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採用臺積電7nm工藝製程,任正非說對了

2021-03-06 鵬尹健康學堂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

國內有眾多的晶片巨頭,包括大家熟悉的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阿里平頭哥等等。這些晶片巨頭在各自的領域裡充當重要角色,為中國晶片帶來「芯」力量。而且回望過去半年,中國晶片巨頭們接連取得突破。

比如全球首款RISC-V AI 單板 PC 發布,還有平頭哥基於RISC-V架構設計了玄鐵910,實現在安卓10系統上的穩定運行。包括國內的百度公司,也計劃在今年量產面向人工智慧的崑崙2晶片。

不過除此之外,中國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全新的晶片正式亮相,採用臺積電7nm製程的AI訓練晶片成功落地量產,並且面向公眾發布。

這一巨頭就是寒武紀,其發布的7nm晶片名為思元 290,這是寒武紀全新的7nm工藝晶片,集成460億個電晶體。全面支持AI訓練,另外在推理和混合型人工智慧計算加速任務也有很好的表現。

和市面上常見的晶片不同,這是一款面向雲端的AI訓練推理晶片,這雲端計算領域可以充分發揮優勢。和前代思元270相比,思元290AI訓練晶片優勢顯著。比思元270提升了4倍峰值算力,並且在內存帶寬也有12倍的提升。

寒武紀的壓力和使命

其實相比於晶片產品來看,寒武紀這家國產晶片公司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寒武紀是全球智能晶片的巨頭,在智能雲伺服器、智能終端和雲與計算領域有重要地位。是一家不可忽視的AI智能晶片公司。

可能和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等巨頭相比,寒武紀的知名度是比較低的。可是這不會影響寒武紀實力的發揮,不懼同行的壓力,帶來了全新7nm思元290晶片。

這一次寒武紀推出的思元290也有非常大的運用範疇,據寒武紀表示,思元290可以用在網際網路、交通、金融、能源等領域,在複雜的AI應用場景都能提供充裕的算力,從而推動人工智慧賦能產業的升級。

其實寒武紀的壓力和使命也是顯而易見的,在發布思元290之前,寒武紀失去了華為這一客戶。同時在英偉達這類巨頭的競爭下,面臨不小的壓力。2020年前三個季度僅營收1.58億,虧損超過3億。

面對這種壓力,寒武紀依然堅持自己的使命,為產業賦能帶來了新一代AI訓練晶片思元290。在抗住壓力後,思元290晶片的發布也為寒武紀帶來了18%的股價漲幅。可謂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任正非說對了

晶片在各個領域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並且根據種類的不同,運行效果也不一樣。比如華為麒麟9000是集成SOC晶片,專門用在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而這次寒武紀發布的思元290是AI訓練晶片,面向雲端提供充足的算力,解決各大產業的需求。

有關注的人就知道,寒武紀並不是國內第一個發布AI人工智慧晶片的巨頭。包括百度的崑崙、華為的昇騰、阿里平頭哥的玄鐵等等都是面向AI人工智慧領域的晶片產品。

這也印證了任正非說的話,未來人工智慧是發展的大方向,也是華為要突破的地方。

所以華為的多項技術布局都是針對人工智慧展開的,比如公開的「光計算晶片、系統及數據處理技術」或可用於人工智慧圖像,語音識別。

看來任正非說對了,人工智慧的確是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值得慶幸的是,有華為、寒武紀、阿里平頭哥等這些公司在,中國在這領域一定 能持續領先。

總結

中國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寒武紀崛起了,帶來了全新的AI訓練晶片。因為採用了臺積電7nm製程,所以也能成為高端晶片的玩家。相信不只是7nm,未來寒武紀還會繼續開拓,在5nm甚至更先進的製程上,取得進步。

