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 6500 字
預計閱讀時間 15 分鐘
大家好,我是生財有術知識星球的服務官魚丸🐸
今天是七夕,按理說是情侶們大秀恩愛的好時機。但誰都沒想到,這個七夕,最火的不是鮮花,而是一隻蛤蟆。
一隻眼含熱淚的蛤蟆為什麼能刷爆全網?
為什麼有人能靠這隻蛤蟆一夜賺到 1w、10w?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生財有術付費會員 @明白 的 6500 字拆解吧。
——魚丸
歡迎大家關注 @明白 的個人公眾號
多元思維Hack
今天早上一起來,就看到大家都在討論一隻蛤蟆。
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知乎、知識星球各個地方都在刷屏。
原來是七夕到了。
有人製作了一個服務,可以送朋友一隻蛤蟆,它會對朋友說「孤寡孤寡孤寡孤寡」。
更厲害的是,有人通過出售這個服務,已經收入過 10w。
這商業敏感度,不得不讓人佩服。
之前在《普通人有財務自由的可能嗎》裡寫過——
萬物皆有需求,
萬物皆可賺錢。
這個蛤蟆的服務,就是一個真實例證。
這個服務出現前,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相信,只靠給一個人發「孤寡」兩 個字,就能賺到 50 - 100 元。
這樣發 100 個人,就差不多能賺 10000 元。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全面拆解一下這個服務,並且梳理出一個人人可複製的賺錢思路。
全文大綱:
1 服務流程拆解
2 為什麼這個活動會爆火?
3 如何拓展出其他服務,提高收入?
4 普通人如何複製?
5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能學到什麼?
6 其他的話
這個服務中主要有 3 個角色:
服務方:
A 想給朋友送祝福,去哪裡找這種服務?
用戶:
A 想給朋友送祝福,去哪裡找 A 這類用戶?
執行方:
A 想給朋友送祝福,誰來執行「發送」操作?
(1)服務方
服務方是起點,他想到了這個思路,於是提前策略好一系列步驟——
服務方會在朋友圈、微信群、淘寶,做一些介紹,說自己提供這個服務,用戶看到後,如果感興趣,就會去付費,然後服務方執行。
注意點:那些能做好的人,肯定是準備了很長時間,各個環節打磨多次,並不是心血來潮。
(2)用戶
就是對服務感興趣,想買這個服務的人群。
他看到別人在朋友圈介紹,於是上去詢問、成交、執行。
(3)執行方
當服務方和用戶達成一致,付完款,商量好流程後,會有一個、一群人專門來執行這個操作。
服務人員會根據之前定好的流程,加用戶提供的微信號,然後發送提前設計好的信息(以及是否需要反饋給用戶(可選,要加錢))。
因為服務爆火後,可能會有多個用戶購買服務,所以,需要多個執行方來確保服務能批量化複製,獲取最大收益。
事實上,我看到很多做這個服務的人,微信被加爆,淘寶也爆單,如果這時候執行不到位,可能用戶等久了就離開了,或者單子就被別人搶走了。
《如何用清單思維,打造自己的賺錢兵器庫?》裡寫過:
我們看到一個賺錢案例,一定要搞清楚背後的底層原理,才更可能把方法靈活變換到不同需求、場景、用戶群體,做到觸類旁通。
否則,看到一個賺錢案例,只能驚嘆一句:臥槽,牛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七夕的活動那麼多,各種新奇禮物、花式表白,為什麼孤寡蛤蟆會這麼火?
