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鬍渣扎扎扎你哈
我又標題黨了嗎?做閃光燈的副廠那麼多,*科、*色、*諾、*清、*能、為何神牛可以稱得上索尼用戶福音?這是副廠是很多,可是支持索尼系統離機引閃,真的不多。而神牛絕對是這方面的佼佼者,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便宜啊!
作為索尼用戶,在閃光燈的選擇上實在少。特別是專業攝影師,經常需要用到外拍燈,真的很尷尬。幾乎無燈可選。原廠燈雖好,但是只有熱靴,並沒有大型外拍燈可選。副廠是有外拍燈,但是支持索尼卻不多。目前好像也只有神牛、*能、Profoto三個廠家在做。這其中神牛毋庸置疑,是最便宜,並且是產品最豐富的。熱靴、外拍燈、攝影棚燈,一個不少。而你只需要一個簡單的X1S引閃器,就可以點亮他們全部。
外拍燈神牛AD600、口袋外拍燈AD200、熱靴TT350S,齊活。
一、引閃器X1S
先來一張妹紙持機器照。
X1S幾乎可以引閃神牛全部產品線。如果你是專業攝影師,那麼神牛這一整套完整的無線系統絕對能夠滿足你在不同場合的無縫銜接。無論你是棚拍使用閃客二代、外拍使用AD600、還是日常拍攝使用TT350S。一個小小的X1S能夠滿足你不同拍攝場合操作習慣的連貫性。
對索尼的支持如何呢?TTL、高速同步、後簾同步、頻閃,一應俱全。基本一個引閃器應該具備的功能,X1S都有了,而且價格才220。
有什麼缺陷呢?
1、做工。做工肯定是不如原廠的,但是這麼便宜的價格,我們也不能要求更多。2、屏幕太小,按鍵太少。按鍵太少,大大的提高了操作複雜性。太多需要單擊、雙擊、長按2秒、長按5秒之類的操作了。如果不看說明書,真的完全不會用。就算看了說明書,想記住也得花費一段時間。屏幕太小,可顯示的信息太有限。很多信息都直接用數字代替,例如FN模式下02代表調整ZOOM值,04代表頻閃什麼的。沒有認真閱讀說明書,真的不會啊。(但是可以在神牛官方微信上看操作視頻,熟悉了之後其實常用的就是那幾個功能)
3、漏閃。目前的拍攝下來,好像沒有發現什麼漏閃的情況出現。高速連拍時回電速度跟不上倒是經常遇見。(漏閃原因有很多,可以多嘗試切換頻道,儘量不要使用1-6等大家常用的頻道。更多漏閃解決方法可以點擊查看
神牛產品常見問題解答第2期)
4、在索尼相機上,引閃器輔助對焦燈無法工作。 (輔助對焦只有在單眼相機上才能使用,微單上市無法使用的,這個我們對比了原廠的HVL-F60M也是同樣的結果。)
雖然220的價格真的超級便宜,但我還是希望下一代產品能夠改進一下屏幕和按鍵,貴一些也沒關係。因為操作起來非常難受,這點上面索尼原廠的引閃器、高能的引閃器就要好太多了。至於PROFOTO嘛,我土鱉,還沒用過,也沒見過。
二、迷你燈TT350S
我想這個應該會是大部分普通影友的首選燈,最大的優勢,就是小巧,只有巴掌那麼大。隨身攜帶,毫無壓力。基本是攝影包中的常客。也許平時你也許不太用他,但是它能保證你在需要閃光燈的時候,你一定有燈可用。
上圖模特手中拿著的,以及右邊模特車後邊駕著的都是TT350S。不過這張照片並不是僅僅是依靠這兩盞TT350S完成,這兩隻燈主要是作為輪廓光而已,主光還是依靠AD600。
功率。相對旗艦熱靴60指數而言,這隻TT350S只有36的指數。功率肯定是最低的,所以適用的場合,相對也比較有限。但是這個局限性到底表現在哪呢?大晴天的壓陽光就不用想了,逆光環境下壓夕陽光也不太好使。
夕陽側逆光,高速同步、無線引閃、裸燈+肥皂盒,示例。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400S F2.8 ISO500 67mm
高速同步的時候,閃光燈輸出功率衰減其實是挺嚴重的。特別是對於這隻迷你燈TT350S而言,高速同步更多的時候意義在於應急。所以大部分情況下,我還是會推薦大家儘量把快門速度控制在1/250S以內,這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50S F7.1 ISO100 60mm
在雲南魯甸山區拍攝的一張人文片。在取得老者的同意後,拍攝而成。通過縮小光圈到7.1之後,將快門速度控制在1/250S,X1S設置TTL模式。為了真實還原老人的膚色,所以閃光燈輸出不宜太高,我設置了閃光曝光補償-2。最重要的是這種場合拍照一定要有助手,否則等你上燈架,黃花菜都涼了。附一張光位圖
再貼兩張TT350S拍攝的樣片。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50S F8 ISO250 58mm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00S F8 ISO100 70mm
三、口袋外拍燈AD200
也許有人不理解外拍燈是什麼,和熱靴有什麼區別。基本上你把它理解成可以移動的攝影棚燈,功率比熱靴這種小型燈要強的許多就對了。攝影棚內,因為有固定電源,小光圈拍攝的需求,所以一般功率都非常強,但是閃光燈都是非常的大和重。外拍的時候,我們也常常遇到需要大功率閃光燈的地方。這時候外拍燈就是首選,但是自帶電源的外拍燈,也一樣特別大和重。所以使用外拍燈創作拍攝時,攜帶是最大的難題。而AD200就是針對這方面需求所開發的小型外拍燈,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小最輕的外拍燈了。當然,功率方面也打了很大的折扣,200W。神牛旗艦燈AD600的功率是600W。
