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倒閉、漲價,2021年PCB產業景氣度幾何?(附名單)

2021-02-15 國際電子商情


2018下半年以來,受全球終端市場需求萎靡的影響,PCB產業增速明顯放緩,抓機遇、贏挑戰成為眾多PCB廠商的發展主旋律。然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曠日持久的貿易糾紛進一步衝擊全球市場,PCB產業能否在壓力下繼續前行?《國際電子商情》基於2019-2020年的PCB產業觀察,對2021年PCB產業趨勢做出預測。

2019-2020年PCB關鍵詞

1.倒閉

由於全球半導體產業動蕩不堪,疊加環保高壓、成本上升等內因,2019年5月開始數家抗風險能力差的本土中小規模PCB製造廠商陷入經營危機,宣布倒閉或破產。時至12月起,一些國際製造大廠也難以抵消負面壓力,被迫通過關停、出售了個別工廠來及時止損,有的甚至減產、高層降薪來維持必要業務。

直到2020年上半年,仍有PCB工廠倒閉消息傳來,但企業數量已經明顯減少。可見,儘管市場前景頹靡,但其風險並沒有擴大波及,目前出現的倒閉企業屬於個例,大範圍的倒閉潮暫時沒有形成,業者無需過度恐慌。


2.漲價

「倒閉」和「漲價」更像是一對孿生兄弟,2020下半年PCB企業倒閉消息漸少,緊接著PCB原材料的「漲價聲」此起彼伏。

背後的原因是新冠疫情對產能、貨運的持續衝擊,包括銅箔、樹脂、鋁板在內的上遊原材料供需矛盾突出,其價格在2020年中旬開始大幅上漲。這迫使PCB材料廠商出於成本壓力決定調整產品價格,從而向下傳導至PCB製造商。

一家國內PCB製造廠商負責人向《國際電子商情》表示,「上遊廠商幾度調價令PCB廠很難做,只希望得到下遊電子終端客戶的理解和配合,多少分擔(成本上漲)一部分」。

3.5G通信

可喜的是,內憂外患下PCB產業仍有利好市場驅動成長,最亮眼的無疑是5G通信,相關應用領域已經給頭部PCB廠商帶來「大單」。

截至2020年底,5G PCB訂單以基站建設為主,主導者為網絡信息運營商居多,PCB訂單集中在頭部企業。而下一步,消費類電子產業鏈可以提前布局打入。譬如2020下半年開始,中國三大運營商統一力推5G套餐,通過「增網速、降資費、全覆蓋」等賣點,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下沉市場)鼓勵用戶更換5G套餐,5G手機的關注度空前提升。同時,在「宅經濟」的助力下,5G娛樂的相關電子產品也有望被進一步帶旺,例如家用遊戲機、手機遊戲手柄、智能眼鏡、VR設備等等,都能給PCB產業帶來可觀訂單。

不過,5G通信對於PCB的商機,關鍵在於如何將潛在需求變為落地應用。這要求PCB企業深入了解終端變化需求,結合材料、設備各方力量提出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因此,5G機遇需要PCB上下遊協同布局突圍。

4.上市

在資本方面,儘管2019年PCB企業搶灘IPO現象明顯減緩,僅有方邦股份、嘉元科技兩家PCB企業登陸科創板;但2020年PCB企業上市進程加速,澳弘電子、協和電子、四會富仕、科翔電子、南亞新材、本川智能、生益電子、東威科技、康代智能、中富電路等陸續啟動上市申請。其中四會富仕、南亞新材、科翔科技、澳弘電子成功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會給PCB企業的長久發展注入強心劑。縱觀2019-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速數據,均高於國內PCB平均增速。而A股上市公司的資本開支數據也從2018年的60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80億,2020Q3就超過80億。這都說明中國上市PCB公司的營收能力強勁,長期發展潛力大,反過來也會吸引更多PCB企業積極投入IPO。由此推測,2021年PCB企業將會繼續擁抱資本的力量,在上市、投融資方面持續布局。