(1)形式新奇
以前大家發送祝福,要麼是文章、要麼是視頻,或者 H5 動畫,或者一段文字。
但這次的蛤蟆服務,是聊天式一對一的文字,雖然還是熟悉的對話,但對話的內容確實讓人意外的「孤寡孤寡孤寡孤寡」重複內容,讓人眼前一亮。
萬維鋼在《精英日課》裡介紹過一個公式:
喜歡 = 熟悉 + 意外。
你之所以喜歡一個東西,是因為你比較熟悉這個東西。
這個效應叫做「多看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如果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東西,人第一反應肯定是恐懼。
因為面對未知事物,人缺乏安全感。這是原始社會遺傳下來,基因裡留存的東西。
就和有人不敢學習新東西一樣,因為是新東西是未知的,怕遇到各種困難,所以不去接觸。
因此,當你想要做一個讓人喜歡的東西,一定要保證它是用戶熟悉的。
當然,單純熟悉還不夠,需要加一些意外因素,這樣才能人喜歡。
比如,iPhone 剛出來的時候,賈伯斯說,這是【 iPod + Phone + Internet 】。
ipod:大家熟悉。
Phone:大家熟悉。
Internet:大家熟悉。
三者加一起,用戶:這還能加在一起?—— 意外。
於是,驚喜 —— 喜歡。
熟悉讓大家更有安全感。
安全感之內,用戶才願意進一步嘗試,發現意外後,就會喜歡。
這也是大家經常說的:
創新 = 舊元素的組合。
因為舊元素用戶很熟悉,你把它們組合到一起,就是意外。
於是,用戶就會喜歡,這就是創新。
(2)搞怪
一般發送祝福,就是正常的祝福語。
七夕就是:助你天天開心等等,各種秀恩愛,撒狗糧。
比如,我搜索知乎的部分結果 ——
但這個孤寡蛤蟆,是反向操作,祝你一直孤寡。「孤寡」連在一起念,就是青蛙的叫聲:「呱呱」。
看到蛤蟆,在加上七夕節,很多人都會想到「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雖然這句話是貶義,但前面有「祝福」兩字,還有叫聲「孤寡」,就變成「祝你孤寡」,表現出來的更多是一種朋友間熟悉的搞怪氣氛。
一開始,我還考慮這會不會讓對方不舒服。
但我自己腦補了一下這個場景,如果一個人給我發「祝我孤寡」,還帶上蛤蟆的圖片,我竟然一絲不快的感覺都沒有。
反而有一種「寒江孤影,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孤寂感。臥槽,這 TM 什麼鬼?
所以,能把「蛤蟆」「孤寡」「七夕」「祝福」組合到一起的,簡直是太鬼才了!
這也是熟悉 + 意外。
七夕、祝福,大家熟悉。
蛤蟆、孤寡,大家意外。
組合到一起,臥槽,驚喜 —— 喜歡!
放到平日裡,有對象的人是不會在七夕給單身朋友發祝福的,因為太尷尬了。
我有對象,你沒對象,我祝福你,有點秀優越。
但這個「七夕孤寡」就恰到好處 ——
「祝福」二字,有祝福的意思。
「孤寡」二字,和對方的現實情況吻合
多次重複,多了幾分搞怪的味道
既避免了秀優越,又不露聲色的表達了祝福,還直白的說出現實。
而且,這個服務還適合單身朋友發給單身朋友,意思是一起來抱抱,相互傷害啊。既親密,又好笑。
(3)匿名
這是最核心的一點,用戶給對方發祝福,但對方不知道是誰。
這就更增加一絲神秘、搞怪的氣氛。
如果是實名,對方會從身份裡猜測這個祝福的意味,這樣就少了很多樂趣。
但匿名就完全沒有這份擔心,對方就會從最利於自己的角度猜測,把一份不懷好意的信息,推理成一份搞怪的祝福。
而且,匿名可以讓收入翻倍,上面的圖片裡:你可以點回去。
每個人被發了孤寡祝福,都會很好奇,又笑又恨,但又不知道對方是誰。
這時候,點回去是自己唯一能掌控的事情。
所以,大概率很多人會點回去。
服務方能想到提醒對方點回去,真是鬼才!是我我也想點回去。
(4)低價
這個服務是付費的,這也是一個關鍵。
試想一下,有人竟然花錢僱人祝你「孤寡」,這我不得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嘛?
而且 2.8、7.7 元這個價位,是不用猶豫就能做出的決定。
點回去,也不費什麼成本。
所以,大家都會願意大肆宣傳一下。
而且,別人「孤寡」你,你肯定要截圖發朋友圈。
因為你要告訴大家:
我是單身,快!來撩我!速度!來晚了,就被別人撩了!
收入這塊,電商領域有一個專業名詞: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總成交金額。
影響 GMV 的 3 個因素:
流量、客單價、轉化率。
提升任何一個,都會讓整體 GMV 上升,我們可以挨個分析一下。
(1)流量
談到流量,大家都能想到 BAT:百度、淘寶、騰訊,這其實就已經能看到思路了。
大部分人最初看到這個服務,都是在朋友圈。有人說自己提供這個服務,大家看到後,如果感興趣,會找他來購買。
但用戶數量有限,一個微信最多 5000 人。
所以就需要從其他方面入手,擴大流量。
先試想一個場景,你如果在朋友圈看到別人曬「蛤蟆孤寡」圖,你也想買一個送給朋友,但又不知道去哪裡買。
下一步,你會做什麼?
你肯定想到了 —— 搜索!
去哪裡搜?當然第一想到的是百度。
所以這就很自然了,投百度 SEM 廣告,「孤寡」這種生僻詞,估計幾分錢吧,一次收費 50 - 100 元。
拋去轉化率等各種影響,ROI 能達到 5000倍 - 10000倍(嗯,正常算是 50000 倍)。
現在只有一篇文章,還是分析類的,競爭為 0。
有朋友可能會問,你怎麼知道會有人去百度搜「孤寡」,萬一沒人搜呢?
