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怎麼養

2021-02-18 鞍山花鳥魚蟲

 

 

虎皮鸚鵡養殖方法
 

中文學名: 虎皮鸚鵡

拉丁學名: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別稱: 嬌鳳、彩鳳、阿蘇兒、鸚哥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鸚形目

科: 鸚鵡科

族: 紐澳鸚鵡族

命名時間: Shaw, 1805

英文名稱: Budgerigar

一、物種特徵

虎皮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所以稱為虎皮鸚鵡。虎皮鸚鵡屬於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其羽毛顏色光豔,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易於馴養,在我國是大眾鳥友最喜歡的鳥種之一。頭部呈圓,喙部有鉤曲,喙上方有蠟膜(多數虎皮鸚鵡的性別可通過蠟膜顏色來分辨)。虎皮鸚鵡腿部比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後,易於其攀樹、攀物。 鳥體為黃綠色;頭部後方、頸部兩側、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為淺棕色,每片羽毛均帶有黃色和黑色;喉嚨和面部為黃色;臉頰下方帶有不同程度的藍紫色,喉嚨部分有3個黑色點狀;胸部羽毛帶有細窄的黑邊。主要飛行羽覆羽為淺藍色;飛行羽為灰綠色並帶有淺\色的條紋;內側灰色並且帶有白色的斑紋;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為藍綠色,尖端黑色,內側黑色。鳥喙橄欖黃色,蠟膜藍色;虹膜白色。母鳥的蠟膜為灰棕色,僅帶有一點點淺藍色,到了繁殖季則會變為深棕色。幼鳥體色較深,公母幼鳥的蠟膜都為粉紅色,需要3到4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二、外形描述

虎皮鸚鵡虎皮鸚鵡平均壽命是7年。體長16~18釐米,體重35克。前額、臉部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腰部、下體綠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點。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 成鳥頭頂較圓平,嘴殼甚強大,上嘴殼基部為蠟膜覆蓋,上嘴殼彎曲如鉤狀;體羽色彩豔麗多變,常見色有黃、綠、藍、白、藍綠、淺黃等色,因頭、頸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橫紋,而得名虎皮鸚鵡。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後,適宜在枝頭攀緣。更適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長,中央尾羽延長如箭。成鳥雌雄區別在於蠟膜的色彩,雄性蠟膜呈青藍色,雌鳥蠟膜為肉褐色。成鳥蠟膜及嘴殼基部較為枯燥,無光澤。足趾淺肉色。

三、分布範圍

虎皮鸚鵡廣闊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後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後代。 虎皮鸚鵡原產大洋洲,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內陸地區,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也有少數分布。

四、生活環境

虎皮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地區、乾燥的馬利植被區、穆拉加灌木叢和開闊的茂密林區、充滿桉屬和金合歡屬植物的平原地區、農耕區;平時大多不會離開河岸或是水源太遠。他們是群聚性的鳥種,平時大多聚集20隻甚至數百隻,曾經有聚集過25000隻的記錄;如果受到驚擾,則整群會飛起,在空中轉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飛動,然後降落在安全距離附近的樹上;它們是相當合群的鳥種,平時每隻鳥在群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並無階級之分,偶爾會發生爭吵;在破曉時分會先前往水源處飲水,然後才前往覓食,到了正午炎熱的時候會尋找濃密樹蔭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較涼爽時再繼續覓食,到了黃昏整群就會開始回巢休息過夜;白天喜歡在地面覓食,由於身體的羽色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相當難以被察覺;它他們生性十分友善並不怕人,可以近距離接近觀察;他們大多前往牛羊飲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處活動,通常整群會一起快速的飲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們平常覓食並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以遊牧的方式四處搜尋;在比較寒冷的季節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區,炎熱的季節則會前往南澳。

五、主要飲食

飲食:穀子、骨粉、牡蠣粉、青菜(白菜、油菜)、水果等,注意不要有農藥。墨魚骨可以吊起來,成為玩具。要勤換水(每天都要)。蛋小米也是需要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生雞蛋米。製作最簡單,就是直接將打勻的雞蛋打進去和小米充分混合後,涼幹,搓碎。這種蛋小米優點是營養保存更完好,缺點是保存時間短,吃了比較容易得些腸胃病 