對寒武紀的思元290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採用臺積電7nm工藝製程!
    包括國內的百度公司,也計劃在今年量產面向人工智慧的崑崙2晶片。不過除此之外,中國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全新的晶片正式亮相,採用臺積電7nm製程的AI訓練晶片成功落地量產,並且面向公眾發布。這一巨頭就是寒武紀,其發布的7nm晶片名為思元 290,這是寒武紀全新的7nm工藝晶片,集成460億個電晶體。全面支持AI訓練,另外在推理和混合型人工智慧計算加速任務也有很好的表現。
  • 任正非果然還有「後手」,7nm晶片正式亮相了
    比如全新的旗艦機型Mate40系列,同時帶來了5nm製程SOC麒麟9000處理器。後續華為又發布了Nova 8系列,搭載了麒麟985 5G晶片。在外界市場不定的因素下,華為還能按照正常的發布計劃,在市場上接連帶來多款手機和晶片產品,可見華為並沒有放棄前行。其實對華為有關注的人都知道,為了保障後續手機的發布,Mate40部分機型是限量發售的。
  • 晶片終極戰事!誰是製程之王?
    在亟待先進支撐的手機旗艦機晶片方面,蘋果A12、華為麒麟980、高通驍龍855皆採用臺積電第一代7nm工藝。華為麒麟985和蘋果A13晶片極有可能會採用臺積電新的7nm EUV工藝製造。據臺積電CEO魏哲家在投資者大會上透露,臺積電7nm製程去年量產的7nm晶片超過50款,今年年底將超過100款,將出現在一系列新一代CPU、GPU、AI加速晶片、礦機ASIC、網絡、遊戲、5G、汽車晶片等產品中,AMD、NVIDIA、聯發科、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等都是臺積電7nm的客戶。從臺積電各製程營收分布來看,7nm製程的營收比例從去年Q3開始大幅邁進。
  • 【60秒半導體新聞】任正非:現在5G沒那麼大市場空間,炒作過熱/傳海思麒麟980本季度量產,採用臺積電7nm製程
    業界最新傳出,臺積電7nm製程獲得華為海思麒麟980肥單,本季開始量產;海思內部則對此一傳言不予證實。
  • 7nm晶片即將量產,中芯將迎來新巔峰,國產芯也將有成績
    技術方面,中芯是全球少數能夠量產14nm製程晶片的企業,目前14nm工藝晶片的良品率已經到達業內水平。另外,中芯還能夠量產N+1工藝的晶片,該工藝的晶片與臺積電7nm十分相似,唯獨在功耗方面,提升沒有臺積電7nm晶片那麼高。
  • 中國晶片巨頭崛起!拿下榮耀、小米5nm晶片訂單,高通迎強勁對手
    中國晶片巨頭崛起說起中國的晶片巨頭,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華為,因為華為是國內唯一能自主研發晶片的手機廠商,而且其產品還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官宣新消息!反超華為/高通:晶片界將徹底洗牌
    【1月30日訊】導語,隨著蘋果A14、華為麒麟9000、高通驍龍888、三星獵戶座2100等多款5nm工藝旗艦晶片發布以後,全球旗艦手機市場也再次邁入到了5nm工藝時代,但依舊還有一家手機晶片廠商沒有發布5nm工藝旗艦晶片,只發布了兩款6nm工藝的中高端5G SOC,分別是聯發科天璣1100系列、天璣1200系列,依舊採用過臺積電6nm工藝,但整體性能表現依舊非常強悍,還是能夠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以及遊戲需求
  • 中國上海傳來好消息,國產晶片再進一步
    國內對晶片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當時受到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人才封鎖,導致國產晶片的發展一直都不怎麼景氣。但是在科研工作者的艱苦奮鬥下,再加上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內的晶片事業仍然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績。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國內的晶片設計水平已經不遜色於國外頂尖巨頭了,華為、中興等公司都能設計出7nm,甚至是5nm的晶片。
  • 臺積電2nm晶片技術突破,三星窮追不捨2022量產3nm
    據悉臺積電2nm將會採用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 (MBCFET)架構,這一架構有助於克服鰭式場效電晶體 (FinFET)架構因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臺積電在2nm製程上採用這一工藝架構,將有助於提高2nm的生產能力。目前三星已經在5nm工藝的研發上投入了約4.8億美元,3nm砷化鎵場效應管的研發將大大超過5億美元。
  • 三星 7nm EUV工藝下半年量產:臺積電或將失去蘋果訂單?!
