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趣好玩的智能產品
盡在【智客】www.zeeke.cn
公眾號:zeeke888
Apple Watch的發布有沒有帶火智能手錶這個產業現在還不好說,但那個外形以及操控方式並不是我想要的,恰好是它發布的同一天,我拿到了moto 360這塊在美國也算是新鮮玩意的智能手錶,也許在6月谷歌大會亮相的時候大家還要等等看Apple Watch才能下結論,但不知為什麼,當我看到Apple Watch的時候,反倒更想念moto 360了,簡單來說,這是一塊我願意戴在手上並且的確是能夠發揮手機輔助作用的智能手錶。
外觀 如果智能手錶都這麼做就有救了
這話不是我說的,很多人看到moto 360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是,當我在朋友圈裡分享它的照片時,一個並不知道智能手錶為何物的親戚,讓我幫他買一塊「一模一樣的石英表,就像你手上戴的那塊」。很顯然,moto 360是最「像」手錶的智能穿戴設備,如果能夠被普通人錯看成石英表,真的是對毫無違和感的moto 360的最大稱讚。
不用多說,圓形錶盤是moto 360的最大創新資本,也是迄今為止業界為數不多的一塊接近於正圓形顯示屏的智能手錶,這一技術來自於2008年moto AURA這款號稱採用了瑞士制表技術的奢華手機,而兩易其手的moto把這一技術保留到今天實屬不易。
對比6年前的AURA,moto 360保持了幾乎同樣尺寸的屏幕面積,但解析度卻降低至320×290(AURA解析度為480×480),儘管我覺得觀看起來很舒服,但現在手機PPI動輒400-500已經把人們的眼睛慣壞了,所以當你盯著屏幕仔細看的時候,還是能感到明顯的顆粒感,而且圓形顯示屏的邊緣也是有顆粒感的,畢竟你不可能把像素點做成弧形的,不過我個人認為作為輔助設備的智能手錶不需要那麼高解析度的屏幕,畢竟用戶不會在這上面長時間閱讀。
但是moto 360有一個明顯的槽點,就是顯示屏底部有一個明顯的黑色弧面空間,使得整個錶盤並不是呈現正圓,由於它不能顯示任何東西進行任何操作,因此被罵得體無完膚,官方解釋這裡為光線傳感器,且正圓形會使手錶變得更大,結構也因為底部有凸出而失衡。無論如何,moto並沒有做到完美,當你發現底部有個黑色區域生硬擺在那裡的時候,總是強迫症發作忍不住多看幾眼這個「廢物」,為此我只能選用黑色錶盤壁紙,否則就會顯得更加生硬。
還有一點是moto 360並沒有使用6年前牛X得一塌糊塗的62克拉藍寶石鏡面,而是傳統的康寧三代玻璃,儘管這個配置在手機身上得到了檢驗,但運動幅度與使用環境更嚴苛的手腕還是會有懷疑的,所以我不知道在長時間佩戴後,它的表面會不會依然光亮如新。
說到這裡我覺得選購moto 360就是一個矛盾的過程,圓形顯示屏很炫很酷,但是看到側面厚得像石板一樣且錶盤面積較大,基本就拒絕了99%的女生+女漢子,而當你佩戴上手之後,發現它又意外的輕盈,以至於經常會忽略它的存在,這種感覺似乎又抹掉了之前厚重機身的不良印象,總之我覺得每一個購買moto 360的用戶,一定都是站在櫃檯前糾結很久的。
當然他們糾結的原因還包括一點,那就是無法自行更換的錶帶,雖然moto 360錶帶材質有好幾種,但只能交給官方更換,無法像Apple Watch那樣帥氣地一扣。材質方面儘管全鋼錶帶更符合不鏽鋼機身的氣質,但其實我這款絨麵皮質錶帶佩戴是最舒服的,繼續糾結吧。
功能 推送和語音操控令人滿意
由於基於Android Wear平臺,因此moto 360的表現和LG、三星的兩款手錶差不多,這方面也可體現出安卓的強勢——雖然手錶本身還不支持中文,但只要手機上安裝的應用是中文的,那麼推送的內容你就不用擔心了。
根據我的測試,常用的聊天、新聞、天氣以及手機自帶的簡訊、電話等內容的推送都不成問題,我試驗了絕大多數常用的工具,除了QQ以外都可以正常推送到手錶,可用度極高,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手機用戶的需求。