2、蒸雞蛋米。雞蛋和小米混合均勻後,小火蒸熟後涼幹,挫碎。

3、微波雞蛋米。基本上同上面一樣,不過是用微波爐中火蒸3分鐘左右。這兩種雞蛋米保存期不長,但營養保存良好,吃了不易上火,並且高溫消毒過後生雞蛋裡的有害細菌被殺死,不會得腸胃病。

4、 最後是炒雞蛋米。特別留到最後介紹是因為要特別介紹,算是技術要求比較高一點的,先小火炒熱小米,炒至金黃,再把打好的雞蛋倒下去,炒到差不多了,注意,這個時候有個訣竅不是很多人知道,就是再快起鍋時倒入一勺蜂蜜,攪勻,迅速起鍋。涼幹,搓碎。這種特製過的蛋米,保存期更長,吃了不易上火。(如果沒加蜂蜜,就容易上火)

六、生活習性

喜集群,常結成20隻數百隻不等的一群外出覓食,有時甚至聚集2萬或更多數量成群活動。虎皮鸚鵡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態環境生存,如灌木叢、森林、草原、農場田園等。虎皮鸚鵡有類似於遷徙的行為,在澳大利亞,每年冬天(6月到9月)佔據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七、人工飼養

虎皮鸚鵡人工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鸚鵡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木質,故不能用竹籠,要用金屬籠飼養。作為休閒觀賞鳥可用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籠內設置有棲槓、吊環,供鸚鵡玩耍。虎皮鸚鵡作為繁殖鳥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40釐米、寬35釐米、高35釐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託糞板),便於清理糞便。虎皮鸚鵡的巢箱為橫窩,巢箱大小為長25釐米、寬14釐米、高14釐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釐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4釐米,為鳥出入之門戶。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周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曬鸚鵡。 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穀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餵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取)。

八、生長繁殖

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為6-1月。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 虎皮鸚鵡目前國內飼養及玩賞的虎皮,均為人工飼養下繁殖的籠養鳥,其體質均有減弱。故飼養者宜選擇體軀寬長,體態豐滿,精力充沛的個體進行飼養繁殖,有利日後種群復壯。野生虎皮鸚鵡喜結群生活,以植物種子及果實為主食,營巢於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產卵4—7枚。卵呈橢圓形,卵殼為純白色。在人工飼養中的虎皮鸚鵡、由於嘴殼堅硬,足趾與利嘴配合攀緣靈活,非常善於拆毀籠舍,故宜用較堅固的房舍及金屬網圍築適宜的籠舍飼養。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10℃。我國南方城市,冬季氣溫不低於0℃,可利用露天籠舍飼養繁殖虎皮鸚鵡。家庭中少量飼養,可選用適宜的箱籠,飼養及繁殖效果甚佳。籠舍內需設置足夠的棲架,供其攀躍和棲息,籠內地面或籠底部墊細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飼養室需通風良好,光照宜長。大量群飼的虎皮鸚鵡,飲水量很大,又因此鳥常在飲水的同時排糞,常易汙染其飲水,所以最好採用家禽使用的自動飲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飲水清潔。 飼料混合比例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蘇籽1份。這種混合的粒料,適於飼餵多種小型鸚鵡,另外加餵礦物質飼料,如墨魚骨、貝殼等。人工飼養的虎皮鸚鵡、在光線比較黑暗的巢穴內產卵孵化、若巢中光線過強,則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給的人工巢箱,由內外兩個巢室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籠舍的巢口,內、外室間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內巢室墊鋸末或細砂,是雌鳥產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參考尺寸為,內外巢室各為16釐米(長)×16釐米(寬)×16釐米(高);巢口直徑5~6釐米,巢口下緣距巢底6~7釐米。

 

