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後,兼任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專欄作家。近日,李揚教授的新書《著作權法基本原理》 發布。
本書在智慧財產權法定主義觀念、智慧財產權法一民法的整體性智慧財產權法思想指導下,利用立法論和解釋論相區別的方法論,集中探討了著作權法的各種問題,全書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解釋視角和智慧,是一本貫通了著作權法基本理論和實踐的學術專著,適合於關注著作權法的各領域智慧財產權人才。李揚(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後,兼任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幾十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臺灣元照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等出版專著、譯著10多部。《著作權法基本原理》的寫作和已經於2018年7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2019年2月出版修訂版)的《商標法基本原理》一樣,始於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拙著《智慧財產權法基本原理Ⅰ——基礎理論》和《智慧財產權法基本原理Ⅱ——著作權法 》之時,至今已經過去6個多年頭了。本書除了繼續深化、細化著作權領域中諸多常規疑難問題的探討之外,亦對隨科技、經濟、國際貿易關係變化而新出現的各種著作權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作為一種制度論,本書堅持了本人一貫提倡的從立法論和解試論兩個層面展開討論的立場,本書雖綜合運用了各種研究方法,但比較研究尤見特色。本書作者衷心希望,本書的分析視角、研究技法和結論,能夠對智慧財產權各類從業者有所裨益,儘管本書的可商榷之處亦可能不少。在此,一如既往地賦詩一首,算是給各位讀者的額外福利。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審判長 秦元明
李揚教授的《著作權法基本原理》,緊扣網際網路時代著作權法實施中的熱點問題和爭議焦點,以著作權基本概念為基點,從保護客體、主體入手,縱論著作權權利類型、鄰接權等基本問題,條分縷析,邏輯嚴密,概念準確清晰,理論性、實踐性和時代性兼融,是值得一讀的好作品,對於司法機關適用法律解決著作權糾紛案件,具有極好的啟發和指引。
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 黃武雙
本書集中展現了李揚教授從智慧財產權法政策學視點研究著作權問題的方法和成果,作為材料分析的案例基本全新,比較法研究尤見作者功力,是一本難得的貫通了著作權法基本理論和實務的著作,適合各層次從事智慧財產權法工作的人閱讀。
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院長 李雨峰
作為詩人,他內心浪漫;作為學者,他邏輯嚴密。李揚教授是我見過的較少的融感性與理性於一身的學者。他的這一著作,著眼於法政策學的視角,既對傳統版權理論進行了細緻分析,又對現代版權中的爭議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該著作內容翔實,分析細緻,深具啟發性,值得一讀。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基本概念辨析
一、著作權和版權
二、著作權和鄰接權
三、作品和作品載體
第二節著作權法的趣旨和立法目的
一、著作權法的趣旨
二、著作權法的立法目的
第三節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
一、法律原則
二、思想與表達區分原則
第四節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民法之間保護表達的關係
一、嚴格的智慧財產權法定原則v緩和的智慧財產權法定原則
二、兩種立場在著作權法領域中的爭論
三、日本法上的相關案例
第五節保護著作權和鄰接權的國際公約
一、《伯爾尼公約》
二、《世界版權公約》
三、《羅馬公約》
四、TRIPS
五、WCT
六、WPPT
第二章著作權的保護客體:作品受保護的要件及種類第一節作品的定義和受保護的形式要件
一、作品的定義
二、作品受保護的形式要件
第二節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實質要件
一、屬於思想或者情感的獨創性表達
二、屬於文學、藝術或者科學領域內的表達
第三節虛擬角色及其名稱的作品性
一、虛擬角色的作品性
二、虛擬角色名稱的作品性及保護
第四節實用藝術品的作品性
一、實用藝術品的概念和分類
二、實用藝術品作品性的判斷
三、實用藝術品保護方法的選擇
四、《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相關條款評述
第五節字體等其他表達的作品性
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二、漢字字體的作品性及保護
三、違法作品的著作權問題
第六節作品的種類
一、作品種類的立法模式
二、作品的類型
三、區分作品種類的意義
第七節著作權法不保護的客體
一、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二、時事新聞
