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B-IoT/LTE-Cat1/LoRa/藍牙/WiFi等技術最新趨勢預測

2021-02-23 物聯傳媒

關於物聯網,其實現連接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物」是基礎,「聯」才是關鍵。有了某種形式的連接才是物體間數據交換的前提,而要實現連接就需要依賴通信技術。連接可以是有線,也可以是無線。但有線連接天生不適合複雜的大規模物聯網,所以無線連接才是物聯網的關鍵,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會是物聯網的幕後推手,也是近些年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的通信技術分類。

與傳統通信技術相比,無線通信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對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和影響更小,信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通信效率上也有著很大的提高,能實現信息的及時傳輸和有效傳輸。

不同於以往,業界對於物聯網通信的探討主要圍繞技術特點、標準建設、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討論,到了2020年,物聯網通信已經進入應用案例落地,甚至實現大規模商用的階段因此討論的核心轉向了商用方面。

本文將針對我國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主要的幾種物聯網通信技術,如5G、NB-IoT、LTE-Cat1、LoRa、藍牙、WiFi等技術短期內的發展進行分析:

根據IHS Markit預測,在2020–2035年期間, 全球實際GDP將以2.9%的年平均增長率增長,其中5G將貢獻0.2%的增長。在此期間內,5G為年度GDP創造的年度淨值達貢獻達2.1萬億美元,這個數字相當於目前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印度的年度GDP。這一預測離不開5G真正實現商用化,這也正是5G最值得一提的地方,我國5G的發展將實現從2019小範圍商用到2020年的規模商用的轉變。

泛娛樂行業將是5G發展最先收益行業之一。泛娛樂方面,在現有網絡下,直播技術與VR、AR的深度融合還欠火候,而未來在5G加持下,直播應用落地會更加快速。此外,自去年開始就陸續有相關的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vivo、小米、三星等發布5G智慧型手機,5G手機真正拉開了商用化的序幕,而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手機相關企業加入到這一大軍中。基於此,手機遊戲也會快速成長、成熟的行業,得益於5G的發展,其在互通性上將會有質的飛躍。

5G對於在線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公等的影響巨大。面對以「地獄模式」開啟的2020年,一開年就讓人深刻體會到了在線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公的剛需性。經歷這次之後,這一系列應用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新的產業契機正在出現。

截止目前,NB-IoT在全國範圍內完成了超過300多個城市的覆蓋,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6000萬,且每年以千萬級的數量在遞增,覆蓋了智慧城市、環保、農業、醫療、物流等各個行業。

NB-IoT連接量最大的細分應用領域是表計及消防應用領域,燃氣表、水錶均已經超過了1000萬接入量,煙感也有較大量級的出貨。尤其2019年,NB-IoT在表計領域得到了快速增長,在表計領域NB-IoT應用量超過了LoRa,成為表計領域最主要的無線通信技術,未來也將持續在表計領域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雖然NB-IoT在過於一年的熱度有所降低,但其應用仍然按照產業發展規模實現高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垂直行業普遍接受NB-IoT技術及其產業鏈能力,圍繞原產品進行功能技術的疊加,尤其在2G退網的趨勢之下,NB-IoT逐漸取代原來2G的相關應用,未來將會有更大規模、更多類型的應用出現,如井蓋、停車、充電樁等。

有數據表示,在蜂窩物聯網連接中,60%的物聯網連接需要窄帶網絡提供服務,10%左右高速業務需要4G Cat 4以上或5G eMBB提供服務,而剩下的30%的中低速率物聯網則需要LTE Cat 1或eMTC網絡提供服務提供服務。而在2G/3G退網的趨勢之下,由於短期內eMTC在國內無法實現網絡建設,且LTE Cat 1可支持語音通話和低速率數據,因此LTE Cat 1承擔部分物聯網連接的時機已經到來。

早在2019年,紫光展銳就發布了全球首顆LTE Cat.1 bis晶片平臺春藤8910DM,與此同時,中國移動推出搭載該晶片的模組。

因為於處於商用初期,所以相應的應用場景及案例並不多見,但是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當Cat 1發展了較多的應用、相關的場景有規模化需求之後,也將會引來更多的廠商的入局、各類型的產品會被列入到企業計劃之中。

