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 去年度慘虧,戴正吳擬出任夏普社長

2021-02-14 群智諮詢
夏普 去年度慘虧

來源: 臺灣經濟日報

夏普12日公布財報,今年3月為止的會計年度淨損2,560億日圓(23.5億美元),遠甚於市場預料的1,610億日圓;營業損失1,620億日圓,營收較前一年度下滑12%至2.46兆日圓。

夏普苦於消費電子產品和面板的需求萎縮,過去五年來淨損逾120億美元,市場對夏普存續的疑慮日益升高。鴻海3月時與夏普達成35億美元併購協議,但也面臨振興家電產品、太陽能面板、電子零件和辦公設備等事業的挑戰。

避險基金顧問公司Myojo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菊池真表示:「夏普各項事業不會很快轉虧為盈,會繼續艱困一段時間。更多的組織調整勢在必行,且難以保證可改善獲利。」

夏普並未提供2017年度財測,稱無法估算併入鴻海後的綜效。彭博資訊預估,2017年年度的淨損可能降至186億日圓。

夏普並表示,至3月底止的債務已比資產多312億日圓。在鴻海持續支持下,夏普可望避免資金不足,預期併購案可在6月底前完成。夏普社長高橋興三說:「雖然我們資不抵債,但與鴻海的策略聯盟不僅可帶進資金,還有可帶來穩定性的強大企業關係,我們期待可觀的綜效。」高橋將於合併案完成後下臺。

夏普的顯示器事業上年度營損1,291億日圓,銷售下滑15%。

夏普計劃在鴻海的資金到位後,投入2,000億日圓生產新一代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屏幕,另以600億日圓改善既有的液晶顯示器(LCD)良率與增產,有助提高競爭力。

夏普年報分析(2015):年度表現為近年最弱 各事業為鴻夏未來策略預作準備


夏普於5月12日公布2015會計年度營運結果,營收為2兆4,615億日圓,營業利益率-6.6%,皆為近4年來表現最差年度,主因既有產品如LCD面板、電視、手機、太陽能電池等銷售比重仍高、市場需求不振所至。該公司亦提出各事業部未來重心發展方向,可看得出是鴻夏記者會中所述策略發展延伸,包含IoT、機器人、雲端服務、拓展新興市場等,DIGITIMES Research認為夏普未來轉型關鍵在於鴻夏所發揮綜效如何。


2015會計年度夏普總營收為2兆4,615億日圓,較2014會計年度年減11.7%,為近4年來營收最低的年度;營業利益為-1,619億日圓、營業利益率為-6.6%,分別較2014會計年度減少1,138億日圓、4.9個百分點,亦為近4年來營業利益表現最差的年度;淨利方面,2015會計年度為-2,559億日圓、淨利率為-10.4%,分別較2014會計年度減少336億日圓、2.4個百分點,近4年當中僅優於2012會計年度數字。


顯示器事業

鴻海入股夏普出資比重最大的顯示器(Display Device)事業部營運表現則呈現衰退,2015會計年度營收為7,715億日圓、年減14.9%,營業利益率為-16.7%,此受到TV用LCD及銷售至大陸的中小尺寸LCD面板出貨量減少所至。

然夏普提出未來將朝高成長、高收益的產品發展,包括4K智能型手機面板、車載面板、交互式電子白板、新規顯示器等方向發展;技術力方面,包括Free Form顯示器、IGZO、LTPS、OLED顯示器等高附加價值產品開發。然值得一提的是,鴻海入股夏普後需加緊在OLED顯示器的投資及量產腳步,原因是三星Display、LG Display、JDI、京東方等已有量產線或試產線,在眾廠商加入下,OLED產業競爭將愈來愈激烈。

電子零組件事業

而2015會計年度營收及營業利益呈正成長有B2B解決方案及電子零組件事業部。以B2B解決方案事業為例,2015會計年度營收達3,551億日圓、年增率為3.5%,營業利益為358億日圓、年成長率14.4%,主因是多功能事務機出貨穩定、銷售通路增加所至;另新品方面,將擴大機器人相關產業的研發投資。

電子零組件事業部方面,營收達4,900億日圓、年增率為5%,營業利益僅14億日圓,因該部門以相機模塊組裝為主,獲利偏低,然營收得以成長是因智能型手機及車用相機模塊產品規模擴大,加上夜視型相機、適用於PM2.5環境用傳感器等高規產品線擴充所至。值得注意的是,電子零組件為鴻海入股夏普後,與未來發展IoT產業具有相關的事業部。

