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房門,房間開著空調,溫度適宜,但因門窗緊閉,房間一股味道。映入眼帘是這樣的景象:三個孩子,每人手裡一部手機,三人坐在不同的地方,但姿勢一樣,都是低著頭盯著手機。敏和標在哈哈大笑,大一點的丹可能是瀏覽網頁,表情凝重。
前五分鐘,他們還下樓幫我搬行李的。行李一搬完,立馬回到房間各自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好並拿起手機低頭俯視著,生怕浪費一秒鐘。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唏噓不已。
敏上小學五年級,標上初中一年級,丹剛高考。手機就像菜刀一樣,可以拿來切菜也可以用來殺人。手機用得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甚至用它來賺錢,用得不好就是白白被收割注意力。我不覺得那麼小的孩子,沒有父母的監督,他們能夠用手機來學習。
我問標:「你平時用手機都是做些什麼?」標回答:「和同學聊天或打遊戲。」
原來,不止是我們家這三個孩子玩手機,別人家的孩子也都在玩。不然,怎麼和同學用手機聊天呢?也許所有的孩子都是玩手機,可是他們玩手機的時間和方法正確嗎?大人們如何正確監管呢?
我們這裡,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北上廣深杭打工掙錢,孩子和爺爺奶奶在家。
條件好點的人家都送孩子到市裡上學,沒條件的就是鄉裡上。我上學那會兒,二十年前,我們鄉有6所小學,一所初中。在那個讀書剛被重視的年代,小學生的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可現在因為村裡生源少,村裡的小學取消了4年級以上的班級,4年級以上的小學生像初中生一樣需要住校。初中校區裡有一半是4-6年級的小學生,他們一周回家一次,平時吃住都在學校。4年級的孩子不過10歲,很多孩子自理性還不是很好,聽說宿舍臭味燻天。
我們家離初中校區只有不到100米遠距離,所以我妹的孩子相對來說幸福一些,可以每天回家住。
平時,他們在學校裡是不允許玩手機的。現在暑假在家,他們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任由自己在手機裡傲遊。我跟我媽閒聊:「這麼小的孩子自控力很差,怎麼能給他們手機呢?手機是哪裡來的?」我媽說:「他們奶奶一天到晚埋怨他們不應該玩手機,卻給他們提供手機,你妹一沒收,兩個孩子就生悶氣。」
他們手裡的手機都很舊,都是大人們淘汰的,有的液晶屏都是碎的,但他們卻視它為珍寶。敏開心的帶著些許炫耀的語氣和我說她抖音的一個小視頻有3萬贊了。(是瀏覽量,她以為是贊)
我很心痛,心痛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就這樣被抖音和遊戲收割。現在他們還小,完全感覺不到時間和注意力的寶貴。
他們的爸爸文化水平不高,常年在外地工作。毫無責任心,從來不管孩子學習和生活如何,連錢都很少匯回來那種,兩個孩子一直是爺爺奶奶養著。他們的媽媽在家陪伴他們,給他們洗衣做飯,接送上下學。她能做的也就這些,因為她讀書不多,水平有限。偶爾在家門口打點零工,掙點零花錢,再多也給不了孩子。
我對這兩個孩子的未來很是憂心。可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好管太多,而我也沒辦法天天在他們身邊。那天,我讓他們放下手機,跟著我一起讀書,我回家帶了一箱子書和兮寶學習玩具。許是因為好久不見,所以他們勉強和我一起拿著書在讀。沒讀半小時,他們寧願下樓在熱浪裡玩耍,也不願再讀了。
我問標:「你有理想嗎?」標說:「考個好高中。」我說:「那你如何去實現你的理想?」已高考的丹對表弟標說:「你需要了解好高中的分數線,給自己設定一個學習目標,然後朝著目標去努力,而不是嘴上說想考個好高中,卻沒有行動。」
在家呆了一天半時間,我沒見倆孩子拿起過暑假作業。他們要麼陪兮寶玩耍,要麼就是玩手機。如果不讓玩手機,就在床上假裝睡覺。等大人走後,再偷偷把手機拿出來繼續玩。
我一直認為榜樣的力量很重要,我們家對於大學生現在是有榜樣的,我弟就是個很好的榜樣。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有名的上市公司任職,五年內完成了買房、買車、升職、結婚、生娃等人生頭等大事。所以我媽,會拿我弟來做榜樣以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可我覺得還不夠,他們見的世面太少了。需要多帶他們去見見更大的世界,這次回南京,我要帶他們去玩半個月,這半個月一定要讓他們放下手機,跟著我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歷史軌跡。
哎..一聲嘆息,道盡無限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