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智能製造的靈魂!新工業、新生態

2021-03-02 企業數位化諮詢

公眾號推文規則變了,讀者會錯過文章更新,點擊上方 "企業數位化諮詢"關注, 設為星

後臺回復【技術】,申請加入資料分享&技術交流群

開始著手準備針對工業網際網路的主要軟體或系統做系列闡述時,首先想到的是MES,而不是ERP,主要是因為ERP的底層邏輯是MRP,是基於SOP而生。而MES解決的是OT和IT的融合,可以為柔性製造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因此選擇MES作為第一介紹內容,部分數據和資料選自賽迪研究。

本文主要閱讀對象為希望了解MES工業軟體情況的工業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研究機構。

MES的發展歷程
MES軟體(生產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簡稱MES)是智能製造核心軟體,也是工業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已經歷經二十多年的歷史。筆者從2003年開始從事MES系統規劃、開發、實施和維護,見證了中國大陸MES從零開始一步步發展歷程。中國大陸MES廠商起源於臺灣、韓國、日本及歐美國家,起先都是隨著這些外資工廠到大陸建廠的信息化建設需要,隨著工廠進入中國。中國的第一批本土的MES人才也是由此而生,出現的地點多在蘇州、東莞等外資工廠首先大規模進入地區。早先的MES標準化程度不高,大多是為了解決設備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而誕生,側重在生產工藝流程、物料的管控和質量、維修的監管,筆者所在的工廠也是在2002年由於客戶對於質量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才被迫必須依託自身工廠特點和工藝要求規劃、開發建設MES系統,這也是我主導規劃設計的第一個MES系統,現在看起來功能很局限和單一。伴隨著近二十年的發展,國內MES已經從模仿轉向創新,誕生了很多本土MES公司。就筆者的同事就有不下十人創辦MES公司。目前國內MES市場規模已經接近2300億(天風證券統計數據)。MES在工業軟體中佔比達到29%,佔比最高;而且由於其很難完全標準化、定製化,是工業軟體行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MES軟體主要解決OT和IT的互聯互通,是工廠計劃層和車間設備層之間的橋梁,解決的是傳統工業企業共性痛點問題:如何透明生產製造。通過加強對生產過程的控制。MES系統的存在可以成功彌合企業計劃層和生產車間設備之間的間隔,幫助企業解決「如何生產」的問題,直擊企業痛點,降低45%生產周期,減少70%質量過失等,提高企業效益。MES軟體是未來智能製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MES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產業,也是增長驅動力,國內市場規模達2300億2017年、2018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市場規模分別為0.84萬億、1.42萬億,2018年同比實際增長為55.7%。伴隨著新基建的確立,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呈高發態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2019年、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市場規模將達到2.13萬億、3.14萬億,同比增長分別為47.3%、47.9% 。工業軟體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上遊主要為計算機硬體設備製造、系統軟體、開發工具軟體、中間件廠商;下遊應用領域眾多,幾乎涉及所有工業領域,涵蓋離散型行業和流程性行業。

