的意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what?共享經濟可以把所有東西都變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現在看到的共享經濟創業項目,幾乎無所不包?再來拋一個燒腦的問題,你能想到的「共享+」都有什麼???有人告訴小編說:除了老婆、牙刷都可共享 ……;還有人說:他把自己給共享出去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洪泰創新空間CEO王勝江怎麼說?
《對話》「共享經濟」講訴人:
王勝江 洪泰創新空間創始人 CEO:「我把自己給賣了」
王勝江: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雙十一的時候,我把自己賣了,我作為投資人放在了我的微信號上賣99塊錢見我一次。我在設計這個產品的時候,我只是為了新鮮,我覺得我還能分享,那太好了,我長成這個樣子也可以分享。但是我體驗完以後發現有幾個問題,萬一有一個美女見我一天,我不見還不行,否則我違了規則,這個沒有設定產品的內容。第二個就是我沒有規定他什麼時候來見我,因為我一百多個人,如果每天見兩個人,就得通過兩三個月來見,現在很多創業者對我很不滿意。為什麼?因為雖然還是想見我,他花了錢,這樣使很多人都排到了春節才能見,共享經濟共享的是什麼,共享有價值的東西。通過這個平臺讓他變得更有價值,通過這個我們要反思,要把產品做好。
「每個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但卻沒人在意」
這句話其實來源於《紐約客》談到網際網路時有一個判斷:「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而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新的判斷可能是:「在網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但在共享經濟中,每個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但沒人在意,因為你的產品和信譽才是最重要的。共享經濟的核心是信譽,它提高了社會的效率,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那麼問題來了,人們可以依靠「共享經濟」 實現情感回歸嗎?一起看看在《對話》現場嘉賓如是說?
《對話》「共享經濟」講訴人:
吳伯凡 《21世紀商業評論》發行人:「共享經濟」就是一場精神的還鄉」
吳伯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應該是共享經濟的一個比較準確的概括,我們非常懷念那樣一個人與人之間,以前是熟人社會的感覺。後來變成陌生人社會,今天網際網路能夠讓我們重新回到準熟人社會共享經濟,它導致了有些產品的銷售量會降低,但是整體公共總福利會提高,讓好多根本就買不起這個東西的人,他能用得起。最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是在經濟意義上,可能會增加的是一個審美意義上,倫理意義上的東西。剛才說的驚喜、驚豔、親密感和沉浸感,那是在傳統社會裡頭我們才能體會到的東西。好多年前我曾經說在數字時代,我們也許有一場還鄉。更多精彩請關注12月13日21:55央視財經頻道《對話》!
▶未來五年,這些職業可能消失...趕緊自查👇
▶【圖解】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 單位少發工資怎麼辦?
來源:央視財經(ID:jjrbwx)《對話》聞聰
本文編輯:姜美羊
揭秘「共享經濟」,擴散給更多人!↓↓↓歡迎分享和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