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臺積電7nm晶片曝光;鴻海自建晶圓廠?MOSFET需求Q3反彈?2019年IC廠新方向

2021-02-15 集微網

1.臺積電7nm晶片曝光:極限頻率可達4.2GHz

集微網消息(文/kittykwoon),六月初,在日本東京舉辦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討會中,臺積電秀出了自家設計的一塊晶片。在參數方面,這塊晶片採用7nm工藝,尺寸為4.4x6.2mm,封裝工藝為晶圓基底封裝,採用了雙晶片結構,其一內建4個Cortex A72核心,另一內建6MiB三緩。

這塊晶片採用了一種雙晶片設計,這種技術可以通過添加額外的PHY來進行擴展,晶片不同單元間以及不同晶片之間可以形成互聯。每個小晶片具有15個金屬層。臺積電採用了四個Arm Cortex-A72內核,針對turbo頻率大於4GHz電壓操作,配備了高性能單元並定製設計1級高速緩存單元,這一模塊有兩個L2緩存塊,每個1 MiB,這些是使用它們的高電流位單元實現的,並以半速運行。此外,還有一個大型的6 MiB L3緩存,使用高密度位單元實現,並以四分之一速度運行。在1.2V的電壓下,Cortex內核可以達到4GHz,實測最高達到了4.2GHz。

臺積電稱,這款晶片是為高性能計算平臺設計,這也解釋其主頻為何如此驚人。雖然目前和世界主流晶片大廠有著一定差距,但近年來臺積電一步一腳印,有著厚積薄發的態勢。(校對/Kelven)

2.中美貿易糾紛加劇:韓國IC設計業將受益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自開啟中美貿易爭端後,中國企業增加與韓國企業合作的意願,韓國系統半導體設計企業有望受益。據韓媒《etnews》報導,韓國觸控IC設計公司Zinitix接到華為的追加訂單。

事實上,過去華為產品中,Zinitix產品約佔65%,美國賽普拉斯約佔25%。但隨著美國開始限制交易,華為與賽普拉斯合作受阻,Zinitix因此接下「OLED穿戴設備所安裝的觸控IC模塊」的追加訂單。

事實上,Zinitix在中國穿戴設備觸控IC市場中,市佔率高達7成,外界普遍認為,中美貿易糾紛將使Zinitix擴展市佔率,創造獨佔市場。目前Zinitix也積極爭取防手震晶片方面的合作。

另一方面,為防止貿易糾紛影響,過去由美國安森美半導體獨家提供給華為的OIS(光學防手震)晶片,局勢也將改變,華為開始與韓國動運科技接觸。動運科技代表金東哲期待,未來有機會向華為供應智慧型手機OIS(光學防手震)晶片,該合作將對年營收產生正面影響。

不僅如此,車用半導體公司iA集團與子公司TRinno Technology也收到中國電動汽車、電池企業的邀請,一位設計公司代表證實,近期中國企業對韓國企業的詢問度增加。

在中美貿易糾紛加劇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避免與美國同盟的日本、德國設計企業合作,進而選擇韓國企業,雖然波及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德州儀器,以及意法半導體,但卻替韓國半導體設計公司、相關中小企業創造新機會。

熟悉半導體市場的相關人士認為,即使華為在全球市場的需求減少,卻在中國市場吹起「愛國風」,創造出人民支持本土產品的趨勢,加上韓國原本就以中國市場為主要目標,因此擁有把握此次機會的條件。

韓國業界期待,能借中美貿易糾紛拓展中國市佔率。設計業代表對此表示,雖然華為選定零件供應商的過程非常繁瑣,但願意與韓國企業親近,就是值得肯定的狀況,若成功與華為合作,韓國企業也更容易和其他中國企業合作。(校對/詩詩)