三、曆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四、思想、處理過程、數學概念
第八節人工智慧生成物的作品性及著作權問題
一、人和人工智慧的哲學關係
二、「人工智慧創作工具說」
第三章著作權主體:著作權的歸屬第一節著作權的原始歸屬——作者
一、自然人作者
二、擬製作者
三、作者的推定
第二節著作權的繼受歸屬——繼受主體
一、繼承、遺贈、遺贈撫養協議
二、合同
三、法律直接規定
第三節特殊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一、演繹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二、合作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三、彙編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四、視聽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五、職務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六、委託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七、美術等作品原件展覽權的歸屬
八、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權歸屬
第四節著作權法適用的主體範圍
一、中國主體
二、外國主體
三、外國鄰接權主體在我國2010年《著作權法》上的地位
第四章著作人格權第一節著作人格權概論
一、著作人格權與一般人格權
二、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關係的一元論和二元論
三、著作權人格權的歸屬
四、契約對著作人格權的限制及其邊界
五、作者死亡後著作人格權的保護
六、我國2010年《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人格權特點
第二節發表權
一、發表權的含義和特徵
二、發表權的限制
第三節作者身份權
一、作者身份權的內容
二、作者身份權和姓名權的區別
三、作者身份權的例外
第四節修改權
第五節保護作品完整權
一、保護作品完整權的內涵和立法例
二、各種行為樣態與保護作品完整權
三、我國保護作品完整權司法適用存在的問題及其立法論上的出路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的限制
第五章著作財產權第一節著作財產權概述
一、著作財產權產生的規則
二、著作財產權的法定性
三、著作財產權的分類
四、著作財產權的碎片化保護與適當集中保護
第二節複製權(包括彙編權)
一、複製權概述
二、複製權控制的行為樣態
三、臨摹與複製、複製與彙編
四、新技術對複製權的挑戰
第三節向公眾傳播權
一、向公眾提供作品的權利
二、向公眾提示作品的權利
第四節演繹權
一、演繹權概述
二、演繹權的內容
三、演繹權中的權利義務關係
第五節追續權
一、追續權的含義和由來
二、追續權的法律性質和法律基礎
三、追續權的具體內容
四、我國是否應當規定追續權
第六章著作權的限制和保護期限第一節著作權限制概說
一、著作權限制的依據
二、著作權限制的特徵
三、著作權限制的分類
第二節為了避免過度妨礙他人行動自由作出的限制
一、個人使用
二、免費表演
三、對公開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藝術作品和建築作品的利用
第三節出於人道主義關懷和特殊民族政策作出的限制
一、將中國人以漢語言文字發表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
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三、為扶助貧困作出的限制
第四節為了調整作品載體所有權人和著作權人利益關係作出的限制
一、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人的展覽
二、電腦程式合法複製品所有人的裝載、備份、修改
三、發行權一次用盡
四、其他為了調整作品載體所有權人和著作權人之間
利益關係作出的限制
第五節出於公益目的作出的限制
一、為報導時事新聞的利用
二、時事性文章的轉載
三、公開演說等的報導
四、為課堂教學目的的複製
五、執行公務的利用
六、圖書館等的複製和信息網絡傳播
第六節為了促進作品利用作出的限制
一、適當引用
二、編纂教科書法定許可
三、報刊轉載法定許可
四、製作、發行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
五、播放已發表作品或者已出版錄音製品的法定許可
第七節著作權限制的其他問題
一、《伯爾尼公約》的「三步檢驗法」v美國合理使用四要素
二、法定許可與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作品等的利用
三、惡搞(parody)
第八節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一、概說
二、著作人格權的保護期限
三、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
四、特殊作品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
第七章著作權的經濟利用第一節使用許可
一、使用許可的實質
二、專有使用許可權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
三、使用許可合同中未明確許可的著作權,對方能否行使
四、著作權使用許可合同備案是否具有對抗效力
五、被使用許可人和著作權人的訴訟地位
六、著作權使用許可中的實務問題及其處理