有道理,我們通過百度指數來驗證一下 ——
果然,搜索指數以前都是 0 ,昨天開始 1 天內飆升到 8000,目測還會繼續漲。
除了百度,當然微信的搜索也不能錯過。
很多商業敏感度強的高手,已經行動了。
比如:新註冊的公眾號
今天剛註冊,還是熱乎的。
關注後回復,導入到個人號 ——
還是活碼,考慮很全面,一個加完,換另一個 ——
點進去看一下,只有一篇文章,目前閱讀已經 2.2 萬了 ——
可能已經加了 5000 人,一個人賺 50 塊,就是 25w。考慮到其他因素,打個折也有 2.5w,還不說後續這些流量的價值。
還有各種用文章標題截流的 ——
微信、百度都有了,淘寶自然不能錯過。
一個服務 100 單價,月銷 1000,妥妥的已經 10w 塊。我去私信,已經沒人回復,估計已經爆單,忙不過來了。
這還只是一家店鋪。
還有鹹魚,已經被蛤蟆侵佔了。
當然,抖音、快手、豆瓣等等,都可以操作。
你還可以挖掘更細分的流量入口,。
流量增大,人數一多,自然就能賺更多錢。
(2)客單價
一開始的圖片,顯示價格是 2.8、7.7。因為一開始大家不熟悉,用低價才能撬動用戶。
但當活動已經開始爆火,大家都知道以後,客單價就可以提升,比如淘寶已經到了 100 元。
而且這種情況,用戶一般不會去比價,100 元以內用戶是不會猶豫的,所以你定多少錢,用戶基本不會還價。
還可以添加增值服務。比如,
定製專屬文字信息,加 20 元。
定製一首歌曲,比如《單身情歌》,加 20 元。
定製一個視頻,網上的搞怪視頻,加 20 元。
還有反彈對方,也發同樣的信息,加 30 元。
這樣一個人多賺 20 元,1000 個人就多賺 2w。
(3)轉化率
這點需要提前設計好 :
如何說服用戶更願意下單?
如何說服用戶更願意反彈對方?
如何說服用戶更願意定製服務?
轉化率提高,同樣的流量,就能轉更多錢。
這個一對一祝福的方式,是 0 門檻的。只要你有微信,會發消息,就能做到。
難點在於一些細節,如何更得更好?
這點其實不難,可以直接複製對方的細節。
比如,你去買一個服務,然後把所有文案、流程全部保存下來。
自己做的時候,完全照搬就可以。
但我們更關注的是,七夕過去,活動熱度消失後——
普通人如何複製這個活動的思路,自己做一個類似活動,也賺到錢。
《如何用清單思維,打造自己的賺錢兵器庫?》裡寫過:
每個賺錢案例,都能從需求、流量、營銷、變現 4 個角度分析方法、思路,然後總結成一個「清單」。
以後遇到新問題,就能從清單裡,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根據 場景 / 用戶 / 需求 靈活變通,做出和自己能力、資源匹配的產品,就更大概率能成功。
因為一切創新都是舊元素的組合,你的清單是根據成功案例總結,所以裡面的方法/思路,都經過驗證,你參考這些內容,等於站在巨人肩膀上,成功可能性就更大。
前面已經按照這 4 點詳細分析了案例,現在我們來看如何拓展複製。
先看一句話 :
碰到一個很厲害的理論、模式、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一下:
這個理論、模式、產品,能不能套用到其他需求、場景、用戶,理解了這套組合拳的打法,你會發現,網際網路到處都是賺錢機會。
所以,我們就來分析——
(1)需求拓展
我們把這次的活動中的元素拆分開,就可以找到相似需求。
抽幾個看看:
去年聖誕節的聖誕帽,還有人記得嗎?
去年國慶節的 @微信官方,請給我一面國旗。
上面的表格,我只是簡單舉例,其實它們每個相關的信息還有很多,比如
中秋:嫦娥、玉兔、月餅、后羿……
這些大家可以去各個內容平臺,知乎、豆瓣、QQ空間等,按照關鍵詞搜索,一定能找到大量的相關素材、典故、名人、吉祥物等。
然後找到用戶需求強烈的故事、案例、詞語,然後挨個寫下來,排列組合,找到適合的需求。
(2)用戶拓展
七夕蛤蟆活動是針對情侶。
那其他呢?
職場人士:加班嚴重
90後:年齡大了
程式設計師:直男
一二線城市:逃離北上廣
……
這個依然可以在內容平臺,通過關鍵詞調研,找到適合的用戶群體。
(3)場景拓展
七夕蛤蟆活動,是在微信上一對一用對話的場景表達祝福。
能不能換一個場景?