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LoRa已經形成完整的生態,也擁有豐富的應用,除具有代表性的表計類應用以外,LoRa樓宇、酒店、園區、安全、城市、農業、環境監測等企業級應用領域均已嶄露頭角。

然而,基於當前企業級物聯網領域有限的增長速度,新的應用領域的開拓對於LoRa來說至關重要。為此相關LoRa企業也開始調整發展方向,試圖切入室內消費級物聯網領域,因此智能家居類產品自然而然成為主要的應用點。此外,智慧型手機、穿戴類產品等也將會是LoRa的發展目標

由於企業級物聯網及消費級物聯網之間存在著天然屏障,對於原本做企業級物聯網的企業來說,難以平滑跨界消費級物聯網領域,因此消費級物聯網領域的開拓必將引起LoRa生態組成成分的變動,尤其產業鏈中下遊的終端提供商、方案集成商等將是一批全新的產業鏈企業,其主要是原來做智慧小區、智慧校園、智能家居方面的相關的企業。新的應用領域的開拓必將引起新的生態的形成

近距離無線通訊作為物聯網應用中的「毛細血管」,在當前市場下預計將會出現非常可觀的爆發性需求。而結合速率、功耗、組網、成本、進入網際網路簡易程度等各種因素,藍牙在物聯網近距離無線連接領域無疑也會發揮出其價值。

早在去年年初,藍牙聯盟便宣布藍牙5.1引入了新的「尋向」功能,這個功能可幫助設備明確藍牙信號的方向,實現釐米級位置精度的藍牙系統定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物聯網的定位與導航的問題。

今年,藍牙5.1版本也將會繼續深化,尤其是AOA/AOD定位技術。隨著藍牙AOA正式寫入標準,讓原本基於藍牙定位技術的企業有了更多的信心,各廠商開始加足馬力研發相關產品、積極探索更多應用可能,預計202年將會出現相關的應用產品。

一直以來,伴隨著802.11ax被納入正規標準、WiFi 6標準發布等話題的就是WiFi 6與5G之間的較量。由於5G高頻段信號難以走進室內,再加上運營商的傳統室內分布系統在5G時代還將面臨大規模的升級改造或替換,因此在面向不斷發展起來的視頻和物聯網業務時,仍需要不斷「進化」的WiFi來分流,成為辦公和家庭環境的流量擔當。5G存在於一些大城市,特別是人流密集場景下提供通信服務,4G則作為剛需技術而存在。由此可見,未來幾年內,將會形成4G+5G+WiFi的格局。

目前,隨著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的不斷發展,採用 Wi-Fi 技術的終端持續增長。一組來自Wi-Fi 聯盟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使用中的 Wi-Fi 設備超過 90 億部 ,預計未來每年新增超過 30 億部,Wi-Fi6 將逐步成為主流接入技術。

沒有一條公路可以將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全部連接起來,也沒有一項通信技術可以獨自完成整個物聯網世界的構建,它需要各種通信技術的協作才能成為可能。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每一項技術也在不斷地進行更新迭代,在這個過程中某一項技術也許會在競爭中遭遇淘汰,但最終仍然會是不同技術特點的通信技術共存的局面。

