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電池拆解與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入選2017年版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附:2017年國內企業動力電池回收布局)

2021-02-15 燃料電池與氫能觀察

2017年11月14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7年版)》(徵求意見稿),共140個項目入圍,其中包括了:

 

名稱

關鍵技術及主要技術指標

適用範圍

廢舊動力電池自動化拆解成套裝備

關鍵技術:動力電池模組無損拆解技術;拆解後的最終非金屬廢棄物處理技術;動力電池單體混合進料全自動拆解技術。

技術指標:單體進料30個/次;單體處理速度60s/個;電芯脫出率>97%

廢舊動力電池資源綜合利用

廢舊電池(含鎳鈷錳)資源循環利用成套裝備

處理量≥3×104t/a;銅箔、鋁箔、石墨、正極活性物質破損分選識別率:98.43%~100%;粉碎正極活性物顆粒粒徑≤80目;鋁、銅、鐵回收純度≥95%;鎳鈷錳三金屬元素綜合回收率≥98.58%,鎳鈷錳三元素不可分離直接合成的鎳鈷錳氫氧化物[Ni1/3Co1/3Mn1/3](OH)2符合《鎳、鈷、錳三元素複合氫氧化物》(GB/T 26300-2010);氨氮循環利用率≥99%,排出的廢水中氨氮最大含量≤3.2mg/L

廢舊動力電池資源綜合利用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將產生12-17萬噸的報廢量。亞化諮詢《中國鋰離子電池年度報告2017》認為,若不進行必要的回收與處理,將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並且存在安全隱患,同時也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亞化諮詢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就有如下企業進行了動力電池回收方面的布局。

 

桑德集團

 

2017年1月,桑德集團與湖南寧鄉縣政府籤訂了廢電池資源化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佔地200畝,主要用於建設廢舊電池及生產廢料10萬噸、年產3萬噸鎳鈷錳/鎳鈷鋁三元前驅體材料的產業基地。項目擬於2017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8年上半年調試設備並正式投產。

 

格林美

 

2017年1月,格林美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9.5億元,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綠色拆解循環再造車用動力電池包項目;循環再造動力三元材料用前驅體原料項目(6萬噸/年);循環再造動力電池用三元材料項目(3萬噸/年)等。

 

駱駝股份

 

2017年6月,駱駝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賈磊籤訂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駱駝股份與賈磊共同投資設立一家新的項目公司,公司名稱暫定為駱駝集團安徽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廢舊電池回收加工等業務,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其中駱駝股份出資3500萬元,賈磊出資1500萬元。

 

國軒高科

 

2017年8月,國軒高科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與蘭州金川合資,分別在合肥、金昌設立兩大子公司:安徽金軒和甘肅金軒。

 

其中,安徽金軒主要從事動力鋰電,特別是磷酸鐵鋰、錳酸鋰為正極的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拆解、處理等全流程服務。該公司投資金額5000萬元,其中合肥國軒出資2550萬元,持股51%,蘭州金川出資2450萬元,持股49%。

 

甘肅金軒主要從事動力鋰電,特別是含鎳鈷廢舊鋰離子電池的回收處理,並接收安徽金軒產出的含鎳鈷廢舊鋰離子電池拆解產物。該公司投資金額5000萬元,其中蘭州金川出資2550萬元,持股51%,合肥國軒出資2450萬元,持股51%。

 

廈門鎢業

 

2017年8月,廈門鎢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贛州豪鵬增資7884.87萬元。增資後,公司將持有贛州豪鵬47%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

 

贛州豪鵬成立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利用廢舊新能源動力汽車電池等生產高純度電池原材料,是專業從事二次電池再生資源回收及加工利用的新型環保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硫酸鎳、硫酸鈷、氯化鈷。(來源:工信部,亞化諮詢整理)


亞化諮詢《中國鋰電月報》提供中國鋰電產業鏈的行業信息與精準分析評論,內容覆蓋上遊的鋰資源、碳酸鋰,中遊的鋰電關鍵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鋁塑膜)和電芯製造,下遊的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包及新能源汽車。《中國鋰電月報》於每月第一個星期三以PDF電子文檔格式出版,並發送到客戶指定的電子郵箱!