消費性電子事業

消費性電子事業部2015會計年度營收為8,107億日圓、年減17.5%,營業利益率2.7%,主因是LCD TV及手機銷售量減少所至。然該事業部產品將強化創新產品的銷售,如「RoBoHoN」、IoT聯網家電、具捕蚊功能的空氣清淨機;另外,白色家電將朝向新興市場擴展,此顯示鴻海入股夏普後,將強化夏普品牌於新興市場銷售力。

能源解決方案事業

能源解決方案事業部為2015會計年度營收衰退最多事業部,年減率42.1%、為1,568億日圓,營業利益率為-11.7%,主因太陽能電池銷售量減少所至。而該事業部未來將強化其他領域發展,包括HEMS(Home EnergyManagement Systems)、與雲端服務相關的節能家電製品等,並將能源解決方案事業進一步朝向海外市場擴展。

從夏普2015會計年度營運表現來看,因暨有產品銷售比重仍高,如LCD TV及面板、中小尺寸用面板、太陽能電池等,且上述市場需求減,故造成財務表現不如往年;相對的,該公司提出各事業部未來發展重心,漸朝創新產品、新市場及新領域發展,已顯現出各事業部重點項目為4月2日鴻夏記者會所提策略發展延伸,而夏普是否能順利轉型,則需視鴻海入股夏普後兩者所發揮出來的綜效而定。 


DIGITIMES中文網

夏普面板營收及獲利持續落後JDI 未來挑戰仍多


2016年5月12日,日本前兩大面板廠夏普(Sharp)及Japan Display(JDI)同時公布2015會計年度(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財報。其中夏普面板事業及JDI的2015會計年度營收總計分別為7,715億日圓及9,891億日圓,其中JDI營收金額較2014會計年度成長28.6%,而夏普則衰退14.9%;至於獲利部分,夏普面板事業2015會計年度營業虧損達1,291億日圓,反觀JDI營業利益仍有59億日圓,勢力消長明顯。


究其原因,JDI強化配備In-cell觸控功能的LTPS TFT LCD面板及WQHD (2,560×1,440)高解析度面板在大中華區布局,加上爭取蘋果iPhone訂單成效亦高於夏普,可說是消長的關鍵。

若以單一季度來看,4Q'15會計年度(即2016年1~3月)因大陸智能型手機市場需求衰退,加上大陸LTPS TFT LCD產能陸續開出,低價競爭結果,夏普及JDI營收與2014年同期相比皆衰退,而在獲利部分,JDI轉盈為虧,而夏普的虧損則大幅擴大。

展望未來,夏普及JDI皆持續進行舊有產能的淘汰、新產能的投資以及海外模塊廠的整並,以改善生產效率並降低固定成本,但相較於JDI持續投注心力於大陸智能型手機市場,夏普短期內將保守看待此塊生存競爭激烈且獲利持續惡化的市場,將更多心力投注於工控、車載、數字廣告牌以及利用IGZO新興技術投入大尺寸、高解析度IT應用等高毛利的新興市場,並將遠程成長動力瞄準未來機會極大的可撓式AMOLED面板技術。

然而,作為夏普主要競爭對手的JDI,也意識到高毛利新興市場的重要性,除既有的車載市場外,將持續強化虛擬實境、穿戴、醫療等非手機應用,尤其是與半導體能源研究所(SEL)籤下技術合作的合約,引進其IGZO氧化物半導體技術,並意欲將該技術導入AMOLED面板,這對夏普而言是很嚴重的警訊。

夏普雖為全球首家量產IGZOTFT LCD的業者,但其長期技術合作夥伴即為SEL,而夏普過去對於AMOLED面板的研發不如其他競爭廠商,反觀JDI(包括其前身的Sony Mobile Display及Toshiba Mobile Display)不僅已有長期的AMOLED的開發經驗,且SEL持續針對以IGZO技術驅動AMOLED進行研發,目前也已有相當成效,若JDI藉由此合作案,搶得以IGZO驅動AMOLED面板技術的先機,將對夏普未來的發展形成強大的挑戰。 

DIGITIMES中文網

外媒揭露給日本員工信郭董要精簡人力

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路透與彭博資訊12日報導,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在寫給夏普員工的公開信上表示,夏普的財報「低於標準」,經過嚴密評估後,決定精簡夏普人力有其必要。