工業軟體產業體系架構

⚫ 工業軟體定義:工業軟體指應用於工業領域或工業場景下的各類軟體;⚫ 工業軟體四大分類:工業軟體根據功能的不同,可以細分為四個大類,分別是:研發設計軟體、生產控制軟體、信息管理軟體和嵌入式軟體。⚫ 兩大新興產業政策催化:2015年,兩大新興產業政策「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2025》」的發布催化了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 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對製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提出要求:根據工信部《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目標到2020年,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位化製造。要求製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70% ;關鍵工序數位化率超過50% ;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今年已經是該規劃收官之年,預測數位化率將在政策推動下實現快速增長。⚫ 工業軟體市場規模:根據賽迪顧問測算,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124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67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6%。如果2020年繼續保持16%的複合增長率,則工業軟體的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2258億元。⚫ 工業軟體為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長的驅動力量:工業軟體2019年佔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存量規模的比重為46.4%,成為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細分領域可以分為研發設計類、生產控制類、信息管理軟體和嵌入式類。目前嵌入式軟體佔據絕對優勢,佔比高達57.40%;信息管理類和生產控制類分別佔據17%左右。目前中國工業軟體市場企業以大企業為主導,大型企業佔據52.10%的市場份額。中國華東區域和中南區域的市場佔比較大,西北東北較少,市場分布不均勻。⚫ 5G萬物互聯:通信技術從4G到5G的躍遷,使得人機互聯得以向萬物互聯發展,有望帶來新的工業軟體形態⚫ 云:工業大數據和雲將催生出工業軟體新的發展機遇。5G幫助工廠實現由「信息孤島」 到協同作業的智慧工廠MES直擊企業痛點,降低45%生產周期,減少70%質量過失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簡稱MES)是一套面向製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製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產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生產過程控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打造一個紮實、可靠、全面、可行的製造協同管理平臺。製造執行MES系統彌合了企業計劃層和生產車間設備之間的間隔,是製造過程信息集成的紐帶。MES通過強調製造過程的整體優化來幫助企業實施完整的閉環生產,同時也改善了設備的回收率,準時交貨率、庫存周轉率、邊際貢獻、現金流量績效。⚫ 投入計劃:從ERP接收生產產品加工工藝及基礎信息,接收生產計劃,參考特殊產品及生產線現況,通過調整生產計劃,確定產品、衝壓工廠的最終訂單;⚫ 生產訂單:管理工廠的工程信息,通過對工序報告及變更要求的管理,對工序進行追蹤管理,對各工序的業績及ERP工序報告、生產指示事件信息、追蹤(進度)現況進行管理;⚫ 進度管理:MES管理車間內的生產信息和監視產品生產進度,此外,它還可以管理ERP的生產過程匯報、生產時間和跟蹤狀態;⚫ 生產狀況:匯總通過工序報告傳送的成果信息;利用網絡服務將各種生產狀況,在制品情況呈現於畫面,並將此實施顯示在生產看板上。⚫ 設備監控:主要是對設備信息的管理,停機原因、妨礙因素管理,設備警報歷史記錄及設備異常分析等。3、MES系統需求分析:92%的企業渴望加強對生產過程的控制⚫ 製造企業非常關注實現生產過程中的實時採集、提高生產排產的效率、實現製造過程的追溯、提升工人與設備的績效、保證產品質量等問題,MES系統作為解開生產過程的黑箱、連接ERP與車間管理的關鍵技術⚫ 企業實施MES系統主要考慮對產線的控制、生產過程的透明以及對製造質量的提升方面,因此,實現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追溯與追蹤、質量控制、物料信息及時反饋、及時防錯與預警是企業實施MES系統的五大核心需求。4、MES效益:降低45%生產周期,減少70%質量過失⚫ 通過實施MES系統,可以貫通從採購到售後服務的全製造流程,透明化生產現場運作,大大提升了生產製造各部門的管理具有實時性和有效性。可獲得的效益大致如上。(2)防錯、糾錯,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錯誤率,柔性製造。MES的效益:助力企業降本提效(以離散製造業為例)從產品類型和生產工藝組織方式上,企業的行業類型可分為流程生產行業和離散製造行業,而不同類型的製造企業對MES應用需求不同。流程行業:MES應用程度高,行業間差別大,MES龍頭企業涇渭分明流程行業MES應用程度較高:國際與國內的不同行業背景的MES供應商一般在其擅長的領域佔據較多市場份額,且優勢地位難以撼動,MES應用程度較高。MES龍頭企業涇渭分明:不同工業行業之間的差別較大,軟體製造商對相關工業流程和設備的理解是很重要的。由於不同工業流程和設備之間的差異較大,MES龍頭企業涇渭分明。西門子公司,在流程行業和離散行業MES市場都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霍尼韋爾公司在石油化工領域為龍頭企業,其MES產品優勢範圍包括石化、造紙、製藥等流程行業。寶鋼股份控股的寶信軟體,在我國鋼鐵冶金MES領域為龍頭企業;石化盈科依靠中國石化和電訊盈科兩大母公司的資源,在石油化工製造執行系統解決方案領域為行業龍頭。對於離散製造業而言,產品往往由多個零部件經過一系列不連續的工序加工和裝配而成,其過程包含很多不確定因素,增加了離散型製造生產組織的難度和複雜性。目前還沒有一個產品化做得像SAP一樣的MES產品,能夠在一個行業通吃的產品都很少,更別說跨行業,都需要大量定製開發,還沒有哪家產品能夠培育出一批專業的實施公司。流程製造:同步生產是流程製造的核心模式,分裝、上掛、物流等與主線保持順序同步和時間同步/期,通過動態排程實現。離散製造:純離散製造的協同,主要是上遊「照顧」下遊,開工判斷(何時具備開工條件)和緊迫指數(越緊迫越應該早幹),使得作業從容而協同。主要公司分析主營業務收入:主流廠商業務收入呈現出逐年上升態勢,寶信軟體憑藉國內壟斷行業發展自身優勢,主營業務收入處於領先地位。市值:近兩年MES國內主流廠商的市值處於不斷上升的狀態,寶信依然處於領先地位。目前離散行業MES廠商(寶信軟體、中控技術)在業務收入和市值方面,佔據優勢地位,也從側面印證目前我國流程行業佔據市場需求多數;離散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空間潛力大。未來分析近期由於疫情不確定因素和影響,市場上公司IT預算普遍性受限,而且MES面向主要是製造業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資金預算有限,MES應用預算存在銷減趨勢!而且從全球和國內行業上看,競爭激烈,而且隨著傳統製造龍頭企業依託自身行業經驗,紛紛進軍MES軟體市場,同時傳統的ERP供應商業開始進入。MES推動工業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開闢企業創新發展新的商業模式筆者建議,MES軟體企業,要從整個工業網際網路的整體布局發展出發,從以項目為主的發展模式上,逐漸過渡到服務和解決方案為主導上來規劃、設計自身的產品。目的不是推進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而是要推動工業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幫助企業通過MES等工業軟體賦能,加快工業企業邁向數字經濟,推動工業企業創新發展和找到自身新的創新商業模式!