2021年PCB趨勢:需求回暖、積極擴產、中國市場

展望2021年,新冠疫情仍不明朗,全球靜待疫苗接種的大轉機。而國際貿易糾紛在年初進入短暫休戰期,全球經濟也呈現出觸底反彈的跡象,這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難得喘息的機會,同樣也是構築防線的準備期。

作為電子之母,PCB產業的回暖時機會比其他電子產業來得更快。因為疫情結束後「百廢待興」,終端需求會迅速激增,「積極擴產」有望成為疫後PCB製造廠家的關鍵詞。

全球5G的基建帶來PCB擴產「第一槍」。2020是5G基建大年,僅中國全年開通60萬座基站;這數值在2021年仍有30%的成長,或將達到80-100萬座。2021年初已有日本PCB廠商表示「單5G事業,產能已達滿載」,故此5G通訊板需求仍會高漲。

消費電子呈現高密化趨勢,HDI下遊面向終端市場,預計是PCB應用中成長最快的賽道之一。2021年是內資PCB廠商加快HDI產品布局,將集中投放一階、二階產能,主要面向於包括聞泰、華勤等手機ODM廠商;高端產品導入仍需時間,三階及Anylayer以上的高端產能面臨緊缺。

另一新戰場為高多層,包含高多層、伺服器、儲存、有線無線基站等,年複合成長率皆超過5%。目前臺系PCB廠商具技術領先優勢,而中國內資PCB廠(含港資)有龐大的內需支撐,兩者發展前景可期。

最後,miniLED背板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應用領域,因為此類板層並不多,頂多到三層,基本難度不高,業者可以從新應用的角度切入,迎合市場消費熱點,從而拿到合適訂單。

針對以上細分市場的需求,目前中國內資PCB製造廠商已經加碼新產能。據觀察,2020年內資廠商在填補先前2018-2019開出的產能;而2021基本上都是把過去的產能規劃做進一步的執行落地,以此來迎接新訂單和新市場。

最後從產值數據來看,全球PCB總體形勢是壓力下前行。根據NTI在2020年下旬發布的全球PCB百強名單,2019年度全球產值超過1億美元的PCB企業數共120個。

其中只有49家企業負增長,佔40.2%,跌幅最多的是-29.76%;近60%的大多數企業是正增長,增長最高達到100%,可見總體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但按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與產值劃分,中國內資企業(含香港)入選企業數量、總產值、產值佔比均創歷史新高,入榜企業數達50家,總產值為166.83億,佔全球百強名單總產值的26.8%。後續依序是中國臺灣(25家、211.52億)、日本(18家、112.29億)、韓國(12家、71.25億)、美國(3家、31.09億)、歐洲(5家、17.25億)、東南亞(4家、10.58億)。

不難看出,中國PCB產業這邊風景獨好。原因一,全球PCB產業基本轉移到中國(含香港、臺灣),下一個承接地(東南亞)目前還沒有成型,由此無論市場風向好壞,全球超過半數的PCB都要在中國生產製造,這將推動中國PCB產業的進一步擴大。原因二,中國本土廠商已經具備「硬實力」,低製程工藝的單層板、雙層板已經可以靠自動化生產來降本增效,高製程工藝的HDI、IC載板、5G PCB均被頭部企業悉數拿下,中國PCB產品涵蓋低中高全範圍,且在產業鏈上下有話語權,擁有品質、售後等成熟保障,供應環節也相當穩定。原因三,國產化熱潮帶旺長尾需求,樣品、小批量PCB廠商「逢甘露」,利潤空間逐漸擴張。多點開花下,相信2021年全球PCB產業的趨勢與機遇,仍會集中在中國市場。

以下分享全球120家PCB廠商名單,根據最新的NTI盤點:

