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有多牛,為什麼那麼多廠商以找到富士康代工為榮?

2021-02-14 龍華富士康
點擊上方,關注我哈

作為一家臺灣鴻海精密集團在大陸投資興辦的高新科技企業,富士康集團走過了27個年頭。畢竟是經過近三十年的風雨依舊挺立的電子專業製造佼佼者,管理經驗和企業文化已經有了一定時間的沉澱,經營生產方式經歷歲月的反覆捶打這一點也是有目共睹的。富士康的代工對於手機廠商而言,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這款產品的口碑、質量甚至銷量。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廠商以找到富士康代工為榮呢?依帥科之見,有那麼幾個原因:

完備成熟的全球布局策略。富士康在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全球布局策略為「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這樣布局的好處是什麼呢?可以垂直整合製造優勢,匯總多方物料技術,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高的效率。而這就是為什麼連世界智能機行業巨頭蘋果都要與其合作,高效、低成、高品質,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對成本的把控和大規模生產的管理擁有豐富的經驗,這樣大大提升合作商在行業中的競爭力與產能優勢,又何樂而不為呢?

企業活力充足,目標積極進取。作為一家老牌生產製作公司,富士康對於市場的謀略與合作一步步都是充滿野心的。15年5月12日投資了ROM開發商Cyanogen,曾與諾基亞展開業務合作,推出諾基亞品牌的N1 Android平板電腦,負責該產品硬體製造、銷售和市場開發等。而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在發言人的口中稱將會把未來的思維轉向銷售、市場,因此決定把中國大陸總部設在商業氛圍最濃的上海,並稱這是集團成立38年來的重要時刻。種種跡象表明富士康有自主研發的欲望,從勞動粗放型生產向智慧財產權集約型生產模式轉變。這也無形中讓富士康和其他純勞動力型代工廠劃清了界限,讓更多的手機廠商想與之合作。

富士康早已經是全球3C代工領域最大又成長最快的國際科技集團,主要上市成員已於亞洲及歐洲的證交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集團全球總市值超過700億美元,布局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員工總數超過120萬人,並全球共取得超過15,300件專利。單是在多模智能型手機﹑VoIP Access Gateway﹑IP/Cable 機頂盒﹑WiMAX﹑Wi-Fi Phone﹑VoIP Phone﹑多功能終端設備等新產品領域上,其CNSBG事業群就已經在塑模﹑成型﹑壓鑄技術與進階供應鏈專業技術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代工廠中的大品牌,電子生產製造界的蘋果,自然成為合作代工之光。

每天只需8塊8,大學文憑拿回家

2.富士康的獎與罰

3.富士康正被機器人接管?

4.iPhone6s設計出來了

5.攜款潛逃的富士康員工

6.假如你老公是富士康的

7.郭臺銘白手起家的過程

8.富士康內部真的這樣的?