3.聯邦快遞送華為設備再失誤!外交部:美國是混亂的始作俑者

集微網消息,據此前媒體報導,美國《個人電腦》雜誌的英國編輯部寄給美國編輯部的一部華為 P30手機被聯邦快遞以違反美國政府對華為的禁令為由退回。

在6月24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對此表示,這已不是聯邦快遞公司第一次出現與華為有關的失誤了,大概在一個多月前,聯邦快遞公司未按明址投送華為的包裹。我想在這麼多的時間內,聯邦快遞公司一再出現與華為相關的失誤,一再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我不知道聯邦快遞公司作何感想。

耿爽補充,作為外交部的發言人,我認為聯邦快遞公司作為一家大型的跨國企業,它理應對外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也理應對自身的行為負責。至於聯邦快遞公司是否會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我不掌握有關信息,我建議你去詢問主管部門。這裡我還想說的是,美國政府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國家安全的概念,動用國家機器,打壓一家中國企業,是問題的根源所在,也是混亂的始作俑者。事實證明,美方的霸凌行徑不僅傷害了中國企業,也傷害了美國企業;不僅幹擾了企業的正常運作,也影響了企業間的正常合作,我要在這裡再次敦促美國政府,立即停止並糾正自己的錯誤做法,為各國企業的正常運作與企業間的正常合作創造必要的條件。(校對/Aki)

4.鴻海自建晶圓廠?呂芳銘:只是整合者 不會自建

芯科技消息(文/李泰宏),鴻海是否要切入半導體晶圓領域,成為兩岸科技業界最關注的話題,不過,鴻海代理董事長呂芳銘澄清表示,對於半導體領域,鴻海的定位,一直是整合者的角度,至於自建晶圓廠,不在鴻海的規劃當中。

鴻海24日邀請記者參觀45周年回顧暨創新科技展,對於鴻海在半導體的布局,也正式釋出上述說明。呂芳銘強調,鴻海在半導體領域,是要藉助外力來進行整合,不會親自建置晶圓廠。

鴻海近期在大陸有關半導體的動作頻頻,包括與珠海、南京、山東等,都有籤定了相關的合作備忘錄,也讓外界相當關注,鴻海是否要真是進軍半導體市場。

尤其,日前當選鴻海董事長的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劉揚偉,更是半導體領域出身,因此更讓外界關心,鴻海對於半導體的規劃為何。

其實,鴻海旗下的夏普,目前則是鴻海在半導體領域的領頭羊,包括8K晶片、模塊等,以及傳感器等零組件,都是由夏普所主導,相關的產品設計及生產,也是由夏普領先,換言之,鴻海如果要進軍發展半導體,夏普將是最重要的關鍵。

另一方面,從資金的角度來看,要蓋一座12英寸晶圓廠,動輒就是要100億美元起跳,這對鴻海來說,之前宣布要投資美國也不過就是100億美元,換言之,鴻海沒有必要也不需要自已來蓋,倒不如強化IC設計等前端技術,還比較實際。(校對/ICE)

5.MOSFET需求Q3反彈?恐受矽晶圓供給吃緊拖累

集微網消息,6月24日,據臺媒報導,電子行業即將進入第三季度旺季,隨著第二季度去庫存陸續告一段落,MOSFET市況預計也將回溫,反映出第三季度市場需求轉熱。

今年上半年受到中美關係緊張,傳統電子淡季等因素影響,MOSFET市況不及去年,但隨著第三季度進入電子旺季,終端需求升溫,加上近期比特幣價格起死回生,曾衝上逾11000美元大關,挖礦商機有機會重燃,進而MOSFET的需求也有望被帶動。

另外,英特爾10nm Ice Lake處理器量產出貨,AMD 7nm第三代Ryzen處理器也將於7月正式開賣,這都將帶動電子消費市場購買力升溫,再加上下半年5G部署加速,包括小型基站、終端等產品的出貨增溫,更將使得MOSFET供不應求。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MOSFET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供給方面,8英寸矽晶圓市場預估到2020年都將持續供不應求,雖然中芯國際、德科碼等大陸廠都在擴充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但8英寸矽晶圓供給吃緊,所以產出仍然有限。