免責聲明:

來源:產研君

本公眾號所載文章為本公眾號原創或根據網絡搜索編輯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轉載眾多,無法找到真正來源,如標錯來源,或對於文中所使用的圖片,資料,下載連結中所包含的軟體,資料等,如有侵權,請跟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福利

圈子構建、學習資料獲取【450+解決方案/各類報告(120+(已有)與330+(服務期一年)】,歡迎加入知識星球(掃下方二維碼~~~

數位化轉型/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 解決方案、行業發展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企業數位化諮詢

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智能製造/大數據/工業4.0解決方案、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是什麼樣的關係?
    :工業數位化研究NO.021 - 智能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是什麼關係?作者:凱文斯基製圖:胡揚 / 編校:喬安娜自從中國製造2025發布後,智能製造成為工業領域最熱門的詞彙。近兩年,網際網路向產業領域深化發展後,工業網際網路這個詞也變得異常火爆。於是乎,我們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不少廠商,拿著同一套產品或方案,智能製造熱的時候說自己主攻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火的時候改個名字,又說自己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龍頭。
  • 工業富聯(601138)深度報告:開拓工業網際網路,領軍智能製造升級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在國家戰略層面被多次重申。根據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底,計劃初步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並初步構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
  • 江民科技出席 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 CIO大會
    11月17日,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沙龍在江蘇常熟舉行,江民科技受邀出席。本次大會由常熟市政府、工信局主辦,來自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知名專家,聯通運營商,以及波司登、觀致汽車、隆力奇等近百家製造業企業的CIO共聚一堂,圍繞5G+工業網際網路就製造行業的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行業應用與融合創新等熱點問題開展了高峰對話。
  • 惠而特科技:致力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實踐,保障智能製造高速前行
    惠而特核心團隊來自各大網絡安全企業,具有豐富的網絡安全經驗,憑藉先進的防火牆策略分析與管理技術、智能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基於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算法的高級威脅檢測技術和漏洞挖掘與協議逆向技術,研發了完整的網絡安全產品體系和網絡安全服務體系,為政企、軍工、能源、電力、軌交、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提供IT/OT網絡安全服務和一體化解決方案。
  • 太極TECO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獲評「2018年優秀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近日,由工信部華信研究院、《中國信息化》雜誌舉辦的「2018年中國製造業信息化優秀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評選,結果揭曉。
  • 帶你讀懂工業網際網路的30個核心術語
    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其應用程式在邊緣側發起,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3.
  • 工業軟體的三大靈魂支柱
    自上個世紀後半期到現在,工業軟體日益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智能製造的核心動力。
  • 要做中國的GE,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做得怎麼樣?
    Fii Cloud 雲平臺是集設計、製造、銷售以及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於一體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自設計、零組件、SMT、智能製造、智能測試及出貨至終端客戶的一整套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工廠的快速部署。由此看來,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需要通過網際網路把產業全鏈條的要素串聯起來,讓整個行業的產業鏈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紐帶,實現從原材料採購到終端購買、售後服務全線連結。那麼,工業富聯是如何規劃這一連結的,並實現賦能的呢?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在多個場合表明,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是公司的雙輪驅動戰略。
  • 做工業網際網路,富士康從『合群』開始
    去年,樹根互聯深圳公司總經理楊文廣曾表示,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在廠內以智能製造為代表的,主要是生產製造這塊;另外一個是工業網際網路,其目前專注工業的服務側,以產業鏈和生態端的協同和打造為基礎和目標。同時押中「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這兩個熱門概念進行「雙輪驅動」,工業富聯要如何兼顧呢?
  • 工業 4.0 x 工業網際網路: 實踐與啟示