9.郭臺銘發飆視頻版

相關焦點

  • 華為推出第二大「備胎」,接替富士康代工手機,郭臺銘:後手真多
    有句話說的好,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除了偉創力和富士康,其實華為這些年還有一些訂單分散給了其他的代工廠,例如說比亞迪,長城開發,光弘科技等,就算華為派遣了150多輛貨車去偉創力拉回了物料,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加工!
  • 商業傳奇鴻海(富士康):"代工之王"如何煉成?
    市面上絕大多數你能見到的電子產品均出自這家企業。巧的是,富士康與大陸同樣最出類拔萃的民企華為於同一年成立,然而其2013年營業收入是華為的3.8倍;世界500強排名富士康為30位,華為則是315位。顯然,在富士康面前大陸企業還沒有驕傲的資本。那麼,它是憑藉什麼在40年當中,由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成長為世界工廠「代工之王」的呢?
  • 富士康要給賈躍亭代工?賈躍亭:小場面,冷靜!
    據媒體報導,2月20日,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富士康-吉利和FF汽車正在討論合作的事情。 外界據此推測,富士康正在準備為賈躍亭旗下的FF汽車做代工,這將對雙方產生積極作用。尤其是對於賈躍亭來說,這將幫助賈躍亭輕鬆實現量產的事情。只要FF汽車實現量產,賈躍亭回國將非常有望!
  • HMD 只是個殼,富士康把諾基亞送進了棺材 ...
    HMD 把手機設計好之後就會拿去代工~這時候,就體現出了東方什麼力量的強大!因為代工廠是富士康。。。Samuel Chin 為了抽出更多時間陪家人,將於 1.1 日退休有差友可能會有疑問,上面那個不是 「 Samuel W. L.
  • 代工不好玩 富士康開始做電商
    此外,擁有多年硬體代工經驗的鴻海還有一個殺手鐧:絕對專業領先的設備檢測技術和配套的實驗室。經濟觀察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鴻海正打算將這些資源用起來,成立獨立於電商的消費者評測中心。在國內3C電商格局已定、藍海變成紅海的今天,鴻海希望側面出擊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體驗。  再戰電商的背後不僅是新的利潤增長點,更是鴻海藉以轉型,徹底改造代工廠基因的契機。
  • 富士康為什麼對中國手機不太感冒?
    有人力資源的朋友透露:為規避員工過年返鄉的感染風險,富士康正在制定「春節加班」計劃,旨在全面滿足iPhone訂單需求,同時增加員工收入,可以說是一個雙贏的選擇。此外,如今電子產業鏈還有一個稍顯奇怪的印象,同為「說中文」的企業,富士康卻沒有給大多數中國手機代工,包括華為、OPPO/Vivo都是由自己設計、自己採購零部件、自己組裝,僅有的小米手機交由富士康代工,也並沒有給郭臺銘帶來多少利潤。據說第一代小米手機,雷軍只能先讓用戶交了「訂購款」,才能支付起富士康的代工費,相當尷尬。
  • 富士康代工的Android手機中驚現「Pork Explosion」漏洞
    近期,安全研究專家JonSawyer公開表示,他在某些由富士康代工製造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中發現了一個後門,攻擊者或可通過這個後門來root
  • 立訊代工iPhone 13,而富士康去造車了?聊聊蘋果代工龍頭的那些事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 今天就來聊聊蘋果代工的那些事。鴻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代工廠,目前年收入12萬億新臺幣,同時也是是蘋果iPhone手機的代工廠商,我們熟知的富士康就是隸屬於鴻海精密,是中國內地最大的蘋果加工廠,佔蘋果七成的訂單量。自1991年至今,集團年均營業收入保持50%+的複合增長率。
  • 內地代工三強崛起,市值僅次於富士康,臺灣代工產業衰退兩大原因
    在臺灣省,湧現出了富士康,廣達,和碩,仁寶等許多代工巨頭,按照規模,這些企業都位居世界500強企業之列。代工雖然利潤微薄,不過製造本身並無高低之分,企業的盈利和市值是衡量企業好壞的主要標準。代工產業也一樣,只有具備核心技術,才能在代工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不過代工產業也在不斷前進,如果一味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也難逃沒落和被淘汰的命運。
  • 再見,富士康!
    1970-1985年間,日本電子產業高速成長,產值增加5倍,內需增加3倍,出口增加11倍之多。發達國家有核心技術,中國有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比較優勢促成了國際分工的形成。而要想拿到訂單,關鍵在於垂直整合。為此,郭臺銘設計出「CMM「模式:客戶只要提出設計思路,其餘從設計到生產的所有環節,由富士康包圓。
