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的孫婆婆購買了一部老年機,她連手機簡訊都不會發送,警方卻查到她的手機發送了大量詐騙簡訊,這是怎麼回事?
去年,四川攀枝花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件。今年2月23日-24日,涉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訴,其中研究生學歷2人、大學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5人。這是典型的高智商新型網際網路犯罪案件。
庭審中,背後的黑色產業鏈被揭開。該案犯罪嫌疑人以老年功能機為作案載體,在生產老年功能機的環節植入木馬程序,通過境外伺服器控制功能機,以群發簡訊、獲取簡訊驗證碼、勾結SP商暗中扣費等多種方式進行犯罪活動。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涉及手機數百萬部,涉案金額達2億餘元。
一條詐騙線索牽出大案
數百萬部老年機被植入木馬
時間回到去年3月12日,攀枝花市公安局東區分局接到一條詐騙線索:成都市民楊某祺被手機詐騙簡訊以刷單方式詐騙資金6400元。經過民警調查,手機號的使用者為攀枝花市東區居民孫某芳,今年75歲,已經退休。
孫某芳使用的是一部紅色老年功能機,她只會撥打其子女幫她設置的幾個快捷號碼,且不會操作手機發送簡訊。奇怪的是,民警調取該手機號2019年12月以來的通話清單發現,該手機號共向200餘個手機號碼發送簡訊380餘條,並有大量2G上網流量記錄。
網安民警進一步偵查發現,該手機被植入了控制手機的木馬程序,被外部伺服器控制,向他人發送詐騙簡訊。案件最終破獲後,起獲大量後臺伺服器數據,扣押可疑手機2萬餘部。
經過進一步偵查,警方發現以陳某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在深圳註冊了專門的科技公司生產手機,將植入木馬功能的老年機銷向市場,進行非法控制,獲取非法利益。該手機一旦被人購買插卡使用,便會主動將手機號碼發送給犯罪團夥,並自動與科技公司後臺伺服器發生聯網,達到控制目標手機的目的。
在查明整個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後,專案組分別前往深圳、浙江、重慶開展收網工作,一舉摧毀這個犯罪團夥,並起獲大量後臺伺服器數據和尚未出售的裝有木馬的手機2萬餘部。隨後調取後臺服務數據顯示,涉及受害手機達數百萬部,涉案金額達2億餘元,受害者遍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警方帶回嫌疑人。
非法控制手機牟利
犯罪團夥違法所得金額達2億餘元
今年2月23日-24日,攀枝花市東區法院公開審理這起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件。
檢察機關指控,從2013年開始,被告人陳某某先後夥同被告人包某亮、鄧某等,通過將木馬程序植入手機的方式,實現對手機的非法控制,再對已經控制的木馬手機相繼開展增值業務訂閱、驗證碼截取、簡訊群發等非法牟利活動,受害對象眾多。在非法控制手機牟利過程中,被告人陳某某等人共同違法所得人民幣20747萬餘元。
法院介紹,由於該案屬於新型案件,也是攀枝花市法院審理的首例涉嫌該罪名的案件,加之案件證據數量龐大,控辯雙方爭議焦點較多,為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審理此案,東區法院組建了精幹審判團隊。開庭前,審判團隊與公安、檢察部門積極溝通對接,就核心問題組織召開案件討論會,並對安保做了詳細預案,做了充分的庭前準備。
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陳某某等人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追究刑事責任。
庭審中,控辯雙方充分發表意見,對涉案證據進行了舉證、質證。針對被告人和辯護人提出的意見,經公訴機關申請,法庭通知鑑定人到庭作證,庭審實質化得以體現。
因案情複雜,涉案人員較多,庭審結束時,法庭宣布擇期宣判。
↑庭審現場。
涉案19人受審
其中12人大專以上學歷,包括2名研究生
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法院介紹,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某等19人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一案,是自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該罪名以來,攀枝花市法院系統審理的首例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案件。
法院表示,涉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中,研究生學歷2人、大學本科學歷5人、大專學歷5人,全案卷宗58冊,電子證據若干,是典型的高智商新型網際網路犯罪案件。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是近年來刑法中新出現的罪名。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利用非法技術手段在網際網路上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司法機關都將予以堅決打擊,依法懲處。」法官表示,本案中,大專以上學歷的犯罪嫌疑人有12人,大好前途毀於一旦,令人扼腕。
法官提醒:作為手機用戶,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和辨別能力。部分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老年機可能存在被植入木馬程序的隱患,建議在正規商店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子設備。不要輕易點擊、下載來源不明的連結和程序,不輕易向外人透露個人信息。老人和青少年是違法犯罪人員實施詐騙行為的重點人群,要加強對家中老人和學生的宣傳教育。如果發生資費異常,要及時通過運營商查看資費情況;一旦被騙,立即報警。
商務合作微信:
戳一下 2021好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