《中國鋰電月報》分為免費版付費版兩種。與免費版相比,付費版的區別在於包含有月度更新的鋰電關鍵材料項目表,包括以下產品:

 

1. 鋰電正極材料項目表(月度更新)

2. 鋰電負極材料項目表(月度更新)

3. 鋰電隔膜項目表(月度更新)

4. 鋰電電解液項目表(月度更新)

5. 六氟磷酸鋰(及LIFSI和LITFSI)項目表(月度更新)

6. 鋁塑膜項目表(月度更新)

為了給行業和企業決策者提供獨立的、客觀的分析評論和參考意見,作為專注於能源化工新興領域的諮詢機構,亞化諮詢推出了《中國鋰電產業鏈年度系列報告2017

 

中國鋰電產業鏈年度系列報告2017,包括以下7個模塊

 

1. 《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年度報告2017》

2. 《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年度報告2017》

3. 《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年度報告2017》

4. 《中國軟包電池及鋁塑膜年度報告2017》

5. 《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年度報告2017》

6. 《中國鋰電隔膜年度報告2017》

7. 《中國鋰鈷資源年度報告2017》

本報告的更新與交付

 

1. 報告年度更新,不同的模塊有各自的更新時間

2. 我們將確保為您提供最新更新的年度報告模塊

3. 報告將以PDF電子版發送到客戶指定的電子郵箱

欲了解詳情,歡迎聯繫亞化諮詢朱小姐021-68726606-10713918257168ritazhu@chemweekly.com。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與循環利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從目前作為動力鋰電池回收主體的新能源整車企業和電池生產企業的情況看,涉及鋰電池回收技術標準體系尚不完善,大部分不具備相關技術積累支撐,梯次利用技術尚需規範提高,廢舊鋰電池無害化處置和循環再製造技術研究尚待深入開展。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趙金生在致辭中表示,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我國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和消費國。
  • 動力電池回收潮來襲,市場空間可期
    2021年1月7日18時12分左右,某動力電池廠商寧鄉倉庫發生燃爆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傷情較重,14人輕微傷。該公司主要從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業務,是中國領先的廢舊電池資源化橋接式循環演示基地和廢舊電池資源化清潔生產樣板工廠,但就是這樣的優秀企業,也會出現工廠爆炸、員工傷亡的重大事故,進一步凸顯出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緊迫性。
  • 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再生利用初具規模
    為提高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實施《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及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積極培育行業骨幹企業,支持企業開發再生利用技術和工藝。目前,以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等為代表的企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再生處理能力。  湖北格林美公司建成廢舊動力蓄電池智能化無損拆解線,開發了「液相合成和高溫合成」工藝,生產的球狀鈷粉可直接用於電池正極材料生產。
  • 【機械】你不可不知的下一個風口:百億動力鋰電回收!
    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正式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建立動力電梯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體系。此後出臺的《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多項政策均延續這一主線,主張先梯級利用、再拆解回收,以充分發揮廢舊鋰電池的經濟效益。
  • 【久鼎新能源】聚焦 | 規模化拆解成為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擋路石」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動力鋰電池產業也在積極擴張,擴張的背後也帶來了日益顯現的一個問題——動力電池怎麼回收?  據估算,2018年動力電池將進入大規模報廢期。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1.7萬,2017年市場銷量預計70-80萬輛。
  • 2021中國廢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現狀分析,電池包直接梯級利用是趨勢!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政策熱點及關注焦點被提出,突顯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末端處理的重要性。磷酸鐵鋰電池方面,回收後兩大利用途徑:梯次利用與拆解回收。這兩個途徑並不是排斥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先梯次利用後拆解回收,將最大化磷酸鐵鋰電池的退役後價值。
  • 廢舊電池回收工藝培訓參會企業介紹:綠沃循環
    導讀:廢舊鋰電池回收技術交流會暨廢舊電池回收工藝培訓將於9月27-28日在天津召開。
  • 加碼動力電池循環產業 天奇股份4.75億元收購金泰閣
    本次交易完成後,天奇股份將依託江西金泰閣現有的較為成熟的技術工藝和行業資源,大力發展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業務,從消費類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到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的綜合回收利用,推動公司循環產業在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方面的發展。
  • 行業動態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百億藍海 看資本如何跑步進場
    通知中強調,對於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要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法規制度,探索推廣「網際網路+回收」等新型商業模式,強化溯源管理,鼓勵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設一批集中型回收服務網點。通知中還提到,目標是到2025 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 再生資源領域一周要聞回顧(1月18日—1月22日)