  • 郭臺銘清楚的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之前說是富士康養活不了不少大陸家庭,但殊不知,這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假如當年沒有深圳對富士康的扶持,富士康能做到今天這麼大嗎?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麼?那是感恩!這些年,富士康相繼在印度和越南等地建立工廠,郭臺銘一方面說是國內的勞動力上升,需要搞點產業轉移,但事實上誰不清楚?富士康為了獲得部分iPhone12的代工訂單,早早地將生產線搬去印度!
  • 富士康內地所有知名廠區簡介,你進過哪些廠區呢?富士康同廠有約
    都說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總員工超過120萬人,但富士康究竟有多大,估計很多人都沒有好好想過,從1988年郭臺銘首次內地開廠,到現在30年過去了,富士康在內地已經遍地開花,總計有30多個生產基地。你一定去過其中的一個廠區,你肯定用過富士康生產的電子產品,你絕對聽說過富士康。首先當然是總裁郭臺銘鎮樓,代工之王。
  • 門徒群毆富士康
    1970-1985年間,日本電子產業高速成長,產值增加5倍,內需增加3倍,出口增加11倍之多。發達國家有核心技術,中國有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比較優勢促成了國際分工的形成。而要想拿到訂單,關鍵在於垂直整合。為此,郭臺銘設計出「CMM「模式:客戶只要提出設計思路,其餘從設計到生產的所有環節,由富士康包圓。同樣是做電子產品,普通工廠做到985(98%的產品5天出貨),富士康能做到982。
  • 停工大半年的中國電動車品牌,能被富士康代工救活麼?
    合作:Xiaofu_Lu 在世界各國紛紛設下禁售燃油新車大限時,以代工蘋果手機聞名的富士康,近年也將目光轉向被視為交通未來的電動車上。富士康正在與中國電動車品牌拜騰,洽談一筆新的投資協議,預計將注資約2億美元,為電動汽車代工。而中國電動車品牌,已經停工大半年了。
  • 代工AirPods ,傳富士康已承接立訊訂單
    富士康以蘋果手機代工聞名,如今,除手機這一領域,富士康正有新的動作,那就是跨足進入正火熱的TWS市場。 「富士康承接AirPods訂單,一是立訊給蘋果代工的AirPods降噪不良率高、無法滿足蘋果需求量,導致缺貨,二是立訊也想拓展更多iPhone代工業務。」
  • 不要讓富士康跑了
    但還是把管理做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牛掰狀態。反應速度、效率,都不亞於小企業。連續十幾年裡,富士康霸佔中國出口第一(佔出口總額約5%),旗下企業分居粵、魯、豫、晉等五六個大省出口第一。全球40%的消費電子產品,富士康造。郭臺銘在一次採訪中說:「去年聖誕節在美國最暢銷的前十個產品,有7個是富士康做。我想大家都看到這個報導。
  • 代工巨頭鴻海(富士康)正式跳進監控行業
    (固定廣告圖,與文章內容無關)據AS新聞報導,中國臺灣的IT產品代工巨頭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出資收購千裡眼公司股份並控股
  • 財華洞察|「代工之王」富士康的蝶變之路:痛,並快樂著
    一位參與過富士康、奇瑞項目的資深汽車界人士透露其中原委,「當時富士康想介入到造車領域裡來,而奇瑞也看中了富士康的資本和製造能力,所以大家就考慮一起做一些東西。但富士康和奇瑞對汽車的認識完全不一樣,雙方的訴求很難達成一致。所以當時談了很多,但能落地的並不多。」 2011年,富士康就與吉利探討共同發展新能源車與智能汽的可行性。但最終,二者並沒有實現可落地合作的內容。
  • 【集團動態】代工巨頭富士康又要做電商了
    日前,據各大媒體報導稱:富士康再次密度加速電商布局,打算從內部選調99名年富力強的幹部,加入富連網這個富士康去年才成立的電商機構,圖謀重新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 涉足電商,屢戰屢敗作為典型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不甘永久為人作嫁衣,一直夢想完成從加工企業向技工貿企業的轉型。
  • 挑戰富士康!這家公司將成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董事長曾是富士康「打工妹」……
    立訊精密目前和歌爾股份同為蘋果Airpods耳機的代工廠。而緯創從2017年開始為蘋果的iPhone手機做代工,是蘋果iPhone的第三大代工廠,但其規模小於富士康和和碩。立訊精密的此次收購,將使得公司有能力承接蘋果iPhone手機的代工,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