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網際網路產品快速迭代,平臺不斷出新,微博作為一個兼具傳播性、原創性、便捷性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經推出便受到大眾的追捧喜愛,打破了以往大眾只能被動接收信息的限制,讓每個用戶都可以在微博上發布自己的內容和獲取新鮮的資訊。雖然微博在發展中也歷經數次風波坎坷,但這仍然改變不了它在我國網際網路博客類服務網站中,影響力最大、使用者最多的地位。截止2020年6月,微博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23億,較上年同期淨增約3700萬。
隨著用戶數的持續增長,微博熱搜榜也越來越活躍。熱搜榜是由50條實時熱點與16條實時上升熱點組成,每分鐘更新一次,囊括了在特定時間段下最受人關注的熱點話題。它的出現使得廣大網民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便能知曉天下事。
①頁面內容穩定,不涉及個性化推送
很多新聞客戶端推送的新聞只要一經刷新,內容就發生了改變,而且這些客戶端的後臺會根據每個人的「用戶畫像」去推送不同的內容。反觀微博熱搜,刷新後內容並不會有很大的改變,每個用戶在同一時間看到的內容基本是相同的,既穩定又不涉及個性化推送。
②後臺數據透明
點進一條微博熱搜話題的詳情頁,可以直觀了解到包含閱讀次數、討論次數、原創人數、閱讀趨勢曲線圖在內的所有數據與實時熱度情況,這一點是很多搜尋引擎和新聞客戶端做不到的,這些透明數據不僅增加了話題的可信度,還讓用戶可以對這條熱搜的熱度有更為直觀的感受。
③發布者的多樣性
微博熱搜榜並沒有規定其發布者必須是官方媒體、公眾人物或者是經認證的「大V」,任何身份的用戶發布的微博都存在登上熱搜的可能,這就造就了微博熱搜榜內容的多元,每個用戶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
④提高公眾參與,加快某些社會事件的解決進程
微博平臺允許用戶對發布的微博進行評論、點讚和轉發,這讓「輿論監督權」得以施展,公眾從熱搜榜上發現某件事,通過討論、點讚和轉發使其熱度越發高漲,進而將其性質上升為全國熱點性事件,事件被廣泛關注直到得到解決。
微博熱搜榜的發展看似如日中天
實則一些不好的因素早已暗流湧動
2018年1月27日
新浪微博負責人被網信辦約談
責令其針對熱搜榜進行整改
下線一周整改後再重新上線
①「泛娛樂化」現象愈發嚴重
各種娛樂花邊新聞大行其道,幾乎霸佔了整個熱搜榜單。人們關注著娛樂圈的各種八卦,無人關心在為國家默默付出的人。這其中,甚至還存在「買賣熱搜」的行為。熱搜榜的發展漸漸偏離了它本身存在的意義。
②「夾帶私貨」現象層出不窮
正常情況下來講,上微博熱搜榜的內容應該走的都是「正規流程」,是綜合了「搜索熱度x話題因子x互動因子」所計算出來的。但在這之中,卻有一個特例存在,這便是後面帶有「薦」字的廣告熱搜。這樣的熱搜少則一個多至兩個,表面上廣告熱搜和後面其他熱搜一樣顯示實時熱度,並常駐在第三位或第六位,熱度永遠高於下一位,但實際點進去後卻發現,某些廣告熱搜無論是轉發、評論還是點讚,都不是正常高排名熱搜狀態下應有的水準,這很難不讓人懷疑其實時熱度的真實性,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讓其商業本性暴露無遺。
微博熱搜榜整改後,設立了「新時代」板塊(現已更改為「要聞榜」),娛樂內容被單獨分離開來,歸入「娛樂榜」,同時,熱搜榜也新增了一條置頂,屬於正面性質的內容,並一直標註為「熱」。
雖然微博熱搜在整改後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但相較於之前的狀況已改善很多,我們應該要看到微博方為了熱搜能夠擁有積極的社會影響所做出的努力。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一個乾淨的網絡環境,需要多元化的信息,需要有指導意義的思想來淨化我們的心靈,娛樂新聞雖說給我們提供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娛樂絕不能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娛樂至死。