    工業網際網路專家工作組的中方執行夥伴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CAICT」),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移動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等領域有深入研究與前瞻布局。    1.2. 白皮書編制說明           • 與目標:本白皮書旨在介紹專家當前針對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的分析方法,聚焦智能製造和工業 4.0 領域。
  • 加快數字新基建,打造轉型新引擎,摩爾榮獲2019年度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優秀供應商+中國智能製造推薦產品兩項大獎!
    而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智能製造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動能,其技術演進也支撐著智能製造的快速發展。然而,要真正深入推進智能製造,就要依託於一支支既精通信息技術又懂製造技術,且深刻掌握行業知識和管理知識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隊伍。
  • 富士康的工業網際網路轉型之路
    而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工業互聯,被認為是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手段。依託工業網際網路,由低附加值代工廠轉型為科技驅動的生產型服務企業,一度成為富士康最重要的發展戰略。2018年6月,工業富聯成功在上交所掛牌上市。A股上市後,工業富聯總市值逼近4000億元,超過海康威視,成為A股市值排名第一的科技企業。工業富聯將聚焦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業務。
  • 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的轉型之路
    而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工業互聯,被認為是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手段。 依託工業網際網路,由低附加值代工廠轉型為科技驅動的生產型服務企業,一度成為富士康最重要的發展戰略。 工業富聯將聚焦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雲計算機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業務。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 鼎捷工業APP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東莞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代表蔣虹、東莞市經信局電子信息與軟體服務業科副科長杜振華、中國信通院兩化所副所長朱敏博士、航天雲網數據研究院(廣東)副總經理王宇、鼎捷軟體東莞事業部總經理劉明昆、鼎捷軟體智能製造專家張俊傑、鼎捷軟體雲暨工業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監梁紅柏等行業大咖與百餘位製造行業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共探企業數位化轉型路徑。
  • 中國電信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 ——平臺篇
    中國電信IDC業務是為滿足政企客戶對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接入服務(IDC)、數據中心(DC)的需求,依託於中國電信多等級數據中心機房體系、高質量網絡資源和專業化服務,向客戶提供的設備託管(機位、機架、機房出租) 、網絡接入、及網絡安全和
  • 夯實工業網際網路基礎 助力國家製造強國建設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探索,重點在向企業內部的生產率提升、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延伸等方面形成了較為明確的發展路徑,已經進入實踐深耕階段,突出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徵:第一是應用多領域在拓展,工業網際網路已經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冶金、家電服裝、機械、能源等行業,網絡化協同、服務型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
  • 我區企業嘉世達機器人在「全球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總決賽中奪魁
    本次大會以「聚焦工業升級,服務智能製造」為主題,定位全球範圍,廣邀國內外近800家權威研究機構與大型企業,共同探討工業網際網路政策、技術動態及最佳實踐,全面展示工業網際網路最新成果與產業方向。我區企業嘉世達機器人受邀參加本次盛會,並在「全球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
  • 【工業4.0案例分析 之三二】德國威騰斯坦工業4.0示範智能工廠
    工業4.0俱樂部 智慧大講堂案例分析 之三二德國威騰斯坦工業4.0示範智能工廠順勢,明道,優術,踐行為推動社會各階層對於工業4.0及智能製造的深入認識,及對未來工業發展的洞察與機遇把握。工業4.0俱樂部與工業4.0創新平臺合作,以工業4.0創新平臺搜集並整理的案例進行分享,剖析與挖掘。
  • 對工業網際網路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
    首先,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基於「創新與變革浪潮」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概念,認為第一次浪潮是工業革命,第二次浪潮是網絡革命,第三次浪潮是整合兩大革命性轉變之優勢所形成的工業網際網路革命,並特別強調將工業革命的成果及其帶來的機器、機組和物理網絡,與近期的網際網路的成果——智能設備、智能網絡和智能決策融合到一起,將此融合稱作「工業網際網路」[1]。
  • 新基建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
    一、項目背景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和具體承載,匯聚集成了移動通信、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通信先進成果,打造形成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5G具備高速率、低延時、大連接的特性,與工業網際網路連接多樣性、性能差異化以及通信多樣化的需求高度契合,是工業網際網路網絡演進升級的關鍵使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