    日前,臺媒報導蘋果2018年新iPhone所搭載的A12確定採用臺積電7nm工藝,同時華為麒麟980也可能是受惠者之一。
  • 三星新處理器或超驍龍830;臺積電7nm明年試產;任正非稱華為不想稱霸
    我7nm明年4月就試產了。1、臺積電最新工藝路線圖:10nm年底量產,7nm明年四月試產據外媒報導,臺積電近日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重新梳理了自家路線圖,10nm將在年底前進入量產,7nm最早在明年4月進行試產。
  • 臺積電:2nm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然而,在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失效的今天,全球幾大半導體公司依舊在拼命「廝殺」,希望率先拿下製造工藝布局的制高點。從2012年起, FinFet已經開始向20mm節點和14nm節點推進。並且,依託FinEFT技術,晶片工藝節點製程已經發展到7nm,5nm甚至是3nm,也遇到了瓶頸。
  • 又一科技巨頭重磅官宣!7nm晶片將量產:首款國產全功能AI晶片
    面對國產晶片研發企業出現「井噴式」增長,這確實有助於國產晶片產業的發展,就在近日,又一國產科技巨頭正式官宣,其100%自研的7nm工藝產品即將量產,而這一科技巨頭就是「百度」根據報導,百度將會在今年量產7nm工藝的崑崙2晶片,這是一款面向AI、人工智慧的晶片,可支持語音、圖像識別等核心技術,可以部署在搜索、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重要領域,可以說這是一款針對百度核心業務打造的雲端全功能AI晶片
  • 又一國產巨頭崛起!邁入7nm時代:將成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企業
    【2月12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臺積電、三星都已經正式邁入到了5nm晶片時代,分別生產了麒麟9000、蘋果A14、三星獵戶座2100、高通驍龍888等5nm旗艦晶片,但似乎這四款5nm旗艦晶片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翻車現象,這也讓很多網友們並不看到5nm工藝製程的晶片產品,但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一次晶片製程工藝的技術迭代,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本等資源;其中臺積電也是經過了長達
  • 臺積電7/6/5nm工藝供不應求:光刻機廠商成為最大贏家
    據悉,2019年臺積電資本開支相較於之前增加了40億美元,2020年或成為史上最高資本支出年;而背後的重要原因就是其在7nm工藝的絕對領先且供不應求情形
  • 5nm晶片集體「翻車」,先進位程的尷尬
    靜態功耗即每個MOS管洩露電流產生的功耗,儘管每個MOS管產生的漏電流很小,但由於一顆晶片往往集成上億甚至上百億的電晶體,從而導致晶片整體的靜態功耗較大。在晶片工藝製程發展過程中,當工藝製程還不太先進時,動態功耗佔比大,業界通過放棄最初的5V固定電壓的設計模式,採用等比降壓減慢功耗的增長速度。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 2023年後半年推出
    根據臺積電近年來整個先進位程的布局,業界估計,臺積電2nm將在2023下半年推出,有助於其未來持續拿下蘋果、輝達等大廠先進位程大單,狠甩三星。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幾十年來,半導體行業進步的背後存在著一條金科玉律,即摩爾定律。
  • 臺積電官方宣布:正式啟動2nm晶片工藝研發!
    然而,在摩爾定律放緩甚至失效的今天,全球幾大半導體公司依舊在拼命「廝殺」,希望率先拿下製造工藝布局的制高點。英特爾終於進入 10nm 工藝時代並將在後年轉入 7nm,臺積電、三星則紛紛完成了 7nm 工藝的布局並奔向 5nm、3nm。而就在近日,臺積電官方宣布:正式啟動2nm工藝的研發!
  • 官宣研發1nm工藝!中國晶片巨頭採購大量EUV光刻機,挑戰摩爾定律
    中國晶片巨頭大量採購EUV光刻機就在近日中國晶片巨頭臺積電再次傳來了好消息,為了全新的製程工藝提前做準備,目前已經在積極籌備大量的資金,提前預定了之後荷蘭ASML很長一段時間的產能,屆時臺積電擁有最先進的EUV
  • 一騎絕塵,臺積電的3nm工藝,年內將開始風險試產
    早在全年的7月份,臺積電曾經公布了自己的製程路標,根據路標內容,3nm本來就應該在2021年風險試產,但是前不久有消息放出,臺積電和三星的3nm工藝研發都遇到了問題,時程可能要延後,如今從臺積電放出的這個消息,無疑消除了不久前的傳言。風險試產,對於一項全新的工藝製程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