功率夠不夠?我想這是購買這隻閃光燈用戶最大的顧慮了。不過其實基本上,大部分時候是夠的。至少應付夜景肯定是綽綽有餘。
SONY ILCE-7RM2+適馬MC-11+適馬 135mm F1.8 DG HSM | Art 017 1/25S F2 ISO800
這張照片主要使用神牛AD200雙燈拍攝。夜景拍攝主要曝光參數,首先要考慮的環境光,然後才是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以本照片為例,由於遠處高樓的霓虹燈燈光太微弱,光圈開到2.0,ISO800時候曝光還是不足,背景漆黑一片。因此我將快門速度降低到1/25s,依靠A7R2的五軸防抖,手持適馬135 1.8art並無壓力。這樣的曝光組合讓我得到了合適的環境曝光。剩下的工作就是調整閃光燈得到合適的輸出。不過難點是當我使用1/128功率輸出時,還是過曝了。所以我只能將燈往左挪一點,離小模特更遠一點。
為何使用120cm柔光箱?因為這樣會拍出非常醒目的眼神光。眼睛有光,照片的靈性就瞬間出來了。如果不是擔心過曝的話,閃光燈靠近多一些,眼神光會更明顯。不過解決方案其實也很簡單,多加幾層柔光布就好。
SONY ILCE-7RM2+適馬MC-11+適馬 135mm F1.8 DG HSM | Art 017 1/100S F1.8 ISO500
200W功率攝影是否足夠?答案是拍人像肯定夠,應付F8光圈的專業棚拍也綽綽有餘。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00S F8 ISO100 70mm
布光圖就不畫了,上一張現場拍攝的等位花絮。主燈是AD200、輪廓光AD600+神牛閃客二代600W。好雜的型號是吧,為了把神牛的燈都體驗一邊,我買了好多款。
是否能夠壓日光?還沒試過,不過估計也有點懸。再上貼幾張AD200拍攝的照片。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60S F6.3 ISO125 44mm
SONY ILCE-7RM2+適馬MC-11+適馬 135mm F1.8 DG HSM | Art 017 1/125S F2 ISO800
四、旗艦外拍燈AD600
神牛系列的外拍燈中最貴的型號,當然性能也是槓槓的。600W輸出,87NG閃光燈指數,最小可以1/256的輸出功率,非常實用。最重要的是,在神牛所有的燈當中,這隻AD600回電速度最快,拍攝起來也最爽。特別是一些需要連拍的場合,閃光燈不停的跟著相機連拍,啪啪啪啪啪的輸出,真的很過癮。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50S F6.3 ISO100 24mm
白天拍攝示例。請原諒我使用了兩隻TT350S作為輪廓光輸出,因為AD600確實有點小貴,一口氣買三個,還是挺肉疼的。不過TT350S這時候的輸出功率就開始不太夠,因此1/1全功率輸出。拍攝時,講AD600設置成A組,兩隻TT350S設置成B組,這樣調整閃光燈強度的時候,會方便許多。
最低1/256的輸出,也為弱光拍攝時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至於讓閃光燈的輸出太強,顯得太突兀。比如下面這張閃光燈作業,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儘量不宜超出篝火的亮度太多。
SONY ILCE-7RM2+ FE 24-70mm F2.8 GM 1/250S F4 ISO1600 54mm
事實上這張照片拍攝出來後,閃光燈還是顯得很突兀。畢竟相對篝火而言,閃光燈的光線太冷了。其實如果加點暖色色片應該會更完美一點。這裡我採用後期的方式來補救。
五、總結。
其實,關於神牛的閃光燈的功能,還有很多沒用到。比如高速同步、頻閃、後簾同步等等。因為目前暫時還沒有相關拍攝需求的任務。算是留下一個坑吧。將來有相關拍攝案例的時候,我會來補齊。最後再曬點神牛閃光燈拍攝的樣片,祝大家玩燈愉快。
目前索尼用戶(X1引閃器)可選用的神牛閃光系統有:
➤ 影室燈(閃客600II/閃客1200II);
➤ 外拍燈(AD600、AD200、AD360II);
➤ 機頂燈(V860IIC/N/S、TT685C/N/S、TT350)
神牛是做什麼的?
用匠心打造專業攝影燈光器材第一品牌!
神牛產品:機頂閃光燈、影室閃光燈、外拍燈、引閃器、電源、其他影室附件
神牛使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攝影的樂趣!
神牛攝影器材QQ交流1群:129380928(已滿)
神牛攝影器材QQ交流5群: 307400971
神牛兒童攝影QQ交流群:39132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