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聊的上架產品之後,廣告引流之前的落地頁優化,目前國內網絡上很少有人提及(至少我沒看到過)這塊,所以寫點東西出來。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關於跨境電商平臺朋友開始做shopify獨立站遇到的問題,反響挺好的。
如果還有朋友沒看到,點擊這裡直達:
平臺賣家想做shopify的,先看這篇
其實,除了這些平臺轉型的朋友有這些問題,我相信還多朋友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
不止1個學員表示:店鋪我都弄好了,品也上得差不多了,就剩FB投放了。
有圖有真相:
他們的理解就是:店鋪裝修好了,品上架了,再投FB廣告就能來單子了。
就像組裝宜家的家具一樣,按照步驟1 2 3 4操作下來,肯定就有結果。
我們的shopify獨立站:客戶從看到廣告到最終購物,標準流程如下:
客戶看到廣告-點擊落地頁連結-到達落地頁-瀏覽落地頁-加入購物車-發起結帳-輸入派送地址-選擇物流運輸-選擇支付方式-完成購物。
廣告投放能直接影響的是前2個流程,訪客到達落地頁之後,就要看你的落地頁能否把他們轉化成有意向的購物者了。
我看過500多個shopify學員做的產品落地頁,也給每一個落地頁都提過調整建議,這兒就說最常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1)圖片問題:
圖片上帶很多文字-一定要少文字或者沒有文字。圖片上文字多了,客戶潛意識裡覺得不太正規,影響信任。
圖片過多,10幾20幾張-減少到10張以內。圖片多了,客戶翻不過來的,另外圖片多會影響頁面加載速度。
2)產品名字問題:
最常見問題就是名字過長,有十幾個,二十幾個單詞。一看就是從速賣通或其他平臺直接拿來用的。
名字堆滿關鍵詞,平臺裡的產品名稱這樣沒問題。大家對平臺非常信任,名字長還有利於產品在平臺裡的排名優化。
shopify獨立站裡產品名字過長,還有體驗不好的地方在於,你佔用了手機端屏幕的寶貴空間。有個學員拿他的產品落地頁找我給建議,我在手機端一看,產品名字就佔了6行,這是肯定不行的。
我們shopify獨立站的產品名字需要簡短吸睛。
3)落地頁描述問題:
我看的落地頁描述裡大約有95%,就搬的類似速賣通產品的描述。
這種描述裡就是一板一眼裡說:材料是什麼,尺寸是什麼,顏色有幾種,尺寸是什麼,使用場景等等。就像下面截圖這樣:
我很可能是第一個和你這麼說的人:這種落地頁描述毫無說服力,是很難很難說服落地頁訪客轉化成購物者的。
大家都是從新手走過來的,不懂落地頁的套路其實很正常。另外,網絡上的資料我翻了一些,從來沒有看到過講這塊的內容。
說下我的經驗:
文案要先用1-2句話勾住用戶,字體加粗加大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來張圖片或GIF。
後面文案的原則:講給產品使用者帶來什麼直接的好處,1,2,3羅列出來,中間可以插入圖片。也可以講對他的生活有什麼改善提高,為的就是給用戶造成一個瞬間的幻象:有個這個東西,生活就更有趣,明天就更美好了!
產品的材料,尺寸等信息放在後面。
如果語言表達還能做到有趣和地道,就更好了。
4)產品評價問題
有的朋友是直接沒刷評價;有的是準備了,但評價是純文字,不帶圖片;還有的是導入了評價但沒注意語言問題。
假設我們主力市場是BIG5的英語系國家,結果評論裡面冒出很多俄羅斯語或其他小語種的評價。這些語言本身沒問題,只是說在目標受眾看來,會影響我們產品在他們那的信任度。
評價要刷5星,多用帶圖片的評價,多用帶英語的評價。
評價插件是必備的,我一直推薦的是Loox
https://loox.io/app/waimaomike
上面講了我遇到的,shopify新人的產品落地頁裡最常見的4個問題。
為什麼這些問題沒有人提過?究其原因,我認為有2點:
1、不少人沒有自己親手做過shopify獨立站,都是東看看、西抄抄,一知半解,然後就搖身一變成了某知名shopify獨立站培訓老師;
2、很多在做shopify獨立站的,還在苦苦踩坑或者在瘋狂測品中,沒有那麼多時間和功夫來進行乾貨的分享。
經驗這個東西最大的價值就是辨別能力。
比如有經驗的人知道什麼操作不好,會避開那些坑。沒有經驗的人就像那個說法: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它完全不知道老虎的可怕之處。新手不知道什麼不好,什麼不對,然後結結實實的去踩一遍坑,這樣會打擊信心+浪費時間精力,其實挺可惜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始做知乎和B站的乾貨視頻了。
以前的圖文已經寫了很多了,現在就想以更直觀的形式傳遞乾貨,幫助大家少踩坑,能更快地上手shopify獨立站。
今天就說這些,想了解更多shopify乾貨,歡迎關注shopify麥克。想儘快上手shopify獨立站,歡迎加入付費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