伴隨著物聯網進一步實現規模化發展,圍繞物聯網通信的發展趨勢也逐漸明朗,多技術發展格局、協議標準化、網絡智能化、應用定製化等特點將會越來越凸顯。

相關焦點

  • LTE Cat.1火了,NB-IoT呢?
    (eMTC)和Cat.NB-1(NB-IoT)歸為Release13組。儘管該技術可以滿足移動寬帶通訊的需求,但是它無法在一些應用產品中得到很好的運用,比如穿戴式設備、工業傳感器、家用電器等。這類設備的特點是尺寸小,電池供電,而且經常會被放在諸如地下室等網絡覆蓋不好或者甚至無信號的地方。於是,3GPP對LTE技術增加了幾個增強型的標準,一些做了簡化,一些是完全新的,用來實現連接IoT設備:
  • NB-IoT/LoRa/eMTC和藍牙/WiFi互補效應的幾個典型案例
    上周六發布的《NB-IoT/eMTC/LoRa正在和WiFi、藍牙、Zigbee技術激烈競爭?》文章中,筆者對ABI Research的最新觀點「無線區域網路解決方案正在面臨著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的激烈競爭和威脅」產生質疑,認為NB-IoT/eMTC/LoRa這些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的商用,在大量以WiFi、藍牙、Zigbee等短距離技術為主的場景中形成「互補效應」。
  • NB-iot技術、Lora技術、IC卡技術在三表的應用
    主流物聯網技術  遠程抄表物聯網平臺框架 NB-iot技術NB-IoT構建於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其對網絡特性和終端特性進行了適當地平衡,以適應物聯網應用的需求
  • 物聯網之藍牙Mesh組網技術
    相比商業上的應用,工業控制對物聯網有更多的要求,例如網絡安全,低幹擾,要求輸出功率比較低,但是數據傳輸量不是很大,當前已經存在的是Lora,wifi,zigbee,藍牙等,lora比較適合空曠場所的數據傳輸,無法組成mesh網絡,wifi傳輸距離短,且無法組成mesh網絡,zigbee可以組成mesh網絡,但是傳輸效率比較低。
  • 萬億級物聯網市場,你需要掌握的NB-IoT與LoRa技術
    近年來,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對無線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傳輸距離來看,無線通信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Zigbee、WiFi、藍牙等短距離通信技術;另一類是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即廣域網通信技術。
  • LTE-Cat.1捲土重來為哪般? 要取代NB-IoT?
    隨後出現的EDGE,以及CDMA網絡和WCDMA網絡對數據業務的支持更加速了移動物聯網的發展,只是在那個時候,這些「先驅」物聯網應用還沒有被炒得這麼火熱,那時候還只是叫某某技術的數據模塊之類的東西。物聯網概念在中國的大肆炒作是由於NB-IoT的出現。
  • 蜂窩物聯網Cat-0,1,M1,NB-IoT技術一覽(附:高通Cat-M1/NB-IOT多模晶片技術分享)
    1. 物聯網通訊和LTE的蜂窩物聯網技術 用在物聯網應用中的技術解決方案非常多,各種各樣的行業、技術標準組織都在制定對應的物聯網技術方案,有的在制定中,有的還在原型測試,有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技術方案已經在市場中應用。表-1-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物聯網方案的對比表,從中可以看到各種物聯網通訊技術的技術特點。
  • 物聯網NB-IoT與LoRa技術淺析
    物聯網的無線通信技術很多,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Zigbee、WiFi、藍牙、Z-wave等短距離通信技術;另一類是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
  • 什麼是NB-IoT?什麼是LTE Cat M1?
    它是一種低功耗,窄帶技術,可以用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方式來處理少量的雙向數據傳輸。圖1 NB-IoT的部署情況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使用現有LTE網絡或者LTE載波保護頻段中的頻譜資源塊進行操作。它也可以使用以前由GSM使用的但是現在沒有使用的200 khz帶寬的頻譜。
  • NB-IoT/Cat-M1 vs Cat-1:哪一個是你的菜?
