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是一款Roguelike卡牌遊戲,玩家初始選擇一個英雄開始攻入尖塔(Spire),起始卡組為基本攻擊卡和防禦卡組成,且每次重新進入尖塔時都一樣。
每次重開遇到的鯨魚
整個尖塔分為三關,每關開始血補滿,每關最後有一個Boss坐鎮。玩家可以查看當前關卡的地圖並根據不同路線選擇下一房間。
房間包括小怪、精英怪、寶箱、商人、休息點和未知點。未知點多數為隨機事件,有時候能得到遺物(Relic),有時候會收到詛咒(Curse)。
每次贏得戰鬥能獲得金幣和三選一卡牌加入卡組,贏了精英怪能獲得一個遺物,贏了Boss能獲得Boss遺物和更強大的卡牌。
戰鬥中的元素非常多,有血量、力量、防禦、能量、Buff、Debuff、藥水等等。需要計算的數值很多,可供選擇的操作和Combo也非常之多。
個人認為這也是本作令人著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本作處於Early Access階段,但可玩性已經十分高,並且Bug極少,個人建議是對卡牌不排斥的人都值得入手一玩。
Roguelike 與 DBG(牌庫構築遊戲)Slay the Spire,意為殺戮尖塔,與另一款Roguelike遊戲《Enter the Gungeon》的命名風格一致,從名字上大致就可以看出本作是一款標準的Roguelike遊戲。
這意味著本作有著較高的難度和很高的隨機性。
其主要體現在每次戰鬥勝利後卡牌的隨機出現、遺物的隨機出現以及Boss的隨機。
而本作中有不少強力的遺物和卡牌,又由於卡牌遊戲本身抽卡自帶的一些隨機性,因此運氣好和運氣差的時候的戰鬥體驗有時候可能是天壤之別,這也讓不少玩家稱之為「看臉」。
不過雖然如此,卡牌的融入,引入了一些戰術和策略,根據這些策略,即使整個遊戲過程隨機性很強,也可以隨機應變,打造獨特強力的卡組,打出不同的變化,讓人流連忘返,不停地重複攻塔,這就是本作的魅力。
另一方面本作也是一款標準的DBG(Deck Building Game,牌庫構築遊戲),從最開始的基礎卡組,慢慢通過不同渠道獲取新卡,並有機會扔卡來壓縮卡組,這種種卡組構築的操作都讓我聯想到另一熱門DBG桌遊——暗殺神(抱歉這大概是我玩過的唯一的DBG)。
本作牌池目前還遠不及暗殺神,但數值系統卻較之豐富許多,難度也加大不少。
例如暗殺神中有很多壓縮卡組的方式,但本作的壓縮卡組異常的painful以至於我一般都不敢隨便加卡。
異常豐富的戰鬥系統提起戰鬥系統,我想這是本作的魅力之一。
力量、防禦、費用都是卡牌遊戲中家常便飯的元素,但Buff、Debuff、變形、狀態卻很少見,反倒是傳統回合制RPG中的元素。
本作很直覺性的將它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沒有絲毫的不和諧,反倒是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和計算,對了還有驚喜(驚嚇)。
卡牌和遺物設計卡牌和遺物的設計我認為是本作最大的亮點。
它之所以這麼好玩,就是因為卡牌、遺物之間大量的聯繫,通過這些遺物和卡牌,能產生各種各樣的Combo、變化和打法。
作者一定是個資深的卡牌遊戲玩家,才能設計出這麼精妙的卡牌,幾乎每張卡都跟別的卡有配合,每次總能發現新套路和新的打法。
而遺物的能力也非常微妙,玩了十個小時,每次我都能發現一些新的令人驚嘆的遺物,有些能讓我圍繞它組卡,有些能給我的卡組帶來非常強力的支持。而也有些,十分的奇葩,能帶來一些額外的樂趣。尋找和發現遺物無疑也是本作的一個玩點。
並且卡牌遺物的設計完全圍繞了戰鬥中的主要幾個數值:力量、防禦、卡牌、能量、血量等。因此產生了很多套路:力量流、防禦流、燒卡流、堆能量流、燒血流等等。
通過玩家自己的腦洞和搭配,往往能打出逆天的效果,也因此本作的成就才會看起來略顯變態,如堆滿999防禦、一回合出25張卡、一回合9費、第一回合乾死Boss、堆滿50力量等等。
當玩家達成這些成就的那一刻,確實會無形中有一種強大的成就感,非常不可思議。不得不再次為卡牌設計點讚。
怪物設計不得不說怪物的設計也是非常出色的,不光每關的Boss都有三種且風格各不相同,連小怪和精英怪也是千奇百怪,有反傷的、分裂的、自爆的、會飛的、會偷錢的。
有時候打小怪或者是精英怪都能格外帶感,比如我曾經掙扎SL多次的Giant Head,當時第一次見覺得很獨特又讓人覺得很噁心,血又厚,攻擊又不斷增高(當然後來通關的時候分分鐘報仇了)。
結尾作為一個從高二開始入坑TCG和各種桌遊的玩家,我是非常推薦本作的,並且期待之後的完整版,另外卡牌設計方面非常值得學習。
遊戲名稱:《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
平臺:PC
購買途徑:Steam
另外,《殺戮尖塔》和昨天發的《億萬殭屍》都已經有了簡體中文,快去嘗試吧!
2017年底的兩個驚喜遊戲之一 ——《億萬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