中美貿易戰和半導體產業周期低迷也牽動著矽晶圓後期市況,但好在矽晶圓廠商都有長約護體,所以暫時影響不大。(校對/Aki)

6.2019年IC廠新方向:專注新品開發、多元化經營

芯科技消息(文/羅伊)6月股東會旺季逐漸進入尾聲,今(24)日IC設計聯陽、鑫創、新唐及鴻海集團旗下SiP封測廠訊芯與半導體後段封測代工廠久元電均召開股東會,展望2019年,各家公司董事長不約而同地認為,大環境不明朗,公司將持續致力產品多元化、開發新品,並樂觀後市需求持續成長。

針對生產基地位於大陸,訊芯董事長徐文一首先表示,去年業務受惠人臉識別模塊及高速光纖收發模塊產品線動能強勁,並未受貿易戰衝擊,而今年是全球公認疲軟的1年,但2樣產品及其他產品線需求持續熱絡,加上公司產品多元化有成,預估今年業績將較去年更亮眼。

久元電董事長汪秉龍在營業報告書中指出,公司長期多元化經營,投資代工服務、測試機及挑撿設備等,看好半導體、光電、通信、被動元件、物聯網、車聯網等產業持續成長,後段代工需求提升,公司後市可期。

新唐、鑫創及聯陽也以積極開發、升級產品應對大環境的高度不確定性。新唐董事長焦佑鈞樂觀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成長,他認為,無線通信、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新興科技背後必仰賴半導體強大的功能。展望未來,公司致力開發新品與服務,如持續耕耘電源市場、陸續開發多項高壓製程包括60V/80V/120V/250V/600V/700V等。

至於鑫創,今年同時瞄準音信、USB控制IC及SSD應用3大市場,董事長林俊宏日前提到,耳機將是他們搶攻AI市場的入口,鑫創掌握降噪關鍵技術,雙晶片MEMS麥克風預計今年開始量產;為應對市場需求,公司持續精進最高信噪比、最佳性價比產品,相信MEMS新品是今年1大動能,預估今年可望逐季較去年成長。

聯陽對今年看法相對保守,董事長胡鈞陽在營業報告書中強調,為應對中美貿易戰延燒、PC市場呈衰退趨勢,加上大陸半導體廠商的強力崛起,公司將通過完整產品線、積極創新技術、加強開發定製化及高價值產品市場等3大方向,穩住PC及高速界面IC市場地位,更要盯緊顯控產品解決方案的終端市場反應,對今年是「審慎樂觀」。

股利方面,訊芯今股東會通過配息2.27元新臺幣、久元通過配發3元新臺幣、新唐2.5元新臺幣,聯陽2.7元新臺幣。(校對/詩詩)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1.vivo Z1 Pro將於7月3日在印度首發,搭載驍龍712

2.GSMA:5G影響天氣預報的說法不可信

3.通用汽車第四次請求免除召回使用高田安全氣囊車型

4.外媒:英特爾、微軟承諾繼續向華為提供支持

5.論首發的重要性!聯發科或能在手機處理器市場彎道超車

6.中國鐵塔投資10億元成立鐵塔智聯技術有限公司

7.中國電信開啟全國LTE核心網擴容,華為、中興和愛立信中標

8.印度是淘汰國內落後產能的最佳去處

9.電動滑板車現傷亡事故,納什維爾終止試點並禁止上路

10.vivo S1系列仲夏夢蹁躚來襲 開啟全新夢幻光感美學

11.電競體驗再升級 iQOO Neo觸控加速技術解讀

12.三星M30s現身跑分網站,搭載Exynos 9610處理器

13.銀翼天使,iQOO新配色羽光白上線預售

14.LG確認將在6月26日發布W系列手機

15.蔡徐坤代言,vivo S1 Pro新增仲夏夢配色

16.車規級+定製化,索喜科技深化布局車載SoC

17.段永平看好Facebook的數字貨幣:大概率是個厲害的東西

18.背後是千萬中國企業的生死存亡。華為該怎麼公關?