郭臺銘在夏普公布財報與任命新社長後發表公開信指出,夏普旗下各個事業的效率不彰,意味唯有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事業才可能扭轉幹坤。

他表示,會以「負責和體貼」的做法處理裁員事宜,且會實施以績效為基準的評鑑制度。

同時,郭臺銘強調:「減薪和年終獎金縮水,已是過去式。」他宣布從5月1日起,薪資和年終獎金將恢復到原先的水準,不再減薪。

他還表示,將「迅速實施股票選擇權計劃,利用向日本企業重組基金(JIS)購回的優先股,作為犒賞勤奮工作員工的股票選擇權」。

夏普12日公布,止於3月的上年度淨虧損擴大,從上上年度的虧損481億日圓擴大到1,620億日圓。

鴻海副總裁戴正吳擬出任夏普社長

來源:共同社 

【共同社5月12日電】12日獲悉,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副總裁戴正吳擬出任處於經營重組期的夏普公司下一任社長,目前正就此展開最終協調。6月下旬的夏普股東大會將敲定戴正吳在鴻海收購完夏普後走馬上任的事宜。戴正吳在鴻海是僅次於郭臺銘董事長的二把手,他將主導夏普的經營重整。夏普將迎來創建以來首位來自公司外部的一把手。

在嚴峻的業務環境下,夏普很可能要推行裁員、退出不盈利業務等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預計將十分棘手。

鴻海在收購夏普後可以指定後者三分之二的董事,預計將派出包括戴正吳在內的數人出任夏普董事。

戴正吳進入鴻海後曾負責過該公司與索尼等日本企業的交易。他精通日本商業習俗,日語相當流利,也在第一線參與圍繞鴻海收購夏普的談判。

夏普4月2日正式籤約歸入鴻海旗下。根據該合約,夏普將接受鴻海3888億日元的出資。如果獲股東大會批准,鴻海預計將在10月的期限到來之前出資獲得夏普66%的股份。

鴻海董事進夏普這4人大有來頭

來源:臺灣經濟日報  

夏普12日召開董事會,公布新任董事會成員候選名單,鴻海提名戴正吳、劉揚偉、中川威雄、高山俊明 4人,進入夏普新任董事會。

鴻海與夏普投資合作籤約後,夏普新任董事會人選備受外界關注。夏普今天召開董事會,公布新任董事會成員候選名單,其中鴻海提名戴正吳、劉揚偉、中川威雄、高山俊明4人。

其中在鴻海集團暱稱為「戴桑」的戴正吳,目前是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於1986年進入鴻海,隨著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開疆闢土,主導鴻海旗下消費電子事業群時期,拿下索尼(Sony)遊戲機訂單,建立戰功。

2004年,戴正吳獲郭臺銘拔擢,擔任鴻海集團副總裁。目前戴正吳在鴻海集團兼負人力資源以及主要負責電視事業群,近年並負責鴻海在日本的布局作業。

被譽為是鴻海集團「德川家康」的戴正吳,在鴻海與夏普之間扮演折衝協調的要角,是鴻夏投資合作拍板定案的大功臣。

鴻海提名進入夏普新任董事候選之一的劉揚偉,擔任虹晶科技董事長,目前也是鴻海 B次集團數位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市場人士指出,劉揚偉出身消費性IC設計公司普誠,在半導體晶片領域資歷深厚,去年 8月28日鴻海與矽品對外宣布策略結盟時,劉揚偉就代表鴻海集團出席。

此外,劉揚偉也在鴻海集團負責主導HTML 5網路軟體技術研發應用團隊,鴻海集團布局打造HTML 5產業平臺和生態環境,劉揚偉扮演關鍵角色。

鴻海提名進入夏普新任董事之一的中川威雄,被稱為是「日本3D列印教父」,同時也是郭臺銘好友,擔任鴻海特別顧問,目前是FINE TECH株式會社會長。

市場人士指出,郭臺銘與中川威雄結識達28年,郭臺銘在2012年7月,得以個人投資與夏普共同投資營運日本大阪堺市SDP(SakaiDisplay Products),中川威雄居中穿針引線,居功厥偉。

中川威雄近年積極開發3D列印金屬積層製造(Metal-AM)技術應用,他曾指出,快速成型的3D列印技術普及化,將帶來革命性影響。

至於鴻海提名進入夏普新任董事之一的高山俊明,是富士康科技集團日本公司董事,也是日本大阪堺市SDP副社長。

2012年7月起,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個人與夏普共同投資營運SDP,透過入主SDP,郭臺銘與SDP經營高層建立深厚的工作情誼,其中包括高山俊明。

