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風雲際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20年會暨第二屆氣象產業(中國氣象谷)發展大會在我校召開。年會以「打造中國氣象產業2.0」為主題,圍繞打造氣象產業升級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氣象科技進展與展望等內容共話產業發展。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給年會發來賀信。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中國氣象事業發展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小峰、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張柱、省氣象局黨組書記翟武全、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孫健、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其坤,我校王會軍院士,校領導管兆勇、戴躍偉、張永宏出席大會。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孫健致辭
孫健會長在致辭中回顧了氣象產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分析了氣象產業面臨的新挑戰。他表示,隨著氣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要素供給將更加穩定持續,產業主體素質將顯著提升,產出效率和效益也將大幅提高。希望全體氣象人共同努力,為氣象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校黨委書記管兆勇致辭
我校黨委書記管兆勇表示,近年來學校全面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聚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平臺建設等重點,不斷健全完善產教融合制度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他表示,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起點上,學校將主動對標氣象現代化需求,積極踐行產業系統創新新思路,為共創中國氣象產業卓越未來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其坤致辭
林其坤副主任介紹了江北新區近年來始終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改革舉措。他表示,南信大的快速發展是江北新區校地融合發展的典型。雙方在科學研究、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共建發展研究院等方面的合作,有力助推了新區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他說,雙方將以環南信大知識經濟圈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資源共享機制,努力在優勢互補、深化合作上邁上新臺階。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致辭
餘勇副局長在致辭中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全體氣象人要深刻認識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中國氣象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協會的獨特作用。他說,希望中國氣象服務協會認真學習中央和國家有關精神,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好政治方向,堅持穩中求進,並以此為契機,為氣象行業發展提供高品質的社會化服務。
我校副校長戴躍偉作報告
我校副校長戴躍偉作題為《群星璀璨 風雲萬千——奮進中的南信大科技工作》的報告。近年來,我校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持續創新體制機制,釋放發展活力,實現了科研經費、重大項目獲批、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高速增長,有力支撐學校拔尖人才培養與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揭牌
會上,孫健會長、管兆勇書記、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祥瑞共同為「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南京辦事處」揭牌。辦事處旨在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定期召開產業大會,推動「中國氣象谷」建設,推進校企協同育人與高校科研成果轉化。
籤約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氣象谷合作企業入駐籤約儀式。我校副校長張永宏代表學校與無錫九方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旗雲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信大瑞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信大祥雲衛星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籤約。
頒發風雲成就獎
本屆風雲際會頒發了首屆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學技術獎,該獎項分為人才類和成果類,人才類包括風雲成就獎和風雲人才獎,成果類包括氣象技術發明獎和氣象科技創新獎。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在北京為中國氣象局原局長溫克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頒發風雲成就獎;金犁、申彥波、包曉軍等7人獲得風雲人才獎;GEOVIS氣象數字地球應用平臺、電力電子設備雷電自主監測和主動防禦系統的研製及應用、面向電力能源通道的雷電災害預警系統及應用、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研製與應用、中國大氣環境資源管理體系及應用等項目分獲氣象技術發明獎和氣象科技創新獎。為促進氣象人才隊伍壯大發展和氣象科技成果轉化,大會還舉行了科技獎人才類及成果類合作籤約儀式,以及氣象各領域2020年度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發布儀式。
頒發風雲人才獎
本次大會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氣象事業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小峰,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顧問、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孫健,中國氣象局減災司司長王志華,以及中科星圖、華風集團、航天宏圖、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等,分別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氣象科技進展與展望、氣象產業發展、多災種預警科技及應用的現狀與展望等進行了分享。
氣象事業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小峰作報告
中國氣象局減災司司長王志華作報告
大會期間,還將舉辦2020年風雲際會主旨演講暨校園宣講會。資深學者、行業精英站在《這就是氣象》的舞臺上,與來賓和師生分享氣象人的精彩人生故事,反映美好時代的激蕩華章。同時,還精準對接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需求,舉辦校園招聘宣講。
會議現場
此外,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旅遊氣象專委會、科普委員會、防雷減災委員會、應急預警委員會、農業氣象委員會、預算財務委員會將分別組織召開分論壇,共同聚焦專業領域最新發展趨勢。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由民政部、中國氣象局指導,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主辦,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景象(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江蘇省氣象局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