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鍵盤QWERTY布局的由來,是為了降速打字速度!

2021-02-15 天津科普說

【全域科普有聲電臺】欄目由天津市科普發展中心與天津交通廣播《電波起床號》節目聯合推出。每周一三五由「天津科普說」微信公眾號推送,同時會在天津交通廣播(FM106.8)的《電波起床號》(早上5:00)播出。

內容主要圍繞交通常識、健康養生、前沿科技、社會熱點等話題,給公眾帶來權威、科學的解讀。

開啟今天的科學世界吧~

主播:魏芸莉,天津交通廣播主持人,天津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主流鍵盤QWERTY式布局,你會不會問,為什麼不按照字母的順序排列呢?目前的這種很亂,沒有順序,很難上手有沒有?

這還得回歸到電腦鍵盤的祖先——打字機。

上個世紀70年代,那個時候打字機的鍵盤的確是按照從A到Z的順序排列的。

但如果擊打速度太快,打字機上的鉛字連動杆就會相互碰撞,導致鍵盤上臨近的字母相互卡死,嚴重影響了客戶的辦公效率及客戶體驗。

大量客戶的不滿,一度對公司的銷量構成威脅。再這樣下去,其他競爭者上來,公司可能面臨倒閉。

肖爾斯公司的工程師們於是集體進入苦思冥想模式。有人提出:既然從一個源頭攻而不得,那麼何不從另一個方面解決問題呢?這個想法瞬間把這一窘境變得豁然開朗。

                 

解決問題的大佬站出來了——敲黑板,畫重點

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首先發明了QWERTY順序的鍵盤。由於食指的活動最敏捷迅速,所以食指成了導致字鍵卡死的罪魁禍首。他把食指「發派」給V、J、U等使用不頻繁的字母,卻讓最無力的無名指和小拇指擔當O、S、A鍵的大任。

 

肖爾斯公司的「黑幕」


當時肖爾斯公司對外宣稱,他們如此設計的目的是在解決卡鍵問題的同時提高使用者的打字速度的。但多年後一個真相水落石出,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完全是在減緩人們的打字速度。這樣新奇的歪腦筋其實是製造商們欺瞞顧客的行為。

           

工業革命時代的崛起


20世紀,經過了工業革命,各種新型機器層出不窮,舊機器快速被淘汰。人們也隨之發現QWERTY式鍵盤的種種劣勢。這種鍵盤是人們最費力費時的一種打字方式;經常使用的右手也比左手多負擔了7%的工作。而且隨著技術進步,電子鍵盤出現,卡鍵情況成了看起來似乎是石器時代才會發生的事。

 

原始鍵盤再度面臨危機。

1930年奧格斯特多冉柯(August Dvorak)發明了一種更優越的DUORAK鍵盤系統,將9個最常用的字母放在鍵盤中列。這種設計使打字者手指不離鍵就能打至少3000多個字。而QWERTY只能做到50個字。DUORAK是通過減少手指的運動量來降低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DUORAK,打字者的手指平均每日運動1英裡,而QWERTY則是12到20英裡。

二戰期間,奧格斯特多冉柯曾集合14位海軍打字員練習DUORAK,1個月後,他們的速度驚人地提高了68%。DUORAK鍵盤讓右手負擔56%的工作;最有力的手指工作量最大;70%的打字工作是在中列進行而不必移動手指。但當時正逢二次大戰,作戰物資缺乏,這種新鍵盤還沒問市就停產了。

1936年美國人Dvorak提出了AOEUIDHTNS式鍵盤,出乎意料的是,這種新型鍵盤還未投入市場就半道夭折。

「船大難掉頭」啊。當你的手指肌肉群習慣這種模式,它也就被記憶到你的Rom裡。所以說,幹掉一塊鍵盤的絕不會是另外一塊鍵盤...只能說QWERTY普及度太高了!