北京飼養虎皮鸚鵡,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氣候炎熱,連續坐巢孵卵不但影響親鳥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雛率也明顯下降,幼鳥體質不佳,故一般多於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將飼養籠內的巢箱取出,進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後再將巢箱掛入籠舍內。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間,虎皮鸚鵡可產卵孵化育雛3~4巢;每巢產卵4~7枚,最多達10枚,卵殼純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雛鳥留巢34~38天,約40日齡開始獨立生活。幼鳥在6~8個月性成熟,並開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齡為1~5歲。 在南方飼養虎皮鸚鵡,四季都可繁殖,但是如果夏季溫度過高,還是建議不要讓親鳥抱窩。 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交配,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育雛期30天左右,雌鳥在孵化期間對外界幹擾較為敏感,儘量保持環境安靜,以免親鳥受驚後棄巢,影響孵化和育雛。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溼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虎皮鸚鵡繁殖高峰期可達3~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虎皮鸚鵡平均壽命7年。

九、種群現狀

虎皮鸚鵡虎皮鸚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鸚鵡,價格便宜,頑皮可愛,受到大眾廣泛地喜愛,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隻,它們常是許多剛對鸚鵡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隻鸚鵡,也是最常出現在鳥展的種類,自從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學家-癸格曼德對基因工程的重大發現與突破後,各種虎皮鸚鵡的變種即進入前所未有的多樣性,現在共有上千種的變種,再加上它們非常容易照顧及繁殖,所以才會如此的普遍。

十、顏色品系

虎皮鸚鵡它是國家2級保護動物,雄性鼻部呈淡藍色,雌性呈肉白色。十分可愛。它們平均壽命7年。 一般成長到3個月左右即可繁殖,大概分淡藍色,綠色,藍色,白色,黃色,雜色等。 虎皮鸚鵡人工培育的品種很多,主要從體羽的顏色上區分,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波紋型虎皮鸚鵡國內飼養的虎皮鸚鵡基本屬於這一類。體羽顏色斑紋近似原種,有藍、黃、綠等色,上體布滿黑色橫紋斑。

2.淡色型虎皮鸚鵡可分為上體黃色,腹部綠色和上體白色,腹部藍色兩個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點(也有一些沒有)。

3.玉頭型虎皮鸚鵡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體色均為淡藍色;另一種頭部為黃色,其它部位體羽均為綠色兩個品系。

4.白化型虎皮鸚鵡全身羽毛為潔白色,眼睛為紅色,稱為白紅眼虎皮鸚鵡。還有一種體羽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塊斑,稱為雲斑虎皮鸚鵡。

5.黃化型虎皮鸚鵡全身體羽為黃色,眼睛為紅色,稱為黃紅眼虎皮鸚鵡。 

十一、雌雄分辨

虎皮幼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蠟膜全部呈現桃紅色。

母鳥:鼻孔周圍呈現一圈的白色。

 虎皮中等年齡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蠟膜顏色為桃紅色或藍色。

母鳥:鼻孔周圍為藍色 外邊是比較淡的藍色。

虎皮成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有的蠟膜是藍色,有的蠟膜是桃紅色。

母鳥:根據不同品種,有的蠟膜是白色,有的蠟膜皺皺巴巴,呈現茶褐色(那表示母鳥處於發情期)。

十二、馴養方法

方法一:定期的接觸訓練,這種方法是需要耐心的。

這個方法包括時常與你的虎皮鸚鵡講話、用輕柔的語氣使它們能夠鎮定下來。慢慢地將你的手放進籠內,直到鳥兒定住不亂跑為止。在前面幾次不應該激動地將手伸進去抓它們或移到它們的面前。給他們一些時間去習慣你的手。當它停止害怕的時候,那麼你就可以將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棲木一般,看看他們會不會站上來。在你的手指輕輕碰它的腹部時,記得要說「上來「。當你要讓他們回去籠子及棲木上時,則應該說「下去」。當它在你的手上時,與他持續地保持說話。在你將它第一次拿出籠子時,不應該太急切。這些初期的訓練,應該將訓練的時間儘量短些。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將時間給拉長,最後你就可以有一隻相信你的虎皮鸚鵡朋友了! 