國際電子商情邀請你加入群聊
....
-眾多元器件從業者熱鬧討論中-

請掃碼添加小助手微信
(Aspencore10)回復「入群"。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電商景氣度下行,影響快遞行業的投資邏輯?
    電商景氣度下行,但快遞行業增長中樞保持高雙位數。2021年三季度,從活躍用戶端、收入端以及銷售費用端來看,各電商平臺發展的速率出現環比放緩的現象,但隨著電商品類擴張,單位包裹的貨值下降,快遞景氣度依然高於電商,預計仍能保持較高雙位數的增長中樞。
  • 【行業】當前PCB產業形勢分析
    2020 年全球筆記本出貨達 2 億臺,同比增長 22.5%,Q2~Q4 季度增速持續上行,Q4 達到 54%,預計 2021 年有機會上達 2.17 億臺,同比增長 8.6%(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 又一晶片設計廠漲價!紫光展銳消費電子產品線漲價10-20%,機構看好行業景氣度
    晶片設計廠這波漲價潮起於去年下半年。臺灣地區臺灣第二大晶片設計商暨面板驅動晶片龍頭聯詠、全球最大觸控晶片廠敦泰與去年年底先後宣布漲價。今年以來,MCU大廠商盛群也已向客戶發出通知,自4月1日起所有晶片類產品調高售價15%。盛群的產品在汽車領域也有相關的應用,包括向現代汽車提供音效模組。
  • 【長城電子】電子元器件周報:晶片大廠開啟新一輪漲價潮,半導體景氣度有望延續
    核心觀點晶片大廠開啟新一輪漲價潮,半導體景氣度有望延續:目前半導體產能緊缺狀況仍然延續
  • 半導體廠商集體漲價
    為緩解成本壓力,擬調漲售價,漲幅為交易總金額15%~20%,2021年4月1日出貨生效。臺灣五大微控制器(MCU) IC設計領導廠商之一的盛群表示,由於半導體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原物料不斷上漲,2021年4月1日起出貨的所有IC類產品全面調高售價15%。
  • 【華西電子孫遠峰團隊】LED產業鏈漲價,行業景氣周期回暖
    ►   Mini LED商用進程加速,LED晶片持續漲價Mini LED目前有兩大終端應用領域,直顯和背光。以背光來說,Mini LED技術可以看做是傳統LCD屏幕的升級版,主要可以有效提升對比度,增強畫面表現力。
  • 多家半導體廠商再發漲價函,2021年「困難模式」開局
    半導體產業漲價行情加劇,2021開年又迎來一波漲價熱潮,MCU、存儲、晶圓等廠商接連發出價格調整通知函。
  • 二十年的PCB廠破產倒閉;旺宏明年調漲10%
    二十年的PCB廠破產倒閉經營二十餘年,也沒抗住疫情的「考驗」!國內一PCB大廠的時代,在終結破產清算畫下句號...2021年11月30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萬諾(廣州番禺)線路板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的公告。
  • 隨筆14: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思考:面對漲價:兆易創新>旺宏>華邦電
    附一張隨筆5開篇經典圖表——科技紅利時代半導體行業迎來了巨大機會                        回歸本篇隨筆:我們在隨筆8、隨筆11分別就國內存儲器龍頭兆易創新的2016年、2017年1季度財報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其管理層的眼光遠優於其他海外競爭對手,在「全球產業界尚看不清楚的時候」,精準判斷出半導體8
  • 【長城電子|20210111-20210124雙周報】面板價格持續強勢增長,供需缺口推升半導體景氣度
    預計隨著2021年全球半導體需求端強勁拉動,半導體漲價潮有望持續蔓延,並逐步向下遊終端傳導,行業景氣度上行有望延續。 2020年半導體設備出貨額創歷史新高,行業整體擴容在即:據SEMI年終設備預測報告指出,預計2020年原始設備製造商的半導體設備全球銷售額約68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達16%。
  • 通富微電及IC封測行業景氣度交流
    如大家所知,我們第一、二大客戶為AMD、聯發科,國產CPU可以看成是第三個大客戶,國產CPU這一塊整個業務有很快速的增長,而且CPU這一塊在組合內能夠進行全產業鏈跟蹤的也只有我們一家