鍵盤使用者使用笨拙的「柯蒂」鍵盤,由於其特殊構造,手指必須高頻率地上上下下輪動,呈現出一種手指的舞動感,想想現在「一分鐘兩百多個漢字」的盲打大神,看他們打字簡直是有點炫技的表演。

如今看來,打字機的進化並不是最完美的方案。




相關焦點

  • qwerty\dvorak\colemak三種鍵盤布局
    【qwerty布局】qwerty布局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全世界最普及的鍵盤布局。
  • UX談|為什麼是QWERTY鍵盤布局?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QWERTY鍵盤布局。也是我們日常所用到的電腦鍵盤布局,而它的取名也是根據第一排字母的排序。有關它的設計歷程,則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候美國一位報社編輯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在朋友的幫助下,裝配了原始打字機。
  • 為什麼鍵盤的字母順序是QWERTY,不是ABCDE?
    隨著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如今我們更加依賴在鍵盤上打字,而非手寫。1878年QWERTY鍵盤布局。所以在打字員速度很快的時候,如果相鄰字母一直會卡住,反而更加拖慢了打字速度。Sholes在之後的6年裡嘗試了不同的鍵盤排列,最終開發了QWERTY系統,目的是將經常一起出現的字母之間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讓打字員打字時手指移動更多的距離,從而避免卡住、拖慢速度,減少因卡住停下來而浪費的更長時間。這是目前對此鍵盤系統出現的看似最合理的解釋。但合理的排列就只有QWERTY系統這一種嗎?
  • 「KeyKey」這款 Mac 打字練習軟體支持 QWERTY, COLEMAK, DVORAK 等多種鍵盤布局
    除了我們最常用的 QWERTY 鍵盤布局,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使用其他的鍵盤布局,比如 COLEMAK,DVORAK,AZERTY
  • 「QWERTY」鍵盤布局,其實是個「反人類」設計
    (到那時,每次寫稿子就再也不用熬夜打字,也不會被大大們催稿,我可太南了……)可當我每次下定決心想練習打字的時候,腦海裡總會產生一個疑問:如今的鍵盤布局其實是脫胎於打字機的布局。早在 1714 年,許多國家就已經開始發明出各式各樣適合本國語言的打字機。
  • 鍵盤打字技巧
    在手機端打字時,儘量使用26鍵。為什麼呢?因為9鍵的重碼率更高,導致翻頁和選詞出現的頻率也更高。在手機端使用26鍵,可以讓自己熟悉QWER的電腦鍵盤布局,這為自己以後使用電腦打字,打下了基礎。技巧分享1.手指位置在敲打鍵盤的時候,首先身體要坐直,然後將兩隻手放在鍵盤上面,然後左手控制鍵盤的左邊,右手控制鍵盤右邊,兩隻手配合敲打,慢慢地打字就會快了。2.字母排列英文有26個字母,鍵盤上的英文字母並非是順序排列的,而且打亂排的。鍵盤英文字母打亂排列是為了提高打字員的大致速度。
  • QWERTY 鍵盤的起源
    在這種打字機最初的鍵盤設計中,按鍵是按字母順序分兩排進行布局的,但這種布局所帶來的結果是,最常用字母(例如「TH」和「ST」等)的鉛字拉動杆的位置靠得過近,因此當使用者以極快速度連續敲打這些字母時,按鍵就會卡住。為了消除這種故障,肖爾斯作出了很多嘗試,其結果是他對按鍵的布局進行了重新安排。
  • 老機械鍵盤改造USB、QWERTY/Dvorak一鍵切換
    其實在電傳動打字機問世之後,打字鍵盤的鍵位布局就可以自由了。在ANSI標準裡面還有另外一個鍵盤布局,叫做DVORAK.Dvorak(德沃夏克)布局,是以其發明人之一: August Dvorak 的姓命名的。在20世紀30年代,Dvorak 和 Dealey 在他們多年的研究工作基礎上發明了Dvorak布局,目標是減少打字出錯機率、提高速度和減少手的疲勞。最初發明的布局是這個樣子:
  • 為什麼鍵盤的字母順序是QWERTY,而不是ABCDE?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電腦鍵盤的按鍵不是按照ABCDE這樣的順序而是QWERTY這種亂序?? 這鍵盤的布局也太不合理了吧?如果說QW用到的頻率不高所以放到了邊上,那麼A、E這些高頻字母按理說應該放到中間才對為什麼也在邊上呢??
  • 鍵盤字母排列由來
    後來,由於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彈回速度遠大於打字員擊鍵速度,但鍵盤字母順序卻無法改動。雖然有許多種更合理的字母順序設計方案,但都無法推廣,可知社會的習慣勢力是多麼強大。通用101鍵或102鍵鍵盤根據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而命名,稱為QWERTY鍵盤。毋庸置疑,它"脫胎"於英文打字機。