方法二:讓它們有自己的時間,在它們剛到家裡的那幾天,不要試著用手去碰觸它們。

給它們一些時間去習慣新環境跟新家,將籠子放在你常會在的地方。需要對它們付出許多的時間,試著去跟它們說話,且只有在換水或新鮮食物時才將手靠近籠子。儘量鳥兒們能夠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它們好,並且不是試著要傷害它們的。這種方法,要讓它們願意出來到你身邊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你可以藉由擺在籠外的殼子或鳥點心引誘它們,引誘它們出來。或者是將這些賄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籠子內或外來引誘它。最後他會覺的相信你,並且成為你的朋友。

方法三:重複地抓和放。

將虎皮鸚鵡拿到另一間沒有籠子的房間。重複地抓它跟釋放它,虎皮鸚鵡很快就會了解到你不會傷害它。持續這個訓練約個半到一個小時,然後將它帶回它的籠子、並且與他說話一會兒。

方法四:Melanie的激烈訓練方法。

這個方法一定要很小心地去做,當你手握一隻虎皮時,要確定你的手沒有握得太緊,否則可能會造成鳥兒窒息。而雖然有些虎皮因此方法被馴服了,可是仍有許多的虎皮對這方法沒有好的反應,甚至會變得以後更難以取得它們的信任。 「將一隻剛買來的虎皮用手抓好,要注意它會試著去咬你的手指。如果你沒有開車的話,就一路握著它的身體回家。或者是每次握它握半個小時,第一天最少要五次,不要讓它逃脫。如果有咬人的動作,就將它的嘴給抓住。這個方法可以使它們咬人時不會力氣太大,並且也不會想要逃脫。

十三、疾病防治

虎皮鸚鵡身上的羽蝨很多,必須注意消滅。虎皮鸚鵡還受吸血蟲的危害。巢箱往往是產生吸血蟲的大本營。每次孵窩完畢,要馬上用開水燙一遍巢箱,再在箱內塗上對鳥無害的殺蟲藥BGP水溶液,保持清潔乾燥,預防寄生蟲。


