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學習,都是自願的,主動的。
作者:張良計,來源:張良計(ID:zhang_liangj),經授權發布
讀書不等於學習,很多人對這個說法有爭論,今天展開聊一下。
首先擺明觀點:
學習,是一種超脫於形式之上的自驅力。決定你是不是在學習的,並不是你的外在行為,而是你的
內在意願。學人家設計遊戲的思路,玩著玩著就會想「如果我是這個遊戲的設計者,我希望通過這個遊戲讓玩家獲得什麼體驗?」比如玩解謎遊戲時,他就會想,假如我來設計這個謎題,我會怎麼布置線索從而讓玩家既能感受到挑戰,又不會破口大罵遊戲設計者是個傻逼。再比如打王者榮耀時,他也會想:這新英雄的技能怎麼這麼水啊?是不是這個技能要和別人打配合的,否則設計出來不是很雞肋嗎?這都叫
揣測意圖,從表面現象深挖背後的源頭本質,這就是一種學習。而自驅力弱的人,就算你在網上買了N套課程,報了五六個微信打卡班,家裡擺了一堆書,也並沒有什麼用。學不進去就是學不進去。
報個微信打卡班,是因為自己真的想學,還是因為群裡大家天天打卡的壓力讓你不得不跟著「學」?千萬要記住,學習不是形式,
別把形式上的努力誤認為是學習。首先,
你一定要對這個東西有興趣,而不是別人逼著你學。你一個喜歡吃肉的人我硬塞給你胡蘿蔔還告訴你胡蘿蔔維生素多,你會怎麼想?
我們接受了那麼多年的應試教育,很容易把讀書和學習劃等號,但實際上讀書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而已,不然,為什麼很多讀書時不如你的同學畢業後都混得比你好?因為人家不適合在學校學習,適合在社會上去學習,比考試比做題不如你,但是比為人處世察言觀色這種書本上不會教的東西,他的天賦就顯示出來了。大多數人的工作能力並不是看書看來的,而是在實踐中磨出來的。你如果不是做高精尖的研究或者搞理論的,讀那麼多書還不如多把項目搞砸幾次,相信我,後者能讓你的記憶更深刻,學習更勤奮。
還有很多人喜歡看商界大佬的人物傳記,但說實話,這東西對你的實際幫助很有限。你只有到了人家那個位置,再去看這些內容才會有切身的感悟。如果你是一個剛工作兩三年的人,天天捧著傑克韋爾奇的《贏》你根本贏不了,還不如多去看看PPT教程來得實在。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資源條件,技術發展等思考這些觀點產出的時代大背景。摘出那些對你有用的,契合時代發展的,去掉那些過時的,不符合當下趨勢的,這叫帶著腦子在讀書。書上寫什麼都直接抄過來用的,斷章取義東拼西湊的,這不是蠢就是壞。
不會學習的人,只知道看書,並且越看越死,越看越笨。
讀書並不是無用,而是你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書本並不是唯一選擇。
你可以先去找你討厭它的原因,是因為太難了,還是因為你沒興趣,然後根據具體原因,各個擊破。如果是太難了,那麼可以把學習周期拉長,分階段把難度等級切的更細碎,然後一步步來。比如不要一上來就學那個困難的,而是把困難的切割成特別簡單的,比較簡單的和稍微有難度的,循序漸進,讓自己每一次學習都能獲得成就感再穩步前進。比如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練鋼琴,因為彈的都是難聽要死的練習曲。後來老師給我彈了一首蕭邦圓舞曲,並告訴我好好練幾年我也能彈出來,我立馬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手也靈活了。可你如果無論如何都喜歡不上,那麼還有第二個方法,叫直接放棄。把書看一遍不叫學習,把書關上然後自己能將書裡的精華說出來才叫學到位了。100頁的書關上以後能記住一頁就不錯了,能說出三頁紙的東西來就是優秀,可以洋洋灑灑寫篇幾千字的讀後感,簡直了不起。沒時間寫讀後感,寫一些短評也可以,和一些共同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討論也不錯。總之看書不是趕進度,看完這本趕緊去找下一本,這種看書方法既沒用又浪費時間。看故事很爽,情節跌宕起伏耐人尋味,但你不要爽就完事兒了。嘗試在故事裡去總結一些規律,找到一些理論,這是看完故事以後更值得你去思考的東西。比如大多數人看《三體》,都是當科幻故事來看的,可雷軍看《三體》,是把裡面的黑暗森林法則和降維攻擊運用到商戰上。理解了黑暗森林的真正意義,你再去看如今的網際網路叢林,許多現象都能找到解釋。故事都是個例,個例不具備普遍性,但從故事中抽離出來的規律,我們可以把它套用在不同現實情況中,去驗證它的可行性。你最後從書裡學到的應該是理論和規律,而故事只是演繹規律的證據,千萬不要搞錯了順序。
或許你還想看
頂尖高手是如何思考的?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沒成本
王健林和許家印的首富往事
年輕人,請趁早遠離這4個東西
超強的學習能力,如何快速練成?
強者習慣性自愈,弱者持續性賣慘
最好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跳出舒適圈前,你一定要搞懂這4點
吃不了讀書的苦,註定要吃一生的苦
真正會學習的人,從來不會跳出舒適圈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者簡介:張良計,一個左手乾貨,右手雞湯的真性情Boy,出版暢銷書《飛躍》,公眾號:張良計(ID:zhang_liangj),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經授權發布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務合作微信:fushusz(備註品牌),知乎@富叔,頭條號、微博@富書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富書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富書生活館,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質量
你若喜歡,為富叔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