比如,去年的誇誇群 ——
或者,參考國慶頭像的場景,用工具讓效率最大化,@微信官方,給我一個對象。
或者,參考其他爆火的活動場景。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
在需求/用戶/場景間拓展的時候,不能生搬硬套。
生搬硬套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不行的。
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變通。
比如,活動應對的用戶、需求、場景有下面幾種:
七夕蛤蟆:情侶、社交、微信一對一
誇誇群:朋友、炫耀、微信群
聖誕帽:網際網路人、熱點、小程序
有人覺得,七夕蛤蟆活動很成功,誇誇群也成功,那我能不能把七夕蛤蟆的場景,換成誇誇群的場景,也就是把七夕的微信一對一,換成微信群,其他都不變。
這當然不行,誇人是一個適合公開的事情,但七夕祝福更適合私密。
你不可能對著一群人說,我要表白他。那對方也會很尷尬,不是嗎?
一個活動成功,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一個變化,那其他一定要變化,否則大概率會失敗。
一個活動成功了,說明它的【某些地方】是有效的。
我們把那個有效的地方撈出來,標記上:
適合什麼需求、適合什麼場景、適合什麼用戶、為什麼適合?
用的時候,該怎麼用?怎麼調整?需要什麼能力?需要什麼資源?
之前寫的積累賺錢兵器庫,並不是積累了就一定能賺錢。兵器庫是賺錢的基礎,它能讓你賺的概率變大。
就好像做菜,不同菜有一些關鍵步驟 ——
紅燒肉:煎肉、燜煮、放冰糖
土豆絲:切絲、爆炒、放醋
如果一個人做菜生搬硬套,看到紅燒肉需要燜煮,才能更入味。他炒土豆絲的時候,也會放一碗水,把土豆絲蓋住,中火燜煮 1 小時。
這做出來的土豆絲,能吃嗎?
同樣的,一個賺錢案例的某個方法很有效,不代表生搬硬套到其他案例上,就一定會生效。
必須根據自己的菜、鍋、調料、能力、知識、來靈活調整。
我們學習一個賺錢案例,其實和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樣的。
每學一個知識/理論,要多思考一下,還有哪些案例,能用這個知識/理論解釋,找 3-5 個
比如,七夕蛤蟆裡用戶主動宣傳,和誇誇群、@微信官方國旗、聖誕帽,有哪些相同點,這些相同點,就是以後做這類活動能復用的方法。
每學一個知識 / 理論,要多思考一下,我能用這個知識 / 理論,改進我、或者我身邊的哪些行為 / 事件?找 3-5 個。
比如,我們看到七夕蛤蟆的活動,還有哪些節日、場景,也和它有類似的屬性,那也一定藏著類似的機會。國慶、聖誕、春節,等等。
每學習一個知識 / 理論,多思考一下,為什麼這個知識 / 理論有道理,它的原理是什麼,深入思考,直到沒有疑問。
為什麼用戶願意付費購買「孤寡」服務?
為什麼用戶願意主動宣傳這個活動?
為什麼大家都對這個活動很關注?
每個案例都這麼捋一遍,再碰到類似事情,大腦就會自動碰出來:以前 XX 這麼做過,很賺錢。這個也能參考一下,但 YY 地方需要改進一下。
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 ——
萬物皆有需求,
萬物皆可賺錢。
有朋友可能會說 ——
我沒那麼多微信號,怎麼辦?
加人太多微信爆掉,怎麼辦?
加了別人萬一沒人付費,怎麼辦?
我一個人如果忙不過來,怎麼辦?
先不用考慮這麼多,你先幹起來,出現「怎麼辦」的情況,再想辦法解決。
解決不了,那就解決不了唄,有啥大不了的?
過程中能收穫經驗,這件事就不算白做。
還有人說,這個東西天花板太低,我不想做。
如果只考慮蹭一波熱點,後面就不思考、不行動,那肯定天花板低。
這個活動賺錢是一方面,沉澱過來的用戶,才更有價值。
有流量,就能繼續挖掘更深的需求,幫他們解決問題,獲得更多收入。
我在一些群裡已經看到有朋友在執行,做一些裂變、淘客活動,這又是另一個範圍的話題了。
天花板都是人幹出來的。
所以,不要多想,幹就對了!
【魚丸薦文】
8 月旺季:普通人如何靠「港股打新」賺錢?
我用這套理論,獲得千萬融資,從 1 個群增長到 60000 個群
如何在 30 天內變現 60000 美金丨生財有術 TikTok 訓練營正式結營
【重磅乾貨】22000 字深度拆解為什麼微商那麼能賺錢?
如果你對生財有術感興趣
歡迎掃碼加入【免費】體驗群哦
如果無法入群,可以掃我的二維碼
我會拉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