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元宇宙/Metaverse」還處於萌芽期,但是,這個還沒過完的2021年,已經成為公認的「元宇宙元年」。
儘管眼下的網絡和硬體技術,仍舊無法滿足「元宇宙」的構架需求,但是,準備投入元宇宙的錢,已經等不及了,Money Talks!
錢多了,心就野,時不我待啊!
股市是反應最積極的一個,無論美股還是A股,凡是和「元宇宙」概念沾邊的,都迎來大爆發。
利益均沾,不分你我,管他三七二十一,都是閉著眼睛先炒了再說。
除去股市方面,在網際網路領域,Facebook是對元宇宙反應最積極的,肯定沒有之一。
10月底,Facebook正式改名為「Meta」,全面向「元宇宙企業」轉型。
想要押未來,必須下重注——這種行事風格,非常「FB」。
如同在2012年,Facebook花10 億美元天價收購ins,而當時ins還是一家只有13 名員工的創業公司。
9年前,豪賭ins;9年後,all in元宇宙。
很顯然,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他的Facebook……現在應該叫Meta了。
小馬扎和他的Meta非常看好「元宇宙」概念,認定元宇宙將會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繼承者,是移動網際網路之後,下一個顛覆世界的科技。
元宇宙,真像小馬扎所說,成為未來世界的主宰嗎?
我們先看看到目前為止,元宇宙裡,都發生了些什麼吧!
按照Meta的業務規劃,未來構建起來的元宇宙,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發展的網絡虛擬空間。
然而,這虛擬世界還沒有完全成型,地皮卻最先炒起來了!
就在前幾天(11月23號),某虛擬平臺土地拍賣,一塊600平方米的數字地產,賣出了243萬美元,每平米大約4000美元,合人民幣兩萬五一平,逐漸向現實世界的房價靠攏。
元宇宙的概念裡,有一個重要原則,現實世界要與虛擬世界,相連相通、雙向連接。
如今通過這筆百萬美元的交易,房價,有望成為兩個世界互通互連的硬指標。
這塊以243萬美元成交的數字地產,位於該虛擬平臺的時尚區,屬於流量集中區域,未來將建成為元宇宙裡標誌性的商業地產,然後,在這個虛擬的大型Shopping Mall裡——賣貨。
這種感覺,熟悉不熟悉?親切不親切?
不知道您玩過大富翁沒有,不管是美版地產大亨,還是漢化後的錢夫人、孫小美和阿土伯,遊戲核心都一樣,通過買地、建樓以賺取租金,資本雄厚者可以強行收購,弱小者不斷被擠壓,最後破產出局。
如果拋開數字、虛擬、網絡這些概念,「元宇宙」裡炒地皮,跟「大富翁」裡搶地盤,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嗎?
大家都是把地買過來,坐等房價飆升,資本升值。
今天炒地皮,明天炒現房,後天炒樓花,公攤面積和按揭貸款,統統安排上……似曾相識燕歸來,只不過把大富翁的棋盤,換成了VR眼鏡。
在大富翁遊戲裡,還有一個運氣加成。
玩家起步時,資本平均分配,大家手裡籌碼一樣多,擲骰子憑運氣,來決定地段歸屬。
拿到好的地段自然佔優勢,地段差一些的,也並非完全沒有還手之力,通過經營策略依舊能夠翻盤。
而在「元宇宙」裡,什麼是運氣?
錢,就是最大的運氣。
資本從來不在乎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增值是唯一目標。
繼續開發現實世界,難度越來越大,沒有哪個副本,比「元宇宙」更適合利潤最大化。
近乎無限的數字資源,白紙一張的處女地,等待開墾的新大陸,完全可以從羊吃人的「圈地運動」開始,這就是「元宇宙元年」的起點,從炒房開始。
「元宇宙元年」,變成了「元宇宙炒房年」,想想未來一望無際的韭菜地,賺翻了,今夜做夢也會笑!
除了現實與虛擬這兩個世界,要相連相通、雙向連接之外,「元宇宙」還有一個基本原則,要給用戶提供置身其中的「沉浸式體驗」,真正實現「虛實結合」的日常生活。
按照現在炒虛擬地皮的這股瘋勁兒,元宇宙房價早晚和現實世界拉平。
現實中舉目四望高房價,元宇宙裡沉浸式體驗房價高,這是嫌卷得還不夠嗎?
既然如此,不如多玩幾把大富翁,無魚蝦也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