19.人工智慧在5年內將成為商品化的生產力工具?

20.小米CC系列確認有兩款機型,小王子&小仙女浪漫出道

21.技術尚未成熟!韓國5G無人駕駛試運行出事故

22.臺積電能否順利填息?關乎對新經營團隊的信任度

23.需求強勁!超眾將轉型為熱解決方案服務廠

24.英特爾微博問網友最關心顯卡什麼參數,網友:價格!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你也在看? 

相關焦點

  • 【布局】臺積5納米 搶先吃蘋單;華為拉攏臺廠 自建手機供應鏈;內存產業Q3市況回穩迎旺季;PCB設備廠訂單能見度陡降
    臺積電向來不評論單一客戶與訂單,強調旗下5納米較7納米製程多出1.8倍的邏輯密度,速度更快15%,效能功耗更上一層樓,支援次世代高端移動、高速運算晶片,鎖定5G和人工智慧(AI)市場。臺積電也有十足信心,未來7納米客戶,也會陸績導入5納米製程。
  • 【芯聞動態】臺積電為先進位程新建晶圓廠;傳夏普不再向三星提供LCD面板;三星S8隻有曲面屏版…
    目標是2022年率先導入3nm3、傳夏普2017年開始不再向三星提供LCD面板4、谷歌未放棄可穿戴市場 收購初創企業Cronologics5、傳三星S8隻有雙曲面屏幕版 指紋識別內建屏幕之下6、CMOS影像傳感器供不應求 市場價格止跌7、2017 年整體DRAM供給位成長將小於 20%8、樂視新機跑分曝光 或為樂Max3
  • 傳:臺積電再建6座7nm晶圓廠
    生產重鎮,初步規劃是在當地建造7nm晶片工廠。業界評估稱,6座工廠的總投資金額高達數千億新臺幣,最快2023年啟動。對此,臺積電並未置評,僅強調一切以公司對外公告為主,表示設廠地點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一直以來,7nm、5nm都是採用的12英寸晶圓。以此推測,這6座新建工廠將會是12英寸晶圓廠。
  • 【裁員】Amkor臺灣分公司傳裁員近百人;股價上漲 內存晶片需求可能觸底反彈;2022年前8英寸晶圓廠望增加70萬片產量
    SEMI全球8英寸晶圓廠展望報告上一次是在2018年7月發表,而最新版本新增7處設施,並針對109家晶圓廠更新160項內容。2019到2022年間,預計一共會有16座新廠或生產線開始運轉,其中14處為量產晶圓廠。從整個產業來看,由於存儲器等先進元件的投資計劃近日突然走軟,造成2019年支出預計將會出現兩位數降幅。
  • 【買氣】SUMCO千歲廠持續停工 矽晶圓供應受關注;新iPhone買氣牽動臺積電7nm Q4營收佔比達20%;
    2.新iPhone買氣 牽動臺積電7nm Q4營收佔比達20%;半導體族群後市隨美中貿易摩擦擴大,雜音四起,不過,臺積電將成為穩定軍心的明燈。另一方面,臺積電目前在先進位程遙遙領先同業,無人可敵,加上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無限期擱置7納米及以下先進位程開發計劃,臺積電獨霸7納米已成定局,明年又領先全球推出導入極紫外光(EUV)的7納米強化版,接著馬上試產5納米,臺積電的客戶雖然愈來愈集中,但這些客戶依賴臺積電也愈來愈深,都將帶動臺積電業績持續向上。
  • 直擊| 揭秘臺積電美國5nm晶圓廠,臺灣「矽盾」崛起之路
    ,並改變當前美國境內缺乏 5nm 晶圓廠的局面。晶片短缺和各國積極推動晶片製造本土化的雙重背景下,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的 5nm 晶圓廠,正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焦點。日前美國媒體 CNBC 獲準拍攝建設中的臺積電亞利桑那廠,獨家揭秘「這家神秘的臺灣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為何將尖端晶片製造帶回美國本土」。