不過推送的內容在手錶上只能簡單地查看,連回復都做不到,超出一屏的內容也無法顯示,絕大多數後續操作還是要回到手機上,儘管這樣會面臨強烈地吐槽,不過我覺得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待智能手錶,以我個人來說,它起到通知的作用就夠了,目前取代手機也不現實。
不過手錶有自己的優勢,例如使用谷歌地圖導航的時候,手錶上顯示的路線、行程等信息我感覺比手機更實用,特別是步行導航模式,非常適合輕裝徒步旅行。但這種導航優勢也僅僅體現在谷歌地圖上,我也試驗了百度、騰訊、高德地圖結果全部告吹,而谷歌地圖在國內的使用情況大家也都清楚,呵呵。
此外基於Google Now的語音搜索和指令也是Android Wear平臺的一大優勢,由於暫不支持中文而我的英文又稀爛,所以我諮詢了使用過這塊手錶的美國同事,據她說識別準確率超過90%,除了感覺對著手錶說話有點怪以外,使用都很正常。
功能方面當然不能不提到Android Wear平臺應用的安裝,實際上現在數量已經有幾十個,比上個月我們試用LG G Watch的時候多了不少,有些工具也比較有趣,種類也在不斷增多。但對於moto 360來說最主要問題就是圓形屏幕的適配問題,本來Android Wear軟體就不多,適配moto 360的就更少,很多軟體的顯示都只能以生硬的方形界面示人,秒殺處女座,使得購買moto 360的用戶又多了一個糾結的問題——要好看還是要實用。
moto 360當然也沒有忘記最基本的健身應用,包括計步、運動目標以及心率測量,這是當下絕大多數智能手錶都具備的功能,moto 360做得也就是中規中矩,心率測量的數值和我之前用過的手環差不多,也能夠提供檢測的曲線,現在這個功能基本已經成為佩戴用戶拿來顯擺的玩具了。
另外讓我非常不爽的就是在Android Wear手錶上起到菜單作用的start隱藏得太深,如果想要找一個功能熟練地話也得5-6秒才能到達這裡,效率太低,當然這不是moto 360一款手錶的問題。
待機,這個依然是硬傷
很多人都認為moto 360如此厚的機身一定是為待機做了犧牲,實際的表現讓大家失望了,其內置的320毫安時電池如果提醒功能全開的話,一天不到也就剩20%的電量了;而即便是什麼都不做甚至不連接手機,放一晚上就掉電25%,這太可怕了。
當然我們得承認moto 360的無線充電底座比較酷,只要把手錶橫著放上去就能充電,並且會自動旋屏橫向顯示,好像一個小座鐘,充電時也能查看時間。無線充電底座的好處是機身可以做到生活防水,事實上moto 360的防水規格達到了IP67,可在一米水深浸泡30分鐘,但我懷疑其實是智能手錶嬌小的機身根本容不下充電接口,以至於你走到哪都得帶著個充電底座,畢竟一天不到的待機時間實在是太不讓人省心了,而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智能手表面臨的問題,外出旅行時反而增加了負擔,不能讓人愉快地使用。
總結:願意戴在手上,但不願意使用
這麼矛盾的總結其實是moto 360以及很多智能手錶當下面臨的現實問題,我可以毫不掩飾我對moto 360這塊手錶的喜愛,儘管它的尺寸比較大但我認為非常適合我,設計上圓形錶盤亮點十足,功能上盡善盡美,又有前途無限的Android Wear平臺作支撐,雖然本地化還有待提高,但這都不算事。可是同樣我也毫不掩飾對moto 360待機時間的失望,特別是想到外出旅行時要多帶個充電底座,就只能把它扔在家裡了,儘管它的功能滿足了我對於一款智能手錶的絕大多數想像,可是弱不禁風的待機卻把這一切都變為空中樓閣了,再加上249美元(約合1534元人民幣)的售價更是望而卻步。
來源:騰訊數碼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投稿,登載此文為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觀點不代表【智客】
更多有趣好玩的智能產品,請猛戳屏幕右上角
歡迎轉載、分享。關注微信號:zeeke888
【智客】專注,傳播,解讀
專注於智能產品的發現與報導,傳播有趣,好玩,前沿的科技智能產品,解讀行業新關注、新產品、新趨勢。歡迎私信報料,發布貴公司最新產品資訊。www.zeeke.cn
投稿、商務合作 微信號:94585500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