  • 2022年5G產業全景圖譜報告(附下載)
    從2019年中國5G牌照發放開始,基礎設施建設期將持續3-4年。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5G網絡建設、用戶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延緩,5G用戶增長有所放緩,5G產業鏈也受到一定衝擊。但5G在疫情防控中的創新應用,同時也加速了5G應用場景的落地,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步伐反而進一步加速。進入2021年,5G產業加速發展。
  • 臻鼎 首度擠下日商旗勝科技榮登全球PCB龍頭
    知名市調機構Prismark最新出爐2017年全球前40大印刷電路板廠商排名,臻鼎-KY(4958)首度擠下日商旗勝科技榮登全球龍頭
  • 大可樂手機宣布倒閉,手機產業死亡名單越來越長……
    大可樂手機母公司雲辰科技成立於2012年6月27日,同年11月5日正式發布第一代產品。截至倒閉前共推出了大可樂手機、大可樂-春、小可樂、大可樂L1、大可樂2s、大可樂2x、大可樂2和大可樂3等8款產品。平均手機1000元以內。
  • 道易行「倒閉」真相大白,又一家企業倒閉了!還要倒閉100家,名單都已經列好了!
    特此聲明 杭州道易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2017年9月11日在道義行被「倒閉」之後,又一家電動車品牌真倒閉了,不帶引號!錫興電動車倒閉廠房內一片狼藉電動車企業倒閉,並不是行業媒體願意看到的,但是事實就擺在這裡,沒有利潤,沒有資金實力,沒有渠道支撐。倒閉是遲早的事情。
  • 【招商電子】PCB月度深度跟蹤:蘋果/通信Q2需求景氣,關注中報及備貨節奏
    IC載板方面,臺灣廠商在第2季的表現亮眼,包括欣興、景碩都突破同期新高,而南電營收也創下5年半以來新高,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伺服器(ABF)/存儲(BT)/SIP(BT)等新品需求,增量向臺廠集中,以及管理改善。供給端層面,欣興/南電/景碩均有計劃擴充產能,預計到2021年開出,供給端產能的增長也有可能影響目前景氣的局面。
  • 【長城電子|20210208-20210221雙周報】智慧型手機復甦信號持續強化,面板及半導體景氣度推升
    據聯電法說會指引,2021年一季度其產能利用率預計達到100%,矽片出貨量增長約2%,美元平均售價增長約2%~3%,毛利率約20%,21年全年資本開支約15億美元。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龍頭廠商持續增加資本開支應對下遊需求擴張,半導體設備廠商訂單量飽滿,出貨額有望持續提升,半導體行業擴容確定性高,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
  • PCB設計一板即成功專欄 預售中 2021年1月1號開啟
    電子產業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集成度越來越高,信號的速率越來越快,電子產品不斷微小化、精密化、高速化,PCB設計不僅僅要完成各元器件的線路連接
  • 製造產業2021年投資策略:從製造到智造,從中國到全球(附下載)
    重卡行業仍有望維持較高的景氣度,清潔能源商用車或將成為發展趨勢。2020年重卡銷量或將達到 160 萬輛,創歷史記錄。預計驅動重卡高景氣的因素在 2021 年上半年仍 將持續:國三淘汰仍有空間,超載超限治理常態化,基建刺激政策逐步落地。若參照重卡 行業上一輪周期頂點(2010 年)之後的銷量走勢,2021 年重卡銷量或將達到 139 萬輛左 右,繼續保持百萬輛以上的高景氣度。此外,天然氣重卡和純電重卡表現值得期待:2020 年前三季度,天然氣重卡銷量約 11.6 萬,純電重卡銷量為 1803 輛。
  • 大尺寸LCD液晶顯示器產業景氣榮景可望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研調:大尺寸LCD榮景持續至2021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