高山俊明會說流利的中文,曾在郭臺銘2月5日造訪日本大阪夏普總部時,擔任郭臺銘的翻譯角色。高山俊明也曾在 3月16日出現在臺灣的鴻海土城總部,深獲郭臺銘倚重。

 夏普年報摘要


















相關焦點

  • 【綜合】董明珠請網友為格力2代手機命名 臺灣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將出任夏普社長
    格力2代手機網友命名徵集連結:http://wj.qq.com/s/534193/385e#rd臺灣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將出任夏普社長夏普5月11日就迎接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的副總裁戴正吳出任其新一任社長進入最終調整。預計將在鴻海向夏普完成出資後(截止期限為10月初)上任。夏普現任社長高橋興三將離任。
  • 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傳接任夏普社長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信、副總裁戴正吳被視為接掌夏普社長最有可能的人選;鴻海還計劃將夏普液晶顯示器業務切割出去,併入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另據彭博引述共同社報導,為防夏普的「或有負債」成真,鴻海要求夏普債權銀行對持有的約一千億日圓優先股調降收購價格,並追加金援、調降利息;報導稱,銀行團可望朝接受的方向思考。鴻海也不評論。戴正吳日媒報導指出,若鴻海完成收購,在十三名夏普董事中,鴻海有權選派九人或三分之二。
  • 揮別連續2年虧損 夏普實現季度盈利;「新經營之神」再造百年夏普
    另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來到14912.78億日圓,雖較上一年度的19430.27億日圓,減少23.2%,惟合併營業利益則揚升至189.38億日圓,較上一年同期大虧290.37億日圓,明顯轉正,連帶帶動稅後淨損由前一年度的大虧1,083.28億日圓,縮小到只虧411.64億日圓。
  • 郭臺銘背後的男人,他讓虧損3年的日本夏普開始賺錢
    日本的百年老店——夏普,首次由外來者掌權,戴正吳一舉一動,各界高度關注。清晨五點,大阪的天色微亮,夏普(Sharp)社長戴正吳在宿舍」早春寮」醒來了。他每天早上,從這棟有三十年歷史的夏普員工宿舍出來,搭交通車,七點十分前一定到公司。
  • 夏普將重整業務集團 擬轉移電腦生產並強化CEO權限
    7月1日夏普的業務集團將重整為「ICT(信息通信技術)」、「8K生態系統」和「智能商務」。夏普將讓聯合CEO擔任各業務集團的負責人,加快決策速度。「ICT」包含物聯網(IoT)業務、作為網際網路服務基礎的平臺相關等業務,還將著力打造與其他企業合作的系統。「8K生態系統」以超高清影像技術「8K」為核心,由第五代(5G)移動通信系統相關業務等構成。
  • 夏普完成購併東芝 PC 業務,要複製夏普模式拼 2 年轉虧為盈
    根據《Nikkei Asian Review》的報導,鴻海集團旗下的日本科技大廠夏普(SHARP)於10 月1 日官方正式宣布,已於當日完成東芝
  • 夏普財報奏捷 鴻海喘口氣
    傳預訂4月28日出爐的2016財年財報,虧損金額將大縮水,不但稅後淨損金額還不到2015財年的一成,且稅前淨利還可能3年來首度轉正,上看100億日元,讓身為夏普母公司的鴻海喘了一口氣,業外轉投資負虧的陰霾大減。
  • 新夏普新任董事會名單曝光 鴻海親自提名4名重量級人物
    據夏普官方網站表示,鴻海入股夏普的3888億日圓,夏普已全數收訖,而代表舊夏普時代的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也於昨請辭,13日夏普就將召開董事會,推舉鴻海副總裁戴正吳出任夏普社長,正式啟開由鴻海接管的新夏普時代。此外,鴻海在夏普董事會人事布局也已經定位,鴻海提名4名董事和其他與鴻海關係良好的董事。
  • 戴正吳與郭臺銘密謀將日本夏普帶上深V復甦之路
    ,【家電網 HEA 2016年11月3日微信原創】這幾天夏普正在施展全身權術和美國蘋果公司在OLED屏體採購談判上較勁,甚至鴻海資方派駐日本夏普的新任社長戴正吳不惜公開站出來釋放煙霧彈
  • 夏普宣布分拆液晶、相機模塊事業!劉憶如接任戴正吳成首位女董事
    夏普5月29日於日股盤後發布新聞稿宣布,計劃在2020年度內(2021年3月底前)將液晶面板事業及相機模塊事業分拆出去、分別成立新公司。夏普指出,計劃成立的新公司將以無需獲得股東會承認的「簡易分割」的形式設立,具體的分拆時期、公司名稱以及將繼承的資產等細節將待後續再行敲定。