    理念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突破將納入央企業績考核 科研投入視同利潤■工信部公布符合行業規範的廢塑料、廢輪胎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名單■《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 年版)》 技術裝備支撐單位名單■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通報針對網絡反映有關論文涉嫌造假的調查處理意見■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三部委發布
  • 1死20傷,動力電池回收還怎麼搞?
    鋰電池回收高級研究員唐小林介紹,廢舊電池經過拆解、破碎、熱解環節後,會得到黑粉、銅箔和鋁箔,黑粉回收,銅、鋁分別再利用於銅冶煉和鋁冶煉。「一開始,業內猜測是萃取劑、氨水或是鋰電池包引發的起火,這幾個可能性比較大,但沒想到會是廢鋁箔。」唐小林坦言,電池回收企業普遍對鋁箔的防範意識薄弱,很多單位的員工培訓都忽略了這部分。
  • 專訪博萃循環CEO林曉:目前新能源汽車電池關鍵金屬回收率可高達99%
    然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成為了新的難點。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調研報告》顯示,動力蓄電池大量退役後,如果未經妥善的處置和進行價值最大化利用,將威脅公共安全,造成難以逆轉的環境汙染,並浪費寶貴的有價金屬資源。從安全層面來看,廢舊動力蓄電池處置不當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包括觸電隱患、燃爆隱患、腐蝕隱患。
  • 乾貨|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取得新突破
    光伏發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太陽能電池板老化退役、回收利用的難題,將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垃圾。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為20年至30年,預測到2050年,我國廢棄光伏組件將達2000萬噸,而青海省作為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位居首位的大省,如何對太陽能電池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處理回收已成為產業界和環保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 河南7部門發文規範廢舊家電回收 計劃三年左右建成廢舊家電回收網絡
    家左右骨幹回收企業,廢舊家電規範處理量達到1100萬臺/年。如何建立回收網絡?《方案》要求,完善回收網點布局、拓展多元回收渠道、推進「網際網路+回收」模式。完善社區五分鐘生活圈廢舊家電回收功能,有條件的城市建成區每1000~3000戶居民設置一個回收站點。支持家電銷售、維修骨幹企業開展廢舊家電回收。建設完善政府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臺,及時發布廢舊家電回收種類、交易價格等信息。
  • 有了它,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不再難
    項目負責人、副院長國網青海電科院康鈞介紹說:「項目成功研發了基於液電效應的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裝置,提出了新型環保的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這標誌著我國在廢棄太陽能電池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的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技術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對促進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民生和經濟效益,項目整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深度】格林美:再生鈷龍頭,乘鋰電東風,揚回收巨帆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採用廢棄資源循環再造超細鈷鎳粉體的企業,並在電池領域實現「原料回收—前驅體製造—正極材料製造-電池包製造」的閉合鋰電產業鏈,是國內產能最大的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企業,此外,公司是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回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公司主營業務鈷鎳鎢資源回收再造、廢舊電池回收及動力電池材料製造、廢棄物拆解回收分別佔比為18%、38%以及31%。
  • 格林美公司深度:再生鈷龍頭,乘鋰電東風,揚回收巨帆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採用廢棄資源循環再造超細鈷鎳粉體的企業,並在電池領域實現「原料回收—前驅體製造—正極材料製造-電池包製造」的閉合鋰電產業鏈,是國內產能最大的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企業,此外,公司是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回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公司主營業務鈷鎳鎢資源回收再造、廢舊電池回收及動力電池材料製造、廢棄物拆解回收分別佔比為18%、38%以及31%。
  • 江西金泰閣確認參加第十屆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峰會​
    江西金泰閣成立於2008年,總投資8000萬元,由2001年成立的廣州金泰閣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搬遷組建,是由一批有色金屬行業知名研究院所下海人員創辦的高科技民營企業。公司位於江西贛州龍南縣再生資源產業基地,主要從事鋰電池綜合回收,經過10多年的穩步健康發展,目前已具備年處理廢鋰電池20000噸的生產能力,生產能力處於國內前列,年回收鈷2000噸,鋰300噸,鎳1000噸,錳750噸,銅750噸,鋁600噸(均以金屬量計),生產電子級氧化鈷、工業級氧化鈷、氫氧化亞鈷、硫酸鈷、電積銅等系列產品,目前電子級氧化鈷、工業級氧化鈷產品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佔據明顯優勢,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位
  • 「車電分離」的新型商業模式,能否破解「退役」電池回收之「痛」?
    隨著大批電池退役期的到來,各地正在加快研究推廣電池回收的新模式。2020年12 月 16 日,工信部公布了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的第二批企業名單,上海比亞迪(002594,股吧)、格林美(002340,股吧)(無錫、武漢)、廈門鎢業(600549,股吧)等 22 家企業入選。
  • 廢舊小家電回收處理現狀及管理對策研究
    指出廢舊小家電產品處理企業過度依賴「基金補貼」制度,不能有效解決廢舊小家電的環保處置、資源利用問題;而切實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通過落實生產製造企業承擔產品末端的環境治理責任,在回收環節降低處理企業的回收成本,給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更大的稅收優惠,是可行的管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