相關焦點

  • 餵養虎皮鸚鵡應該選擇什麼飼料,虎皮鸚鵡怎麼分公母
    現在飼養虎皮鸚鵡的範圍非常廣,而且喜愛這種寵物鳥的人非常多。那麼,在飼養的過程中,虎皮鸚鵡怕冷嗎?虎皮鸚鵡怕冷怎麼辦?嚴格來說虎皮鸚鵡是不怎麼怕冷的,一般冬季溫度保持在5-10攝氏度,虎皮鸚鵡就可以安全過冬了。當然,如果氣溫非常低,飼養者還是應該想辦法為虎皮鸚鵡保暖的。第一,當戶外溫度特別低時,家長應該將虎皮鸚鵡的鳥籠從戶外轉移到室內。
  • 小知識,養虎皮鸚鵡會給你想不到的驚喜!
    辨別雌雄虎皮鸚鵡,主要看鼻子的顏色和生長時間!二、語言學習能力一般而言,虎皮鸚鵡的學習語言能力很弱,基本上不可能實現,但也有很多意外,如今網上有不少虎皮鸚鵡說話的視頻,個人認為,還是與主人的耐心教育有關。
  • 虎皮鸚鵡會說話嗎?和大頭鸚鵡的區別!
    虎皮鸚鵡又名鸚哥、彩鳳,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寵物鳥,因外形小巧可愛,叫聲很動聽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養一隻,那虎皮鸚鵡會說話嗎?
  • 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人工餵食有哪些注意點?
    為何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比親鳥哺育的虎皮鸚鵡雛鳥存活率要低很多?主要原因便是其難度高,很多技術經驗不足或者運氣很差的飼養者在手養虎皮鸚鵡雛鳥時往往面臨鳥崽全軍覆沒的結果,現如今隨著孵化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全自動孵化機神職不用人工翻蛋以及自動調節孵化起始時間,因此手養虎皮鸚鵡雛鳥的難點主要便集中在餵食這個階段。
  • 為什麼養久了的虎皮鸚鵡也喜歡趴籠子子?
    20201015期有一定虎皮鸚鵡飼養經驗的飼主應該知道,虎皮鸚鵡大多在剛剛購買回家時是對周圍環境感到陌生的,它們對周圍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澱,因此虎皮鸚鵡為了安全,它們下意識地會將身體貼在籠壁上以求得安全
  • 虎皮鸚鵡的介紹和養殖
    虎皮鸚鵡(2)品種虎皮鸚鵡從體羽的顏色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①淡色型:可以分為上體深黃、腹部綠色和上體白色、腹部藍色兩個品系。(3)生態與生活習性虎皮鸚鵡羽色華麗,群養時爭相飛舞,絢麗奪目。雌雄成對棲息.人工飼養的喜歡接近人,十分有趣。其可活10至15年,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春秋為繁殖旺季,營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4至8枚,卵呈白色。野生時成大群生活,以植物種子嫩芽為主食。如何選購虎皮鸚鵡飼養虎皮鸚鵡,幼鳥比較容易馴化,雄鳥比雌鳥接受能力強,適合玩觀賞娛樂。
  • 虎皮鸚鵡
    在理論虎皮鸚鵡可以長得更大是正確的,人們已經在養殖虎皮鸚鵡的近四十年中取得了進展。也確實看到了一些真正的大型個體的虎皮鸚鵡。據博物館展示,科學家們發現一個洞穴,位於澳大利亞南部。這個洞穴是食肉蝙蝠的家,它們消耗和捕食了大量的虎皮鸚鵡。這顯然是蝙蝠帶著虎皮鸚鵡回洞裡來養活它們的「幼仔」。在這個過程中丟棄的骨骼在山洞裡形成了化石。該虎皮鸚鵡化石具有大約400萬年的時間。
  • 虎皮鸚鵡知識及如何分辨公母
    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以植種子等為食。性情活潑且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最普遍常見的寵物鳥之一,因虎皮鸚鵡是進口來的物種,在中國野外沒有野生分布,不屬於國家保護類動物。
  • 如何挑選虎皮鸚鵡中的可塑之才?
    事實上這主要源於虎皮鸚鵡是否可塑的問題!1.首先我們便先來看看飼養者人工繁殖的虎皮鸚鵡雛鳥,此類虎皮鸚鵡雛鳥往往馴化機率頗高,畢竟它們自睜眼後便會頻繁接觸飼養者,當然飼養者手養的話則馴化效率更高,不過除此之外,虎皮鸚鵡的天賦性格同樣可能導致飼養者對它們的訓練以失敗告終
  • 普及虎皮鸚鵡的知識與年齡分辨