  • 老舊破的8寸晶圓廠,永不凋零!
    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晶圓代工報價似乎並沒有趨緩之勢,第四季度的急單以及2021年報價漲勢將超過10%以上。8寸晶圓產能吃緊也引發了行業內對新一波產業併購布局的關注,曾經的老舊破晶圓廠成為了當下炙手可熱的併購對象。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停工停產時間較長,長假背後是晶圓產能往後推延了2-3個月。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帶動PC、筆記本需求爆發,面板驅動IC需求大增。
  • 臺積電晶圓廠布局分析:美國與中國
    此座將設立於亞利桑那州的廠房將採用臺積電的5nm製程技術生產半導體晶片,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將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並間接創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中上千個工作機會。該晶圓廠將於2021年動工,計劃於2024年開始量產。2021年至2029年,臺積電於此項目上的支出(包括資本支出)約120億美元。
  • ​臺積電美國新晶圓廠投資成本分析
    因為晶圓廠的產能也比先進節點的「典型」晶圓廠要小,臺積電在臺灣運營或計劃的三個5nm晶圓廠的產能均為30,000 wpm。在相同條件下,一個20,000 wpm的工廠的成本將比一個30,000 wpm的工廠進一增加約3.8%。總體而言,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生產的晶圓對製造商的價格將比臺灣Fab 18晶圓廠製造的晶圓高出約7%。這還未考慮美國可能比臺灣更高的稅收影響的前提下。
  • 臺積電勢必將在美建廠!
    5月13日,彭博資訊技術專欄作家Tim Culpan表示,臺積電在美國建廠的計劃遠比鴻海的威州面板廠更合理,最終一定會在美國某處落腳。雖然臺積電在美國華盛頓州有晶圓廠,但那已是20年前的老舊工廠。Tim Culpan認為,基於美國方面安全考量、保護主義和日益升高的多樣化需求,臺積電勢必將在美國興建新廠,除了時間與投資規模,唯一的問題就是進駐的地點。加州可能是最適合臺積電興建新廠的地點,Tim Culpan表示,因為臺積電的幾大客戶都位於此處。雖然矽谷也在加州,但這裡的晶圓廠仍然相對較少。
  • 傳臺積電將為Intel專建晶圓廠!
    今年1月份,Intel會公布一件大事,那就是有關晶片工藝外包的選擇問題,這件事傳聞已久,臺積電、三星都有可能成為Intel的合作夥伴。在外包這個問題上,Intel之前公布了三個原則——Intel的目標是尋找對產品競爭力最佳的解決方案,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要全面評估成本、良率及生產彈性等問題。
  • 漲價恐難轉嫁,MCU廠得買單;臺積電再建6座7nm晶圓廠
    英偉達收購ARM再遭歐盟反對○科技巨頭為啥都想自研晶片○臺積電回應:在高雄新建6座7nm晶圓廠○市值800億!ICBT廠商時代電氣上市1、代工漲價再難轉嫁,MCU廠毛利率最快Q4承壓?近期,以臺積電為代表的上遊晶圓廠漲價聲不絕於耳,但MCU大廠們此番卻在下遊需求疲軟態勢下,再難向終端廠商轉嫁成本,毛利率將最快在第四季度承壓。
  • 【焦點】聯發科5G晶片在臺積電增加投片,Q3營運拼達標;晶圓廠投資額明年有望增三成;矽創傳感器出貨旺
    聯發科加快5G系統單晶片(SoC)量產,已經增加在臺積電7納米投片量,預期2020年第一季出貨予OPPO、Vivo等大陸手機廠,2020年營運將明顯優於2019年。近期供應鏈已傳出,聯發科喊出明年5G晶片的出貨量目標上衝6,000萬顆,外界持續關注聯發科拿下大陸手機品牌客戶5G晶片的訂單情況。對於傳出上述明年的5G晶片出貨目標,聯發科不予評論。