  • 盲打成就的鍵盤布局
    為了解決卡鍵這個難題,肖爾斯請他的妹夫——一位數學家來幫忙。 這位數學家建議肖爾斯把鍵盤上那些英文字母中最常用的字母分開,以避免故障的發生。肖爾斯採納了這個建議,將字母重新排列,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QWERTY」的布局。打字員使用這個鍵盤的時候,打字速度明顯下降,也因此很少發生卡鍵的情況了。
  • 真正讓你打字慢的原因竟是鍵盤!!!!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打字交流已成常態,26字輸入法VS9字輸入法你pick那個?但你們知道嗎?26字輸入法的創立初衷,是為了降低打字速度的!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裡斯託夫·拉森·肖爾斯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
  • 人們在手機上打字速度幾乎與在電腦鍵盤上一樣快
    阿爾託大學,劍橋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人們現在在智慧型手機上打字的速度幾乎可以像在電腦鍵盤上打字一樣快。研究人員對37000多名志願者進行了在線打字測試,以評估速度,錯誤率和與行動裝置上打字有關的其他因素。結果是用兩個拇指打字的人平均速度為每分鐘38個單詞,僅比人們用鍵盤時慢25%。研究人員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未來我們的手指可能會飛得更快:隨著人們使用物理鍵盤的次數減少,鍵盤和手機上打字速度之間的差距可能會縮小。同時,研究參與者報告稱,他們平均每天在手機上花費約6個小時。
  • QWERTY鍵盤的源起
    但是在1867年7月,肖爾斯偶然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讀到了一則關於「打字機器」的簡短說明,這給了他啟發,發財的機會又來了,於是這哥倆決定改變研究方向,他們要創造一種機器,使人能以書寫的兩倍速度來列印出自己的思想。這下是搞成了。一年之後,他們便擁有了三項專利。不過按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很難把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稱作印表機。
  • 專為手機打造的鍵盤:打字速度比用電腦鍵盤都快
    屏幕上的虛擬鍵盤可能起到了打字的作用,但是佔去了屏幕幾乎一半的位置。另外市場上還有出產可攜帶式的鍵盤,但它們要不就是太迷你必須得和設備的屏幕一樣小,或者就是沉甸甸的帶起來不方便。一家叫做WayTools的公司想要改變人們這樣的窘境,於是出產了一款擁有三個組成部分的TextBlade鍵盤。這款鍵盤折起來只有iPhone 4的一半這麼小,可以輕鬆地就塞進褲子口袋裡。
  • 為什麼是QWERTY?
    而在這段文字之後,作者往往還會告訴你 QWERTY 布局作為一種故意降低打字速度的布局卻大行其道,這就是由於人們的懶惰而產生了路徑依賴,這樣的懶惰極大的降低了人們打字的效率……好吧,人確實很懶惰,懶得去重新熟悉一種新的鍵盤布局,這應該是真的,但是這是否意味著 QWERTY 布局懷著這樣的惡意而誕生的呢?事情恐怕並非這麼簡單。
  • 【揭秘】鍵盤上的字母順序為什麼不是ABCD,而是QWERTY?
    所以它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輸入英語服務的,而不是法語、德語、中文。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讓打字速度慢下來。為了讓打字速度慢下來?這個發明是Scholes的創舉↓早期機械打字機是依靠按鍵驅動後方的字錘,當打字速度太快時,前一個字母的字錘還未完全彈起,後面一個字母的字錘就已經落下,兩個字錘很容易攪在一起發生「卡殼」。
  • 鍵盤的字母順序為什麼是QWERTY,不是ABCDE?
    從我們第一次見電腦開始好像就默認了鍵盤的存在
  • 筆記本電腦鍵盤打字錯亂怎麼辦?電腦鍵盤打字錯亂的解決方法
    最近有用戶發現了,筆記本鍵盤按鍵突然失靈,鍵盤數字與字母錯位,U變成4,I變成5,O變成6,J變成1,K變成2,L變成3,M變成0,就這幾個字母
  • 如何提高你的打字速度?
    在當今網際網路時代,快速打字是每一位「打工人」的必備技能,尤其是幾乎無時無刻不在碼代碼的程式設計師。那麼,如何提高打字速度呢,聽今天uncle結合自身經歷向你娓娓道來。我是從高一接觸電腦的,當時設有計算機課程,但要求不高,能打出字,了解Word、Excel的基本操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