    ,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虎皮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翅膀花紋較多,毛色和條紋猶如老虎的花紋一般,所以稱為虎皮鸚鵡。虎皮鸚鵡屬於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其羽毛顏色光豔,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天真可愛、易於飼養。虎皮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翅膀花紋較多,毛色和條紋猶如老虎的花紋一般,所以稱為虎皮鸚鵡。
  • 對虎皮鸚鵡來說,最重要的三樣東西!
    在虎皮鸚鵡的生命中往往也少不了最為重要之物,哪怕在正常情況下一隻虎皮鸚鵡也只能活8到10年左右,但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虎皮鸚鵡也會對三樣東西非常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同時這三樣東西也會成為虎皮鸚鵡生命中最為重要的東西,那麼這三樣東西是什麼呢?
  • 怎麼教會一隻虎皮鸚鵡說話?三步走
    虎皮鸚鵡能學會說話麼?很多人可能覺得不能吧。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鸚鵡科目的鳥聲帶和發生器官是一樣的,都比較適合發出各種聲音。
  • 簡單說說 虎皮鸚鵡 法式換羽(APV)
    病因&發病:在鸚鵡類中,該疾病最初發現於虎皮鸚鵡中(「法式換羽」、虎皮鸚鵡雛鳥病,BFD: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疾病由一種非常頑固的病毒引發,成年虎皮鸚鵡為主要健康帶菌者。
  • 如何讓虎皮鸚鵡將籠子當成自己的家呢?
    最近我又看到有鳥友丟鳥的帖子,著實令人感到惋惜與無奈,虎皮鸚鵡雖然價格非常低廉,但是對於很多飼養者而言,那些養了數年的虎皮鸚鵡早已被他們當做家人來對待了
  • 虎皮鸚鵡養的越多、生的越多,繁殖皮皮更需三思!
    ,畢竟家養虎皮鸚鵡只要不出意外大多能活六到十年,而虎皮鸚鵡繁殖對於配對成功的種鳥而言只需要短短三個月左右,因此飼養者在家中配對繁殖虎皮鸚鵡卻需要考慮再三,以免家中虎皮鸚鵡數量泛濫。一位飼養者家中的虎皮鸚鵡1.虎皮鸚鵡繁殖周期短且繁殖能力強,這也是為何很多將虎皮鸚鵡放養在飛行籠或者空房間的飼養者家中往往會出現虎皮鸚鵡數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況且虎皮鸚鵡一年四季皆可以配對繁殖,而目前很多飼養者都是通過掛拆繁殖箱來控制它們繁殖、踩背,畢竟虎皮鸚鵡在種鳥在繁殖前都會探窩,而沒有繁殖箱它們便沒有繁殖的想法。
  • 如何區分虎皮鸚鵡是公是母,原來這麼簡單
    對於養鸚鵡的朋友們來說,虎皮鸚鵡羽毛鮮豔,嬌小好動,繁殖能力強並且價格便宜,普通的幾十一隻,基本人人都能買得起,正因為如此虎皮鸚鵡也成為最受歡迎的鸚鵡之一
  • 虎皮鸚鵡雛鳥被親鳥咬傷,飼養者需要及時挽救未受傷的雛鳥!
    目前隨著「9塊9」的熱潮不斷發酵,我想很多新手飼養者都加入到飼養虎皮鸚鵡的大家庭中,很多飼養者因為喜得一隻可愛的虎皮鸚鵡而興奮不已,但是也有一些飼養者則也為家中虎皮鸚鵡數量過多而發愁,甚至其中一些飼養者已經走上了了售鳥送鳥之路,為什麼呢?
  • 千萬不要亂觸碰虎皮鸚鵡幼鳥!你知道為啥不?
    ,特別是對於家中繁殖有虎皮鸚鵡幼鳥或者從鳥友處得到的虎皮鸚鵡幼鳥的飼養者更是需要小心,以免自己的一個不慎導致虎皮鸚鵡死亡。因為飼養者不慎導致虎皮鸚鵡幼鳥受傷1.虎皮鸚鵡幼鳥的還處於生長發育期間,如果飼養者要觸碰它們也需要將力度放到最輕,如果有些飼養者沒把握控制好力度,那麼最好不要觸碰或者找他人幫忙,否則一不小心便會出現類似圖中的現象,最為關鍵的是虎皮鸚鵡幼鳥身體較弱,一旦出現危險很難進行治療。
  • 飼養虎皮鸚鵡的三個階段,你處於哪個位置?
    根據追求的終極興趣不同,飼養虎皮鸚鵡的朋友們大致可以分三個階段:01初級飼養者一般這類人群飼養的數量較少,基本就是一兩隻,對於虎皮鸚鵡各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之所以飼養,僅僅是因為喜歡,對於虎皮鸚鵡的品種及外觀要求不高。
  • 扒一扒虎皮鸚鵡的奇怪病症
    鳥類是很好的寵物選擇,眾多鳥類中鸚鵡自然是首選中的首選,而虎皮鸚鵡以其聰慧、機敏和開朗的性格脫穎而出,成為大家喜歡的寵物之一。虎皮鸚鵡很好飼養,對生活環境相對來說並不挑剔,但虎皮鸚鵡還是會發生一些奇怪的病症,今天小編就來八一八,虎皮鸚鵡的奇怪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