第二節轉讓
一、轉讓合同的形式與合同效力
二、轉讓合同未明確轉讓的權利,是否存在「默示轉讓」的可能性
三、著作權轉讓等的登記
第三節質押
第四節出版
第八章著作鄰接權第一節著作鄰接權概說
第二節出版單位的權利
一、出版單位的權利
二、出版單位的義務
第三節表演者權
一、表演者權的主體和客體
二、表演者權的內容
三、表演者和著作權人的關係
第四節錄音錄像製作者權
一、錄音錄像製作者權主體和客體
二、錄音錄像製作者權的內容
三、錄音錄像製作者和著作權人、表演者的關係
四、錄音錄像製作者與音像出版社、音像複製者之間的
異同及司法實務問題
第五節廣播組織權
一、廣播組織權的主體和客體
二、廣播組織權的內容
三、廣播組織和著作權人、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的關係
四、信息化、網絡化時代廣播組織權面臨的新課題
第六節鄰接權的限制
第九章侵害著作權的效果第一節概說
一、總說
二、兩階段測試法和過濾法
第二節侵害著作權行為的認定
一、依據性要件
二、類似性要件
三、利用行為要件
第三節日本法上的卡拉OK法理及其意義
一、典型案例
二、日本學說界對相關行為的類型化
三、卡拉OK法理
四、卡拉OK法理的檢討
五、立法論上的討論:如何規制非直接利用作品者的行為
第四節教唆、幫助侵權行為
一、共同侵權行為的一般原理
二、美國法上的共同侵權行為:案例與原理
三、日本法上的共同侵權行為:案例與原理
四、立法論上的問題:如何解決著作權領域中的教唆、
幫助行為人的責任
第五節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著作權的責任
一、網絡服務提供者
二、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著作權責任的分類
三、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教唆、幫助侵權責任主觀過錯的判斷
四、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免責
第六節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件的管轄和訴訟時效
一、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件的管轄
二、訴訟時效
第七節原被告的確定
一、原告的確定
二、被告的確定
第八節法律責任
一、民事責任
二、行政責任
三、刑事責任
第九節著作權人舉證責任的緩和
一、被控侵權行為人對其行為具體樣態的明示義務
二、文書提出命令
三、損害計算鑑定制度
四、合理損害額的推定
五、秘密保持命令
第十節著作權侵權警告
一、侵權警告的法律性質
二、正當侵權警告的要件:最高人民法院觀點
三、被警告行為人針對侵權警告的對策
四、權利人濫用侵權警告的法律後果
第十章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特別保護及其限制第一節技術措施特別保護及其限制
一、技術措施的含義、分類和特別保護的由來
二、技術措施特別保護的性質
三、技術措施特別保護的內容
四、技術措施特別保護的限制
五、侵害技術措施特別保護的法律責任
第二節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特別保護及其限制
一、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含義、性質和特別保護的由來
二、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特別保護的內容
三、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特別保護的限制
四、侵害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特別保護的法律責任
第十一章著作權集體管理第一節概說
一、著作權集體管理的產生
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性質和設立條件
第二節我國現有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及其職能
一、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二、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
三、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第三節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著作權人的關係
一、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著作權人的關係
二、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管理後,著作權人能否行使著作權
三、延伸性集體管理問題
第四節著作權公司與非法的著作權集體管理
一、問題點
二、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成員重複授權的行為性質
三、著作權公司與非法的著作權集體管理
第五節著作權集體管理中的其他問題
一、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和使用者的關係
二、著作權使用費的收取標準和轉付
三、著作權集體管理與反壟斷法的適用
↓↓↓↓↓ 點下方「閱讀原文」購買《著作權法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