  • 夏普明年主打 8K 和 AIoT,深耕全球品牌
    鴻海轉投資夏普明年深耕全球品牌,以 8K 和 AIoT 為主軸前進,預估今年度獲利可望年增 28%。
  • 夏普手機設計重歸日本!
    ,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貫徹夏普社長戴正吳所要求的One Sharp理念。夏普在2016年4月由鴻海入股後,就在7月在臺灣推出夏普品牌重回臺灣市場的第一臺手機SHARP P1,不過當時因為時間急迫,所以就直接將手機引進臺灣,也意外讓夏普以全日本設計為主打訴求,吸引臺灣消費者。但是後來因為集團策略因素,後來的夏普手機,在臺灣銷售部分,其規格設計就由當時的代理銷售公司康法科技所主導,也開始導入臺灣供應鏈的產品,包括採用聯發科所生產的手機晶片。
  • 實錘:夏普和鴻海擬投資RED,聯合開發低價8K攝影機
    夏普社長戴正吳則表示,出資金額、鴻海和夏普的出資比例等詳細情況將在今後敲定。」,而且對於新開發的攝影機,「郭臺銘表示將與RED攜手,在1年以內聯合開發出大小和價格降至3分之1的產品。除了鴻海的製造技術之外,還計劃利用夏普具備的影像傳感器技術。」信息量很大,一年!夏普的傳感器!
  • 鴻海併購夏普後,啥也不說先裁員7000人
    鴻海收購夏普記者會,由董事長郭臺銘(中)與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右)宣布完成籤約。左為夏普新社長戴正吳。
  • 夏普的股價一路下跌,賺了錢的夏普,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但看看2016年3月鴻海入主夏普經營權後,夏普在短短1年內迅速虧轉盈,根據夏普揭露的財報,2017年夏普(會計年度為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已轉虧為盈,利潤從2016年大虧1619億日圓,轉為大賺624.54億日圓;因為基本面好轉,帶動夏普股價一飛沖天,從1320日圓,節節攀升至4700百日圓。
  • 鴻海美國投資現隱憂,反對聲音越來越大;鴻海投資夏普一年,將連4季獲利
    從重組改革,到積極擴張,從備受質疑,到現如今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鴻海與夏普的婚姻似乎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相信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於鴻海還是夏普都將是喜聞樂見的事兒。時間回溯至2016年,經過討價還價多年後,鴻海最終「抱得美人歸」,將日本夏普納入臺灣鴻海精密工業旗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委派戴正吳出任夏普社長,這也是夏普百年以來首位外籍社長。
  • 鴻海整合面板資源,夏普將取回堺工廠
    夏普社長戴正吳日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希望能取回大阪市近郊的 10 代面板廠股份,不過目前其最大股東是前鴻海董事長郭臺銘。
  • 日本夏普成功變身臺灣鴻海子公司 3888億日元收購案面臨整合陣痛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鴻海收購夏普之後的業務、人事等相關問題致函鴻海,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據悉,鴻海已啟動對夏普投資,將取得夏普66.07%普通股股權。受此影響,夏普股價12日大漲19%。而日本評級投資訊息中心15日將夏普評級從先前的「CCC+」調升到「B」。    至此,這場自2012年便拉開大幕的收購長跑告一段落。
  • 【一周簡報】三星OLED橫掃97.7%市佔;友達不到1% 夏普可能全球裁員7000人
    鴻海副總裁:夏普可能全球裁員7000人據共同社報導,鴻海今日在臺灣召開了股東大會,鴻海副總裁戴正吳透露,對夏普的經營重組可能會在全球範圍裁員約7000人。關於夏普裁員一事,早有傳聞。5月13日,有消息稱,郭臺銘指出夏普財報「不及格」,擬針對夏普海內外共約4.3萬名員工裁員約7000人,裁員幅度達16%。
  • 夏普第1季可量產OLED 將打造8K+5G生態圈
    夏普的手機用OLED面板已在2017年第四季成功開發出來,夏普社長戴正吳昨(15)日信心滿滿指出,今年第一季OLED面板就能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