    圖片來源於iotforall那麼,這三種標準的技術原理是什麼,它們各自的優點和局限性又是什麼,為什麼要說Cat-1是最適合於物聯網設備的標準?Cat-M1,又稱LTE-M,也是3 GPP開發的低成本LPWAN 技術LTE標準第13版的一部分,這是一項對NB-IoT進行補充的技術,它速度更快,上傳和下載速度是1 Mbps,延遲也更低一些,只有10到15毫秒。Cat-M1提供了足夠的帶寬,可以替代當前諸多的2G和3G物聯網應用。
  • 5G包含LTE、LTE-U、NB-IOT
    前不久,高通就在其一年一度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提速。這一點集中體現在高通這次發布的下一代手機移動平臺驍龍845身上,它就搭載了目前高通最新一代的商用化基帶數據機——驍龍X20 Modem。驍龍X20 Modem實際上也是高通的第二代千兆級LTE數據機,官方對雷鋒網表示,它是「迄今為止支持最先進無線特性組合的LTE數據機」。
  • 運用LoRa裝置更容易:將您的裝置連結至Arduino IoT雲
    而MKR WAN 1310開發板的特點是,具備最新的低電力結構,以延長電池的壽命,並使電力消耗低至104uA。參考原文https://blog.arduino.cc/2020/01/31/lora-made-easy-connect-your-devices-to-the-arduino-iot-cloud/====================
  • 藍牙5的崛起——物聯網技術的新熱點
    殊不知,隨著近期藍牙技術聯盟(SIG)正式推出藍牙5標準以及後續大規模的商用,藍牙技術勢必會在物聯網中大展手腳!物聯春天即將到來!現今,談到「大物移雲」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的「物」就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 NB-IoT/LTE-M/LoRa等LPWAN技術對比解析
    由於LPWAN(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技術相對難度不高,各種技術陸續推出,舉目遙望,可謂是山頭林立、遍地插旗。LTE-M的帶寬為1.4MHz,NB-IoT處理帶寬為200KHz,基帶部分尺寸更小,而且200K帶寬的射頻前端和數字處理都比1.4MHz的LTE資源塊簡單得多。另外,NB-IoT波形更簡單,而LTE-M處理OFDM要更複雜。3)功耗由於物聯網設備大多數時間在「睡覺」,所以比較功耗主要看設備激活狀態下的功耗。
  • NB–IOT之笑傲江湖
    這裡就不得不涉及到很多商業與技術的思考。試列舉之:◢發展的驅動力在哪?◢應用case在哪?◢商業前景如何?◢選擇何種連接技術最經濟有效?先引用一些關於物聯網市場前景的預測數據:2020年,中國將達百億物聯網連接(含各種連接),產業鏈市場空間1萬億人民幣(數據來源:麥肯錫等)。
  • 一探究竟Sigfox、LoRa、NB-IoT時代的無線傳輸技術
    無線通信技術是物聯網的傳輸基礎,隨著智慧城市大應用成為熱門發展,各種技術推陳出新,紛紛搶佔物聯網市場。在LPWAN技術裡,最熱門的莫過於LoRa、Sigfox和NB-IoT。在物聯網趨勢中,這三種技術各自具有什麼優勢?誰才會是你專業領域的最佳拍檔? 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這幾個詞彙,相關產業人員想必嫻熟於心。
  • NB-IoT、LoRa、SigFox物聯網三大技術
    今日光電因你而變,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用科技光耀世界、溫暖人間……物聯網通過通信技術將人與物、物與物進行連接,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工業數據採集等區域網通信場景一般採用短距離通信技術,對於廣範圍、遠距離的連接則需要遠距離通信技術。
  • 中國移動NB-IoT/Cat.1發展策略詳解
    1近年來,全球移動物聯網技術和產業整體呈蓬勃發展趨勢。
  • 未來只剩藍牙、WIFI、zigbee和5G?Wi-Fi之父預測對嗎?
    對於這個問題業界眾說紛紜,2017年10月18日,在深圳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被譽為Wi-Fi之父的Qorvo 無線連接業務總經理Cees Links進行了預測,他認為未來的無線通信標準將只剩下藍牙、WIFI、Zigbee和5G。
  • LoRa無線網絡技術創始人談物聯網IoT未來關鍵趨勢
    Actility技術官的Olivier Hersent日前來臺時也分享了他對IoT科技發展的關鍵趨勢看法。  過去1年間, LoRa成為火紅物聯網IoT無線網絡技術  Olivier Hersent長年觀察物聯網科技的發展方向,他表示,有別於以往,傳統4G網絡或Wi-Fi、藍牙等無線技術,一直是IoT傳輸技術發展的主流,但過去1年來,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