  • 【布局】模擬晶片需求強烈 8吋晶圓代工風雲再起;鴻海:3-5年內不會進入半導體製造,鎖定設計及封裝;矽晶圓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至於鴻海在印度、東南亞和美國威斯康辛州布局,劉揚偉表示,鴻海集團在全球布局約有70個工廠,在印度和東南亞布局,會按照客戶需求,威州進展持續進行,根據建設、人才和新業務三大方向持續進展。最後,在談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時,劉揚偉表示,鴻海靈活做好準備,應對變化,中美貿易戰其實是「需要心理醫生」的心理戰。(校對/holly)
  • 臺積電年底開建3nm晶圓工廠
    在三星上周紙面預覽了其3nm工藝後,臺積電也毫不示弱,業內人士稱,臺積電年底前會敲定南部科技園的30公頃土地(30萬平米),隨後啟動3nm晶圓廠的建設。目前,臺積電的12寸超大晶圓廠有六座,分別是總部及晶圓十二A廠、研發中心及十二B廠、晶圓十四廠、晶圓十五廠、晶圓十六廠(南京)和晶圓十八廠。
  • 【下滑】全球晶圓廠2019年支出將下滑;高通第二代超聲波指紋傳感器下半年亮相;格芯出售新加坡Fab 7廠純屬謠言
    1.SEMI:2019年全球晶圓廠支出下滑 2020年將再創新高芯科技消息(文/方中同)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產業研究與統計事業群(Industry & Statistics Group)最新發表2019年第1季全球晶圓廠預測(World Fab Forecast)報告指出,2019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預期將下滑 14% 至530億美元,但2020年將強勁復甦
  • 買下一座晶圓廠!鴻海的半導體野心...
    劉揚偉2019年就曾表示,鴻海在半導體產業的布局,在應用部分主要集中在電動車、數字醫療和機器人等三大領域上,並會在未來3年到5年內重點發展這些領域所需的關鍵技術。鴻海還表示,購置旺宏這座6英寸晶圓廠後,未來的主要產品除了SiC功率組件外,也會輔以矽晶圓的產品如微機電系統MEMS等,契合鴻海發展半導體、電動車、數位健康等事業的戰略需求。
  • 臺積電"組團"赴美設廠!
    此外,京鼎除了幫美系設備大廠代工之外,旗下產品也有晶圓廠區所需的環境汙染廢水監控設備。該公司表示,晶圓廠擴大投資,有利於半導體設備需求,且越高端製程越需要微汙染防治產品。不過,未來是否會到美國當地設廠,要視客戶需求狀況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市場還點名關東鑫林、長春石油和勝一化工3家廠商,將與臺積電一同赴美,為後者的第一批化學品聯軍。
  • 臺積電在南科新建8英寸晶圓廠
    臺灣地區晶圓代工兩大指標廠臺積電、世界先進都看好8寸晶圓代工需求成長性,積極擴產。世界先進稍早宣布以新臺幣74.7億元,收購格芯(GLOBALFOUNDRIES)新加坡Fab 3E 8寸廠;臺積電則在南科興建全新8寸廠,全力搶食商機。
  • 鴻海證實:有意買下八英寸晶圓廠(附全球主要晶圓廠分布及投產情況)
    對於此一消息鴻海於9 月時並未證實,而劉揚偉今天在法說會上透露,集團確實確實有提出競標,並持續關注,但無法透露競標金額。劉揚偉表示,最近8 吋晶圓廠十分火熱,但鴻海早就預見這個趨勢。這個世界的IC 不單單只有臺積電負責的先進位程高階晶片,還有許多用於其他應用的IC,這些IC 雖然關注度不如高階IC,但也是驅動許多產品以及高階晶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